第840期: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

发布时间:2018-10-07 23:11:31

第840期: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

作者/王岗、郭华帅 ⊙ 编辑/张宏婉

导读: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给予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思想、智慧在很多方面都受之启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太极拳的文化与水文化的渊源进行梳理。结论认为:太极拳的外形与内涵和水有着相形相近的特点;太极拳的变化特点与水的特形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太极拳的技击指导原则就是水之道的现实写照。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 0引言 人类文明的创造、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总是与水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华文明,可以用“水”字贯穿始终。诗经里的“在水一方”,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管子的“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的“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这些充满智慧的语言,从不同侧面道出了水所蕴含的哲理。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文化与水一直有着不解之缘,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源泉;水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从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的视角解析,当一个民族根植于这种“水文化”之中时,人们的行为、观念自然也就受到水的影响。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自然而然在其追求的理念与技击原则要求上无不彰显着水的灵魂。 1太极似水:象水之形 太极拳以柔化为主,天下至柔莫过于水,故太极拳练习就有“行云流水”的意境之美。拳论讲“上如行云下如流水”,就是用水的意境来形容太极拳的精华。水乃万物之源,可是它始终以平常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不喧扰,不张扬,而是“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里流,哪里洼就在那儿聚,甚至愈深愈静。这种高深的宁静与达观,不正吻合着太极人修习的目标。水的亲和力也是练太极拳的一个功法,即整合性,也就是拳论讲的“一动无有不动”。水一旦融在一起,就团结一致,威力无比。水之至柔更是太极拳的神髓,柔而有骨,柔催至坚,拳若至柔,则可以“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最具包容性、渗透性、亲和力,它同达而济天下,它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宣扬自己。太极拳是武学,但它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理应有水此德。此外,太极拳要求“松静灵活”,又可从水中获得启发。因为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水无常形”。太极拳是以柔软开始,经过千百次的锻炼化僵为柔,再化柔为刚;也许这就是太极拳与水的内在同源性,都是从最柔软的地方开始,最后达到刚强者。我们可以把柔软看成是人身应有的本性,它本是与生俱来的,在婴儿时,一身柔软极了,无奈后来给生活、工作慢慢地“改造”得僵硬了。我们学习太极拳就是要用一套特殊的理论和方法,把僵硬的身体又改造转回来,使它永葆婴儿时的柔软灵活。太极拳的技击之术,都是在身体极柔软之后才能有所作为的,特别是各种劲的收发,没有柔软的身体,即各关节灵活之后互相巧妙地配合,互相呼应,是不可能完成的。 水是柔弱的,水看似平静如画,可她却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能在一瞬间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太极拳也是柔弱的,它看似柔、顺、慢、圆等,可太极拳的内在是丰富多彩的。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其内在蕴含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艺术、医学、兵学等思想;当然太极拳的先贤大师们也一样,他们不仅仅给我们留下了太极拳的动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些技术所依托的思想理念以及至道使我们后人受益非浅。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柔弱外表为我们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太极拳更是如此,它是一种集健身、防身、娱乐、修身、养性为一体的中国传统瑰宝,从各个方面滋润着太极拳的练习者。“为什么传统太极拳一套拳练一辈子也不腻,就是因为传统太极拳有内涵,越品越有味,每一天、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通过这些年研究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我觉得太极拳文化品位极高,是一种高品位的拳术”。太极拳的内涵非常丰富,开始的时候,也许练拳就是练拳,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讲解,你就会明白太极拳与生理、医学、美学甚至和很多边缘学科都有很深的关系,你就会感觉到太极拳文化内涵和科学内涵的深度,同样一趟拳,常练常新[1-21]。 2太极似水:取水之法 “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者孟也,孟方而水方”。(《荀子·君道》)水无形无色,可以用任何承载者的形状来构型,在杯子中是杯子的形状,在盆中是盆的形状,在任何容器中都可依据容器之形状而呈现出不同形状风貌。不管人们如何摆弄它,它永远能展现出其最好的一面,所以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水因为无形,随方亦圆,同时也代表着它善于变通,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机应变。太极拳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无论在其拳论要领还是练习运动中无不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而这些对立统一思想元素之间又处在一种相互转化的状态,即不断的“变”。 拳法,乃兵法。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是技击法,所以有人说太极拳既是养生术,又是杀人术,只不过有其独特的应敌之技法而已。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太极拳的技法原理,正是追求这种变化之“神”劲。“太极拳就是讲究变化的科学,研究变化的方式、变化的规律、变化的特点等,太极拳的方法就是以变应变、以变克变、以变胜变”。 全看对方之来意来劲之情形如何也。“此种变化之多,如五味之不可尽尝,如五色之不可尽观,如五音之不可尽听”。 水的变化莫测、随方亦圆体现到太极拳拳论中就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即对方行动快,我反应也要快;对方行动慢,我相随也宜慢。太极拳是凝聚着浓厚兵家学说的一项运动,在其所有的拳谱中无不渗透着“变”这一兵家思想,“太极拳是个无为无不为的东西,以无为应万变”。如果有为,则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矣。“我记忆当中,我看我爸爸和哥哥跟别人推手,从来没有对不同的人用同一个方式,而是看对手怎么来才怎么应付,都在变化”。“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睽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沉着松静,在运动过程中精确地去感知对方的各种动态,以采取引化或发放的对策。对其动态,要做到像静态一样容易辨别;而自己在运动中,则要保持像平时一样的宁静。同时,要顺应敌方的来势,随机应变,这样方能表现出拳艺的神妙。因此,对于一式一手都要细心审察,精究其用意,只有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上面所说的高度神奇的拳艺水平。尤其是“因敌变化示神奇”这句,更是体现了太极拳拳艺的神奇变化。故古人云:“神化者,夫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打拳熟而又熟,无形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至此,真神品亦”。 2.1“动静”之变 动时为阳,静时为阴,动静之变就是太极拳中的阴阳变化的规律。太极拳是以“松静为本”、“动静相兼”、“以静御动”、“动中求静”为基本要领的身体运动。它一方面有别于其它拳术更多的追求动力型运动,另一方面又区别于“静中求动”的静坐、桩功等强调内强静力型运动。“静为动之源,动为静之效”。动与静是太极拳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处理好动静关系,就解决了太极拳练习中的一大问题。“太极拳的动包括意动、气动、形动、劲动几方面。太极拳的静也有几方面的含义,即神静意和、速度均匀、形态静止、气息顺畅等”。《五字诀》开篇论道:“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心不静,则自身不能完整一气不说,并且还容易造成自身的散乱。太极拳是一种追求动静变化,并且是那种“似动似静不露形”的变化状态,也就是思想家王夫之所说的“静即含动,动亦含静”的思想境界。 2.2“虚实”之变 “太极分阴阳,阴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就是分虚实”。太极拳的虚实变化问题,就好像人讲话,如果没有虚实,或者是讲话没有语调的变化,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太极拳不能因为动作的柔和、连贯,就变成了一个节奏。太极拳应该是细水微澜,在一种静的运动中充满了虚实的变化。没有阴阳,没有虚实,没有变化,就构不成太极拳。太极拳是依照阴阳规律变化的,虚实是一个重要的体现。“虚”和“实”亦称“阴”与“阳”,它是太极拳理论的一对重要概念范畴,也是指导太极拳运动的一项法则。太极拳所有的动作之中都包括着虚实之变,“太极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离不开阴阳虚实”。“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也就是说实并非都是实的,虚也不完全是虚的,是一种实中有虚,虚中含实辩证统一的虚实观。“练拳与对敌,总不离一虚一实。虚能实,实又能虚,人不知我,妙在其中矣。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总在此虚实二字之妙用”。太极拳经谱写道:“实中有虚,人己相参;虚中有实,熟侧机关”?基于此,无论是拳论还是先哲的名言要旨均深刻指出练习太极拳时,应该做到虚实相济,实中求虚,虚中寓实之效。 2.3“刚柔”之变 “太极阴阳,有柔有刚;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运化无方”。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是劲力的一对矛盾。太极拳的刚和柔也是“阴与阳”这对矛盾范畴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太极拳把刚和柔揉和在一起,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拳谱曰:运动之功夫,先化劲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名名之。有刚无柔则缺乏韧性,易折易碎,而只有柔没有刚则无刚催之劲,也就无用武之地。故拳论指出:然刚柔既分,而发用有别,四肢发劲,气形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柔,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崩、抨、挤、按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太极拳是以阴阳对立统一为整体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是太极拳自然而然的道理,如果硬要在每一招之中,寻找出什么是阳,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中之阴,什么是阴中之阳,这样的话,就显得太固执、太死板。即使讲了,你也不会说清楚,到底什么才是阴是阳,因为阴阳互为其根,是在不断的相互转化之中。正如水之物性、随物变化一样,太极拳的阴阳变化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变。 2.4水一般的沾连粘随 技击性是任何一种武术的本质特征,太极拳也不例外,可是太极拳的技击性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那就是如水一般的如影相随。水有一个特点:沁,即穿透力,即使是没有间隙的东西,水也能通过渗透、扩散慢慢沁入。太极拳推手的歌诀“沾连粘随不丢顶”正是对水这种沁性的最佳论述,其中“沾”的意思是提上拔高,也是形容顺势提手就像沾了水一样湿而不脱,以及形容动作的轻巧灵活;“粘”即不管对方的劲路和动作如何变化,我的手臂就像胶漆一样的粘住对方,与之周旋,迫使对方无法用招,或用而无效;“连”是顺从不离的意思,把自己的劲与对方的劲有意识地联结起来,使两劲之间没有丝毫的间断,随着对方运动而运动,借此在运动中感知对方劲的刚柔、虚实、大小、方向等种种变化,以便因敌变化,并在对方失误与露出破绽时及时进攻,或者在对方是劲将出时抢攻;“随”是彼走此应的意思,即人去我随,自己在外形上从不主动,不论对方如何设法逃脱,我始终舍己从人地顺着对方的劲跟随而去。太极拳推手就是要像水一样紧跟着对手,在没有间隙与失误中寻找机会,要像水一样通过自身的不断跟进与追随渗透到对方的劲里,从而引其劲走偏向或者以我之劲化、打对方之劲。 2.5以柔克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已知无为之有益”。老子(《道德经》著)认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了“无为”是有好处的。老子以水作比喻,阐明了一个深刻的思想:柔能胜刚,而且战胜刚的,往往就是他的对立面柔弱。太极拳对柔的追求正是水之柔的现实写照。 水之柔弱是彻底的,是全面的、总体的柔,但是水又是攻击坚硬物体的最佳武器。因而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在能攻破坚硬的东西中没有比水更加有力量的了,水攻坚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相媲美的。太极拳的松柔也是一样的,它需要总体的全身的松和柔,当然最高境界的太极拳不但要求全身松柔,更重要的是松柔得要均匀,要如水一般松柔得彻底。李雅轩老师通过自己多年的联系、研究,体悟、总结了太极拳的大松大软的精髓。他认为,“练刚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不如练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大松大软是一种高层次的、内在的锻炼原则,不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它超越了一般的劲力层面,不能从表面理解。“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种最终所要达到的无坚不摧的极其坚韧的“内劲”,是长时间有意识地以极松、极柔为要领艰苦练习后在身体内部积累而成的,这样是人体在一种自然的本源的状态下慢慢锻炼,必然形成轩昂畅达的气势,浑厚的内劲,以及轻灵沉着的应手[13-25]。 3太极似水:彰水之功 3.1避实击虚之功 “水”最能反映中国战略思想所蕴含的深奥道理。水与兵非常像,水避高趋下,兵避实击虚。水根据地形改变流向,兵根据敌情确定战法。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都根据不同情况而形成不同的变化之中。中国战略为什么强调“避高趋下、避实击虚”?道理并不复杂,正如管子所说,“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管子·制分》),这句话的大意是:凡是作战,打强点就会受到阻碍,打弱点就会奏效并取得成功。 水的流动总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水的“避高趋下”与太极拳推手要领中的“避实击虚”和“避重就轻”的含义是相通的,都是为了保存实力,不和对手锋锐相交,转而另辟蹊径,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方法即以实攻虚。水根据地形改变流向,太极推手则根据对手的劲道而采取策略。另外,《孙子兵法》强调:“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太极用武要言》同样也认为:“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需而实之,避实击虚,舍本求末”。太极拳推手的战略思想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静御动,动中求静;顺势借力,以小胜大;以迂为直,后发先至”。即太极拳推手运动是把以柔克刚、顺势接力、以迂为直当作一种战略来看待的。就是在了解对手的情况后,所采取的行动都尽量以最少的力或者最省力的方法来致于人,并且还是要通过判断直接避开或者引化对手的实劲,使其在失去有利、有势的情况下,再采取行动。正如拳论中写得那样:“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立身要像天平那样中正不偏,还要灵活得像车轮那样圆转自如。对方用劲,我要相应地把自己的劲偏沉于一侧(不与对方的实力相顶相抗),这样就能保持劲路的相随而畅通。反之,如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双重”,这时劲路就发生重滞而停顿了。每每见到下了多年苦工而不能运用柔化的人,大抵都是自己(授人以柄)为人所制的,这是没有领悟到自己犯有“双重”毛病的缘故呀! 太极拳推手要想取得胜利,先要学会不输的本领。要求得自身的安全,必须学会化劲。化劲以沉转为主,合乎内气下沉丹田、劲落涌泉的自然法则。化劲是在听劲的基础上,根据对方劲的来路,避开其劲峰,从旁引化即“引进落空”。“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粘即是走,走即是化,两人相斗,若人刚来我矣刚往,则两力相抗,变成双重,结果以力大者胜。此时我若松胯转腰,偏沉一边,避其刚劲,使其前倾失中落空,我即拼力打入。 3.2以静待哗之功 水是最善于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当水的力量弱小时,它只是静静的一圈一圈的水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一直等到力量足够强大时,才会变成惊涛骇浪,声势骇人,波涛的冲击力强大无比,这是水道以静待哗的谋略。太极拳推手时所遵循的原则仍然是“蓄”再先,就是等待对手的进攻与失误。这在太极拳的道德层面可以说是中和、谦让,但是从技击原则来讲正是由于保持自己的中正和后发制人的准则才使自己占得先机,并最终取得胜利。 正如水要上流一定要先蓄水,既不能直接上提,也不能飞溅。蓄水即求得实实在在,它是为连绵不断做准备,而直接上提则不会连绵不断,飞溅也只是断的表现。太极拳在不能为时,一定是不可直接用力的,因为它所发出的力将不会是自然的力,而只能是强求的、断的、无源之水的力。所以练习太极拳者皆讲松柔。但是何谓松柔?在李经纶的《撒放秘诀》中这样论到:“松开我劲勿使屈”。就是在拿定对方劲的时候,自己全身肌肉、筋、骨、关节等,都要放松,而不可紧张和僵滞,因为只有全身肌筋放松,下一步发劲时才能做到收缩幅度大,因而爆发力也大。可以说“松”就是太极拳的蓄劲,然而要达到《撒放秘诀》所要求的那样松,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蓄”。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昭奎先生特别重视“松”的功夫,即“太极拳全过程都要松下来,要沉下来,要百分之百的放松。同时,周身节节都要松下来,要松到手指肚。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以掤劲为纲,为统帅,发劲才能淋漓潇洒,不发则已,一发则迅雷不及掩耳”。拳论云:“发劲需沉着松净”,是说在发劲时,必须要松、要沉,并且还要松的纯粹,松的干净,不留有丝毫拙力在筋骨肌肉之间束缚着,只有这样,才算松净。否则就未松净,就发不出松沉软弹的灵脆劲去。这里的“松”就是“蓄”即蓄劲的过程。无论是练习时的要求还是对练推手中的“发劲需沉着松净”等等,都要求一切从“松、柔”开始。 3.3水滴石穿之功 “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也”。(《易·乾》)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一切事物各从其类分别互相聚合。水往湿处流,是因为水与水之间有很大的亲和力,并且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基础,水在湿地更容易存活。太极拳的练习也是和其它拳术一样,共同遵守这“一天练一天功,一日不练十天空”的武术谚语。也就是说在原有的基础上练习太极拳你会感觉越来越好,而且由于对太极拳的练习、了解和理解,将会促使你更加努力地去钻研、去研究它。同样太极拳功夫的增长,更是需要每天坚持不懈的锻炼,并在前面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不正是对太极拳功夫增长的形象论述吗?当然“问得几时,小成则三年,大成则九年。至九年之侯,可以观矣。抑至九年之后,自让欲罢不能,蒸蒸日上,终身无驻足之地矣”。更是对太极拳功夫增长的客观评判!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太极拳功夫增长的三个有序阶段。中国武术各拳种的套路,是由各个不同的招式连贯组成的,每个招式都有它的攻防方法和变化方法。不讲技击方法的拳术套路,只能称其为体操、舞蹈、导引以及八段锦。练习太极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一个招式的攻击和防御的方法要练的正确熟练即着熟。特别是练习拳架,必须姿势要正确,一整套动作要连贯熟练。然后在推手中琢磨,招式是否用得上,劲路是否正确等等。这是先贤们经过长时间实践总结出来的教授太极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一个招式的攻击和防御方法以及变化,不能随便漫无标准地练习。熟练每一个招式的攻防方法后即可逐渐感悟出用劲的钻随、刚柔、虚实、轻重甚至是屈中求直、蓄而后发等道理。如果只谈懂劲,不言及着熟,往往无从捉摸,不着边际。因为,劲附着而行,劲贯着中。着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好高鹜远,一味的追求劲,那么劲也就随着“着法”而失去应有的作用。只有在着法的基础上感悟劲,在懂劲之后将更有利于着法,着法才能应用得更加巧妙省力。“阶及神明”是说:逐步上升,达到神明般的随心所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总的意思是指,着法熟练后,要悟得劲的技巧,掌握好劲,不求用着,而着法自然用的巧妙,最后达到“妙手无处不浑然”的程度。 3.4蓄势待发之功 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湍急的流水直流而下,以至于能冲走石头,这便是势的力量。太极拳处静而平和,动则依势而发出雷霆万钧之力。水有水势,拳有拳势。水能决千初之积水,拳能感人之心魂。“台湾太极拳界有人评价:‘观李雅轩老师的拳架,舒展大方,气势磅礴,有神威不可逼视之感”,。水能借势,太极拳需要得势。“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推之则愈促”。对方仰攻,我就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可攀;对方俯袭,我就落低,使他顿觉深不可测。对手进身,我就引之向后,使他感到越是向前,形势越加深长而终不可及;对方退身,我就乘势进逼,使他觉得越是后退,形势越加局促而陷入困境。太极拳决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即在太极拳推手中,由于要借人之力,所以必须顺人之势并诱之以利,诱使对方先发。只要对方不发动进攻,我也不进攻,但是必须能够感知对方发劲的征兆,再顺势借着彼劲敏捷地后发先至,使其自行跌倒,这就是所谓的“以彼之劲,击彼之身”,所以才能“先人而至”。 3.5以整击散之功 水之法尚柔,无坚不摧,载舟覆舟,在不动声色之间,其关窍在一个“整”字,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百川汇海,浩荡无垠。水的齐心也是练太极拳的一个功法,即整合性,也就是拳论讲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由不静”。水一旦融在一起,就团结一心,威力无比。杨澄甫先生著太极拳使用法,在露禅师原文内载:“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是指太极拳之所以为太极拳,必须上下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合一,如果手是手,脚是脚,腰是腰,腿是腿,那就不是所谓太极拳了。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思想要全面照顾,一动无有不动,全身上下内外,统一行动,共同完成蓄势和发劲的动作。“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刻刻留心在腰间”等拳论,就是为做到完整而提出的具体措施。高手能化劲令人不知,发劲威力惊人,主要在于其全身内劲的完整。 《撒放秘诀》对太极拳“整”的解释是:“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擎、引、松、放四字,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乱者不能,一身不能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放时腰脚认端的”,是指发劲时候的关键要求是周身上下相随,专注一方,以腰为轴,以脚为根,全身筋力务求完整一气,不可有丝毫散乱不正的现象。“中有整字”,“整”,即整劲。《五字诀》说:“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就是指太极拳的发劲要领必须“劲整”。太极拳的练习要领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只有这样达到外三合与内三合才能做到拳论中讲的“周身如一家”。周身如一家就是要以我之整劲,去打击对方的零碎、散乱之劲。我劲必须做到:不整不发,敌力不散不击,乘势借力,以整击散。 4结论 人类四大文明正是发源于水,从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巴比伦的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到中国的黄河,无不昭示着水之于人类文明的发生与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远古时代的中华大地上,不止有黄河,还有许多其他的河流,它们和黄河一起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及这个民族的文明。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人的智谋占有辉煌的一页,而水则是孕育这种文明的源泉,水之道更是中国传统智慧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太极拳文化,不单单是彰显着水的智慧,更是汲取水的精华。因而,在太极拳的外体现着水的柔弱特征,内更似水一样丰富;太极拳的变化特征就如同水的无形无色一样让人难以琢磨;太极拳的技击指导原则更是水之道的现实写照。 参考文献: [1]周山.中国文化重心的转移—周山研究员在浙江人文大讲堂的讲演[M].文汇报,2007-08-19(6)[2]老子,陈忠译评.道德经[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7.[3]余功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3.[4]余功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92.[5]余功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22.[6]张义敬,张宏.太极拳理传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19.[7]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25.[8]张义敬,张宏.太极拳理传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19.[9]余功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2.[10]本社编.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718.[11]陈鑫.陈氏太极图说[M].上海:上海书局出版社,1991:142.[12]余功保.中国当代太极拳精论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97.[13]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90.[14]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64.[15]张义敬,张宏.太极拳理传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71.[16]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76.[17]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局出版社,1991:121.[18]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295.[19]本社编.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718.[20]老子,陈忠译评.道德经[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131.[21]沈寿.太极拳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43.[22]本社编.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716.[23]沈寿.太极拳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76.[24]陈照奎,马虹.陈氏太极拳拳法拳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25.[25]本社编.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717.[26]沈寿.太极拳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4.[27]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局出版社,1991:124.[28]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25.[29]孙武.孙子兵法[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52.[30]余功保.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6.[31]本社编.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716.[32]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44.[33]沈寿.太极拳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76.[34]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64.[35]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65.[36]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11. [本文来自《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3期,由太极禅话慧馆(微信号taijihuahui)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表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太极禅话慧馆 丙申猴年腊月二十一840期

第840期: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