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句谨记

发布时间:2014-04-06 10:54:23

老鹰和麻雀有着不同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轨道。

老鹰,属肉食猛禽类,视觉敏锐,能在高空飞翔时看到地面上的猎物。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不耐远飞,主要以谷物为食。

老鹰在一闲暇时间遇到了麻雀。

老鹰有着宽厚的羽翼,可以振翅高飞俯瞰苍穹,可以跋山涉水无畏艰险;而麻雀却天生身形小巧,看到的也只是方寸之地。在麻雀看来,老鹰的世界高而不可测,有好多自己不知的东西,想一起飞翔,却无老鹰那般的翅膀!老鹰遇到麻雀,按理只不过是自己的盘中餐,然而老鹰却对麻雀倍加爱护,用自己的羽翼为麻雀遮风挡雨,教会麻雀如何看待身边的事物,老鹰告诉麻雀,心中有向往便会拥有整个蓝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麻雀向往深邃的蓝天,幽远的峡谷,可又担心弱小的翅膀不堪风雨,老鹰用自己的方式爱护并激励着麻雀,希望麻雀能与其一起展翅蓝天!

麻雀能克服重重困难和老鹰并肩蓝天吗?还是又回到了自己的方寸鸟巢?

老鹰虽常展翅高飞于蓝天苍穹,可有时也需像小鸡一样的低飞于乡间田野

信仰:佛教-无住而住,觉住无住; 原则:金钱不能带来道德,但道德能够带来金钱. 格言:君子患无能而不患不被人知.

很欣赏日尔曼人的性格: 勇敢而不蛮干 坚强而有信仰 自信而不自大 思考而不幻想 有思想而又务实 激情而又有纪律 这样的国家 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缺乏信心

致远者非天涯而在人心,致久者非天地而在真情,至善者非雄才而在健康,至美者非华丽而在朴实。唯愿:远者近,久者恒,善者共,美者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灵鸡有翼,飞不如鸦。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文章盖世,孔子困于陈蔡丨;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尧舜至圣,反生不肖之子;瞽叟顽呆,却生大圣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能做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庐,作了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了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有先贫而后富,有先富而后贫。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止;人不得时,利运不通。盖人生在世,富贵不能移,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马太一郎道:“中国人的性格如茶,佛家喝茶,伴青灯孤影,晨钟暮鼓,明心见性;道家喝茶,求空谷虚灵,宁静致远,脱俗超尘;儒家喝茶,为励志上进,发愤图强,积极入世。各种茶道之中,都讲究一个和字,所以我今天是要以茶,来求文探长的‘和’。”

“马大老板光会喝茶不行,还得会品茶。有人品茶,绵里藏针,品出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人品茶,风声鹤唳,品出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有人虚怀若谷,有人气定神闲。人喝茶,有在乎茶的品,有在乎茶的韵,也有在乎茶的德,还有在乎茶的味。你请我喝的这个茶,你以为是龙井,我却以为是观音。我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马太一郎叹道:“看来杀一百个人容易,劝服一个人难呢!我之所以请文探长喝茶,实在是珍惜文探长是一个人群之中的佼佼者,处风雨飘曳的乱世苍生,郁郁不得志,反屡遭小人陷害,如虎落深坑。”

文康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匹夫之贱,也有保天下之责。所以,我不可以和马大老板品茗,却可以和马大老板煮酒。”

郑局长说:“有也是中庸之道,这有什么不好吗?中者,不偏不倚;庸,平常也。不偏不倚,使凡事和谐,八面玲珑;平常,让你不露才扬己,免遭妒忌。”

“可中庸之道意味着既不纵欲,也不禁欲;既不愚忠,也不奸诈;既不轻生厌世,也不贪生失节。升迁了,不专横跋扈;丢职了,不低三下四;发财了,不要为富不仁;受穷了,不要人贫志短。既不让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天下人。做人不卑不亢,不左不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郑局长,心性之沉静,取舍之中和,方能超越世俗浮躁,可你是吗?仅仅因为黄德彪的姐夫是达官显贵,你就趋炎附势。一个上级看着下级的眼色行事,坐领导的位置,开会却不说话,一味假寐,今天天气哈哈哈;当甩手掌柜,不问柴米油盐。你是明哲保身之道。”

中兴通讯副董事长谢伟良:做事的境界

做事是人的基本生活形态。个人是做事的主体,为了生存,为了个人的发展,个人总是要做点事情;企业是个人集合体做事的平台,若干个人集合在这个平台上,为完成一项或多项共同的任务,按照特定的分工做事情。

人人都在做事,这是相同的一面,然而,做事的情形却是极不相同的。从意图看,做事有好有坏;从心理上看,做事有苦有乐;从结果看,做事有成有败;从发展看,做事有兴有衰;由此可见,做事是有境界的。无论如何,一个人应该想着把事情做好,进入一个好的境界,因为一个人好好做事,不单是对别人好,更多的是对自己好。

一、做事的结果

在企业做事,一定要有目标,讲成效。而且有了成效不能满足,在实现的目标上要确定新的更高的目标。要避免出现因一点小小的成效而心满意足,甚至趾高气扬的情绪,正像歌里唱的不要“用微不足道的成绩骗自己。”

主观上我们希望做事都有令人满意的成效,客观上我们的行为经常得不到一个满意的成效。这种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都成立,但在不可避免的两面性下,做事的结果又有差别。一般有三种结果:

一是成功了,把事做成了,也就是得到了。农民种地有了收成,工人做成了一个工件,教师教会学生解题,艺人完成了一场演出,生意人赚到了钱,学者发表了学术论文,如此等等,都是得到了,把事做成了。恐怕这是绝大部分人做事所想要的结果,也是能持续做一件事情的前提。

二是失败了,把事做砸了,但汲取了教训,也就是学到了。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意思是做事很难避免失败;俗话还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是总结并记取了失败的教训,对你所做的事情有了客观的认识,你就可望取得成功。这是退而求其次所要的结果。

三是失败了,把事做砸了,而且什么都没学到。这是做事的最差结果,也是要尽量避免的结果。如果长期是这样的结果,能把事做成的几率会越来越小,甚至会失去做事的机会(企业倒闭,个人失去工作)。

二、做事的情绪

虽然谁都不愿意把事情做失败,都愿意做成功,可惜的是,事情是否做成,常常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的选择,有时候甚至根本就不容你选择。但是,做事情的情绪是可以选择的。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身体终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却把所有的压力,都加给了精神。体力支出不多,精神压力很大,做事的情绪并不好。我时常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的情形,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个人选择也很有限,做事的情绪似乎并没有像物质生活的艰苦和选择性的有限那样坏。

胡雪岩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为人要存厚”,下联是“人生要自在”。这上联讲的是做人的德行;下联讲的是做事的情绪。看来胡雪岩很在意做事的情绪,希望能自在而行,无非是不想勉强自己,弄得做事时心情不好。

恐怕大部分做企业管理的人都不喜欢员工在不好的情绪下做事,反之亦然,否则,即便事情做成了也没有喜悦。事实上,情绪不好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至少是很难在长时期里做好事情。看到过一份资料上说,某企业的总裁有时处罚人,不是故意让你难受,而是为了试探一下你的心态,如果你心态好,又有发展潜质,他就会刻意去培养你。否则,即便有能力也会弃之不用。

做事的情绪不好,大致上与人做事之所“图”有直接关系。如果你不清楚做事“图”的是什么,或者什么都“图”,难以如愿,情绪自然很容易变坏。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梁文道关于图什么的问题有一段妙语,他说:“人有三图:一图工作舒服,挣钱多少无所谓;二图能被重用,钱少也认了;三图高薪,累点就累点”。这段话的妙处在于,他的每一“图”后面都有一“舍”,是得与失的平衡状态。平衡好人生的得与失,做事的情绪应该就会比较好一些。

三、做事的心理状态

但凡做事都是要在某种心态下做的。大致上可以列出有递进关系的三种心态:一是“学”的心态;二是“好”的心态;三是“乐”的心态。

学习是一种行为。当我们用“学”去描写一种心态时,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或者说习惯。用“学”的心态去做事,人会很容易取得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我们做好事情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摈弃“学”的心态,要做好事情是很难的。社会越发展和进步就越是这样。

所谓“好”,就是喜欢。对一件事情,我们喜欢,沉迷其中,于是愿意刻苦钻研,一般而言,事情会做得相对好一些。投资大师罗杰斯说“获得成功最快的方法,是做你喜欢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也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凡你做得比较好的事情,恐怕你至少有一段时间是“好”这件事的。

做事的心理状态的最高境界是“乐”。因为“乐”,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困难都能面对。当年陈景润研究歌德巴赫猜想时,在又黑又小的杂屋里搞研究,只要没人打搅,他就心满意足了。为什么?因为他对搞自己的科研工作完全进入了“乐”的心理状态。别人认为难的事情,他坚持攻关;别人感觉苦的事情,他乐此不疲。

四、做事的指导思想

做事要有指导思想,不是想要如何突出做事人的主观支配性,反而是要强调做事时的客观符合性。主观不符合客观,事情就做不成功。由于不同层面的人,所做事情的特点不一样,或者说主观所面对的客观不一样,因此,做事的指导思想也应该有所区别。

一般而言,可以把企业管理干部分成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面。高层的职责主要是布局和控局,事情较多涉及长远和战略;中层的职责主要是把战略变成可执行的计划,承上启下;基层主要是执行下达的任务。这三个层面做事的指导思想,可以粗略地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个思想体系,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多用道家的思想,其要旨是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把握大的方向与趋势,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主观愿望。高层管理者所做的事情,是企业中与外界因素交叉最多的事情,而外界的因素是管理者所不能任意控制的。如果不能认识并顺应规律,我们的主观愿望就会因为客观条件的不匹配而不得实现。

中层管理者应该更多奉行儒家思想,其要旨是承上启下,担负起启发、教育的职责。中层管理者是在大政方针既定的条件下做事,对上要正确理解,对下要教育启发,否则,上面的战略不能有正确的解读,下面的思想不能被正确引导,中层就成了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空中楼阁。

基层干部则要多用法家思想,其要旨是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绝不动摇。基层管理者所做的事情,绝大部分是内部可控的事情,往往是可以定量化的事情,做事的方式是循规蹈矩,不能随意灵活权变。

五、做事的界限

1、大与小的界限

事情有大小,做大事的人不妨关注一下小事;做小事的人不妨关注一下大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名小职员叫戴维斯。他在与顾客交往的时候,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在书信和收据上也不例外。戴维斯因此被同事们叫作“每桶四美元”。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竞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后来,洛克菲勒卸任,戴维斯成了第二任董事长。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戴维思成功的道理。

做事的道理也有大小,如果一个人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给别人,他会变成大人物。反之,他会变成小人物。按大道理做事是一件痛苦的事,是考验毅力的事,所以成功的人很少。以牙还牙这是小道理,按这个小道理做事不难,但长此以往你很难成为大人物;吃亏是福这是大道理,按这个大道理做事不容易,你能长此以往却可能有大结果。

2、勤与懒的界限

中国文化显然是偏重于“勤”的,很多成语都是劝导人们要勤的,比如“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克勤克俭”。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然而,不分情况地一味勤奋地去做事恐怕也不行。动物除了吃就是睡和玩,不干别的。过去我们称这个为懒惰,其实换个角度看,那是动物的聪明。它们只做有用的事。对于动物来说,活下去是最高目的,所以一切行为以活下去为中心。

因此,有必要清楚地思考为了什么而勤,什么时候该勤,什么事情该勤,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投入产出效果。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海啸发生后不久,李嘉诚就明令旗下企业停止一切未决项目的投资。这是一个让下属企业“偷懒”的命令,但这个时候偷懒可能是必须的,也是聪明的。

3、定与变的界限

管理虽然并不被认为是一门严格意义的科学,但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却格外多,学说层出不穷,成了名副其实的理论丛林。人们经常会接触到新的管理理论、思潮、方法等,经不起引诱的经营管理者,不断地将新的理论、观点引入管理过程中,莫衷一是,自己头昏,别人也模糊。

其实,自泰勒的科学管理创立以来,管理的很多基本原则并没有变化。以丰田管理为例,她的管理模式是公开的,学者已经抽丝剥茧般把它研究了一个透,结果能学到丰田那个样子的还是凤毛麟角。问题在于管理就是对自己下苦功夫,在自己专长的领域里,一定要做到极致。企业的管理提升不了,最大的障碍是自己,是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把一件事做彻底。

实际上,创新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管理创新尤其如此。创新是求变,但要在定的基础上求变。如果什么都不定,那么创新的成果又在哪里安生呢?

4、快与慢的界限

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没有把事往快里做的办法,叫“忙中出错”;大部分大思想家都教我们把事往慢里做,叫“事缓则圆”,以缓找到方法,以圆作为皈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人们的思想来了个大转弯,可能更倾向于毛主席说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其实,快与慢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我们看到稳扎稳打而终成大业的企业,也看到抢占先机快速发展的企业。就中国的情况看,“快”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问题不可小视。为了快,人们把很多不能突破的界限都突破了,导致了很多崩盘的结局。国美老板黄光裕最看重速度,他说“我不愿意花上三个月,将计划书字斟句酌地修改到完美再去执行,只要事情有三成把握,我们就马上干,在干的过程中不断去调整”。国美的状况值得我们去关注。

国外一些企业败局也与“快”字有关。星巴克20087月宣布裁员12000人,关店600家。官方的说法是全球经济低迷,其品牌设计师霍华德·舒尔茨私下则认为,从1000家店到13000家的无度扩张,导致了“星巴克体验”的平淡化,削弱了星巴克的品牌。

5、能与不能的界限

做企业,能与不能的问题,往往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熟与不熟的问题。我们能干的业务很多,我们熟悉的业务却很少。

每个人、每个企业不但能力有大小,而且能力有边界。要把事情做好,特别是要能取得好的结果,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边界之内。股神巴菲特把这个叫做“能力圈”。他说“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有利可图,但是你必须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罗杰斯说“假如你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下注,这不是在投资,而是在***。”这些在投资领域呼风唤雨的大家,在投资理念上还是挺保守的。

做企业也好,做员工也好,我们常常会误认为别人的事情容易,而自己熟悉的事情反而特别难。如果不幸被这种误解所误导,我们很可能就会走出自己的“能力圈”,自己走进一个对于自己真正很困难的领域。

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做事,并认真思考如何把事做好,在快乐的心情中把事做出好的结果。

佳句谨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