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道者莫甚于赋——从科举的角度看石介“时文害道”观念

发布时间:

第3期 2013年6月 阅江学刊 
Yueng Academic Journa 
No.3 
Jun.2013 

 
害道者莫甚于赋 
从科举的角度看石介“时文害道"观念 
徐 波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石介作《怪说》攻击时文,将“时文害道”上升到与佛老同样的高度,此举固然有对韩 愈、柳开等人观点的继承,但也和他长期从事教职有密切关系。杨亿的四六文被称为“进士赋 
体”,影响着科场乃至文坛,石介所言“时文害道”实为“辞赋害道”。石介的学生和追随者大多 都不擅辞赋写作,在进士科考试中处于弱势,这成为他们反对辞赋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为进 士不得不为辞赋,追寻古道的文人被迫处于反对辞赋而又不得不为辞赋的尴尬境地。复兴古 
道,必将寻求科举制度改革,“辞赋害道”就成为推动这一改革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石介;科举;辞赋;时文害道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3)03-0135-07 
有宋以来士人提倡古文、反对时文的呼声此 
地攻击西昆体时文和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有着内 在的联系。 

起彼伏,但却没有像石介等人如此猛烈地将杨亿 和西昆体作为攻击的靶标。正如曾枣庄先生所 说:“以上诸人(笔者案:作者指姚铉、陈从易、尹 

害道者莫甚于赋 
洙、梅尧臣、苏舜钦、范仲淹等)多通过自己创作的 
实践,坚持自己诗文革新方向,即使批评西昆体, 也没有指名道姓。而石介指名道姓地对杨亿作了 
石介著《怪说》三篇,上篇排佛老,中篇排杨 
亿,日:“昔杨翰林欲以文章为宗于天下,忧天下未 尽信已之道,于是盲天下人目,聋天下人耳,使天 
下人目盲,不见周公、孔子、孟轲、扬雄、文中子、韩 
空前猛烈的攻击。”l 其中欧阳修、苏轼对西昆体 的态度颇为温和,甚至有“复主杨大年”之说。石 介《怪说》、《答欧阳永叔书》、《与君贶书》和《祥符 
诏书记》都是直接点名道姓地批判杨亿“淫巧浮 伪”之文害道,将杨亿之文等同于佛老,视为毒害 
儒道的“三怪”之一。石介很少论及杨亿的诗歌, 而是将矛头指向其四六文。杨亿四六文被称作 “进士赋体”,是科场辞赋的典范。石介如此强烈 
收稿日期:2012—12—10 
吏部之道;使天下人耳聋,不闻有周公、孔子、孟 
轲、扬雄、文中子、韩吏部之道。” 2 石介把杨亿和 佛老并列,批判杨亿之道破坏儒家之道,实有夸大 
其词的成分。比石介稍晚的黄震在读此文时说: “杨亿不过文词浮靡,其害本不至与佛老等。” 
杨亿只是一介词臣,并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哲学 
思想,称不上所谓的“道”,且杨亿立身处世也颇 
作者简介:徐波,男,安徽寿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 
究。 
135 

阅江学刊:2013年第3期 
符合儒家之道。石介所指的道其实就是杨亿之 文,正如其下文所说:“今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 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别锼圣人之经,破碎 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蠢伤圣人之道。”_ 石介 所攻击杨亿“淫巧浮伪之言”似乎只是针对其四 
声律对偶之言主要是针对四六文。 
杨亿是宋初著名的辞臣,“辞笔冠映当世”, 是四六文的高手。苏辙《汝洲杨文公诗石记》云: “公以文学鉴裁,独步成平、祥符间,事业比唐燕、 许无愧,所与交游皆贤公相,一时名士多出其 六文而言。 
石介《祥符诏书记》是挞伐杨亿的又一篇重 要檄文。文章开篇即日:“祥符二年,翰林学士杨 
亿、知制诰钱惟演、秘阁校理刘筠倡和《宣曲》诗, 述前代掖庭事,辞多浮艳。”_ 杨亿等人所作《宣 曲》诗隐射真宗宠幸宫女,荒淫无度,惹恼真宗下 
诏要“戒于流宕”。石介据此批评杨亿,但并没有 
将矛头指向他的诗歌,而是转而攻击其文,斥责杨 亿不为古文:“然以性识浮近,不能古道自立,好名 事胜,独驱海内,谓古文之雄有仲涂、黄州、汉公、 
谓之辈,度已终莫能出其右,乃斥古文而不为,远 袭唐李义山之体,作为新制。”l 李商隐是晚唐诗 
歌和骈文名家,杨亿诗歌和骈文皆师法李商隐。 石介把杨亿学李商隐之体的“新制”和柳开、王禹 傅等人所提倡的古文相提并论,实则指师法李商 隐的四六文。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六日: “本朝四六以刘筠、杨大年为体,必谨四字六字律 令,故日四六。” 杨亿等馆阁文臣的四六文在五 代骈文基础上提炼而成,奠定了“四字六字律令” 的规范,是一种新制。石介此文也是更加强调杨 
亿因“知制诰”所作刀笔之文而“为文章宗族二十 年”。而这种刀笔之作正是华美的四六文。 
石介认为文弊就是“声律对偶之言”,其《录 蠹书语辞》日:“魏、晋以降于今,又有声律对偶之 言,雕镂文理,列刻典经,浮华相淫,功伪相街,蒯 削圣人之道,离析六经之旨。”_ 此文将魏晋以来 
的“声律对偶之言”坏道的危害等同于杨墨、佛 老。“声律对偶”是魏晋以来诗和文都出现的一 种现象,宋人所说的声律对偶之言常常指当时文 坛和科场所流行的时文。石介并不排斥诗歌中的 
声律对偶,他亲自编订的《徂徕石先生文集》收录 律诗八十首,其中不乏声律对偶严谨之作。而他 
的文集中没有收录一篇四六文,可见他所攻击的 
l36 
门。”l 唐代张说、苏颁二人以骈文名世,因此被称 
作“燕许大手笔”。苏辙将杨亿与此二人作比,足 
见对杨亿之文颇为推许。西昆体诗歌和四六文在 
祥符、天圣年间风靡一时,但影响更大的是四六 
文,是读书人都得学习的“进士赋体”。陈师道 
《后山诗话》日:“国初士大夫例能四六,然用散语 
与故事尔。杨文公刀笔豪赡,体亦多变,而不脱唐 末与五代之气。又喜用古语,以切对为工,乃进士 赋体耳。”_ 杨亿“喜用古语,以切对为工”的四六 文正是进士科考试辞赋的范文,正如欧阳修《记旧 
本韩文后》所说:“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 
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 韩文者。”_ 辞赋已成为科场考试成功与否的关 键。《宋史・选举一》日:“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 而莫重于进士、制科。”【12]当时的科举考试主要以 制科和进士科为贵。制科主要考策论,但是需要 显要人物的举荐,考试难度大,且名额极少。制科 又非常科,经常停考,大中祥符元年(1008),有上 封者言:“两汉举贤良,多因兵荒灾变,所以寻访阙 政;今国家受瑞建封,不当复设此科。”_l 从此罢 制科20多年。因此,进士科成为举子们最热衷的 
考试。正如周必达所说:“本朝取人虽日数路,而 大要以进士为先。”_l 当时的社会都看重进士科, 
石介等人也不例外,他就说过“进士英俊窟”l1 。 宋踵唐制,“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 
《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_  
宋初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第一场考诗赋、第二场 考策论、第三场考帖经,而且是逐场去留,殿试也 主要考查诗赋。诗赋不合格者第一场就被淘汰, 策论在考试中处于次要甚至被忽视的地位,帖经 基本不考。因此,诗赋尤其是赋成为决定科场去 留、考定优劣的主要依据。正如刘畅《杂律赋自 
序》所说:“当世贵进士,而进士尚辞赋。不为辞 

徐波:害道者莫甚于赋 
赋,是不为进士也;不为进士,是不合当世也。”_ 科考辞赋乃是讲究声律、对偶、用典的律赋,典范 之作正是杨亿等人的四六文。因此“是时天下学 者杨、刘之作”,杨亿才具有石介所说的“盲天下 人目”,“聋天下人耳”的影响力。 
每春就试进士,动有几千人,程序繁密,条制谨严, 苟小有所误,便当黜落”l 。于是极力策划“更 不送礼部试,特召令试策” J。石介不具备直接 向朝廷举荐士建中的资格,就请时任御史中丞的 范讽帮助举荐。从石介《与范思远书》来看,范讽 并没有推荐士建中,士建中只得参加进士科考试。 在省试之前,石介又致信身居高位的蔡奇请求帮 石介最早在《上蔡副枢书》中系统地提出自 
己文道观,这一封书信和科考有着密切关系。石 
介在信中说:“故两仪,文之体也;三纲,文之象也; 
五常,文之质也;九畴,文之数也;道德,文之本也; 
礼乐,文之饰也;孝悌,文之美也;功业,文之容也; 教化,文之明也;刑政,文之纲也;号令,文之声也; 
圣人,职文者也。”¨ 石介曾多次重申这一观点, 此说固然有将文神秘化的倾向,但其将文道等同、 重视文的教化功能的观点是明确的。也在此信中 他提出“今之时弊在文矣”的重要论断,且批判时 
文:“今夫文者,以风云为之体,花木为之象,辞华 
为之质,韵句为之数,声律为之本,雕锼为之饰,组 绣为之美,浮浅为之容,华丹为之明,对偶为之纲, 
郑、卫为之声,浮薄相扇,风流忘返,遗两仪、三纲、 五常、九畴而为之文也,弃礼乐、孝悌、功业、教化、 刑政、号令而为之文也。”【91石介将“今文”之弊提 
高到“害道”的理论高度。《上蔡副枢书》攻击今 文的文字和其指明道姓攻击杨亿的《怪说》文字 如出一辙,只是后者更为凝练。《上蔡副枢书》正 
是针对科场辞赋而言。石介写此信的目的是请求 时任枢密院副使的蔡齐留意士建中,因为士建中 没有获得参加制科考试的机会而只能“依礼部就 试”:“昨本州李屯田若蒙曾状其实闻上,乞特召 试策,今闻依礼部就试。”_ 士建中,字熙道,郓城 人,是京东文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孙复、石介都 对他极力推崇,孙复“所推重者,先生为第一,而石 
徂徕其次也”,石介“高视一切,其所服膺,自泰山 
外,惟先生”_ 。但石介对士建中的辞赋写作能 
力缺乏信心,极力想让他去参加只考策论的制科 
考试。石介《代郓州通判李屯田荐士建中表》日: 
“昨秋赋时,本州考试得合格,已解发姓名,人礼部 贡院去讫。”_ 士建中已经通过郓州的发解试,获 得参加进士科省试的资格。但是石介担心“礼部 
助。石介何以极力要让士建中参加制科而不是参 
加进士科考试呢?他在《上范思远书》中说:“以 
建中不工今文,乞令试策。”_5_所谓不公今文,也 
就是不工科场辞赋,因此石介才千方百计为士建 
中谋参加取制科考试的机会。 
从《上蔡副枢书》来看,石介所言的今文之弊 
正是科场辞赋之弊,透露出他对杨亿进士赋体的 强烈不满。石介任国子监直讲时最为推崇学生何 群,“使弟子推以为学长”。何群曾上书言“就文 辞中害道者莫甚于赋,请罢去,介赞美其说”  可见,石介和何群一样,也是将辞赋视为害道之 
首。辞赋害道思想在石介周围的文人群体中是一 
种共识,一直和石介并肩作战的孙复也认为辞赋 是害道的罪魁祸首:“国家锺隋唐之制,专以辞赋 
取人。故天下之士皆奔走致力于声病对偶之间,探 索圣贤之阃奥者,百无一二。” 
二、辞赋取士的困境 
杨亿等人的四六美文,固然有形式主义的倾 
向,但是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中曾说过:“偶俪 之词,苟合于理,未必为非,故不是此而非彼 也。”【 石介如此强烈地抨击杨亿四六文确实失 
之偏激,但如果从现实意义上看,这种偏激实为一 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石介长期处于书院和国子监,尤其“好为人 师”,这种经历自然使他身边长期聚集着一帮年轻 举子,而他的师友及弟子中多有不擅长辞赋者。 前面所提及的士建中就“不工今文”。石介极度 
推崇士建中,《上范思远书》赞扬他“能言天人之 
际、性命之理、阴阳之说、鬼神之情”,“器识具而 材用足,学术通而智略明,故能言帝皇王霸之道、 
137 

害道者莫甚于赋——从科举的角度看石介“时文害道”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