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案教师

发布时间:2020-05-16 02:13:50

师说》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李少英 审核人:李慧

班别: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典型的文言词句现象。

2.把握中心论点,学习正反对比论证。

3.学会尊师重教,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习重点】

理解并积累典型的文言词句现象。

【学习难点】

把握中心论点,学习正反对比论证。

【知识链接】

1.关于标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爱莲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作为文体,“说”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世称“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多种职务,累官至吏部侍郎,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影响极其深远。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死后谥号,又称韩文公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虚泛文风,强调“言贵创新,词必己出”。这次古文运动把散文从六朝以来的浮艳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4.时代背景:

“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自主学习】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习其句dòu 官盛近yú) 医乐师(wū)

子(tán 弘(cháng dān

李氏子pán 六艺经zhuàn 之(yí)

(二)找出句中的通假字,标注意义:

1.师者,所以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然,不是这样

(三)区分一词多义,写出以下加点实词的词性和意义:

1.

古之学者必有(名词,老师)

道也(动词,学习)

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2.

师者,所以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皆通习之zhuàn,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3.

师者,所以传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

而不从师(动词,有了疑惑,遇到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形容词,糊涂)

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四)写出下列句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1.

人非生知之者(连词,表承接,就

择师教之(连词,表目的,用来)

授之书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并且)

④小学大遗(连词,表转折,却)

⑤则群聚笑之(连词,表修饰,无义)

2.

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或不译)

人非生而知(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师道不传也久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④句读不知,惑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郯子(代词,这些,这一类)

3.

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

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可怪也欤(代词,这)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④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指出以下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为求学的人;今指学术上一定成就的人)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为一般人;今指很多人)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今指小学教育)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古义为①……的原因用来……的;今指表示因果联系的连词

找出以下句中的活用词语,明确活用类别,指出词义:

1.吾从而师之师,名词意动,以……为师,把……拜为老师

2.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感到羞耻

判断特殊句式的类型,具体说出其特殊情况: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联合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句读”、“惑”为前置宾语,“之”字是提宾标志

4.不拘于时(被动句,“于”表被动

5.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于师”为后置状语,要调整语序,放在“耻”“学”二字之间

6.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于弟子”为后置状语,要调整语序,放在“不必”与“贤”之间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省略句,“及”后省略“”宾语“之”,指代他们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固定句式,……表反问,哪里管……呢?

(八)翻译下列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所以传道业解惑5分)

参考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是故无贵贱,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5分)

参考译文:所以无论显贵不分贫贱,无论年长不分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是故圣益圣,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5分)

参考译文: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在(是否从师)这一点上吧?

4.句读不知,惑不解,或师焉,或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也。5分)

参考译文:不明白文句,不能解释疑难问题,有的跟从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智的地方。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如是而已5分)

参考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像这样罢了。

6.李氏子蟠,年十七,古文,六艺经传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5分)

参考译文: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种经书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受时代风气限制,向我学习。

整体感知

(一)朗读第一段,根据提示搜索三处关键句,用一句话概括中心论点。

1.强调从师古风的关键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2.总论教师职能的关键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小结择师标准的关键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中心论点:人应该从师学道,不论贵贱,不分长少。

(二)朗读二至四段,重点品读关键句,概括各段主要内容,明确论证方法,填写下表。

段落

关键句

主要内容

论证方法

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批判不重师道的态度,

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

对比论证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

列举孔子从师的事实,

证明能者为师的道理。

例证 引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第四段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赞扬李蟠从师复古,

说明本文写作缘由。

举例论证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合作探究

《师说》第二段分哪三个层次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第二段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分了三层进行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指出尊师重道与否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爱子为其择师与其身耻于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大遗、不够明智的谬误。第三层,以专门技工人员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嘲笑从师者作对比,批判贵族阶层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上三层正反对比,重在批判现实,以证明不重师道、耻于从师是错误的,尊师重道、从师而学才是正确的

我的疑问:

【巩固提升

试说说作者有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作者在第三段中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举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作者提出人生有惑,学而知之,方能解惑,因而强调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等,这些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第三段阐述师生关系,提出老师未必就高,学生未必就低,只是听说道理有先后之分,学问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实际上强调的是能者为师,提倡向能力强者学习道理,也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这比起不看能力只重地位来说更加科学有理,容易为人所接受。在实际生活中,以能者为师的例子很多。例如, 毛泽东曾经就词作《沁园春·雪》的用字请教过诗人臧克家。臧克家认为词中原驰腊象字改为字好一些,因为蜡象正好与前面的银蛇互相映衬。毛泽东听从了臧克家这一能者的建议,高兴地作出了修改。

师说导学案教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