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人生打上文化的底色

发布时间:2019-02-21 19:05:53

为孩子的人生打上文化的底色,我们任重道远

——新课标理念与课堂教学之我见

学习新课标解读的课程,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课标理念的“新”突出体现在了新课标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这一突出变化,反映的不仅仅是篇目数量的变化,与2003年版相比,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都体现了更为鲜明的育人导向。在之前修订基础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之中,明确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这次修订,各学科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而对语文学科而言,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等等,追根溯源,都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次的“新”课改,并不是标立异,而是一次向传统文化的回归,寻根之旅。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新中国在打开国门,推行改革开放国策之后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开放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日渐严峻的挑战。在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经济与科技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在面临着“幸福”的烦恼——在“世界是平的”这一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着身份的迷失,中国也不例外。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挑战是最严峻的。基于众所周知的政治与历史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曾经因经历浩劫而出现过断层的,这一点根本毋庸讳言。换言之,“浮萍”本就无根底,在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全球化思潮下,“民心士气”飘荡无依,“世俗风气”的浅薄功利,都是在为此前的“教育劫难”在买单。

我们都知道,少年强则国强,而今日之少年,欲成明日之栋梁,舍教育而焉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签。共同的文化代表着共同的价值观。每一个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是因为有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他人生发展的底色。而为每一个中国的孩子的人生打上文化的底色,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能从这一高度来理解新课标理念,我个人认为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是不够到位的。但从这一点出发,就会发现,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却是任重道远。且不说欲给别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样的老生常谈的话。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时至今日,哪个老师敢放言自己“精通此道”?想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哪个老师不得先放低身子,自己首先踏实俯首钻研学习一番,方能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作为语文老师,自己若不先改变观念,虚心向学,与学生一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恐怕在新课标理念的推行实践上,难免不会落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窘境。每念及此,临事而惧之感,油然而生。

我个人的看法,新课标理念的教学实践,是重塑国民文化心理的良机,却也实实在在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严峻挑战,日暮途远,可不惧哉?新生在望,岂不欣然?观课偶得,杂乱无章,与诸君共飨。

为孩子的人生打上文化的底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