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韵千年古调今谈

发布时间:2023-04-15 18:58:48

余韵千年古调今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进,骑突出刀枪鸣。这些诗句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经典名篇《琵琶行》中对琵琶乐声的描绘。琵琶,作为我国民族乐器里个性鲜明,且音乐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弹拨乐器,既能作为独奏乐器一展风采也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所谓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因为构造、材质、发声方式等的不同,在声波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性。琵琶,作为从秦汉时期出现的半梨形木质乐器在形制音色上也一直不断地演变。就弦的材质方面而言,从早期使用肠弦、丝弦到现在广泛应用钢丝弦,使琵琶音色更加清亮明晰。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品数量的增加音域也不断拓宽,在执琴上由横抱改为竖抱,并且易拨以手,以手指弹奏替代木拨,还发展出大量新的指弹技法,让琵琶的音色产生了重大变化。到近现代,琵琶的形制和演奏方式基本固定下来:62425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一弦采用钢弦,二三四弦皆采用尼龙缠弦。一弦清脆明亮,二弦饱满柔和,三弦醇厚有力,四弦雄壮深沉,无论单音还是和弦都极富表现力,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琵琶的演奏技法也愈加丰富繁杂,继而在乐曲表现力上更加宽泛,宜文宜武,亦古亦今。下面就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中琵琶的音色和表现力进行论述。
(一)传统乐曲的表现力《霸王卸甲》是著名的古代琵琶大套武曲,该曲以西楚霸王项羽为主角描写了楚汉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描绘了垓下之战后悲壮沉闷的情绪。第一段营鼓,用低音区域的轮指与拂描绘出大战开始前营地里击鼓正气的画面,接着满轮转成连绵的扫拂,代表着越来越密集的鼓声,该段大量运用三、四弦,或一弦相位音,使音色雄浑、深沉。在右手技法上则大量运用满轮,扫拂,勾搭等技法,营造出战争开始前营地里肃穆紧张的气氛。在接下来的一段,依然采用大量扫弦、夹扫、轮指技法在中音区域演奏,扫弦铿锵有力,稳中求进,刻画出霸王项羽的大气沉着,以霸气姿态准备迎战的人物形象。第五段出阵,运用十六分音符的紧凑性加上夹扫与扫轮的交替进行拉开了士兵出阵的序幕。到第六段运用勾轮的演奏制造出持续的紧张感,并且使用勾轮在一弦,从上至下,再至上的演奏,表现出一种连绵起伏之感,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前赴后继奔赴战场的画面。第七段,垓下酣战,是整个乐曲在描写战争场面中的高潮部分,有力而短促的扫弦,突然顿住,慢起,一小节后,渐快,并全部使用夹扫演奏,描绘出一幅昏天黑地的混战场面,将整个乐曲推向高潮。在垓下酣战后的一段为楚歌,经过大量扫弦后,右手技法回归到轮指,从段落前部的扫轮开始,描绘出战争已然分出胜负,项羽一方却依然拼死一战的场景,行进中,逐渐减少

余韵千年古调今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