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视频课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2019-06-24 22:40:31

用数对确定位置

山下湖镇中心小学 钱佳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统一标准的重要性,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能正确表述第几列第几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

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创造等方式,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列、行的含义,能正确表述第几列第几行,会用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体验数对的创造过程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一个方阵,在这个班中,首先你最先想认识的是谁呢?

1:老师。

师:可是老师没有在这里。你说

2:同学。

师:你想认识哪位同学的呢?

2:小洁。(学生从作业纸上发现)

3:班长。

4:课代表。

……

师:过会钱老师带你们一个一个去认识。请看,这是班长,名叫小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小洁站在什么位置?用自己准确又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记录在我们的纸上。开始吧!(作业纸:小洁站在————)。

生独立思考并记录,师巡视并收集典型答案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形式轻松引出认识朋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2、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经历统一,确定位置。

幻灯片展示学生的描述方法

师:同学们,看了这几位同学的写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自由表达。

师:我们发现同样是描述小洁的位置,可是同学们你有你的说法我有我的说法,这样总觉得怎么样?

1:有点乱,要统一。

2:要讨论谁的写法更好。

师:这时我们需要来统一标准。(板书:统一标准。

师:在数学上,我们称这样的一竖为“列”,像这样的一横我们称它为“行”。

(板书:列 行)

师:用列和行来描述是不是更清楚了,小洁到底在第几列呢?

生:左数第2列,从下往上数第3行。

师:可不可以往右数呢?

生:可以。

师:为了统一,我们规定像这样的“列”一般“从左往右看”,像这样的“行”一般是“从前往后看”。(师卡纸出示“从左往右看、从前往后看”)

课件演示第1列、第2列、第3列……第6列,第1行、第2行、第3行……第6行,学生一起跟着说。

师:现在你能不能描述下小洁站在哪里吗?

1:小洁在第2列第3行。

2:小洁在第3行第2列。

师: 为了保证表达的唯一性,我们再增加一条规定,通常先说“列”,再说:“行”。(板书:先 后)

师: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小洁站在哪里?

齐说:小洁站在第2列第3行。(师板书 小洁:第2列第3行)

师:这时候是不是统一啦。对比下,现在的描述方式跟刚开始时同学们的描述方式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这个比刚才清晰了。

生:简便又清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由繁到简、由多样性表达到统一的过程,体会“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在情境图中会用“第几列第几行” 正确描述学生的座位,同时,通过现在的描述与之前同学们的描述进行对比,感受规定以后更清楚更简便,体会必要性。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巩固练习,加深应用。

师:下面来认识下班中数学课代表的位置?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描述下吗?

生:第3列第4行。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再来认识下语文课代表小伟的位置?

生:小伟在第5列第6行。

师:同意吗?

生:同意。

【设计意图】熟练用列和行确定位置的运用,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充分的铺垫。

3.变图为点,感悟位置。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仔细了,你瞧,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变成点了。

师:那这样有什么好处?

生:看起来更清楚更简便。

师:那现在在这个点子图上你还能找到第1列,第1行吗?

生上台用手势指(课件再次演示在圆点上的“第1——6 ,第1——6行”。)

师:刚才规定了,列是从做往右看,行是从前往后看。

师:在这幅图上,你还能再次找到小洁的位置吗?请生上台指。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吗?

生:先找到第2列,再找到第3行,交叉的地方就是。

师:下面老师我来说位置,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上找到他的位置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读一下英语课代表小英的位置。体育课代表小飞的位置。

(卡纸出示 小英:第3列第2 小飞:第6列第6

生:上台指出相应的位置。并说一说是怎么找的。(课件演示红点和名字)

【设计意图】感受从实物图——点子图的过程,为直角坐标系雏形的认识进行了铺垫,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描述在点子图找到相应位置,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变化过程,渗透了“符号化思想”。

4.创造数对,体会简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这样的形式描述平面内一个同学的位置!其实数学除了追求准确外还追求简练,像这样的文字描述太复杂啦!想一想,能不能把它写得更加简练一些呢?还是以小洁的位置为标准,请同学们自己在纸上设计创造下。

生思考并记录在纸上。师巡视,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表示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3 2 3

2 L 3 H 2.3

2 3 2,3

师:请第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去掉两个第字也方便看出列和行,而且写起来更简单了。

师:请第二位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L代表列,H代表行。

师:我想知道第三位同学的想法。

3:列是竖的,行是横的,所以我用符号来表示。

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师:我们再来看看右边三位同学的写法,比起左边的写法,你们发现少了什么?生:列和行

师:思考下,列和行可不可以少?

1:不可以。因为去掉了就不知道哪个是列哪个是行。

2:可以。因为是先说列再说行的。

师:这三位同学认为反正已经规定先列后行所以可以去掉,是吧。

师:再来看看这三位写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1:一个有点,一个有逗号,一个没有符号。

师:哪个更好呢?

讨论得出:不写符号很容易看成整数23,中间是点的很容易看成小数2.3,所以中间用逗号隔开更好。

师:其实,你们的想法已经跟数学家的想法很接近了。数学上规定凡是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或者一个物体位置时,必须先写列、再写行,中间用一个逗号隔开,为了表示它们是一个整体,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这样的一组数我们称它为数对。

边说边板书:数对(23

师:读法很简单,读作:二三。一起读一遍。

生:二三。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比“第2列第3行”的描述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孩子们像一个个小小数学家,思考着、探索着、创造着,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生活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对”的产生是从儿童的“再创造”开始的,“数对”的规范表达则是在不断取舍的讨论交流中逐步生成的,在整个过程中,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真切体悟到数学所追求的简洁是准确、清楚基础上的合理优化。

5.对比描述,深化意义。

师:现在你能在自己纸上用数对表示小英和小飞的位置。谁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纸上。

生上台演示:小英(32

小飞(6, 6

师:观察这两个数对(23)(32),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生:数字换了一下。

师:那他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表示的意思不一样。数对(23)表示在第2列第3行。数对(32)表示在第3列第2行。

师:在数对里,虽然数字一样,但是这两个数字的顺序不一样,表示的位置也就不一样了。

师:再看数对(66)两个数字都是6,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6是第6列,第二个6是第6行。

师:即使两个数字一样,可是在数对里表示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师:同学们真棒!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化繁为简,把一个复杂的位置表达方式用简单的数对也可以表示。

【设计意图】明确两个数字才能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通过(23)(32)两个数对的对比,知道数对里的两个数,顺序不同,位置也就不同了;数对(6,6),两个数字一样,但是表示的意思确是不一样的,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让学生明确数对里的关键是先列后行。通过形来研究数,通过数来呈现位置,在电子图上和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之间架起了数与形的桥梁,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6.回归现实,引发疑问。

师: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在班级里也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思考下,如果要确定自己的位置,首先,你要思考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自己在第几列?

生争论到底哪边是第一列?

师:到底第一列是以你们的左起为标准,还是以我这个“观察者”的左起为标准呢?

课件出示室内全景照片,孩子们请看,如果放在图片上看是从哪边为第一列?

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表达与平面图上看到的完全一致。数学上规定,通常是以“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的左边作为第1(卡纸出示: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

【设计意图】在班级里到底哪边是第一列呢?这又让学生产生矛盾。通过班级全景照的展示,明确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去看列和行,巧妙的突破了难点。

7.数形结合,感受数对。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纸上用记号笔大大的写上自己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

生自己写数对。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看同学们写的到底正不正确?请第7列的同学排队把你们的作业纸拿到台上来展示一下。

师:小老师们检查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生检查师帮忙修改。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数对,看看有什么特点?

1:第一个数字都是7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都在第7列上。

师:还有什么特点吗?

2:它们的行数都是一个一个增加的。

师:听明白了吗?

生:因为他们的座位就是第一行、第二行……有顺序的。

师:接着思考,如果我请最后一行同学站起来,你想他们手中的数对会有什么特点呢?

生:列是一个一个增加,行不变。

师:行都是几?

生:行都是6

师请这些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同学检查。

师:再接着思考,假如老师请数对(11)(22)(33)(44)(55)(6,6)的同学站起来,会是怎样一副场景呢?

1:是一条斜排。

2:一个一个的斜过来。

3:每一个数字都会加1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数对的同学叫起来。

学生站起来,直观感受确实是一条斜线。

师:孩子们真棒!把学过的数和形的在脑中结合起来思考。

【设计意图】能用数对来确定自己在班中的位置,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洁性、准确性。教师结合班级实际,设计了让学生写数对,观察数对,重点是研究数对与班中学生位置之间的联系,把数与形结合思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对与位置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8.联系实际,应用生活。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用数字确定位置的情况,想一下,哪里碰到过类的原理的?

生自由表达(课件出示:电影院票、高铁车票)

【设计意图】带上数学的眼睛去观察,拓宽学生视野,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数学文化,激发情感。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研究数对,其实早在300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笛卡尔就有发现了数对,他是怎么发现的,请你仔细阅读下这段话。

(课件出示:笛卡尔的故事)

师:从这个故事当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当时也是没有数对的,是笛卡尔生病的时候躺在床上发现了蜘蛛网,才发现了数对。

师:说明我们的笛卡尔……?

生: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师:还有谁想说的?

生:这个是蜘蛛网简化而来的。

师:说明在平时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创造。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学家笛卡尔发现数对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励志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丰富了精神世界,告诉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还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创造的伟大,作为学生应该具有创造精神。

四、全课总结,加深印象。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1:要先说列再说行。

2:在看列时是从左往右看的,行是从前往后看的。

3:列和行的中间是用逗号隔开。

4:会用数对确定位置时。

5: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去看列和行。

……

生自由发表,师做相应的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环节,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也体现自主学习的意识。

《用数对确定位置》视频课教学实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