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练习

发布时间:2019-02-12 02:46:03

2.能力训练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潭(  )  (  )  (  )  (  )  瓜熟(  )  (  )
  房(  )  意识(  )  (  )  (  )  不能自(  )

 l、潭(zhì)  (chuán)  (xùn)  (tí)  瓜熟(dì)  (yuán)
    房(lǐn)   潜意识(qián) (tuí)  (qù)  不能自(yǐ)


  2.为下列各句选填正确的词语
  (1)A融化  B熔化
  ①他把自己整个都___________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喜怒。
  ②科学实验证明固体的铁在l530℃以上就会___________成液体。

(1)①融化②熔化

  (2)A悠远  B幽远
  ①此诗的意境__________,传递出了诗人对漓江山水的热爱。
  ②我们的思绪随着诗人优美的语言回到了____________的童年。


(2)①幽远②悠远

  3.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3、B


  4.体味下列语言的妙处
  (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注意结构)


  (2)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2)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品味比喻)


  (3)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长大起来


(3)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长大起来(注意体会“都”字的情感)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丁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①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
   
   甲处(  乙处(  丙处(  丁处( 

 ①泡 听得  
   
   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③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_______的眷恋,_________的落寞。

③形   秋中有情 情中有秋
   
   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多余,为了突出寂寞,孤独的冷落之感 


   
   ⑤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是因为( )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B

   
   二、基础知识检测
   
   ()仔细阅读《故都的秋》一文,回答下列问题。(原文略)
   
   ①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他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饱尝一尝故都的秋 因为故都的秋具有清、静、 悲凉的特点
   
   ②“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达热爱故都秋色的强烈感情 
   
   ③第2自然段中描绘了江南的秋天,作者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衬托北国秋天、秋味、秋色、秋景
   
   ④第2自然段中一个短语“半开半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最佳状态。

 ④领略名花美酒
   
   ⑤作者认为在领略秋的过程上应该达到__________的程度。

⑤看他赏透(或赏玩十足)
   
   ⑥第3自然段中的文句:“在南方每年过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句子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感情,进一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作者对故都之秋怀恋 故都之秋的迷人
   
   ⑦“蓝朵”一词是__________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_________

⑦蓝色的花朵,因为作者以为蓝色的和白色的搭配为佳


   
   ⑧“落蕊”的“蕊”字读音是( 

   ⑧(ruǐ)
   ⑨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

 ⑨指细腻、清闲、落 
   
   ⑩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看见一片梧桐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    
   4自然段中有一段文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 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

 北国之秋的清、静、清闲 

   
   5自然段中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

 北国之秋来得静,来得悲凉 
   
   11自然段中“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的枣子的样子”是_____的颜色。

 像橄榄又像鸽蛋淡绿微黄 
   
   这段文字:“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 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其意思是说________  

正是秋的 全盛时期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所用的比喻分别喻________________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用一个成语概括15题句子中所比喻的意思。_____________

 相形见绌(或相形失色)
   
   “我愿意把寿命和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抒发了 


    作者 对北国之秋无限依恋、爱恋之情

   
   
   ()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  
   
   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 地方的秋景。
   
   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2)
   
   ()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A 

   
   四、《故都的秋》一文描绘了北国秋景。北国秋景,各处均有其特色,选出与下列五个景点 配伍最恰当的一项( 
   
   a夜月 b钟声 c虫唱 d柳影 e芦花
   
    陶然亭  钓鱼台  西山  玉泉  潭柘寺
   
   Ad b a e c  Be d c a b  Ca c b d e


   
    ()B

   
      
   
   
    
     【学科渗透训练】 B

基础知识题
  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1.C   
  2.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        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        ,萧索的         来的。
  A.稀稀落落   严厉    感慨     B.疏疏朗朗   严厉    感触
  C.疏疏落落   严厉    感触     D.疏疏落落   严肃    感叹

2.C 


  3.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C(其余表比较)  
  

4.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4.D(《茫茫夜》是短篇小说)


  5.“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
  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5.D(分析游离原文语境

 
  课文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5.听、嗅、触;静。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


  8.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

 

8.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


 《故都的秋》随堂练习

故都的秋
语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散文钞(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3.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阵(A)雨过,云渐渐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C)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D)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B)
A.我虽则外国的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
B.若你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D.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7.下列句子不是单句的一项是                                            (  )
A.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D.有些评论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有很浓厚的颓废色彩。
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分析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9.第一节里,“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 B)
A.副词,很。        B.形容程度深。
C.意思即“十二分”。    D.程度副词,非常,极其。
10.对这三节描写的景物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B)
A.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秋蝉残声    B.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
C.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北国秋蝉    D.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北国秋蝉
11.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D)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12.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B)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13.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D)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14.对三节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故都的秋》综合能力检测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
   1.混(    )2.潭寺(    )  3.鸽(   
   4.落(    )5.平 (    )  6.圆(   
   7.废(    )8.普山(    )  9.一破屋(   

1.
  1.dùn 2.zhè  3.xùn  4.ruǐ 
  5.zè  6.tuǒ  7.tuí  8.tuó  9.chuán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4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2.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国之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



  4.“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

  三.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


  2.第一段画线句子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



  四.阅读下面片断,回答1-2题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1.文中画线部分在表达方式上属于_____部分,这一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1.属议论部分,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2.“不能自已”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表明了对于秋天的热爱,不是以自己的感情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喜爱之情。



  五.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


  2.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请指出其本体和喻体。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参考答案
  一.
  1.dùn 2.zhè  3.xùn  4.ruǐ 
  5.zè  6.tuǒ  7.tuí  8.tuó  9.chuán

  二.
  1.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2.北国之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写江南之秋不能令人满足,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是为更好地表达北国之秋令人神往。
  4.指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

  三.
  1.流露了作者眷恋故都之秋自然风物的真情。
  2.写出故都之秋清、静的景色,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之情。
  3.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眷恋之情。

  四.
  1.属议论部分,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2.“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自已”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表明了对于秋天的热爱,不是以自己的感情为转移的,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喜爱之情。

  五.
  1.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
  2.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本文的思路

总(1-2    思秋



分(3-11   绘秋



总(12     议秋



13-14    念秋)

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给每幅图加个小标题,好吗?

生:1、秋院 2、秋叶 3、秋蝉 4、秋雨 5、秋果
师:故都秋色:



1、清晨静观 (秋院静观)



2、落蕊轻扫 槐树落蕊



3、秋蝉残鸣\'



4、都市闲人 闲话秋雨



5、胜日秋果 秋果奇景

\'秋院静观\'为例,我们来品品看.

这就是故都秋的什么特点?(生:清静 
师:悲凉有从何体现呢?(生:花的色彩枯草)



师:从哪些角度写的呢?(视角 听觉)
1、首段、尾段在全文有何作用?2、联系上下文,说说“比起北国之秋来,正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的含义。3、请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情景,展开想象,写一则南山景物描写,120字左右,使用比喻、对比手法。

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 (文眼)

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

关于“悲凉”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

故都赏景的心态,还是整个的人生

的感受。

秋院静观:破屋 悲凉

日光

牵牛花 悲凉

秋草 悲凉

天色

鸽声

秋院静观图

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

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

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文章表现秋景色彩的词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等。还有灰,“灰蒙蒙的天底下”。  

这些表现秋景色彩的词都偏重于冷色调,表现了作者心中孤独、冷清、悲凉的心情。

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的日光

槐树落蕊图

触觉效果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描写景物:落蕊

人的感受:极微细极柔软

南国之秋景物:落叶

人的感受:有声音,有气味

写触觉也突出了北国

之秋的清、静、悲凉

槐树落蕊

“微细”静

“柔软”清

“细腻”

“清闲”悲凉

“落寞”

秋蝉残鸣图

3.听觉效果

驯鸽声 青天,宁静

秋蝉的残声 衰弱,悲哀

以声音衬托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闲话秋雨图

闲话秋雨图

灰沉沉的天底下

息列索列的雨声

一阵冷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

(清、静、悲凉)

在闲话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

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明确: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

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

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

悲凉”的北国的秋味。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在第6~9段“秋雨话凉”一节的记叙中,作者所写的人物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问:作者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

参考意见:大概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或许,作者也很想 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依附着一定的情感,而这情感又是作家本人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在作者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的阴影,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自然就笼上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主观上

1 旧中国政治黑暗,作者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2 郁达夫个人气质上有多愁善感的一面。

3 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客观上

季节是秋天,所以作者选取了秋天所特有的景物和特有的自然色彩。

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再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问: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明确:最大的区别在于:味。

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随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钞(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1.答案为A。“钞”应该读作chāo

2.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2.答案为A。两个“偿”都应该写作“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阵(A)雨过,云渐渐地卷(B)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C)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D)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3.答案为A。“阵”根据文意应该为“层”。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4.答案为B。A项无比喻,C、D两项均无对比。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

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第一节里,“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A.副词,很。        

B.形容程度深。
C.意思即“十二分”。    

D.程度副词,非常,极其。

5.答案为B。

6.对这三节描写的景物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秋蝉残声    B.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秋蝉残声
C.院落秋花 北国槐树 北国秋蝉    D.院落秋色 槐树落蕊 北国秋蝉
6.答案为B。

7.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7.答案为D。D项运用了相关联想,A、B、C三项都属于相似联想。

联想有4种:相似 相关 相反 因果 请每种各举一例

相似联想:从一个陌生人想到长相相似的熟人

相关联想:从校服想到学校

相反联想:从受到的冷遇想到友善的接待

因果联想:从打雷想到要下雨

7.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7.答案为B

8.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8.答案为D。

想一想

描写“秋”的诗文,你能说出几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故都的秋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