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金门战役

发布时间:2014-02-09 12:07:49

真实的金门战役

1949年10月24日凌晨至27日拂晓发生在金门的激烈战斗,是国民党在国共内战中获得的唯一次一次战役级胜利,理由可归于诸多“幸运的巧合”。解放军则是在连续的大胜中犯了轻敌的错误,对于登陆战的性质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准备,战败有一定的必然性,“如果不是出现在金门,也迟早会出现在其它的岛屿。”

  金门战役发生之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国民党所据之地只剩下中国西南、台湾和西北部分地区,解放军累积“三大战役”以来的胜战气势,势如破竹,无坚不摧。相反的,国民党军队仍陷于蒋介石下野之后内部指挥混乱的局面,各部均是前线溃败下来的残部,建制不全,士气低落。

  当时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虽称有五个军,但建制多残缺不全,计有新成立的新6军、80军及由上海撤退来台的52军、54军,约10万余人。其中第6军的207师编成未久,正在训练中,329师则刚编成,犹待充实。80军两个团驻守金门,一个团在福州遭挫,撤退来台,名存实亡。52军、54军均是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不过在辽沈战役和后来的上海保卫战中损失大半,此时兵员不及万人。至于驻守澎湖的96军,则是由皖南撤至福建,再由厦门转至澎湖,实际上亦所剩无几。

  作为国民党最后堡垒的台湾和澎湖,防卫力量都十分有限,何况是留守大陆沿海的部队。金门虽被国民党视为防卫台湾的重要据点,但毕竟距离大陆过近,如果布置主力,一旦被歼灭则国民党再无可战之兵。不过金门战役爆发时,国民党在金门却有相当的兵力,其实是时机的巧合。原驻守金门由李良荣指挥的第22兵团正拟与胡琏指挥的第12兵团进行换防,因此刚好两支部队都在金门,无意间对攻金的解放军形成兵力上的优势。

  第22兵团下辖第5、25两军。第5军驻小金门,下辖第200师及刚由厦门撤来的166师,总人数仅三千余人,虽名为一个军,实际的战斗力却不如一个团。第25军下辖第40、45、201三个师。第40、45师由空军警卫部队改编而成,地面作战经验不足。40师在大嶝岛遭解放军攻击受到重创,撤到金门时不足一个团。45师也只有四千多人。201师为孙立人在台湾凤山训练的“青年军”,官兵的训练和装备较佳,加之该师不少军官、士官为原国民党新1军“老人”,201师也秉承了一些新1军的训练和战斗作风,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不过实战经验不够,而且编成内还少了一个603团。因此,22兵团实际上的兵力只有万余人,总指挥为“福建绥靖公署代主任”汤恩伯。

  汤恩伯乃国民政府的军事要人,也是共产党的老对手。1935年汤恩伯带兵攻入苏维埃中央所在的瑞金时,踌躇满志。不过事隔14年,汤恩伯掌控第6、8、17三个兵团总计40万兵力,辖南京、淞沪、浙江三个警卫司令部,不到半年间却被南下的百万解放军打到“两袖清风”。因此,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决定以胡琏所率12兵团接替22兵团担任金门防务,胡琏则奉令出任“金门防卫司令”。随后,12兵团由潮州、汕头移防金门。

  提起胡琏,背后也有一段故事:“淮海战役”时,国民党12兵团司令黄维被俘,副司令胡琏率一部由双堆集突围而去,不过受了重伤。接着胡琏住进了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治疗,借着国共和谈又起之际,胡琏派人抚慰12兵团在京沪地区的流散官兵,希望有机会重整建制。但谈何容易。此时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斗争更趋激烈,国民党各军系首领只能心存观望,自求多福,不可能再调拨本身的武器粮饷给败军之将。

  不过蒋介石在下野之前倒是找了胡琏一谈,询其对战局的意见。胡琏表示:“战事演变到长江流域后,山川形势,将限制大兵团的活动,刘伯承、陈毅两股共军,已不可能统一集中运用。若蒙给我三个军的兵力,深信必可协同友军,击败共军。盖刘伯承、陈毅两人以次的共军指挥官,如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数年来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他们并非杰出之才。刘伯承、陈毅如不能亲临战阵,彼等必败无疑。”

  乍听之下,胡琏似乎是自吹自擂,不过胡所言实际上反映了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感受。他们与共产党作战多年,对共产党的一级将领的才能比较推崇,至于次级将领则认为能力一般。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溃退,他们则认为是政府政治上的无能,以及党政军协调混乱,令出多门,非军队本身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胡琏,共产党也与他作战多年,认为此人用兵比较谨慎实在,不打敌情不明的仗,一旦能打则是全揽,因此用兵的风格显得狡滑多变。“淮海战役”中国民党12兵团全军覆没,胡琏尚能率少部突围,足见其机巧。对于此等忠心耿耿之士,蒋介石还是乐于重用的,故以手令形式令国防部:“予胡琏以名义,配属三个军,并于新到的美援武器中,拨足其三个军的装备。”胡琏奉令担任第2编练司令部司令官,下辖第10、18、67三个军,并指定由浙江、福建两省各拨新兵三万人,江西补拨新兵一万五千人。

  胡琏在南京、杭州、南昌、武昌等处设置四个失散官兵收容站,收容12兵团和其它部队的失散人员,一月之间,约有八九千人投效胡琏,遂编成第11师,并且完成其它各军、师的干部编组。不过当他向浙江省主席周岩和福建省主席朱绍良要求调拨新兵时,两人均称爱莫能助,胡琏只好到贫穷的江西征兵。

  1949年4月,第2编练司令部所属三个军大致编成。接着胡琏又四处奔走筹措武器,但各军均以本身需求殷切予以拒绝。于是胡琏透过老关系四处征集,同时又在乱局中消灭了几股有意投向解放军的国民党残部,收缴其武器,七凑八凑,逐渐完成建制。

  1949年中,胡琏所部恢复了12兵团的番号,不过部队除了原有的老兵之外,乌合之众甚多。胡琏计划将主力置于闽、粤、赣当年共产党的老根据地,准备长期斗争。不过当解放军南下大军倾巢而来时,国民党国防部却下令胡琏北上南昌正面迎击解放军,胡琏认为此举无异以卵击石,拒绝执行此命令,反而率部南移,对外则谎称进攻南昌。意外的是,此时攻占南昌的刘伯承部队并没有把12兵团放在眼里,而是掉头向西进入四川、贵州等地。12兵团主力遂能捡回一条老命,幸运撤离并且集结于潮州、汕头等地。10月间又移至金门。

  此时12兵团下辖第18(军长高魁元)、19(军长刘云瀚)两个军,共计6个师,兵员近四万人,虽然仍然不足编制,但因新编成不久,未受过重大损失,是国民党军队中建制较完整者,其中19军甚至是在10月24日才进驻金门。

  22兵团与12兵团换防之际,国民党在金门约有五万兵力,包括战车第3团第一营有两个连,有包括M4“谢尔曼”中型坦克在内的战车22辆,每辆均装有机枪3挺。对一座小岛而言,这样兵力并不算少。不过对于解放军而言,更多的国民党部队、更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曾遭遇过,不会真正放在心里。过去再强大的敌人都可以打垮,何况眼前这些不断溃败南逃的残敌。

  这种轻忽的心理造成了解放军对敌情的错估,他们只知22兵团的残部驻守金门,战斗力薄弱,却不知12兵团已经全数进入金门岛。又由于笃定可以轻易获胜,解放军对于撤退与增援工作没有充分的准备。部队登上金门没有重武装,只带了一天的口粮,没有准备增援所需要的船只,这种情况已不是轻敌,而是有骄兵之态了。

  根据指挥攻金战役的第10兵团第28军副军长肖锋的计划,第28军82师244团及246团3营、第84师251团、第29军85师253团,共三个多团九千余人,为攻金的第一梯队,由82师统一指挥,分别由莲河、大嶝岛、澳头东北港起渡,在大金门岛北部湖尾乡至古宁头段登陆,首先歼灭该岛西半部之敌,再连同后续部队攻歼东半部之敌。第二梯队则由第28军第82师第245、246团,第29军87师259团、第86师256团组成,约一万一千人,预定三天结束战斗。

  这些部队久经战火的磨练,战技高超。出发前肖锋等将领仍心存疑虑,主要是胡琏率领的12兵团已离开潮、汕,目前去向不明,而且船只征集不足。不过28军、29军所属的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却下令维持原案,要求猛攻突袭、速战速决。

  另一方面,驻守金门的国民党22兵团司令李良荣(当时胡琏正赶往金门途中)却由所得情报中准确预估解放军可能于近日攻金,同时登陆地点可能在垄口至古宁头之间的海滩,因此青年军第201师会同118师的加强战车连于24日在这一区进行了反登陆的演习。演习结束时,战车连3连1排排长杨展之的坦克在海滩上脱落了履带,停在海滩上抢修。因缺乏工具未修好,连长周名琴就命令另一辆坦克留下来帮忙修理。没想到到了半夜,解放军攻金部队部分连队就在这里抢滩,两辆坦克首当其冲,就地开火,成了反登陆的有效火力。

  10月24日晚上7时,解放军渡海第一梯队向金门发航。至25日凌晨2时左右,各船团利用夜色,在大小伯、角屿、大小嶝炮火掩护之下,向国民党军青年军201师设置于垄口至古宁头之间的阵地发动攻击。由于强风大浪使得船团失去控制,大多飘集于古宁头方面,混乱中抢滩,建制多被打乱。不过解放军毕竟久经征战,虽然面临两辆坦克的强大炮火,死伤颇重,但很快就突破青年军201师601、602团阵地,并立刻向金门内陆穿插。3时许,解放军一部进入602团观音亭山附近阵地,威胁琼林全岛蜂腰地带。接着解放军主力攻陷古宁头之北山、林厝。可以说在解放军登陆金门的数小时内,即成功地建立古宁头阵地,完成初步的作战目标。

  不过国民党军的反击能力却超过解放军原先的预料。战事发生的一刻,坐镇金门的汤恩伯即决定动用一切可战之兵将解放军压迫在古宁头地区。他命令第22兵团司令李良荣以所有手下部队,授权第18军军长高魁元统一指挥。

  高魁元立刻下令:

  (一)第118师(欠353团)配属战车第3连(欠1排),由琼林向观音山、湖尾乡、湖南等地前进。

  (二)第14师配属第14师之迫击炮全部,迅速由吴厝向北挺进。

  (三)第11师31团,及原驻琼林之第18师52团,统归第18师师长尹俊指挥,在琼林附近集结,经后沙、垄口沿海岸向古宁头攻击前进。

  (四)战车第1营控制之预备战车2排向琼林集结。

  简单地说,国民党将可用的部队全部往古宁头集中。

  25日整天,双方战事惨烈,国民党同时又派出海空军进行轰击,将解放军留在海滩上的渡船船只悉数炸毁,阻断其退路,解放军处境被动,渐感不力。

  26日下午3时,解放军第82师246团团长孙云秀率领该团主力及259团一连由古宁头北端相继登陆增援,但增援兵力太少,不仅无助于扭转战局,反而增加了本身的损失。

  26日上午10时,胡琏由台湾赶到金门,他后来写道:“立即电话正在前线指挥作战之高魁元军长,询问目前状况。……高以低沉声音答说:‘战事仍在激烈的进行中,形势相当严重,即派车接司令官来。’我听此话,突然千钧在肩。……车到即行,不二十分钟已到湖南高地前线。当以责任所在,并未顾虑形式上之交接,迅即实施指挥权。……通电话后,前方士气大振。尤以装甲兵之战车营为甚,纷纷要求与我通话。上述官兵,久与我共同驰驱疆场,今兹彼辈于徐蚌战后(即‘淮海战役’),得在金门杀败来犯共军,愉悦之情,不觉流露其长官之前,当勉以再接再厉,黄昏入暮,各团合围,共军遁入古宁头村内。”

  历史的确充满吊诡,作为“淮海战役”中脱逃而出的胡琏部队,竟然在金门这座小岛向老对手三野部队扳回一城。

  26日中午以后是金门战役中最惨烈的时刻,即如高魁元所言“形势相当严重”,解放军打得凶悍异常,如果再有援军登陆,前景难料。事后证明,并未做好增援准备的肖锋指挥部只能听见金门传来的猛烈炮火声干着急。

  国共两军在林厝进行激烈的巷战,胡琏下令战车连不带士兵,炮轰解放军据守的民房,逐步推进。解放军的核心阵地逐一被攻破,余部退至海滩阵地,胜败已定。

  27日拂晓,国民党部队沿着海岸清理战场。退至古宁头以北断崖下沙滩的最后一支解放军部队一千三百多人遭到猛攻以后,亦全部缴械,金门战役正式结束,耗时正如肖锋等指挥官所规划的三天时间,结果却是相反。解放军遭致建军以来第一次整个建制全军覆没的败绩。国民党各军争功,解放军隐痛难消。

  这场战役对双方心理无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国民党将它宣传为国共内战的转折点,是两岸隔海分治之始,每年定期举办纪念会和座谈会,由参战人员发表各种纪念专文。台湾国防部先后出版《金门战役》、《古宁头歼灭战》、《金门保卫战》等书,胡琏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第19军军长刘云瀚所著《纪念金门古宁头之役》,内容详述战役的过程。

  此外,战后各军系也出现争功的现象。青年军201师属孙立人所部80军,为孙立人在台所编练的新军。为了宣扬他主持训练工作的绩效,孙立人带领大批记者到金门访问,还把战利品运回台北公开展览,突出青年军201师的风光。不过这种自我表功、宣传过头的作法也在其它军事将领之间招惹怨言。汤恩伯与李良荣后来亦未受重用,战役的实际指挥者高魁元后来平步青云,做到“国防部长”。胡琏的军事能力受到当局的肯定,担任多年的金门防卫司令,历经多次的沿海岛屿战事。

  平心而论,胡琏为人比较实在,他在回顾文章就事论事,甚少浮夸之语,也不刻意夸耀金门战役的战功,而是淡淡地说:“过去的事没什么好提了。”盖金门战役之前,国民党在大陆损兵折将,江山丧失,区区一场小胜利有何可夸耀?金门战役实际上赢得侥幸。

  60年代,胡琏被派为台湾驻越南“大使”。1968年越共发起“春节攻势”时,他还到堤岸去查看。没想到胡琏一辈子与共产党顶牛,晚年还顶到中南半岛去了。

  至于大陆方面,金门战役主要见于军事首长的内部会议纪录,民间要到90年代后才出现公开的谈论。尽管金门战役失利后,解放军做了认真检讨,并在后来的舟山群岛、海南岛、一江山岛等登陆战中均取得胜利,但因金门战役败得太凄惨,变成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仿佛一提到就会隐隐发痛。

  1994年,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员陈惠方在整理了大量口述访谈后,出版了《海漩--兵进金门全景纪实》一书,由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上将作序,是大陆方面迄今最详尽的第一手访谈资料。其中对被围困的解放军的处境有生动的描述。原251团副团长马绍堂回忆最激烈的26日当天的情景时说:“第三天早晨,第一梯队未过海的246团一个营约三百来人由团长孙云秀带领着上了金门,大部分被敌人压到海滩打死。孙团长带领剩下的人与我们会合,苦战了一天。26日晚上,我们剩的人不多了,总共只有三百多人,指挥所被敌重重包围,指挥所尚有20来人。我们几个团干部有俺团长刘天祥、政委田志春,253团团长徐博、政委陈利华,246团团长孙云秀,大家在下堡村西的一条山沟里开了会,这是上金门岛唯一的团干会,也可以说是一次想为部队找一条生路的紧急会议。我们向军指发了个报,报告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危急险恶处境。过了十多分钟,军指回电:‘你们要好好看管俘虏,好好看管物资。’刘天祥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什么年头了,还‘好好看管物资’呢!”

  台湾方面称金门战役中解放军被俘有近七千人,大陆方面称三千多人。但根据各方面资料来看,金门战役中解放军共损失8736人,加船工共9086人,仅有几个人泅水回到大陆。约3000人被俘,全部被押送台湾,一部分补入国民党军,另一部分被被送到台湾东海岸绿岛的“新生营”作苦役。团级干部中,244团参谋长朱斐然、251团副团长马绍堂、253团参谋长王剑秋、244团政治处主任孙树亮等人被俘。246团团长孙玉秀自杀,244团团长邢永生重伤被俘后牺牲,251团团长刘天祥阵亡,251团政委田志春、253团团长徐博坚持打游击,后被俘并在台湾被杀害,253团政委陈立华在打游击中阵亡。所有的战俘都历经“教育改造”。

  1950年5、7、9、12月份,战俘共九百多人分四批被国民党方面遣返回大陆。

  为什么要将这批战俘送回大陆?陈惠方没有说明,不过了解国民党手法的人却知道这是国民党“借刀杀人”的作法。对于忠贞不贰的解放军干部和士兵,国民党认为将他们送回去制造共产党内部的矛盾,比处决他们更为有利。金门战役的归返人员返回大陆后,全部遭审查并被开除党籍、军籍,有的甚至被打成“叛徒”、“历史反革命”,处境极为悲惨。不似朝鲜战争中的志愿军战俘,中美双方战成平手,表面上还有换俘的光荣仪式。金门战役归返人员是全然的战败人员,他们和家眷往后三十年岁月中受尽歧视,最糟的时候连基本生活都有问题。或许是东方民族的特性吧,大家都对“战俘”这一字眼极为反感,这一点在中国人和日本人身上表现得尤其强烈。

  更为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留在台湾的战俘在大陆反而都被列为“烈士”,家属背了数十年烈属的光彩。等到两岸开放探亲以后,一些“烈士”又从台湾返乡,成了穿金戴银的台商,受到地方统战部门的热烈欢迎。其中原244团的医务人员赵宝厚,后来被编到国民党部队,在台湾又上了军校,成了军医,退伍后开了牙科诊所。1988年,赵宝厚带着台湾的妻女回山东泰安老家探亲。陈惠方采访赵宝厚的叔父赵星奎,后者说:“小赵参军,是我带出来的,我那时就看出这孩子有出息!”

  人生变幻无常,以此为甚!

  其实到了1950年7月,解放军29军又派了一个侦察营到金门外围据点大担岛进行武装侦察,结果登陆后遇七级强风,无法撤回亦无后援,与国民党守军激战后,三百多人战死,二百多人被俘,情况与金门战役类似,大陆方面对这场小型的遭遇战较少提及。其实这些是29军当中挑出来的敢死队,士兵个个年轻精壮,不过仍不敌海岛的地形天候,至于战俘后来的境遇与金门战役类似。

  金门战役的参加者和幸存者共同撰写了《回顾金门登陆战》一书,里面对整个战役的各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书中附有金门牺牲的团级干部的照片,他们都很年轻,30岁左右的样子。唯一一张关于金门战役的照片时战前244团的作战会议,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只知道中间站着讲话的是团长邢永生。

金门战役后毛润之命令粟裕写检查……

193天前推荐    来自 历史频道

金门战役后毛润之命令粟裕写检查……

文章提交者:齐国人物加贴在中国历史铁血论坛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台湾方面称金门战役中解放军被俘有近七千人,大陆方面称三千多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战俘都被送到台湾东海岸绿岛的"新生营",包括244团团长刑永生、参谋长朱斐然、251团团长刘天祥、政委田志春,253团团长徐博、参谋长王剑秋、244团政治处主任孙树亮、251团副团长马绍堂等人。战俘历经"教育改造"195057912月份,九百多人分四批被遣返大陆。

  为什么要将这批战俘送回大陆?陈惠方没有说明,不过了解国民党手法的人却知道这是国民党"借刀杀人"的作法。对于忠贞不贰的解放军干部和士兵,国民党认为将他们送回去制造共产党内部的矛盾,比处决他们更为有利。金门战役的归返人员返回大陆后,反复地受到政治审查,有的甚至被打成"叛徒""历史反革命",处境极为悲惨。不似朝鲜战争中的志愿军战俘,中美双方战成平手,表面上还有换俘的光荣仪式。金门战役归返人员是全然的战败人员,他们和家眷往后三十年岁月中受尽歧视,最糟的时候连基本生活都有问题。


  更为吊诡的是,留在台湾的战俘在大陆反而都被列为烈士,家属背了数十年烈属的光彩。等到两岸开放探亲以后,一些"烈士"又从台湾返乡,成了穿金戴银的台商,受到地方统战部门的热烈欢迎。其中原244团的医务人员赵宝厚,后来被编到国民党部队,在台湾又上了军校,成了军医,退伍后开了牙科诊所,1988年带着台湾的妻女回山东泰安探亲。陈惠方采访赵宝厚的叔父赵星奎,后者说:"小赵参军,是我带出来的,我那时就看出这孩子有出息!"人生变幻无常,以此为甚!

其实到了19507月,解放军29军又派了一个侦查营到金门外围据点大担岛进行武装侦察,结果登陆后遇七级强风,无法撤回亦无后援,与国民党守军激战后,三百多人战死,二百多人被俘,情况与金门战役类似,大陆方面对这场小型的遭遇战较少提及。其实这些是29军当中挑出来的敢死队,士兵个个年轻精壮,不过仍不敌海岛的地形天候,至于战俘后来的境遇与金门战役类似。 

相关连接:金门战役之後解放军的几次失利

  南日岛之战,是胡琏将军继金门战役之後,又一重大胜利,国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了一个歼灭战.19521011,胡琏派遣汪光尧75师共6000馀人,3艘登陆舰,10条登陆艇在南日岛登陆,登陆後向纵深穿插,分割包围守军,各个击破,守军6575部队1,迫击炮排,重机枪排,团侦察排全部被歼,被俘虏.

  大陆部队不了解情况,犯了极大的错误,分批增援,共计援兵为6575部队2,水兵师陆战营两个连,6573部队二营,分三批增援.每次援兵上岛,国军都佯作不支,仓皇向後撤退,解放军向前追击,两侧伏兵一齐杀出,包围分批登岛援军,在这种情况下,援军基本都被俘虏.

  此战解放军共损失1300馀人,大多数被俘虏,1022押往高雄,随後解抵台北.南日之战,解放军被俘虏800馀人,伤亡500余人,国军缴获轻武器有冲锋枪,步枪1000余支.除了缴获全部枪支,弹药外,国军缴获小炮40,轻重机枪60馀挺,由於国军方面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损失极小,据国军统计伤亡不到二位数,也就是说在100人之内.


同时在南日岛附近海面,展开激烈海战,解放军被击沈鱼雷快艇3,机帆船3,其中一艘满载军火,当场大爆炸.国军联阳号猎潜艇负伤.以上所有资料均为我方资料.蒋介石通电嘉奖;"出师告捷,大获全胜.以大吃小,终有所获."

  除了金门,登步,南日外,胡琏将军在岛屿争夺战中,还有如下胜利;湄州岛,大胆岛,乌丘岛,南澎岛,平阳乌岩和雾城.因都是小战斗一般介绍较少,以下介绍湄州岛和大胆岛战斗;

  1,湄州岛战斗;湄州岛属福建莆田县,守军为84师一个加强连180余人,胡琏派出经过训练的章乃安游击大队突然袭击,金门守军一个营作为後援观战,没有动手,战斗进行了8个多小时,打死打伤守军90馀人,俘虏90多人,全歼守军.

  2,大胆岛战斗;19507月下旬,解放军准备进攻金门,派出先头部队86师一个加强营先占领金门周边小岛--大胆,2,作为跳板,这个营共辖4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及技术总队若干水兵,600余人,守军为752个半连,由营长史恒丰指挥,开始时国军受突然袭击,仓皇抵抗,但守军在史这个陕西大汉指挥下,拼死搏斗,在黑夜裏进行了惨烈肉搏战,经过一夜半天搏斗,竟然以劣势兵力全歼86师这个营,打死三百馀人,俘虏三百馀人,三野86师加强营营长包成也於受伤後被俘虏.

  战後蒋经国写了亲笔信给史恒丰,;"恒丰同志:大胆战役,判断正确,沈著指挥,把握战机,诱敌深入,两倍於我之犯匪,被我英勇之官兵全部就歼,伤亡比例为二十比一,在反共革命战争史上,造成空前的全胜歼灭战之光荣记录,亦即为胡司令官所指挥的十二兵团革命精神之发扬,相信今後必能创造更大之胜利.派员送上手表一支,作为胜利之纪念.并祝安好,蒋经国手书812."并应胡琏之请,为该岛题字勒石;"大胆挑大担,岛孤人不孤." 

金门的失利,震动了我军高层领导,也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重视,并叫总指挥粟裕作出检查。但在当时,此战是严格保密的。群众不了解金门岛失利的内情,在岛上苦战三天三夜的广大指战员的英雄事迹,更是鲜为人知。许多舍生忘死、为解放金门岛的烈士和英雄的姓名,都被埋没了。特别是那些被俘的同志受到了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  那些被俘的同志是在弹绝粮尽,负伤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被俘的。不少人宁死不屈,有的在被蒋军运往台湾途中跳海自杀,有的因重伤被敌人丢下海,有的到台湾后因伤得不到治疗而死。在台湾的集中营内,有的同志坚决同敌人斗争惨遭杀害,有的考虑台湾很快解放,采用各种手段同敌人周旋。据我们了解到,登陆金门岛的各团领导干部,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有:251团参谋长郝越三、251团政治处主任王学元、246团副团长刘汉斌、246团团长在被敌人包围时举枪自尽、244团团长邢永生受伤被俘,到台湾后被叛徒出卖遭杀害,参谋长朱斐然重伤被俘到台湾后牺牲政治处主任孙树亮因伤被俘。251团团长刘天祥重伤被俘,到台湾后绝食牺牲,政委田志春被俘到台后被杀害,副团长马绍堂受伤被俘。253团长徐博在金门一个山洞里隐藏了两三个月等待我军再攻金门,以挖食地瓜维持生命,后被敌人搜出长发长须,形同野人,敌人将其解押到台湾杀害。政委陈利华在战斗后期失踪,参谋长王剑秋到台后下落不明。  被俘的干部战士在台湾敌人的集中营内备受折磨,他们挨打受骂,忍饥挨饿。敌人还强迫那些当过国民党兵的解放军战士以及参加革命时间较短、年龄较轻的被俘战士当了国民党兵。1950年和1951年,敌人把数百名年龄较大、受过伤、坚决不肯留台湾的干部战士分三批放回大陆。这三批人回大陆后,先后在南京、杭州和福州接受审查。受审查的干部、战士绝大多数被开除党籍、团籍和军籍,处理回乡务农;少数留在部队工作的很快也复员还乡。还有部分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15年。回到大陆的两名团级干部,251团副团长马绍堂,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在台湾集中营内拒不接受敌人的发动宣传曾受过电刑。他和政委田志春一起,被国民党《中央日报》称为顽固分子中的最顽固分子,回大陆后却被判了5年徒刑。244团政治处主任孙树亮,也被判处5年徒刑。这些被判刑的干部战士,在服刑期满后,也都回到原籍务农。所有回乡务农的人其原籍大都是贫困的革命老根据地(244团、246团、251团创建于山东老根据地,253团创建于苏北老根据地)。有的人在三年困难时期病饿而死。有的在文革中当作叛徒揪斗,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怎么都没想到,他们在金门战场上浴血奋战,在台湾集中营内受尽了催残,终于回到大陆,竟被当作敌人看待!  值得庆幸的是,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反思。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要求对金门被俘人员进行复查处理。绝大多数同志因此恢复了党籍、团籍和军籍。改为复员军人,补发了复员费。有些营级以上干部还享受了离休待遇。被判过刑的也大都撤消了原判,或改为免于刑事处分,恢复了党籍、军籍。如马绍堂和孙树亮都改为县处级离休干部。但是,这些同志大都年过古稀,最年轻的也年过花甲,体弱多病,有的同志在得到重新处理不久就也病去世。这些同志及其子女,见到我们大都泪如泉涌,失声痛哭!他们认为,是上级不注意调查敌情、海情、轻敌急燥,盲目决策,轻率地定下作战决心,把近9000名干部、战士送上金门孤岛敌人重兵包围之中。而广大干部战士,在岛上背水作战,孤立无援,在占绝对优势的敌人面前毫无惧色。英勇战斗,其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无可指责的。  还应该说明的是,那些被俘后归来的同志,虽然按照1983年中央指示精神作了重新处理;名誉得到恢复,生活有所改善;但他们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毕竟达30余年,除个人健康受到损害,还影响到家庭及子女升学、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晚年生活相当困难。特别是看到那些当年留在台湾参加了蒋军的人,如今回到大陆探亲,个个西装领带,神气十足,心中的愤愤不平,不言而喻! 


相关评论

昨天晚上看电视,才知美国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被俘人员的

在菲律宾向日军投降的美军高达7万人,后来这些人被日军虐待损失两万多人,成为二战的亚洲三大惨剧之一,并列的有南京大屠杀。签署投降的美军司令后来被关押在中国吉林,一般战俘被关在沈阳。日军投降时,美军解救小组去接这位将军时,将军极度窘怕,怕美国人认为他是卖国贼。但营救的人对他说你是功臣,如果你当时不这样做,那现在在沈阳的几万战俘将不会存在。将军后来以战胜国代表的身份参加受降仪式,并接过麦克阿瑟将军的笔在受降书上代表美国签字。在后来,全部获救战俘回到美国旧金山时,收到人们热烈的夹道欢迎,他们仍然获得英雄回归的接待。看过后,想起我们的被俘人员的待遇,令人唏嘘。

金门战役失利的历史启示
转自国防大学学术论坛,该文为V国防科大学员邓孟所写。作者写这篇文章很下了些功夫,有理论批判的勇气,正视我军历史上的败战,总结得也颇为深刻,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知耻而后勇,《孙子》说得好: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金门一战最重要的教训在于:不能用陆战的思维来打海战。未来海战,必然以联合作战一体化的战法,超视距的打击方式,在战前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方可求战。不能靠碰运气,未作好准备便仓促上阵。

                          金门战役失利的历史启示

     19491024,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十四天,华野十兵团28军以三个团的兵力渡海攻击金门,拉开了震惊全国的金门登陆战的序幕。由于骄兵轻敌,判断失误,登陆部队登岛后陷入孤立无援,造成敌众我寡的被动局面,最终苦战三昼夜,九千余名登岛官兵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我军自建军以来,虽然经历了湘江血战,皖南事变,四平攻坚战等惨重损失,但是都没有出现成建制的被敌人全歼的先例,金门失利却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这样的失利。虽然,金门之战的规模不大,是一场局部失利,但对全局有着深远的影响。金门战役的失利在全军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金门战役对后来我军解放舟山群岛、一江山岛和海南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同时,金门受挫后我军对解放台湾的作战方案进行重新评估。
      解放军在大陆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而国民党军队一败再败,一溃千里。我军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时的星星之火最终燃遍了全中国,国民党从执政党沦落到了流窜海岛的残匪军。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解放军占据了战场绝对优势,全国的解放指日可待。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新中国建立的喜悦之中,人们早已摆好了庆功宴等着英雄凯旋归来。华野十兵团平山东、扫淮海、跨长江、克福州,一路战无不胜。解放福州以后,28军以伤亡百人的微小代价攻占平潭岛,取得了毙、俘敌近8000人的辉煌战绩。29军、31军攻占敌汤恩伯部重兵防守厦门岛,把号称小白崇禧的汤恩伯赶下大海。在我军庆功之时同时,金门守敌正在集结兵力,修筑工事力图保住其在福建沿海的最后基地,然而,我军上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很少有人意识到一场恶仗即将到来。这边是欢欣喜悦的常胜之师,那边是埋头苦干的败军之将。这边自信乐观,那边如履薄冰。直到运送第一梯队的船一只都没有回来之时,一切都清醒了。
                                                    金门战役失利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麻痹轻敌,疏于知己
       十兵团从山东到福建一路上穷追猛打、屡战屡胜,骄傲轻敌的思想在全军上下传播开来。特别是在打下平潭、厦门之后,自认为渡海作战不过如此,又有了渡海作战的经验,取胜是理所当然。国民党金门守军李良荣的第二十二兵团不是蒋介石嫡系,而且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战斗力弱;守厦门的汤恩伯集团是蒋军主力。而且,金门是一个小县;厦门是大城市。金门岛上没有永久性工事;厦门工事坚固。厦门既克,金门指日可待。叶飞进厦门之后,认为已无大战,精力大多投入到了厦门市的接管工作上了。就在要对金门发动攻击之时,他却令兵团后勤部在10月底前筹集大米四百万斤,柴草六百万斤,供应厦门,而不是为攻打金门筹集船只。作为主攻部队的28军军长朱绍清在上海养病,政委陈藻美治理福州,参谋长也不在位,这样28军的军事主官都不在位,而让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来统一指挥28军和29军参战部队这也充分反映出当时我军高级将领对金门之战的不重视。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然而知己知彼贵在知己。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出现轻敌思想也是必然。骄兵必败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取胜不骄,得势不傲。呢?历史上多少英雄好汉,常胜将军都前赴后继的在同一个坑里跌倒。战争中我们不能只看到了整体优势,而忽视了自己存在的局部劣势,在金门战役中,我军战斗力强,士气高涨,兵力雄厚,但是,船只不足,缺乏重武器这些局部劣势却对战争的全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身体强壮的人很难想到它会因为几个癌变的细胞而丢掉性命,同样很少有人意识到阴沟里会翻大船。取得战争胜利知己是前提,不要放过每一次弥补不足的机会。毛泽东曾反复强调作战中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告诉我们对结果要充满信心,面对强敌不能盲目悲观失望;对战争过程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不能盲目乐观轻敌。如果我们像金门作战一样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也不重视对手,那就必然会骄傲轻敌。面对对手如何摆正心态是关键,真正做到不骄不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为了打赢做到这点是必须的,金门失利的教训必须牢记。
二、对敌情不清楚,不知彼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古今作战的根本要求,这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原则。而金门作战却违背这条原则,敌情不清,判断不准是导致金门失利的最重要的因素。
1 对敌兵力部署情况不清。
       战前估计金门守军为李良荣的二十二兵团共两万人。其中战斗力较强的仅有青年军——201师。按此推算,如能我军按预定计划一次登上六个团,双方兵力即可基本持平。但是实际上由于船只不足,仅登上了三个多团共9000余人,上岛之后,才发现岛上出现了敌军八个师的番号。原来原驻广东的潮州地区的胡琏十二兵团已全部运抵金门,而我军却没及时得到确切情报。
2 对敌火力情况不清。
      我军作战部署的时候忽略了敌军一支重要的力量,这支力量就是金门岛上的一个装备有二十二辆M5A坦克的坦克营,M5A坦克火力很强,一辆坦克的单车火力就超过了一个装备齐全的步兵连,一个坦克营的火力则超过一个步兵师。而我登陆部队缺乏对付坦克的有效手段,在无险可守,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遭受了惨痛的损失。战后陈诚称:金门作战,装甲兵居于首功。
3 对敌的防御工事修建情况不清。
      金门岛上本无永久性防御工事,后来由于厦门失守后,蒋介石力图保住福建沿海的这个反攻大陆的重要基地,十分重视金门防御,十月开始大规模修建,利用岛上的祠堂、寺庙、民房甚至坟墓修筑碉堡。十几天之内,在古宁头就修建了两百多座碉堡,后来这一地带恰好是我军重点突破的地带,碉堡对我登陆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当今世界,军事侦察手段越来越先进,特别是卫星作为主要侦察工具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时间很多人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宣扬战场透明论,我认为侦察能力的增强并不代表将来作战中我们对敌情可以了如指掌,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侦察手段增强的同时,反侦查手段也是越来越先进。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伊军和南联盟军队采用了大量的伪装手段在美军的空袭中有效的保存了实力。侦察与反侦查历来就是锐矛坚盾的较量,现在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现代战争中由于战场信息流通速度空前提高,高效的情报侦查对未来战争取得主动更加重要。金门作战的教训告诉我们在战前和战争过程中1、要保持情报及时、准确和连续,更新速度要快。这样才能保障制定作战计划合理,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指挥者根据敌情的变化对部署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2、保证情报来源的多元化,不能依靠单一手段进行侦查,而要建立覆盖海、陆、空、天、电五位空间的立体情报网,根据各种情报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3、在战前就必须对敌方的作战规律,常用的战法,武器装备数量以及性能,军事力量部署,敌指挥官的性格脾气、作战风格等都要有清楚地了解,做到知人知心,百战百胜。
三、对战争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
       正确的判断来至于对战场信息的正确评估,正确的判断直接决定了决策的正确与否。对战场的评估又可分为战前预测估计和作战效果的反馈评估两种。战前预测估计对指挥者制定作战计划和作战初期军事行动的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战前评估不准确将会导致战争开局便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金门战役中我军过于乐观,对战争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1、对征集船只的困难估计不足。国民党军队在逃离大陆之前,将福建沿海的船只大多带走或烧毁,妄图阻拦我军渡海作战。当时,福建沿海解放不久,人民长期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不了解我党我军,思想觉悟不高。很多船工为了逃避参战,把船藏起来,故意使船搁浅,甚至将船弄坏。在渡海过程中及登陆后船只搁浅时船工弃船逃跑使得我第二梯队没法登岛增援。2、对金门守军的抵抗决心估计不足,在大陆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不战而逃,然而到了金门岛上,四周都是茫茫大海,再无退路。中国有俗话;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第二十二兵团司令李良荣在战前下令烧毁了所有船只,准备和我军背水一战。金门战斗国民党军队打得相当顽强对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金门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所体现出的气势不是以往在大陆时能比拟的,敌42团团长李光前赤膊冲锋,高呼:今晚是我们二十二兵团生死存亡关头。天亮之前如果不将敌人赶下海去,我们就要下海了。后被我军击毙。3、对风浪对渡海的影响估计不足。登陆部队的木帆船由于受风浪的影响,在渡海过程中根本就无法保持队形,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使得部队登岛之后,登陆地点分散而无法集结,特别是主攻团244团登陆点最为分散,以至于登陆后,排长找不到连长,连长找不到营长,营长找不到团长,团长邢永生实际只控制了两个班的兵力。作战效果的反馈评估对作战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指挥官不可能套用战前制定的计划一成不变的去执行,必须根据作战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时就必须对前期作战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情况的变化,为下一步作战指明方向。金门战役中,我军战场评估工作做得很不到位。我军攻占大嶝岛时,就曾俘获过第十二兵团31团的士兵,这就说明了第十二兵团已经开始向金门增援,如果十二兵团登上金门,金门这仗就非常危险,原定的兵力明显不足。面对这样重要的情况,我军指挥官并没引起足够重视,迅速调整作战部署,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坚持认为敌十二兵团主力仍在潮州地区,命令部队抢在胡琏之前登上金门。
打金门是如此,那将来打海上作战又会怎么样呢?敌人可能会更强,困难也可能会更大,要想取胜就需要指挥官做出正确的判断。毛泽东曾告诫我们:每战须预有准备,立足于能够应付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力求有胜利把握,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草率决定,贸然出击是兵家大忌。打仗不像玩游戏那样简单;战争不是拍戏,没拍好可以重来。打仗需要一锤定音的魄力,但也需要谨慎抉择。将来对台作战必须对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做到处事不惊,牢牢把握住战争的节奏。
四、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机械的用陆战手段对付登陆作战。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马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在历次作战中对于不同的敌人、不同的环境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与之相对应。在平津战役中,对北平、天津、新保安、张家口分别采取了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方针区分对待。然而,在金门战役中,却没有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制胜原则,机械的把陆战战法套用在渡海登陆作战中,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渡海登岛作战不等同于陆地作战中的渡河作战。1、河流防御是线形防御,防御一方必须沿河分散部署军队,只要一点突破,全盘皆输,渡江战役正是如此;然而登岛作战,特别是像金门岛这样的小岛,对进攻来说可看作点式防御,防御正面小,利于相互支援,防御一方就可以集中兵力进行重点防御,进攻方必须强攻,这样至少在局部必须有绝对优势火力。2、渡河作战中,航向要求不高,只要能过河就行;然而,渡海登岛则对航向要求严格,偏离了方向就登不上岛,金门作战中由于风浪的影响,使很多部队没能在预定地点登陆,造成了上岸后无法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局面。当时十兵团虽然有雄兵十万,金门守军只有四万。但是,有兵无船等于无兵。初看来我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然而我军面对的是大海而不是陆地,我军当时拥有船只一次只够运送三个团,这样,实际投入战场的兵力只有九千余人,而对方则投入了四万,我军明显处于劣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身陷重围而自己却无能为力,除了对天咆哮之外肖锋还能做些啥?金门不适合开展运动战、游击战。金门岛面积狭窄,作战回旋余地小,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也没有人民的支持,因此,金门根本不具备打游击战的条件。敌人兵力集中,我军不可能实现分割敌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只能进行我军所不擅长的攻坚战,然而在缺乏重武器的条件下,和敌人硬拼我军根本就没法取胜。反而是我军登陆部队的三个团相互分离,各自为战,被敌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这也获警示我们:我军擅长陆上游击战、运动战,并不意味着我军就能在海岛登陆战中就一定能以游击战、运动战取胜。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擅长进攻并不一定擅长防守。因此,在未来防卫作战中,我军中我们不仅要在新的作战环境中开展好游击战、运动战,也要提防敌人可能对我们进行的游击战,怎样对付游击战还是我军需要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必须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不能机械教条的处理问题。例如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对台作战中,我军的作战目的是打击台独分裂分子,打击的最终目标是在陆地,空战是不可避免的,但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都是为攻击地面目标服务的,因为毕竟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因此,我们不是为了空战而进行空战,不能过多地纠缠在空战上,击落敌人多少飞机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战斗机是夺取制空权的关键,但是带有防御性,然而轰炸机则完全在于进攻。对台作战,我军处于攻势就应注重运用导弹和加强轰炸机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迅速摧毁台军的指挥控制系统、预警系统,对其领导机构进行斩首式突袭,将敌机击毁于地面上、机库中,而不是采取二战中苏德双方进行的那种旷日持久的空中消耗战。如果我们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机械的去想问题。海上作战首先夺取制空权,再进行渡海登岛作战……否则很可能出现不列颠空战一样,本来空战是作战的一部分,但后来战争变成了一场完全的空战。
五、制定计划不周密,没针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制定应急措施。
       制定计划是指挥作战的关键环节,一场战争成功与否与周密的作战计划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作战方案有上、中、下策之分,上策是首选,一旦上策不能实现就采用中、下策。制定计划不周密,没有根据可能出现的困难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这是导致金门作战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我军有足够的船只能够一次登上六个团;如果第一梯队登陆后,船只能全部返回;如果胡琏兵团不增援金门;如果敌军没有坦克部队……在这一切如果都成立的情况下,我军兵力可以和敌军基本持平。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以上的如果在实战中都不成立,我军在战前也没有想过如果战场上出现了意外情况该怎么办?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当船只不足,只能运三个团时,一下慌了手脚,不知该怎么办,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士气。事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事情不可能总按着最理想的情况去进行,毕竟作战不像玩游戏那样简单。在金门作战之前,粟裕曾对肖锋下达了:三不打的指示:没有一次运载六个团的船只不打;敌人增援不打;要求山东沿海挑选六千名久经考验的船工支援十兵团,船工不到不打。但是由于求胜心切,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盲目追求速战速决,当时,军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不怕敌军守,就怕敌军走。希望尽可能的多歼灭敌军从而减轻解放台湾的压力。
         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海上冲突中,我军也可能会面临第一梯队登上之后第二梯队不能及时增援的不利局面,据说美军已制定好了几套对我军的作战方案,其中第三套原文如下:让中国完成二十万以上的登陆,再突然介入夺回制空、制海权并封锁台湾海峡。联合台军围歼失去弹药和补给的中国军队。这个方案可以给中国极大的政治打击,相当程度的震撼和摧毁留在大陆的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如果真出现美国所构想的情况,那我们该怎么办?如何保障两个梯队之间登陆的连续性,夺取局部制空权和制海权是前提,运载工具是关键。打仗就如同下象棋,不能看一步走一步,应该走一步,看一步,想一步,再算一步。多问问自己,如果这招不行,该怎么办?多留备案,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
六、登岛部队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强大的攻击力。
       军队是执行一定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一个团结一致有强大凝聚力的的团队。因此,军队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来统一领导部队,如果没有这个核心军队就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因此,军队在作战中就必须有统一指挥。我们看看金门作战中的参战部队情况:由28军副军长肖锋统一指挥,原定作为第一梯队的六个团是:2882师所属的244245246团及84师所属的251团,2985师所属的253团及87师所属的259团。一共涉及了两个军、四个师的六个团。后来作为第一梯队的三个团:244团、251团、253团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师。据当年参战人员回忆:上述三个团都是各部队的主力团战斗力强,肖锋当时认为金门作战必胜,这样也好让各部队都分点胜利果实。但是,隶属于不同师的三团平时没有协同的经验,相互之间了解不多,显然战场上很难达到配合默契。而后来第一梯队登岛后没有一名师一级干部随部队到前线指挥作战。事先决定由担任主攻任务的244团团长邢永生统一指挥,但由于244团最早失利,邢永生登岛后不久被俘。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本来相互间就不熟悉的三个团,缺少统一的领导指挥,登岛部队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被敌人各个击破。胡琏在战后回忆说:当时,原以为可以俘虏或击毙共军军、师级军官,结果仅俘虏不同军、师之四团长,委座很为失望
       作战必须有统一的指挥是作战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否则部队思想不统一,就会出现各自为战,相互推卸责任,相互攻击的不利局面。金门战役中三个团之间都协调不好,那未来我军面临的是大兵团、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统一指挥更显得至关重要。我空军、海军、导弹部队目前还不能单独完成战役作战任务,单独作战能力与美军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和台军相比也没有绝对优势,有些方面还处于劣势。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协同作战,优势互补发挥整体火力才能取得胜利。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统一指挥部队,只是火力的简单叠加是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的,关键在于各军兵种要相互配合,分工明确,主次分明。而不是空军打空军的,海军打海军的,陆军打陆军的。
七、作战时间选择不当,弊大于利。
       事后证明,如果金门战役早打三天或晚打三天都不会出现这样惨痛的结局。早打,胡琏兵团未到金门,我军在兵力上不会占很大劣势;晚打,胡琏兵团已到,我军将不会贸然出击,等到船只凑齐再进攻。结果偏偏是在李良荣还没有撤走,胡琏已赶到,敌人兵力最强的时候。结果,在我军在北部登陆时,胡琏在南部下船,我军越打越少,而敌军越来越多。以往在大陆作战时,我军擅长夜战,而国民党军队从不敢打夜战,我军很多胜利都是通过夜间突袭取得的。正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我军选在了夜间开始渡海,这样虽然行动隐蔽性强了,但是也为作战带来了诸多不便:1、夜间渡海船与船之间看不清楚,相互间联系不畅,无法准确控制航向和保持登陆队形。导致了有部分船只没登上岸或者登错地点。2、夜黑视野不清登陆上岸时,溺水、触雷造成重大伤亡,很多船只因此搁浅。3、夜间作战再加上海上长时间的颠簸使部队士气和体力消耗很大削弱了部队战斗力。这个教训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优势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一定的客观前提而言,如果这个前提改变了优势就很可能成为劣势。我军擅长夜战那是对于陆战这个前提而言的,但事实告诉夜间进行海战我军没有优势可言。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靠夜间突袭打败了美军,现在如果与装备了大量夜视设备的美军打夜战我军明显处于下风。矛盾不是静止不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作战中如何把握这个条件是制胜的关键。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百战百胜的军队,打败仗并不可怕,可怕的就在于失败了,除了哭几次鼻子,掉几颗眼泪,发表几篇慷慨激昂的宣言之外,不去深刻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并在今后的行动中吸取教训,让历史悲剧的悲剧重演。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得失。金门之战就是一面镜子,就是未来海上作战的缩影,如果我们不吸取金门作战的教训,将来的海上作战就难免出现第二个金门。美军在历次战争中能取得胜利的最大的诀窍就在于善于总结每次战争的得失,无论是否有美军参战,他都会对其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得到启示。越战结束距今已二十多年了,美军对越战的总结也进行了二十多年,将来也必将继续下去。而我们呢?对胜利浓墨重彩,而对失败则一笔带过,避而不提。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为未来负责,避免年代久,失之真:年代近,失之偏。的倾向。如果别人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还不能使我们有所触动,那就只有用自己的教训来教训自己!

真实的金门战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