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2理解性默写

发布时间:2018-07-01 03:46:38

高一上期期末复习之理解性默写

必修一

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1.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

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近观:“ ,”。仰视:“ ”;俯瞰:“ ”。 总结:“ ”。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

是:

4.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问题的诗句是:曾记否, ?

7.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8.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9.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

二、《雨巷》(戴望舒)

1.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

2.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姗姗走来的诗句是: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冷漠,凄清,又惆怅。

4.描写姑娘向我走近时的诗句是:她静默地走近走近,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5.描写姑娘飘过时的诗句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6.描写姑娘消失在雨的哀曲里的神态的诗句是:在雨的哀曲里, ,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

7.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三、《再别康桥》(徐志摩)

1.作者轻轻离开,和康桥依依作别的诗句是:轻轻的我走了, ;我轻轻的招手,

2.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这四句是: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3.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

4.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5.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夏虫也为我沉默,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6.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状况的诗句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3.用虚实结合、象征手法,说明梦境美好的诗句是:那榆荫下的一潭, ,揉碎在浮藻间,

4.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5.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的是: ;夏虫也为我沉默,

6.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诗句是:悄悄的我走了, ;我挥一挥衣袖,

四、《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  

3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4.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5.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君知其难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6\.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 ,将焉取之?

7.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8.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他又说 ,这是不仁道的; ,这是不明智的;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 ,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五、《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1.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

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4.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

是: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六、《鸿门宴》(司马迁)

1.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3.形容自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 ,何辞为?

4.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

5.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

七、《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批判庸人的句子是: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 ;流言,

4.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必修二

一、《荷塘月色》朱自清

1.《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

2.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

3.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 ,有袅娜地开着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又如

4.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

5.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二、《氓》(《诗经·卫风》)

1.开篇“ ”两句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2.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抱布贸丝。 ,来即我谋。

3.表现女子绵绵情意,涉水渡河将氓送走的句子是:

4.点明女子无奈拖延婚期的原因的句子是: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6.写女子因为思念而眺望男子的句子是:

7.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而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8.表现女子见到心上人后又说又笑的语句是:

10.表明女子和氓顺利成婚的句子是: 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

11.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

的句子是: .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1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

是: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13.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14.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士之耽兮, ,不可说也。

15.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一直过着艰难困苦生活的语句是:

16.以淇水的水波浩荡,打湿布幔来反衬女子婚姻的不幸、内心伤痛的句子是:

17.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

18.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19.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多年来家务繁重的语句是:

20.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

21.写出男子心满意足之后就凶暴起来的句子是:

22.以“淇”和“隰”的有界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23.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

24.写男子当年海誓山盟,如今却违背誓言的句子是:

25.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

三、《采薇》(《诗经·小雅》)

1.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烘托士卒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名句是: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2.《诗经·采薇》中“ ”,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痛定思痛,痛苦地吟唱:“ !”

四《离骚》(屈原)(高考篇目)

1.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

这两句是 :

2.描写诗人喜好修养美德、自我约束,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谪的句子是:

3.用比喻写自己因德行高尚而被加上罪名、遭受贬黜的句子是

4.抒发诗人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名句是:

5.写诗人怨恨君王(楚怀王)过分荒唐昏聩,轻信谣言而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

句子是:

6.用比喻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7.描写当时社会流行投机取巧的时俗和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的恶劣风气的

句子是:

8.表现当时社会人们违背准绳、追求邪曲,以苟合取容作为处世标准的句子是:

9.描写诗人感到烦闷失意,为时所困而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10.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11.借凶猛的鸟与一般的鸟不合群而居来比喻自己不为世俗所容的句子是:

12.用方和圆不相合的比喻,引出志趣不同者无法相安的两个反问句是:

13.表现诗人甘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14.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

15.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是:

16.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是:

17.通过写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来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是:

18.写自己因入朝为官遭受责骂就退而修服来加强品德修养的两句是:

19.用比喻写以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品行的两句是:

20.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

21.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来表明要使自己品格

更加高洁的两句是:

22.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是:

23.表明自己虽被贬而回头远望,既被贬而前往四方的语句是:

24.表明自己服饰芳香,品行弥彰的语句是:

25.表明人生各有各的乐趣,而自己却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6.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是:

五、《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

1.总写刘兰芝鸡鸣时分“严妆”的两句诗是:“ 。”

2.刘兰芝是美的化身,作者在写她被迫离开焦家时,先用“足下蹑丝履, 。腰若流纨素, ”四句从穿戴方面进行铺陈,再用两个比喻“ ”来刻画兰芝光彩照人的形象,最后用“ ”的动作描写作总结,细致入微、神情毕肖地刻画了刘兰芝光彩照人的美丽形象。

3.写焦仲卿对刘兰芝发誓不离不负,兰芝为仲卿的真挚情意所感,盼望仲卿早点

接她回家的诗句是:

4.刘兰芝在离别焦仲卿时说:“君当作磐石, 。蒲苇纫如丝, 。”以磐石和蒲苇两个贴切的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5.“我有亲父兄, ,恐不任我意, ”四句,写出了刘兰芝因哥哥性格暴躁,不能随自己心意,料想前景不妙而备受煎熬的心理状态。

六、《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1. 。”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抒情主人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生长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摘的芙蓉因为“道阻且长”而难以送出的诗句是:

3.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

4.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七、短歌行(曹操)

1.用设问与比喻的手法来抒发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 ,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

2.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诗人却仍然忧愁难消的句子是:

3.诗人用设问的手法回答如何排遣胸中的忧愁的句子是:

4.引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诗句来抒写诗人求才若渴的句子是: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引用《诗经小雅鹿鸣》里的诗句来表明自己热情礼遇贤才的句子是: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6.借自然现象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的是: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

7.描写人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情谊

的句子是: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8.诗人用情景交融与比喻的手法勾画出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的场景的句子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其中“ ”这两句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过。

9.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

10.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名句是:

1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  

、《归园田居》(陶渊明)

1.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起统摄全篇的作用,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对自己多年的官场生活进行总结,表示后悔的诗句是:

3.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4.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而是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的句子是:

5.用数量词静态描写自己房屋面积的大小和房屋数量的多少的诗句是:

6.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

7.“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四句用视听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村落中一幅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8.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对宁静、闲时的田园生活

感到惬意两句是:

9.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九、《兰亭集序》(王羲之)

2.写兰亭集会盛况的两句是“ ”,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3.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四句是: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

4.写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是: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5.表现兰亭集会那天气候宜人的两句是:

6.作者认为兰亭集会“信可乐也”,是因为在这里可以: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7.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

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8.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静躁不同”,“静”指他在文中说的“ ”,“躁”指“ ”。

9.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10.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感慨系之矣。

11.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

所写: ,俯仰之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13.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未尝不临文嗟悼,

14.针对庄子和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并引用《庄子·德充符》中的“ ”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十、《赤壁赋》(苏轼)(高考篇目)

1.描绘出赤壁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是:

2.作者用“ ”来描写月出美景;用“ ”来写月下江面的景象。

3.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5.苏轼泛舟于长江,看到万顷江面平如镜,皎洁月色辉万里,水天一色,只有自己这一叶孤舟时,似乎感觉到超脱世外,如仙子一样立于虚空之中的语句是: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6.作者饮酒而歌,其中歌词是: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7用高超的手法侧面烘托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两句是:

8.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

9.苏轼描写曹操吟诵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

10.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的句子是:

1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12.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13.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14.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15.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于是作者写到: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6.写客人聆听苏子一席话后,由“悲”转“喜”,表现主客酣畅宴饮情景的语句是:“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17.写作者与友人在一只小船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18.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19.写作者在长江边,与客人像樵夫渔父一样生活闲适、心境宁静、别无所求的句子

是:

十一、《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作者用“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 ”,照应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照应了“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照应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毛浙东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句子是

4.古语曰:有志者,事竟成。《游褒禅山记》中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的

句子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有“力”而无“志”,未达到目的,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然力足以至焉,

8.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

句子是:

9.《游褒禅山记》中,体现作者的观点的句子是:

10.《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表达治学态度的句是:

必修1、2理解性默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