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0-07-23 13:12:13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高转筒车的发明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农业

【详解】高转筒车是唐朝时期出现,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B项正确;耦犁技术是汉代出现,故C错误;曲辕犁是唐代江东地区发明,故D错误。

【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生产模式﹣﹣精耕细作;③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

C.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发展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参考答案:

D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当时丝绸获利丰厚,商人活动频繁,商品经济活跃。由“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可得出属于市镇繁荣的景象,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市镇的繁荣,不是“市”和“草市”的发展状况,排除A、C项;材料的侧重点不是反映“市”的变化,排除B项。

3.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

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

参考答案:

C

4.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并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的圆满结束。这一会议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1954年一届人大会议            D.1955年万隆会议

参考答案:

D

5.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

A

6.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参考答案:

A

7.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形成的中枢权力体系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元朝地方最高行政区是行省,其权力受中央节制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参考答案:

C

8.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生成了下图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

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各国货币被欧元取代,这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故选A项;英国仍用英镑,排除B项;C、D两项扩大了欧元产生的作用,排除。

9.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参考答案:

C

材料信息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实质上反映了的地方割据势力的扩大和中央权力的削弱,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中央政府对此有警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中央利用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

点睛:反映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反映出中央权威的削弱,地方权力的上升。

10.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成就辉煌。下列图片反映的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

C

【详解】结合所学,①水排出现在东汉,②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③粉彩瓷器出现在明清时期,④素纱单衣出现在西汉,因此这些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故排除ABD,选C。

11. “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雅典

参考答案:

B

12.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对清朝“闭关政策”的评价。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受新中国初期反帝斗争及后来“左”倾思想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学者大都对清朝“闭关政策”的评价持“自卫说”观点;到20世纪80年代受改革开放国策的影响,学者又大多持“自杀说”,可见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故选B。两种观点均是在不同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得出的不同结论,故A、C、D项错误。

13. 《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B.给平民带来了好处

C.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D.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故C正确。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过于笼统,故A排除。给平民带来了好处,也过于笼统,故B排除。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也没有突出法律的内容特点,故D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十二铜表法》

14. 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B.改变人才分布南北失衡

C.防止地方选官滥竽充数

D.笼络边远地区百姓人心

参考答案:

D

根据题干可知汉朝朝廷下诏提出,幽州、并州、凉州边界地区人口稀少、边役繁重、士人进仕途径狭窄,主张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增加在上述地区举荐孝廉的比例,其目的在于笼络边远地区的百姓人心,D项正确。题干体现汉代孝廉察举员额分配的变化,与巩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无关,排除A。其目的是应付北方民族的威胁,与改变人才南北分布无关,B排除BC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5. 下列那一点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工厂制的形成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D.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参考答案:

D

16. 下列诗句中,与表现商旅艰辛无关的是(   )

A、身世飘萍无定踪,利腥牵我走西东 

B、四业惟商最苦辛,半生饥饱几曾经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水路风波殊未隐,陆程鸡犬惊安寝

参考答案:

C

17.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参考答案:

A

18.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参考答案:

D

19. 夏、商都城以宫城为中心,宫室族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宫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这反映出当时

A.具有原始民主制的残余

B.皇权至上

C.政治生活等级森严

D.王权至尊

参考答案:

D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都城的建筑布局以王宫为中心,宫室族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这体现出王的地位明显上升,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王权专制,并不是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当时没有皇权,只有王权,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都城的工程建筑等级特点,不能说明政治生活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

【点睛】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

20. 服饰的变化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变化。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不同时期的服饰变化,由图1到图2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 )

图一:红军帽         图二:八路军帽

A.国共关系的变化   

B.民主革命的性质变化

C.两党性质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

A

依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帽表明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国共关系处于对立时期;八路军帽表明工农红军的改编,国共关系处于合作时期,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性质都是反封建反侵略,故B项错误;两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一直是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

点睛:八路军帽代替红军帽,实质上说明国共合作代替了国共对峙,即国共关系的变化。

21.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参考答案:

A

22. 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倾向,而当时有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他的改革得到新议会的大力支持,庇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这一现象表明

A.英国责任内阁体制出现

B.行政制衡立法的机制形成

C.首相取代国王的元首地位

D.国王开始丧失对立法权的控制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责任内阁体制出现在18世纪前期,第一任首相为沃波尔,与题干不符,排除A。英国至今仍是君主立宪制,国王为国家元首,排除C。国王开始丧失对立法权的控制应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排除D。根据题干“英国首相庇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倾向”“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可知行政制衡立法的机制形成,故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古代走不出由盛到衰的周期律,原因在于经济管理的循环,“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公共财政的崩溃,直接导致帝国的灭亡。由此可知

A.制度性约束使平均地权成为王朝的长期愿景

B.强调既得利益阶层给国家税收带来巨额损失

C.王朝后期皇权衰弱难以主动实施改革和调整

D.土地买卖不受限制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

参考答案:

B

封建国家崩溃的原因在于经济的崩溃,这主要是因为税收过多地流失于固化阶层,故B项正确;材料与平均地权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封建改革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自耕农的信息,故D项错误。

24.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参考答案:

C

25. 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 图1图2    B. 图l图3    C. 图2图3    D. 图3图4

参考答案:

B

26. 明太祖朱元璋曾祷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最坏时,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在于

A.政治腐败

B.宦官专权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体现君主权力的加强;而“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这是宦官专权的体现,这种现象的出现的根本原因则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C项正确。A项政治腐败会导致“司礼监太监成了真‘宰相’、‘皇帝’”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所以选C

27.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材料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参考答案:

D

罗马法。恩格斯论述的是罗马法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内在一致性和继承性,说明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基础。A 项混淆了罗马法与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阶级属性; B、C 两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选D。

28.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29.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参考答案:

A

30. 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影响深远的是:(  

A、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参考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人文主义是一种维护人类尊严的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得到了弘扬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

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面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启蒙学派的思想家们公开宜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他们的思想先驱。但在启蒙学派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而这种政治经济上的人权要求迫切需要理性加以论证,要求获得法律上的保证,理性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标准。而理性与科学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更加根深蒂固,甚至哲学研究、社会研究、政治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都深深打上科学的烙印。国家是机器、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等一度成为人们的“科学认识”。

——韩庆样、王勤《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理性主义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性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关系。

参考答案:

1)特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特征:将人文主义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理性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理性至上),与科学联系态切。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研究;但是也僵化了思维方式,机械地研究社会科学。

(3)人文主义是理性主义的前提和基础,理性主义推动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

【详解】(1)特点:据材料一“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可概括得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即商品经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特征:据材料二启蒙学派把人文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性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标准”,“理性与科学又相互联系”,结合所学进行概括。影响:根据材料二“哲学研究、社会研究、政治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都深深打上科学的烙印。国家是机器、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等一度成为人们的‘科学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性主义对资产阶级革命、科学研究等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僵化思维方式和使社会科学的研究趋于机械化等局限。

(3)关系:综合上述两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是理性主义的基础,理性主义又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2. “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庭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促成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内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荣氏企业在抗战胜利后不能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不利:地方绅士的阻挠和反对;有利: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

(2)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位中国民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

(4)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帝国主义利用经济特权加紧在中国倾销商品,排挤民族工业;官僚资本主义对经济实行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肆意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材料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在农村地区我国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材料二可知1979年,随着“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这第一批“崛起”的“座座城”具体指哪些城市?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会议,并且在这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这次会议及目标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经济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历史事件:邓小平南巡(或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3)会议: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四大);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第(1)问,“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一信息“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可知,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2)问,“哪些城市”,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得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历史事件”,依据所学知识得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4. 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依据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

参考答案:

变化:新航路开辟前,奢侈品的长途贩运,主要满足上层社会的需要,贸易总量小。

新航路开辟后,以生活用品为主,贸易额巨大,促进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依据材料中“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的信息从贸易品种和贸易量大小分析回答。

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模拟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