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5-11-04 09:32:24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肯定人的尊严和精神,弘扬人的理性和思考

5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一、自然哲学——泰勒斯(公元前7世纪).“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二、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

①经济基础: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商品经济发达。

②政治条件: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民主政治活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始关注人本身。

2、观点(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制度、法律、道德是人为产物,约束力是相对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道德判断标准,不能强求一律。

3、评价:

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②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个人道德,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不利于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的养成。

三、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1、背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观点有明显局限;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观点: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注重伦理道德问题;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

③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作恶是因为无知

④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有的美德,使人向善。

3、影响(1)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变现。(2)集中于对伦理道德哲学的研究,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的学问。3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1、柏拉图

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著作:《理想国》

观点:根据智慧品德划分社会等级;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奠定基础。

2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观点:强调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

6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1、历史背景(首先兴起在意大利的原因)

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冲破教会神学统治

文化因素:意大利保留最多的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名号的的原因:客观原因:因为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主观原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人性;反对教会的禁欲和腐败;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3、实 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反封建的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主要成就:

①文学三杰(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讽刺教士贵族、赞美商人手工业者,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苦行,宣扬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

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美术三杰(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通过宗教题材反映人性的美,抒发作者情感)

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5、历史意义: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⑤鼓励进取冒险,为新航路开辟准备思想条件。

二、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

1、历史背景: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根本原因)

②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矛盾加深。

2、兴 起:首先兴起于德意志原因:国家四分五裂受教会经济压榨精神压迫最深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①导 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②开始标志: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③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直阅圣经”“信仰得救”(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④影 响:打击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4新教

包括: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特点:否定罗马教廷权威、主张信仰得救、肯定《圣经》权威、简化宗教仪式、民族国家权力高于教权

5、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也是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6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出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7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同:时代背景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

异:涉及领域:前者属于文艺领域,后者属于宗教领域;

社会层面:前者限于社会上层;后者包括贵族、平民。

7 启蒙运动

一、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718世纪)

(一)历史背景

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根本原因)

②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

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挑战了教会的谬误,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原因。(1)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强大。(2)法国是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堡垒,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盛行,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二)主要内容

1、核心内容:“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2、具体内容: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只依据人自己的理性

(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四)性质和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 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⑤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二、补充:(熟读)

1、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①理性主义不仅继续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不涉及整个国家制度。②理性主义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宗教与神学,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还披着神的外衣。③理性主义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实践性强。
2、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异同

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异:

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3.比较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
(1)产生条件: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强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而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文化专制主义禁锢人们的思想;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封建文化受到很大冲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内容差异: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贵族特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