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统景镇人口,产业

发布时间:2011-02-28

一.上位总体规划(渝北)
1重庆市渝北区位于重庆市区北部,19941217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撤销原江北县建制基础上设立的新区。渝北区是重庆市的行政区,原为江北县,南端为主城区一部分的龙溪镇,北端与四川省接壤,区政府所在地为两路镇。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3万公顷,绿地2万公顷。总人口79.3万人。 2)渝北区[1]依华蓥,挟两江,素有山城北大门之称。渝北区在早期为重庆的母县,随着城市发展成为主城9区之一,自2001年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仅设立北部新区早期的2006年,13季度产出GDP126.06亿元.同比增长25%,为重庆各区县之首(重庆统计信息网)2008年渝北区GDP已经超过1058亿元,位居非沿海区县第一位。渝北区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超过了西部地区很多省会如贵阳市、西宁、兰州等和周边很多地级市,为西部地区县级行政区域GDP之首,渝北区占重庆全市GDP的近1/5
3渝北区辖12街道、12镇:双龙湖街道、双凤桥街道、回兴街道、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天宫殿街道、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鸳鸯街道、翠云街道、悦来街道、礼嘉镇、玉峰山镇、古路镇、木耳镇、兴隆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统景镇、洛碛镇、龙兴镇、石船镇。

其中,天宫殿街道、人和街道、大竹林街道、鸳鸯街道、翠云街道、礼嘉镇等5街道、1镇委托北部新区代管。
4)统景镇:政府驻地统景场。辖原统景镇、龙安乡和黄印乡(除龙尾村、荣光村、梨塆村、金担村外)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12.3平方千米,总人口448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81人。辖53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
5)总体产业200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9.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40803元增加到47503元。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251.70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90.56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852.5943.14调整为3.7354.7941.48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二产业贡献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9%拉动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拉动经济增7.3个百分点。 农业
2009年,全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06亿元。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达2.67亿元,增长36.6%,有力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4%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66.22万亩;粮食总产量22.71万吨,比上年减少1.9%;蔬菜总产量达39.41万吨,增长9.4%;水果总产量达6.39万吨,增长24.7%,其中柑橘4.01万吨,增长7.5%。生猪出栏33.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牛奶产量1.57万吨,增长1.5%;水产品产量6092吨,增长3.0%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个百分点。 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34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轻重工业比例为15.56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76亿元,
比上年增长13.9%;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6.87亿元,比上年增长34.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利润总额5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3.5%;利税总额达106.35亿元,比上年增长57.5%。工业产品销售率97.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50.4%,较上年增45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5.1%,资产负债率64.2%,全员劳动生产率22.24万元/人。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年末拥有一级建筑安装企业17户,二级建筑安装企业102户,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需求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8%,投资总额连续九年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额达2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66.40亿元,增长6.9%;房屋施工面积达1715.45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达437万平方米,销售额216.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16.8%48.6% 投资总额中,二产业完成投资107.55亿元,增长10.6%其中工业性投资106.85亿元,增长1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1%三产业完成投资272.36亿元,增长5.6% 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15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餐饮住宿业营业额21.92亿元,增长26.3%。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321.98亿元,增长28.3% 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9%实现旅游收入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对外开放
全年新签合同40个,已投产企业30家,其中北部新区新签合同19个,已投产企业19家。合同利用外资4.4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62亿美元,其中北部新区合同利用外资3.4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5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均为外商直接投资。全年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0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5%,其中出口6.27亿美元,下降31.0% 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3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6%全年客运量(不含北部新区)4565万人,比上年增长48.7%货运量2652万吨,比上年增长74.9%其中公路货运量2222万吨,增长58.4%空港吞吐量较快增长,吞吐旅客1404万人,增长26.0%;吞吐货物18.58万吨,增长16.0% 年末公路里程达2251公里(不含北部新区,但含境内高速公路和机场专用道)其中等级公路1640公里;年末实有汽车营运车辆数865辆,比上年增长3.7% 邮电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56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邮电业务总量达67766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599万元,增长23.5%;电信业务总量58167万元,增长6.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68万户,增长5.0%;移动通讯用户68.32万户,比上年增长24.0%;互联网用户达12.48万户,比上年增长37.9%。 财政、金融
5)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一般预算收20.68亿元,增长21.9%,占财政收入的77.9%。在一般预算收入中,主要税
种中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房产税分别增长22.6%24.2%5.5%37.7%14.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4.3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6.37亿元,增长9.2%。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别支出4.98亿元、4.10亿元,分别增长29.1%26.6% 各项存款、贷款快速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79.05亿元,比年初增长了68.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3.53亿元,增长28.1%本外币贷款余额556.58亿元,增长71.1%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82.44亿元,增长90.5% 全区保费总收入4.55亿元,增长17.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6亿元,增长26.1%;人身保费收入3.59亿元,增长15.1%。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二.上位总体规划(统景)
1)统景镇位于渝北区东北边陲,界邻长寿区与四川省邻水县,地处御临河与温塘河的交汇
处,是渝北区东北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镇幅员面112.3平方公里,是渝北区所辖面积最大的镇。场镇面积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5%;总人口4.5万,其中农村人口3.3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2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7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比上年净增150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110.06万元,占年初预算105万元的104.82%
3)统景镇党委、政府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以实施“345民心工程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民过上新生活,农村出现新面貌。统景的城镇建设在旅游业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从一条狭长的老街发展到三横三纵的场镇路网格局,吸引大批统景镇和外地居民到此购房,休闲定居,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入场镇,加入商贸流通业的大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迄今,统景镇的商业零售网点1508个,商品交易市场6个,营业总面积达28850平方米,从业人员达3940人。按照城镇建设与风景区同步、互动、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风貌,引资4000余万元,在景兴路打造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旅游商品街,并在其南侧修建御临滨河公园,2008年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建成高规格农家乐50家,观光农业、园艺农业、绿色餐饮等特色农业相应起步;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本地群众就业、提高了居民收入,统景镇从农业转向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人员达3000余人,人均年收入万余元,原职业收入提高近3倍。

三.统景风景区规划
[1]20101130日上午,重庆市渝北区政府与重庆交游集团在渝北区王子饭店举行合作开发统景温泉旅游度假区签约仪式。计划总投资30亿元,计划总投资30亿元,3 年内基本建成,5年内打造成为集温泉旅游景区、五星级温泉酒店、高档次旅游主题公园、大型娱乐健身设施、巴渝特色滨河风情街等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统景镇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温泉旅游度假区。


以小城镇建设引擎统景经济发展
重庆市渝北区龙安小学:席忠诚
统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旅游名镇、市级中心镇、重庆未来的卫星城镇。
为实现把统景建设成为温泉旅游名镇、柑橘产业大镇、区域经济强镇的卫星城镇这一奋斗目标,笔者认为必须让镇域经济迅速发力,以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主旋律和总抓手,坚持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团化三化路子,集中人力、精力、物力和财力,努力提升城镇化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一、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强化农业经济
多年来,统景的经济发展一直依赖于农业,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的小农意识严重束缚着人们,导致至今仍有以荣光村、中坪村为代表的不少农民直接从事低效益的农业生产。如果要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与全区、全市乃至全国同步,就必须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发展、节约用地的原则,规划发展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过渡型产业,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引导农民跳出农业、走出农村,着力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接受农民从农村向城镇的过渡和转移,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促进农民主动城镇化。
一是巩固粮食生产。要结合粮食储备库、农贸市场、农村超市、下乡家电等项目,加快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基本农田利用与保护工作,积极发展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全面提高土地产出效率,稳固形成经济适用、规模适度、粮食安全的农业产业大镇。
二是培植特色产业。要建立以中和、民权、龙安为中心的柑桔产业大村,以印盒、黄印、西新为中心的李子、桃子等水果产业大村。结合小城镇规划,建立和完善好冷藏库、保鲜库、货运站、加工站和交通路网等配套设施。既要考虑按一村一品的格局发展特色产业,又要根据产业搞好加工流通等功能配套,综合平衡,分区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一哄而上,促进特色产业有序发展壮大。
三是发展中小型农贸集市。要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简明适用的原则,重点建设好统景中心农贸集市和黄印、龙安、中和、印盒、中坪等辅助集市,整合投向农村的各类建设资金,优先完成黄印、龙安、印盒等村的农贸市场、供电供水、居民住宅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副产品的流通渠道。既要考虑大宗农产品的销售,又要考虑农副小产品的聚集上市,增值增效。
二、以小城镇建设为关节点,实施绿色促动战略,打造生态经济
小城镇作为联系农村与城市的结合点和城市连结农村网络的重要关节点。如何让小城镇这一关节起来?笔者认为应该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思想,充分依托生态资源,搞好功能分区,让生态资源丰富的玉华、印盒、西新、兴发等村镇成为其他区域的绿色屏障,坚持全镇建设一盘棋,切实做好绿色文章,挖掘生态效益增收潜力。
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林业。要抓住森林重庆建设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好国家退耕还林、长防工程、公益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对印盒、兴发、玉华、西新等村,加大森林禁伐工作力度,保护和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发挥其生态优势,缓解这些地区交通、区位等不足,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是重点建好生态移民新村。要借助退人还山高山移民等政策,对西新、玉华等偏远村搞好生态移民新村的发展规划,引导山区人口向规划新区集中,形成新型生态移民村。这样做,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存环境恶劣的村寨人口大迁移;又可以相对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和社会功能服务成本。

三是着力兴建生态产业。要建设以荣光村为代表的生态竹子基地,以兴发村为代表的红枫林基地,以印盒村为代表的李子基地。利用竹、木等原料加工成新型复合材料,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品牌。这样,既可以促进生态产业增值增效,又可以安置农民就近就业,缓解返乡农民工给政府带来的再就业压力。
三、以小城镇建设为示范点,实施特色驱动战略,提升旅游经济 小城镇是承接和传递城市先进文化、物质产品的中心枢纽和中转站,是传播社会经济文化的窗口,是时尚消费的重要平台。我镇温泉资源独特,在全国享有盛誉。因而要依靠小城镇作为吸引旅游消费的信息窗口和发展平台,发挥特色驱动效能,作好小城镇建设这一示范点,推动镇域经济全面发展。
一是科学定位旅游新型城镇。要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泉世界旅游客源市场为牵引,明确发展方向,科学定位,将我镇建设成为生态和谐、环境优美、文化独特的重要旅游名镇,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投资兴业。 二是完善旅游城镇规划体系。要通过聘请旅游景观规划等设计单位,尽早完成场镇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御临河流域总体规划、泉世界规划以及全镇建制村总体规划和控制详规,做大旅游朝阳产业。
四、以小城镇建设为集合点,实施城乡互动战略,构建和谐统景
全面提升镇域经济水平,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立足于实际,按照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小城镇建设为集合点,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保税港区、两江新区和上级对统景的战略定位等机遇,争取国家贷款、转移支付、城市基本建设等资金项目开工建设和重点投入,充分整合人口、土地、土特产等资源,先抓点,后推线,再扩面。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的公共服务、城镇的现代文明向村镇幅射。
一是突出城区建设提质。要按照黑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四化方针,对统景城区主街道、人行道的全面硬化和黑化;完成滨河公园(御临河与温塘河交界处)等公众休闲场所及单位庭院绿化工作;完成城区街道路灯改造、自来水厂扩建、垃圾处理场建设等。
二是突出集镇建设扩容。要按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快组建滨河公园建设公司,吸引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兴建场镇商业步行街、客运站,加快完成中心集镇的第二农贸市场建设、车站建设、商贸交易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村的农民逐渐向集镇迁移居住,壮大城镇规模,彰显小城镇效应。
三是打捆使用建设资金。上级部门对基层政权建设投入的资金,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承建,将建设资金打捆使用。减少分散建房,减少土地浪费和乱占耕地的现象。认真结合小城镇规划要求,搞好功能综合设计。这样做,既可以让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发展规划,服务功能完善,美观大方、经济适用、节约用地,又可以从源头防腐堵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总之,要加快统景镇域经济发展,就必须以小城镇建设为招商引资平台,按照政府主导搞规划,农民自主搞建设,社会投资搞骨架,内引外联搞开发的原则,积极探索以项目融资,以土地覆盖项目的新路子,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运作模式,多方筹措资金,盘活现有资产资源,经营好城镇土地,实现以地生财、以地聚财、滚动发展,做活城镇建设文章。只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到那时,一个温泉旅游名镇、柑橘产业大镇、区域经济强镇的卫星城镇就会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渝北区统景镇人口,产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