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心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9-03 09:43:39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之阳明心学启示

1阳明学说的中国影响与汗颜

中国在五百年前诞生了阳阴学说,阳明学说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王阳明不仅是明代的大师,而且更是中国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他是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的源头河水,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中国,还影响韩国、越南,尤其影响日本。

五百年来,阳阴学说启迪、影响和造就了无数志士仁人。明清时期的许多名臣都是阳明学说的践行者,近代的思想家都是阳明学的传承者,阳明学说对于中国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王阳明虽然不是启蒙思想家,但是,以他为学术宗师的思想流派竞相阐发师说,伴随着斗转星移,适应时代之变化,演变和发展阳明之学,尤其是明未清初和晚清的启蒙思想主张和当时的社会批判思想潮,却往往可以从他那里找到源头。然而,在中国社会阳明学说的影响远不及孔孟之道。

阳明学说,五百年来,一直影响日本,尤其是近代在日本非常盛行,并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精神资源 ,日本武士道把阳明学说当的他们《圣经》。

我们应当汗颜,国人对阳明学说的理解与应用远不如日本人;我们应当汗颜,日本人把阳明学说拿去应用与实践,注重从学习与研究到应用与实践,落脚于社会实践 ,国人把阳明学说拿去学习与研究,重点放在文字上,热衷于文字游戏;我们应当汗颜,日本把阳明学说放进推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去,国人把阳明学说放进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停的争论之中;我们应汗颜 ,日本对明阳学说着力于微言大义和世界格局上,国人对明阳学说着力于的迂腐考据和“天朝的理想”中。

日本借用了中国明阳学说完成了国家现代化,是名符其实的发达国家,我们还在国家现代化的路上。日本应用明阳学说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要领,应当给中国正在进行的国家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意义的启示。

2龙场悟道,悟出了中国伟大的哲学

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入狱释放后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相当于今天的乡镇邮政所所长。

1908年王阳明到龙场,龙场地处云贵高原,高拔高度1300米左右,龙场万山丛薄,充满瘴疠之气,荒凉偏僻,当地聚居的是苗族与布衣族,语言不通,自然与人文环境艰险,随时都生命危险。王阳明到达龙场时没有住房,他亲自动手搭草棚,房屋的高度不到肩膀高,下雨就湿透了。后来,发现了一座龙岗上有山洞,天然的山洞至少可以遮风挡雨,他和带去的三个随从直接住进山洞里,他给山洞取了一名字叫阳明小洞天 ,这下他这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真的回到了岩居穴洞时代了。不久因水土不服,三个随从都病了,他反而要照顾他们,在那种恶劣条件下可想而知

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王阳明他们的生活无着落,眼前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世界:无米、无菜、无盐、无油、无火、无水……为了维持生计,为了存活下来,阳明一介文弱书生亲自去砍柴、挑水、采蕨、摘菜、煮饭、浇园,直至请学于农,种田南山。最难受的是寂莫和疾病缠身,王阳明是晚产儿,天生肺上有病,加之廷杖和狱中被害,再则龙场的恶劣环境和沉重的生死的思想负担,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也难以经受,何况王阳明是有病之人。

往往一个伟大的发现有某种启示与灵感,阿基米德的水缸,牛顿的苹果,瓦特的烧水壶……如果王阳明有灵感的启示,那就是生与死给予的启示与灵感,阳明经历的遭遇与折磨更真切地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阳明少年时的理想是做圣人,后来青年时曾经放弃过。阳明被宧官刘瑾陷害,贬谪到这蛮烟瘴雨,荒山绝域的龙场来。他历尽艰险,尝尽人间痛苦 ,阳明谓何能活下来?我想支撑他的是天降大任,此时的他又重新找回做圣人的人生理想。

阳明生与死的考验,圣人的追求,天降的大任……这一切,预示中国哲学上将有惊人的大发现,中国思想有伟大的创新。

我想阳明在龙场的每天都在问一个问题“假使圣人在此,有何道?” ,这一问题,横梗在阳明心里,总想觅个最圆满的答复。

因苦求精思,偶然一天晚上,阳明忽然大悟“格物致知”之理 ,喜极几乎要发狂了,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阳明将发明的新哲学以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此时,他的快乐比发现大金窖还要快乐百倍,快乐的热度,己达到了焦点,不,连温度计都要爆表了。

阳明发明的究竟是什么新哲学,让他这样的快乐?他所发明的新哲学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3报“三心”

世界文化灿烂多姿,中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阳明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同时,在实际工作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从前我接触阳明思想主要是为考试和授课,没往深处想。这次不一样了,国内经济下滑,我每天遇到的当事人和法律顾问单位有特别多而难解的问题。人们常常会这样想,做律师不就用法律去解问题吗?然而,现在 ,呈现出来的问题的层面和复杂性,法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只是法律显然不够,还迫切需要思想方法。中国的,世界的,那么多思想,我们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只好作取舍,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准备 ,终于选择了既能通古今 ,又能跨国门的阳明思想与朋友交流,以便用“心即理”的理论,“知行合一”的功夫,“致良知”的信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王阳明从龙场悟道至天泉证道,从“知行合行一”到“致良知”,其间在批评朱熹经学的基础上提出并加以完善了心即理、格物、吾性自足,知行合一、良知或致良知、四有四无等一系列观点与主张,他从哲学的角度在本体与功夫上找到了思想方法,从正面或积极角度阐释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外界及其人的实践活动的潜能与价值,使其超越时空而有普世性。

最近,我从阳明思想中的“四句教”中得到做一名优秀律师的启示,要做好一名律师应报“三心” 即“至善之心,是非之心,工匠之心”。“四句教”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虽然,“四句教”有争论,有著名“天泉正道”、“钱王之争”等。但是,我还是从“四句教”中能看到: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善与恶就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同时,我还能从中体悟到了王阳明晚年为什么要用“四句教”定格传其思想的用心。

4知行合一是中国时代的需要

根据钱德洪、王畿所撰《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在三十八岁即1510年提出了“知行合一”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龙场悟道,是中国思想的光辉。

一般人认为知和行分为两件事,而且认为知在先,行在后,阳明认为这是思想误区,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帮助人们走出这一思想误区。

在《传习录.徐爱记》中阳明说“未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阳明认为知和行不能分开,而是同时而生,更没有先后之分。

阳明认为感觉(知)的本身,也有行为的意义在里面,如他在《传习录.徐爱记》中说“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微信上有人天天都在发爱国声音,个个都自以为知道爱国,却所行所为,往往与爱国相反,这种“知而不行” 其结论是“只是不知”。

同样在《传习录.徐爱记》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阳明认为凡人做一件事,必须先打算去做,然后会着手做。去打算便是知,便是行的步骤。行是把所打算的实现出来,其实行也是贯彻所知的一种步骤。

在《文集.答友人问》中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这里只是提及了“知行合一”,不是“知行合一”的全部内涵。我这里想说的是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知行合一”的营养完善了日本的现代化 ,日本的成功实践证明,把知行合一的思想智慧运用到团队、组织和国家管理中去,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知行合一”思想产生于中华,然而,运用得最好的却不在中华,而在日本。南怀瑾大师说:日本人采用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即知即行”原则,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维新,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二是我们应当思考:为什么“知行合一”在自家的土地上没有开花结果?“知行合一”是心灵的智慧、人格的光芒、实践的活力……这一切,我们应不应当从心灵的深处、人格的模糊处、实践的着力处去反思。

三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地扩大,世界将要进入中国时代。在这历史当口时,国人更应努力去研究与践行“知行合一”,用此去丰富中国思想和中国故事。“知行合一”不仅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也能促进中国时代到来。同时,“知行合一”是能被世界接受的中国故事和中国思想,日本就是接受“知行合一”的一个例证,虽然“知行合一”对于日本,中国不是主动影响的结果,然而它提供了“知行合一”被接后能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范例,增强了中国思想影响世界的说服力,同时,世界迫切需要中国的影响。“知行合一”正缝其时,因为“知行合一”与“契约精神”有较高的契合度,可以这样说,“知行合一”是“契约精神”的中国表述。

5点化与自化

是点化 ?还是自化?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人一生回避不了的事。

朱熹强调点化,強调从经书中去研究圣贤之道,即穷理。他主张经书点化。

王阳明则强调点化与自化并举,注重自化的作用,强调经书可以启发人的认知,而最终人的认知需要靠自己的内化和内心的确认。

王阳明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传习录》),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强调从眼、耳进入,在内心里通明,如果点化没有经过自家解化用处不大。

王阳明说“《六经》者,吾之记谱也”(《尊经阁记》),他阐明了经书的精神实质(理)是与自已的本心相通。读经的目的正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认识。

王阳明说“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传习录》),他在这里点出了点化不徒多,要求一个“精”字

王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答罗整庵少宰书》),这是他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我们可以从王阳明在点化与自化思想中,得到如下启示:

一是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我云,坚定走自正确的路;

二是要点化与自化相结合,重在自化;

三是点化求精、求准,不求全、求多;

四是自化的途径在实践、在内化和在反省;

五是追求独立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敢于实践,勇于实践,不迷信权威和过去的经验。

这些是听圣之言后,从我们自已心里发出的声音。

6诚意

“诚意”二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常常说“有没有诚意”。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刘备所要表达就是“诚意”。

王阳明借助于《大学》中的“三纲”、“八目”来架构自己的思想体系,“诚意”是《大学》“八目”之一。

王阳明说“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传习录》) 他又说“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他还说“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

阳明先生用“致知”代替朱熹的“穷理”,同样,他把“诚意”代替“敬”。他对北宋以来理学传统上难决的问题,给予了新的内涵。

世上的人总是希望他人有诚意 ,而自己有没有诚意不重视,这是人的私欲与功利在作恶。诚意是一种期望,世界要美好,必须人人有诚意。

诚意是真诚的表达,而虚假和欺诈让人远离诚意,每一个人的内心渴求诚意,诚意直指人的内心深处,只有培育人内心诚意,才有诚意行为。

我渐渐地感觉:人内心有诚意,则人心温暧。我渐渐地感觉:诚意让人们生活变得简单,让人们交易变得方便,没有诚意让人很累。

7事功与学问

我好想有学问,但是我不知道学问在那里?更不知道拿学问来干什么?我好想有事功,我却不知道事功怎样去获取?阳明渐渐地把做学问和事功的方法告诉了我。

事功与学问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一道难题。“事功”是事业与成功的简称,“学问”就不用说了,都明白。

孔子、管仲、乐毅、霍光、诸葛亮、王阳明都是有学问的人,又有事功的人。在这些人中王阳明是对学问和事功结合得最好的人,悟此道最深的人。

我对于阳明先生除了感佩,就是敬仰。因为,他的学问和事功己经影响了中国五百年,而且一直影响到国外。《明史》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事实上,王阳明的学问超越了明朝,也超越了中国。他的学问不是天掉下来的 ,而是从他所遇之折磨和建功立业中修练出来的 ,是从心与物中悟出来的。

虽然王阳明是千年难遇的圣人,常人不能与之相比,但是,从阳明的事功和学问里,完全可以给常人提供这样一个道理:通经致用,方为实学,对于常人,一切脱离实际的学问,一切脱离生活的学问,一切脱离社会的学问,一切不能致经世致用的学问,对于社会,对于他人,对于自己都没有多大益处。

阳明在学问和事功都主张事上磨炼,他说“目无休,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休,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休,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休,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休,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

我们慢慢走进王阳明那个时代,慢慢体会王阳明他一生的经历,慢慢体悟他的内心世界。不难发现他都所有的学问和事功都出自于内心深处,所有的学问与事功都来自于实践,所有的学问和事功都集中在“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上。

8立志

王阳明十一岁时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看了看王阳明,笑笑,又思考了一会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他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

老师不自然地“哦”了一声 ,说“怎么?你还有不同的看法?”王阳明夸张地点头,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五百年前的老师教学生“读书是为了做大官”,五百年后的家长和老师心愿孩子“读书是为了做大官找大钱”,很少有人让孩子胸怀大志做圣贤。

圣人王阳明 ,一生坎坷,苦难做伴。他孤独,苦难让他成就心学;他坚持,他传授心学永不放弃;他实践,他用心学打胜仗;他信仰,他以毕生的精力践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十一岁时的诺言“读书是为了做圣贤”。他畅快淋漓的读书,是因为他立志做圣贤;他潇潇洒洒心外无物,是因为他立志圣贤;一生起伏跌荡从未报怨,是因为他立志做圣贤。

9心外无物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王阳明的回答很妙“你未看到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个故事成了后来“唯物主义者”指责王阳明是“唯心主义”的例证。

王阳明说的“你不看这朵花时,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 ,这里的“寂”用得很妙,“寂”不是“不在”,而是“在” ,只是“不动了”。

这个世界是人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没有人的存在,这个世界也就失去了意义。德国哲学家康德用“物自体”和“先验的认知形式”进一步解解“岩中花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一个命题:存在性认知,即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新的认知能力。杜甫诗“感时花溅目,恨别鸟惊心”同出此理。

10此心不动

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你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人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这些没有觉察的“妄动”就是潜意识,当人被潜识所控制时,人就会处于程度不同的失控状态。好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如若此心不动 ,人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镜子,人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

“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这是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的。此心动与不动,就是能否点亮自己心中的光。

11实与名

在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里,不外乎分为四类人:无名无实的,有名无实的,有实无名的,有实有名。无论你是干什么的,都逃不出这四个范围。

在这四类人中最让人同情与敬佩的是第二类,这类人,要人品有人品,要才干有才干,可就是无名。

阳光下艳丽娇娕的牡丹,让人艳羡;雄伟壮丽的河流,让人赞许;山顶上高耸入云的大树,让人惊叹;在面对艳羡、赞许、惊叹的同时,不要忘记牡丹脚下的土地,承载河流的河床,支撑大树的高山,面对一切美名时,请不要忘记,是实在的精神与依靠成就了好名。

没有根的野草,终究会被强劲的风吹走;没有源头的水流,终究会被太阳蒸干。

人的价值不在于虚名,而在于实名。虚名不过是海市蜃楼,过眼云烟。实名让人心与物相融,实在地过好每一天,真实地体会人生的真谛!

在名与实上说得最清楚的是王阳明,他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12心即理

心即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由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明代王阳明完善了这一心学哲学命题。陆九渊认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人皆有心,心皆有理 。所以,心即理。

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从本体论的角度讲主要有两方,一是心与物的关系即“心外无物”,二是心与理的关系即“心外无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心即理”的命题有着不少合理的成分,王阳明的心学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意义。

天下无心外之物,也无心外之理,王阳明认为,心不是一块血肉,而它所指的是主观意识。心作为整个身体的控制者、主宰者,是能动的和有目的的,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心”产生的意志所支配的。

世界的存在是为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赋予了世界的意义。世界有情也好,无情也罢 ,世界的有用也好,无用也罢,原本都是人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仍在于精神。人活着离不开物质,人类从原始人进化到现代人,物质的进步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人类精神的进步。

王阳明的“心即理”,把天理从心之外移到了心之内。从而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发挥了人的心力,鼓舞了人心,解放了人的个性,推进了人的自身发展,起到了对人类巨大的推动作用。

13致良知

王阳明平定土匪,抓来一个强盗头子,听说过王的“致良知”的学说,就嗤笑王阳明“王大人,你说人人都有良知,我却不以为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己经没有良知!”

王阳明让手下给这个土匪脱了上衣,脱光了上衣又脱裤子,最后还只剩一条内裤时,土匪头慌了,向王阳明求道“大人阿!留条内裤吧!不留,我怎么去见人啊!”王阳明边笑边说“良知出现了”。

“致良知”是王阳明在五十岁时始揭之教,其实“良知”二字,阳明早年屡屡提及,但是,专注“致良知”的传授是从五十岁开始的。他晚年真是“开口三句不离本行” ,千言万语都是“致良知”三字。

王阳明认为“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致良知”可以说是王阳明的经验之谈。平宁王叛乱后,王阳明有盖世之功,不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遭到恶毒诋毁,被罗织了诸如“暗结奸党”“目无君上”等罪名。

王阳明高度沉着,泰然处之,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经过此次事件,他确信,良知不仅可以使人达到道德的至善,而且可以让人真正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最终使人从黑暗如夜的人心中带来光明良知。

14善与恶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于是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叹息,于是接口道“你就没有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或,马上解释道“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薛侃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

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放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

薛侃摇头道“那就是恶的了。”

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还是恶的?”

薛侃说“那玩意儿肯定是恶的。”

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

王阳明认为:天下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加到它之上的。

同样是一座大山,对于旅游的人是善,对于有急事要翻越的人是恶。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在敌人心中是恶的。

王阳明告诉人们的是:天地万物无善无恶,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失去本心的私意才有善与恶。

15破心中贼

王阳明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认为平叛山中的贼容易,但是要消除产生叛乱的社会根源很难。欲望是最大最难克服的心贼,“破心中贼”就是要降伏其心,消除嫉妒心、斗争心、显示心、炫耀心等各种心贼。

王阳明认为要战胜“心之贼”,就得做到“心无外物”,气沉丹田,通过自省、自察、自抑、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容易吗?王阳明摇摇头说“难”!他形象自已与“心中贼”的角逐比在战场上战胜强大的敌人还难。“心中贼”驱使无数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身败名裂,如项羽、李自成、袁世凯等,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就充分证明吗?他们如此,何谈常人?

陈毅元帅曾说“岂不爱权位,权位髙髙耸立。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权位、粉戴、颂歌……这些就是“心中贼”。

虽然“心中贼”难破,但是,社会要稳定,人类要发展,“心中贼”不能不破,破“心中贼”除了自重、自省、自警等提髙的品德修养外,更重要的是崇尚契约精神,尊重规则,尊重法治 ,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只有如此,才能破“心中贼”,别无它法。

16唯精与唯一

“唯精唯一”出自华夏文明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据传,“十六字心传”由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给文、武、周公,继而传孔孟。孔门儒学主张根据这十六个字去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十六字心传”为“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

“人心唯危”是说人心的不确定性,最具潜藏危险。“道心唯微”是说天地自然之心非常微妙。“唯精唯一”是说领悟天地自然之心要精益求精、专一其心。“允执厥中”就是要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阳明先生认为:“唯一”是“唯精”主意,“唯精”是“唯一”的功夫。

阳明先生以“慱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去阐述和论证“唯精唯一”。

世界正因为人心居髙唯危,人类更需要真诚去把握人心,时刻保持谦虚明辩、博学谦卑,慎思专精,笃行精一。

大道至简己成为人类共识,一事,一物,一志向足也,集中自己的一切长处,专一专精,做到唯精唯一,心无旁骛,永葆做事唯精不变,志向唯一不变。

17自是与好名

阳明先生认为自是与好名是人生的一大病。阳明先生有一个弟子叫孟源有自以为是、爱好名声的毛病。他经常批评孟源,有一次阳明先生见孟源又犯了这毛病,批评道“你的毛病又犯了,这是你一生的大病根,就好像方丈的土地之内,种有一棵大树,四周的雨露,土壤的肥力,全去滋养了这棵大树,大树的四周即使有好的种子,也生长不了。如果四周的好种子要生长,需要将这棵大树砍掉,一点根都不留,才可以种植好种子,不然的话,任凭耕耘,也只能滋养这根大树”。

阳明先生说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的内心自以为是和喜好名声 ,那么你心中一切善的力量和一切好的力量都无法生长,你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非但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且还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

战国时期,《伊文子.大道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齐宣王喜欢射箭,又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硬弓,其实他用的弓不过三石的力量。他把自己的弓让待臣们试拉,待臣们拉到一半都装着拉不动了,都说“大王的弓不下九石的力量,除了大王谁能用这样硬的弓呢!”,齐宣王听了很得意。

这个故事揭示齐宣王自是和好名。尽管齐宣王所用的弓不过三石的力量,而他一直到死都认为是九石的硬弓。三石是事实,九石不过虚名而已。

齐宣王不如此,最经典的是接受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齐宣王一直到死,都不知道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南郭先生能忽悠齐宣王正是因为他那自是和好名的病根所致。

在现实生活中少一些“齐宣王”,多一些实在人,世界多好!按阳明先生的观点,虚与实是相对的,虚名增加一分,实行就会减少一分,一个追求虚名的人,他就会忽视实行。

18天理即人欲

当哲学在忽视人自身的价值,而追求变化万千的自然时,当人的思想被封锁禁锢在虚无飘渺的时空时,苏格拉底用毕生的力量与智慧呼喊出“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由沉默的思想变为铿锵有力的呐喊,他在告诉人们:不要刻意追寻自然世界,内心的“善”才是整个宇宙的主宰。

“认识你自己” ,是用人的内心去感知周围的世界,用“善”的眼睛去看待周围的人,这样,世界才能渐渐扩大人本的光辉。

阳明先生 ,一生苦苦思索“理学”的精髓,年少时格竹七天而不知“真理”,他经历九死一生之后以惊人的勇气挑战权威,在不同的时空喊出了同苏格拉底相同的声音“天理即人欲”。从此,将“理”从天而降,落脚于地上,划开了未知的迷雾,穷极整个宇宙的奥妙与灵感,拨开了束缚手脚的荊棘。

“天理即人欲”,表达了阳明先生重视人的思想情感,将内心所想去决定自我的方向,将人欲推向新的髙度。使“天理”成为鲜活的灵魂,告别了“存天理灭人欲”笼罩下的冰冷时代。

苏格拉底和阳明先生都为人类做了一个共同的事:解放人性,正视人的内心世界,用人性的视角理解周围的世界,使人真正成为“人”。

19涵养

弟子薛侃向阳明先生专问:“在涵养上下功夫,不修习研究,就会认欲做理吗?”

阳明先生是这样回答的“人必须知学,修习研究也是涵养,不修习研究只是涵养的志向不紧迫 知学就是知道学习去掉私欲、保存天理。志向紧切,就能将私欲和天理看得分外清楚,自然就不会认欲做理了”

人们试想在山间中盖一间草屋,独自修行,或宅在家中 ,不与人交往,就能提升涵养,其实,这些都不是提升涵养的方法。涵养需要修习研究,需要不避事,在事情上磨炼。

怨天怨地怨人,是没有涵养的表现,真正的涵养来自于天地万物,来自于内心,来自于志向,来自于学习,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

涵养不是小事,一个人的涵养,会影响他的一生,会影响他的言语、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也会影响他在利益与道义之间的取舍,更会影响他的人生前途是光明的还是黑暗。

20治心

阳明先生创立了心学,心学不仅是知识的学问,也是生命的学问,更是实践的学问。朱熹与王阳明其中区别之一为:一个主张心具理,一个主张心即理。

阳明先生主张心即理,没有采纳朱熹等前贤将天理与人欲相对立 ,即“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将天理与人欲的矛盾,最终化归为本心与习心。本心就是道心,习心就是人心。

本心是天理之成,习心是人欲侵染之果,从理论上讲,人人皆有本心,然而,在现实中坚持本心并非易事 ,因为本心与习心常常发生转换,在现实中往往是本心被习心所控,真心被妄心所污染 ,大我被小我所操纵。

治心之策在于扬本心与抑习心。阳明先生,经历了百死千难后,深研本心之神秘,揭破习心之秘密,寻找到了治心之法:一则为知行合一;二则为致良知。

21本心

孟子讲人本善,荀子讲人本恶,阳明先生讲“无善无恶心之本”。

阳明先生认为本心原来是无善无恶,善恶都是人出生以后习染的,习染后,人渐渐地心体上见有善恶在,善恶与心体本身是没有关联的,它仅和引发“善恶意念”的具体事物相关。

阳明先生认为宇宙的绝对本体是心,心的发动不执着于善,不执着于恶,也不执着于任何念头,保持本心的自在与澄明,就是无善无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以本心立论,以“心”统性情,用“心”收摄行为,其最终目的在于,让人们明白“至善无恶”的良知。

22意之动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阳明先生四句教中的第二句。四句教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有善有恶意之动” 之“意”是思想的作用,人的思想是本体功能发起的,就是“意之动”。

“意之动”源于“心之体”,本体之心省之于内,自然明了本心之不生不灭,无善无恶;本体之心发于外,则显出喜怒哀乐、呈现万事万物。“意之动”出发前的主体为无善无恶之人,“意之动”出发后的主体为有善有恶之人。

阳明先生说“身之主宰便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主宰身之本体,意是主宰心之发动,知是主宰意之本体,物是主宰意之所在。因此,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所发起。

23良知

四句教中的第三句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孟子提出“良知良能” ,阳明先生认为人性里能够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叫做“良知”,即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常人讲的天地良心,有了天地良心,自然就知道要助人、要救人。

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故良知即天理。”天理只分善恶,善恶只在人心的自然灵觉处,一切善恶最后的标准,便是人心之好恶。

善恶,是人类社会进化中衍生出的一套事物区分法则,总体导向是向善,辨别善恶,熟悉这一法则就是良知。

24格物

“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王阳明四句教的最后一句。

“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去恶”是指坏的事情绝对不干。

《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

朱熹认为“格”是指向外的存在,即事物之理。“格”就是对这种实在的“至”与“尽”,是一种不带主观色彩的认识行为。阳明先生认为“格” ,意为“正”,即“去不正以正” ,“正”与“不正”,都不是外在的存在,而是直指本心。“格”是一种去恶为善的伦理行为。

朱熹认为“物”是一切客观现象,也包括人类主观的社会活动,它既可以存在于内心,又可以外在于“我”。阳明先生认为“物”是意之所在,理在心中,离心而无物,离心而无理。

朱熹认为“格物”是对客观存在的人类世界的认识活动。阳明则认为“格物”是一个“只求诸心”的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无需在外在事物上下功夫,只需要通过“格心”,从而祛除蒙蔽人心的不正,使之归于正即可。

朱熹“格物”的着点在于“穷理”。阳明先生“格物”的着力点,不是向外探求未知,形成新知,而是为了去除遮心灵的“不正” ,以“还心之本体” ,进而至“吾心之良知”,阳明先生“格物”的价值目标在于加强德行修养,成就理想人格。

25主一

阳明先生与学生曾讨论过“主一” ,学生陆澄认为心无旁骛,把精力集中于某一件事情上就是“主一”。

阳明先生认为“主一”是专注一个天理。“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这是“逐物”。虽然专注于某一处,但是心被外界事物所牵引,这是一物之一,而不是一“道”之一,也不是一理之一。

亚里土多德说“所以实体这东西必然或者是永恒的,或者是可消灭的但从不经受消灭,生成但从不经受生成。”

正如阳明先生所言“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著空。”

常人千算百念,心没有几分沉静,所以算不上真正的“主一”。非常人则不同,事事物物,分分秒秒,一心只在天理上。迷恋美色算专注,贪爱财物算专注,但这些都是“逐物”,而不是“主一”,只有一心只在天理上,才是真正的“主一” ,只有“主一”,人才不至于成为“逐物”动物。

26著书与读书

中国传统非重视著书与读书,几千年来一直倡导:为人必须精于学问,注重教化,独善其身,净化社会,注重著书与读书。

阳明先生与众不同,他认为:人心与天理是天然一体的。圣人把它著成书,仿佛写真传神,只是告诉人们一个总轮廓,使人们依据轮廓而进一步探求真谛。圣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本来是不能言传的。世上的诸多著作,只是将圣人所画的轮廓再摹仿誊写一次 ,并妄自解析,添枝加叶,借以炫耀才华,与圣人的真精神背道而驰。

每一个人对著书与读书的看法有所不同,阳明先生认为著书只能告诉一个轮廓,不能告诉全部的人心和天理,读书的目的就是想探求真谛,然而,世上的许多书,添技加叶,炫耀才华,不能真正反映圣人之精神。

由此可见,任何人著书都不可能完全把人与自然、人与心、人与人揭示完整,每一本书都存在缺陷和留有遗憾,既便是圣人也如此。因此,我认为读书就不能死读,要活读,活读最要的是要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来读书,尤其根据每个人自己的认识体系去选择读书的内容和方法,把所有的书籍看成参考资料,任何书籍都不能看成圣贤书,只有根据自己的内心的需求和天理的要求去吸取书籍中可取的一部分。著书是著书人的体系,不是我的体系,每一个人要的是自已的体系,因为构筑自我体系是人一生都不能停息事,著书与读书都是为了帮助自我体系的构建。

27心灵安顿

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让心学回归到心灵层面。中国哲学是一门围绕“人生”做的学问。征服世界容易,征服自己难。阳明先生主张“心外无物,致良知”就是安顿心灵,安顿心灵有三条路:第一条路是哲学,第二条路是宗教,第三条路是艺术。在中国三条路最终都是哲学的路。

无法把心灵安顿在金融里,也无法把心灵安顿在政治里,更无法把心灵安顿在摩天大楼里……

我们这个民族不是宗教的民族,也不是艺术的民族,而是哲学的民族,中国人要安顿心灵 ,只能是哲学安顿。

哲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学最高的知识,而是人生的修养,心灵的安顿。

在阳明思想里心灵的安顿就是致良知。

28人生

王阳明生于1472年,卒于1529年,他的生命只有五十七年,很短暂,然而,他思想光辉而永恒,他给世界留下了贵宝的财富。

阳明先生34岁前是他人生的第一阶段:博览群书,集家之长,蓄势待发。

他祖父王伦言传身教,默诵群籍,阳明先生得到优质启蒙。他立志“读书做圣人” ,考察居庸关,把“圣人”志向尝试。“格竹子”,身体染病,开始怀疑朱熹之说,未必是通往“圣人”之路径。他坚持圣人志向,同时,出入于佛教道教,又驰骋于文章辞艺,精读兵法。他三次科举后 28岁才进士及第,朝廷第一份工作是监修威宁伯王越的坟墓。从此以后“圣学”为己任,坚定圣人志向。

阳明先生3544岁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身处绝境,历经艰难险阻,以“心即理”体悟,创立“知行合学说。

王阳明45岁至50岁是他人生第三阶段,这是他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期,他在49岁的提出“致良知”,使他的心学体系进一步完善。

王阳明51岁至57岁是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在这一阶段专注宣传“致良知”说,给整个学术界带来极大震动,而随着“良知说”的传播,“阳明心学”改变了中国思想史的整体格局及其发展方向。

阳明先生一生,经历百死千难,此志却坚不可摧,圣人的信念支撑起全部的生命大厦。我们所处千难万难,不论与阳明先生的百死千难相比,与之相比,我们的困难能算什么?

29三不朽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孔子和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曾国藩。

王阳明一生劳苦、坎坷、艰难,他不断与病魔、环境、邪恶、心贼摶斗,经过不断的追求与奋斗,成为一个集事功、学术、德行一身的圣人。

王阳明是一位文官掌兵符的军事家,他文韬武略,用兵神速 ,一生三度出征,“平定宁王之”、“平定思田叛乱”、“剿灭南赣盗贼”的均取得重大胜利。

王阳明是伟大的教育家,随军所至,创办学校。一生讲学20多年,从不间断 ,门人遍天下,有姓名可考的学生多达四百十多人,上有朝廷命官,下至平民百姓,其中不少是知名学者。他讲学与办学对明代中期直至清未的全国书院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阳明是大哲学家、大思想家,最突出的是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心学思想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播声海外,流传至今 ,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日本、越南、韩国等亚洲国家。

真三不朽的王阳明,通过他一生的努力为世人启示了五大处事原则:一是欲修身,先养心;二是欲静心,先戒躁;三是欲去焦,先宽心;四是欲心旷,先求简;五是欲尙洎,先意诚。

30价值所在

近百年来,在中国对于王阳明的思想价值总有一道坎迈不出去,这道坎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最近读了钱穆《阳明学述要》后,至少在我心中迈过了这个坎。

钱穆把“万物一体”所持各种说法归纳为三种:一是宗教,二是科学,三是哲学。他认为唯神的宗教,唯物的科学,唯心的哲学。并且他认为“普通说来,哲学里有唯心、唯物两派的争论,其实唯物派的哲学,只是科学的倡导或是他的宣传罢了。照我意思,要说万物一体,只有三种说法,一是唯神,二是唯物论 ,三是唯心论。”

我们一直以来把唯物论说成是对的,唯心论说成是错的,教科书上又给王阳明扣上“主观唯心主义”,可想而知王阳明思想价值大打折扣。

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诞生科学,因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诞生法学,同样如此,因人与心的关系而诞生心学 。王阳明创立了致良知为核心体系的心学,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被后人所歪曲 ,致使这一国宝级的思想,成就了日本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被国人遗忘,真是可叹!

世界是由人组成,没有人的世界远离人类,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视听言动之心,无心之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探索心的哲学是功德无量之事,然而,王阳明生前生后遭人非议,尤是近百年来被无情诋毁,真是可悲!

心即理是王阳明思想逻辑起点,在知行合一中王阳明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善无恶心之体”是阳明心学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阳明心学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蒋介石曾感叹: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心学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