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制八年级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 - 10

发布时间:2019-07-01 21:12:54

课题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原子的结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原子结构的探究,让学生逐步构建粒子观。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

2.知道构成原子粒子之间的关系。

3.在探究原子构成的过程中,训练观察、分析、讨论、总结、概括的水平,逐步构建粒子观。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的理解

教学难点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用分子模型演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

2.请判断上述过程中,下列微粒是否改变?

⑴水分子

⑵氢原子

⑶氧原子

导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那么原子是否不可分哪?

讲授新课

1.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观察教材53页,图3-9。总结概括原子的构成。

学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3.带领学生对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电量实行分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4.带领学生总结概括,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核带正电且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质子数

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可知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尝试练习

1.57页课后习题第1题的

2.58页课后习题第2题的⑴⑵

水平提升

练习册32页学一点,连一点

1.2.3.4.5.14

课堂总结

回顾学习目标,师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及收获。

【课后反思】

1.我本着先学后交、能学会就不教的理念设计了本节课。

2.教学过程中我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学,体现了教材的工具性。

3.我将本节课的习题分为,尝试练习和水平提升两部分,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人教五四制八年级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