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析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

发布时间:2017-10-16 11:52:00

浅析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

内容摘要:

在音乐教学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熏陶,善于从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厚土壤中钩沉音韵的积淀,吸取养料,丰富音乐知识。通过现代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拓展传统音乐文化的宽度、深度和精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音乐教学  传统音乐文化  传承与熏陶

    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它是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来的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按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包含着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五个类别:一是器乐音乐、二是戏曲音乐、三是说唱音乐、四是民歌、五是民间舞蹈音乐。这些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本体,是中国音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情趣所在。

在一个民族中它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思想、文化、艺术、道德等各个方面,它是通过积累、沉淀、世代相传,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音乐新课标突出强调:“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的音乐文化,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

    一、 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深化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

新课改实施之后,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及方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新教材中,加入了比较多的传统音乐成分,但学生对这个内容似乎不是怎么感兴趣。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倾入,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的音乐文化,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本土文化,那如何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很好的接受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逐步引导了。我采取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多了解,才能去关注,最后才能达到热爱。

1 从音乐发展中感受传统音乐文化

在学生当中,有一大部分特喜欢听的是摇滚乐,对摇滚音乐非常痴迷,而说到摇滚音乐的发展史,学生却不清楚,其实音乐人都是传承者,都是本土文化的发扬者。从摇滚乐的发展中,让学生去了解非洲黑人的祖先先创作出我们今天所接受的音乐形式,一百多年前的美国黑奴再用自己家乡--辽阔的非洲大地所特有的节拍创造出早期的拉格泰姆和布鲁斯,再后来以个人和小团体发展的Folk(民歌)、Country(乡村音乐)与juzz(爵士乐),再到Rock(另类,疯狂,重金属,尖叫,呐喊)Metal(摇滚)、Punk(庞克)等等。继而,中西方的音乐文化,从舞台走向生活,得到全面性的发展,音乐不再局限于单一风格,也不单是一种音乐型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摇滚乐的发展过程中,多听听、多看看、多比较、多研究,切实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熏陶他们的心灵,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文化精神,感受到今天所听的摇滚乐就是继承了传统的音乐文化。

    2 从流行音乐中“学唱”中国传统文化

流行歌曲就是时代的标准,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时代在发展,流行歌曲也在变化。现在在流行乐坛上从周杰伦、王力宏到林俊杰,再到当前人气和口碑急升的台湾创作歌手吴克群等,在他们的音乐中都在加用“中国风”,而纯粹的中国风是“结合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譬如:林俊杰的《江南》中曲风把现代音乐和中国江南古典音乐优良结合在一起,吴克群的新专辑《将军令》中乐器编配充分运用了唢呐、鼓、笛子、古筝、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与现代打击乐融合,周杰伦歌曲《青花瓷》《本草纲目》歌词中填了传统的诗词歌赋,曲式结构上,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多种变奏体系及曲式,统一中求变化;这样的作品犹如国画,没有刻板的几何构图,重在写意,追求神似,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王力宏的《在梅边》歌曲中唱腔“掺杂”着传统戏曲京剧、黄梅戏音乐中的唱腔等等,创造出复古、含蓄、寂愁、优雅、轻松等音乐格调。使得爱流行音乐的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及疏离感扫除了,知道在他们心中的偶像都在吸取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滋养,这样也就慢慢树立起当代中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喜爱,流露出对浓厚的中国风韵的热忠,也使得这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味道的歌曲,在广泛的流唱过程中,被众多学生接受并喜欢。这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带给你身心的陶醉,恰如清代叶燮在论诗时所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二、 创造氛围,拓展传统音乐文化的广度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最早、最普遍的将中国传统音乐划分为五大类:民歌和古代歌曲、歌舞和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在众多传统音乐文化中蕴涵着使人心沉气定的巨大力量,这种品性渗透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内心,这是什么都比不了的,能在传统的音乐文化中学到对自己独到的精神内涵,它将在学生们的一生中发挥作用。

在目前,很多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但都显得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气氛不够浓厚,且缺乏学术性和艺术性,势必使课堂缺乏深层次,缺乏系统性。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更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那“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无不显露出独特的风格,那奇妙的视听感觉,在过去的历史中曾给人留下了亘久弥长的美的享受。在音乐课堂一、两节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虽知道什么样人物是生,什么样人物是旦。但更多的学生只是看热闹,热闹没了,京剧也觉得没意思了。一个学生了解不多的东西又怎么能让学生们喜欢呢?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对京剧的认识,我们可以将民间的京剧演唱“大师”邀请到学校来,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讲解、演唱,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听闻优美动听的京剧,还可以领悟到每一首京剧背后所掩藏的文化内涵。那现场的演唱与历经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的录音磁带相比,到底哪一个能够产生耳濡目染的效果呢?课堂上播放的录音占据者主动的地位,学生是消极的:而进入了课堂的京剧演唱,则保持了采风一般的清鲜,演唱者与学生的交流是更是互动的。以曲为先,普及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他们的传统音乐文化涵养;增加了义务和责任。

   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音响、音像、多媒体或实物演奏等手段,以曲(舞)为先,普及知识。利用广播欣赏名曲或名剧、名段,如《高山流水》或《牡丹亭》等片断,利用图片海报介绍这些经典曲目,并间接引入音乐常识及相关知识,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的中国传统音乐进入第一、二课堂。创设小舞台,让学生或教师或邀请校外民族音乐爱好者将古琴、琵琶、二胡等乐器带来,选择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现场演奏,使更多的学生和高雅乐器近距离的接触,对乐器的音色、质感、形状等等有更深刻的记忆和感悟,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更容易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和积极性。

在传统音乐中有一部分是价值特高的,代表我们国家的传统音乐水平,他们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民族最有特色、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还有一部分是我们民间长期的创作和传承,记录着我们民间的生活和历史的。在我们的家乡——温岭,就有一大批的民间音乐文化,如民间舞蹈——大奏鼓。据传,大奏鼓原系明代福建惠安渔民迁居石塘时传入,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表演中,由七至十几个渔家汉子身穿类似戏曲中的媒婆服饰,手持小锣、铙钹、木鱼等赤足上场,且敲且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具有浓郁的温岭渔家特色。民间说唱——道情,它是温岭民间艺人经常演唱、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演唱者手持油纸蒙住一头的竹筒,一手拿竹板,边打节奏边唱,内容大都为传统戏曲或新编故事。因其演出简便,表演活泼,内容生动,而深受群众欢迎。还有民间渔歌、洒尺、天皇花鼓、排街、莲花等等。在学校开设“寻根”的研究性学习氛围,选择有关乡土音乐文化的课题研究,如:“温岭乡土音乐调查”“温岭大奏鼓的发展”“温岭采矿号子”等,充分挖掘和展示这些传统的民间文化,“寻找我们的根”感受当时的民间艺人创作的目的和源泉,倾心倾力,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

    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上能扎下一个比较深厚的根,又可以使得他们在人格塑造上获得指引。

    三、学习并继承,追求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度 

    作为人类传统音乐文化载体的精髓作品,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但有一部分传统音乐文化由于传统音乐的传承依赖于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生存环境及特殊的“口头”传承方式,均面临着急速消失的危险。因此传统音乐一旦“消失”,就是“完全的不留痕迹”,在这些“边缘位置”的音乐中也包含着我们的本土音乐,而学生却是传统音乐文化最好的继承人。

    1、利用集体的智慧,传承本土音乐文化

在本地区集中音乐教师及部分健在的民间艺人,编写本土教程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书面资料做准备,记录或拍摄民间艺人演艺的过程留作视频或音频资料,在乡土教程的开发上,各学校要将乡土音乐文化向学科课程渗透,把乡土文化与各学科课堂整合,注重用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开设以下弘扬乡土音乐文化的校本课程:民间歌舞:大奏鼓、莲花、洒尺、排街、流徒传、天皇花鼓,民间说唱:道情、三句半、快板,民间音乐:山歌、号子、田歌、渔歌,戏曲音乐:太平滩簧、太平乱弹等校本课程。只有这样传统的本土民间音乐文化才能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才会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3、利用当前的形式,宣传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规则也日渐详细,老师们要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学生当中宣传,让他们树立起对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和挖掘的意识,担负起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的重要责任。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要选得精、教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音乐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音乐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滋养,让学生既学音乐,又学做人,音乐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 王耀华 杜亚雄 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 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当代中华民族器乐学的

一块不可撼的丰碑

 

-读袁静芳老师的《乐种学》

 

 

    1977年至1981年,我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习时,袁静芳老师教我们民族器乐这门课程。所以,我一直以来就称呼她为袁老师。现在,尽管她声名远扬,校内校外的社会职务也很多了,人们一般都称她袁教授,我也觉得这很合乎事实,何况还显得更尊敬些。但当我在此文开始时写下了袁静芳教授这几个字眼以后,还是觉得这比较生分,故决定不改口了,就叫她袁老师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对袁静芳、樊祖荫等老师说过:我经常感叹,我们都老了,而我们的老师们都不老,好像20多年来的岁月风霜不曾侵染过你们,你们倒变得越来越年轻漂亮了,而且,更有丰采了。这决不是当面奉承,也不是逗乐,的确是我们的心里话。如果说这其中一定有主客观的原因的话,那两个因素是不可否认的,一是社会的原因,七 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还远没有达到标准,所以人也就显得暗淡一些;再一个是他们个人自身的变化。在院校工作,尤其是主要作为教授、学者而言,总的来讲活得更纯粹一些,这样,人也显得更朴实和诚明一些。当然这也取决于他们最为本质的个人秉性。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个人学术上的勇猛精进的精神,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学术上的进步与丰厚积累,也使得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始终保持了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快乐的,于社会、于自身不断有所贡献的人,一定是漂亮的、辉煌灿烂的。袁老师于19997月出版的《乐种学》,再一次地让我感佩她的漂亮的、灿烂辉煌的学术与人生。这本书是她不懈的学术追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好的展示。我买这本书已经有些日子,但未及时看,今年才有时间好好地看了一下。我乍一看,就觉得这本书不一般,再看,依然觉得那真是一本好书。至今,我甚至有种感觉,这本书可以与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和樊祖荫的《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相提并论。它们的好,好在是用我们自己的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来说话,好在是从我们自己民族音乐的海洋中捞取珠玑串成练子,好在是作者们几十年的持之以恒的潜心研究。因此,这样的著作,不仅显示出了作者们本身的学术光华,更闪烁着中华民族音乐思想和音乐宝藏的光焰。这样的书的出版,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学界,乃至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音乐事业的建设来说,都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一)《乐种学》的学术意义

 

    我说这本书是当代中华民族器乐学的一块不可撼的丰碑,决不是无原则的吹捧,而是基于自己对于作者和有关学问的了解和判断。

    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海洋中,笛管笙箫,钟鼓和鸣的大合乐早在周代即已经出现,这在《诗经》和《礼记》中都多有记载。及至形成如今我们认识的和依然存在的各乐类乐种,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潮州大锣鼓、琵琶音乐、胡琴音乐、北京智化寺京音乐等等,我们往往可以追溯到唐、宋、明、清。对于这些音乐的专项的收集、整理出版,300多年以前就有了。尤其是近百年以来,各地的音乐工作者对于各地的诸多传统乐种进行了收集研究和整理出版,为有关学者提供了很丰富的研究材料。但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对这些音乐文化遗产作体系化的分析归纳,并进而做出科学的阐述,是很少有的,因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难就难在靠一个人的力量,实在难以穷尽这么多的资料;难以在学术上作出尽可能全面而且准确的估量和分析判断。

    多少年了,我清楚地看到和感觉到,作为学术文章或文著,要写出一本好书或好文章,没有几年或几十年的思索、积累、蕴酿和升华,很难写出精品来。这是从酿造过程来说是这样。另一方面,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术出发点,即为什么而写,以抒一得之见和一己之见为出发点是可以的,也能写出好东西来。但往往要显得零打碎敲,难以形成体系,难以产生厚重撼人的学术分量,因此也就不能指望着它产生多么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还有一点,不是说一个学者他(她)仅仅有崇高的情怀,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可以成就伟业的。还要看他(她)的人生观和他(她)所处的现实的和历史的位置。一个学者,尽管他()有才华,奋斗精神也到了,但缺乏历史的机缘,站不到至高点上,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有一览众山的条件。而能够站到至高点上的人,往往只是个别人,而且,往往他好象领受了某种造化和按排。以上种种主客观条件都具备了,一个好的、值得格外重视的成果才有望诞生。袁静芳教授的《乐种学》,依我之见,正是解决了这一系列难点的一个应运而生的、可喜可贺的成果。

    1977年,袁老师教我们民族器乐课程起,四年的大学生活当中,我感受到了她的睿智和勇猛精进的精神。果然,到1987年,她的专著《民族器乐》出版了。我有幸得到她的惠赠,知道她咬定了民族器乐这片青山,并且,对于汉族主要的乐器和器乐品种,她获得了初步的总览性的收获。该著比较通俗浅显,很实用。作为民族器乐专业和业余教学用书,已经做到了基本的学科化和科学化。对于从事民族器乐理论研究和其他社会实践,这本书也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1990年,我到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总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知道她已经从学院象牙塔中的人自为战的学术位置,跃入了全国的民族器乐文化的海洋,她是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委会切实投入工作的编委之一,后成为副主编之一。我所说的她人生观的确立、学术视野的判断和时事造化,主要在于此。

    早在198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转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在全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科于广西桂林举行的规划会议上,《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被确定为全国艺术学科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当时,袁老师即为该集成的主要规划人之一。19843月,文化部、中国音协在石家庄市举行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第一次全国编辑工作会议,会后,颁发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方案》,又建立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工作组,袁老师是成员之一。因工作需要并受主编李凌的委托,工作组于1984198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辑工作手册》,袁老师起草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选和分类地方卷的文字撰写(包括概述的撰写要求民间乐种的文字撰写要求民间音乐家的文字撰写要求音乐社团的文字撰写要求民间乐器的调查与文字撰写要求等。可以看出,关于民族器乐乐种等一览子问题,在这段时间内,她在以往的基础上,又作了充分的设想与思考。此后的几年中,她不断地有这类文章发表。终于,于19997月,孕育已久的《乐种学》出版了。袁老师1961年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到现在,可以说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中国民族器乐的教学与研究。在这40年的时光中,她不是支撑着工作与研究的一般局面,而是十分勤勉地、有心地向民族器乐学科的进一步学科化、科学化、理论化迈进。《乐种学》展示了她长期以来的耕耘与奉献。

    我做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的编辑工作尽管已经有11年了,但在几年前,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一直没有在学术上有什么想法。我一直有种感觉,一个人做什么和能做成什么,不是有志者事竟成,而是冥冥中有一定的安排,外化的显象是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和位置。我自觉我一直没有能够处于一种学者的位置。做编辑嘛,为学者服务而不是自己成为学者。通过20多年的与学者打交道,我知道了怎样才能做出学问。对学问的品质的高下,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而且,我又本能地实话实说,所以,我说《乐种学》真是一本好书,是有所据的。

    首先,这是发自我心底的一种直觉。这应该是做编辑培养出来的一种素质,对于好的文著,当你读它时,会产生极大的愉悦,你会禁不住自言自语地说出话来:呵,好啊!有分量。”“真不错!人家真下了功夫!也有时侯,并不能说出什么,而是一种浅浅的、明晰的一种感觉。翻开《乐种学》的目录时,我就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感觉:这是一部厚重的有分量的理论著作。请看该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乐种学导言 导言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乐种的研究现状、乐种的界定、乐种的基本特征;乐种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乐种学方法论的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科学方法作了阐述。

    第一章 乐种的物质构成 这一章分三节。

    在第一节中,袁老师对有关乐器的各种学术问题作了充分的研究和归纳。她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主奏乐器与乐种体系:对主奏乐器在乐种中的体系化特征、历时性特征、融和性特征作了论述;

    二、定律乐器与宫调关系:对调名、调高与指法(或弦法)的关系,乐种中宫调的结构层次,定律乐器正调的确立、迁移及其背景与条件,定律乐器在确定宫调时其指法(或弦法)的研究价值四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三、演奏技巧与风格色彩:对不同地区、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演奏技巧与风格,不同地区、相同主奏乐器的不同演奏技巧与风格,不同地区、相同主奏乐器、相同演奏技巧与风格作了阐述。

    第二节:她就乐谱对乐种的限定作出探索。她首先对我国历史上的主要乐谱与谱式作了介绍。而后对乐种的基本谱式--工尺谱及其与乐器、宫调、律吕的关系,锣鼓谱的谱式与记谱法作出探索。

    第三节:对乐队的认识,首先是对我国历史上的主要乐队类别与组织形式作了介绍。如先秦礼仪音乐乐队、唐代宫廷燕乐乐队、宋元以来仪仗音乐乐队、近代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乐队的基本形态。对乐队组合在乐队中的类型化特征、历时性特征、多重性特征与乐种体系作出了归纳。

    第二章 乐种的形态特征 分三节。

    第一节:旋律的发展手法,她归纳有:

      叠(乐节叠、乐句叠、段落叠)

变(旋律结构不变时常用的变奏手法、改变旋律结构时的常用的变奏手法)

      扣(乐节承递中的连环扣、乐句承递中的连环扣、段落承递中的连环扣)

运用不同曲牌的曲调汇集成新的曲牌或曲调

     拆(半拆、单拆、双拆、梅花拆)

对(相同旋律的对句、不同旋律的对句)

     垛(扩充旋律时的垛句、变化旋律时的垛句)

     合(合头、合尾、合头合尾)

     解(用于段落尾部的解、用于乐曲中部的解)

     滚 类似集曲和犯腔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第二节 宫调的游移与转换

    她对犯调的方法(移指犯调、移旋犯调)、犯调的类别(犯宫同调、犯宫犯调、多宫相犯)、犯调的运用(交替游移、并置对比、前后呼应、中部展开、首尾放调)作了归纳总结。

    第三节 曲式结构 分三部分:

    首先,她从中国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发展梗概作了阐述;而后对中国传统音乐、锣鼓乐结构的基本形式、基本原则、基本类型、基本特点作了论述;(这里有欠缺,中国锣鼓乐应该并进去,不应该单独出来,否则会产生理解的偏差:难道锣鼓乐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

    第三章 乐种的考察步骤 共三节:

    在第一节中,她就考察前的案头工作、计划的拟定作了阐述。

    第二节中,她对实地考察须知,作了特别的强调,如对于文化背景的考察、音乐背景的考察、音乐形态的考察等。

    第三节中,对资料梳理与类归作出基本规范。

    第四章 乐种研究中的模式分析法 本章分三节:

    第一节:研究方法与社会文化。她从文化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研究方法给我们的启示谈起,进而介绍了我国自20世纪20至80年代音乐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法的开拓与运用。

    第二节:模式分析法。她介绍了模式与模式分析法及其运用条件与步骤

    第三节:她就中国佛教京音乐《中堂曲》曲式结构和《料峭》乐目家族系列的研究,作了有关模式与模式分析法的应用例说。

    第五章 乐种的体系 分两节:

    第一节:乐种体系划分的原则与层次

       一、乐种体系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二、乐种体系划分的层次。她分了三层:乐种系、乐种族、乐种。

    第二节:乐种体系的类别与主要艺术特征

     一、鼓笛系乐种

     二、笙管系乐种

     三、琵琶系乐种

     四、唢呐系乐种

     五、胡琴系乐种

     六、鼓钹系乐种

    第六章 乐种与社会世俗文化

     分两节:第一节:乐种与社会世俗文化

     第二节:乐种与社会宗教文化

     第三节:乐种社会文化功能的特征与衍变

 

    从以上转述的该著的内容纲目看,相信大家会有与我相同的感受。它的确有深厚系统的理论,有全面深入的学术研究与归纳,有后重的学术分量。我们再进一步看几点她具体的阐述:

    如在乐种学导言中,关于乐种的界定,她说:

    历史传承于某一地域(或宫廷、寺院、道观)内的,具有严密体系、典型的音乐形态架构,规范化的序列表演程式,并以音乐(主要是器乐)为其表现主体的各种艺术形式,均可成为乐种。

    对严密的组织体系、典型的音乐形态架构、规范化的序列表演程式等,她进一步地解释说:

   严密的组织体系,系指传承的乐种名称;固定的表演组织。典型的音乐形态构架,系指严格的乐队编制;标志着该乐种的定律乐器;严格的宫调体系与音阶序列特征;代表性曲目中的典型曲式结构模式;体现该乐种风格特点的表演技艺。规范化的序列表现程式,系指该乐种与一定社会功能相适应的序列表演过程:如有仪轨程式或舞蹈部分,则有固定的队形、路线、服饰、舞步(或步伐)等。(P4)

 

    关于乐种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她说:

    乐种学是研究乐种的科学概念、模式及发展规律的一个专门学科。乐种学将阐明学科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探讨乐种在一定文化社会背景下的产生、发展、变形、变异的演变流程规律;在体系归纳方面,将梳理乐种、乐种族、乐种系的层次关系和艺术特点;研究存留于乐种中的传统文化沉积;并在更大空间即文化层(或文化流)中寻求其价值与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有机的立体实体,过去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方面的学者多研究其现状,史学学者多研究其由来与发展,它们是通过两门学科从不同的方向来剖析这一文化实体。乐种学则改变过去横线或纵线的单项思维方式,它将立足于立体的思维布局,即一方面通过横向面的调查研究,从共时性乐种的同形性研究来探求同质性乐种家族以及乐种本身包蕴着的历时性因素和变化规律特点;并从共时性乐种中的相斥性研究来划分乐种的不同模式与类型,即其不同的乐种家族或乐种系。另一方面,在共时性乐种诸因素考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文献、文物、雕塑、壁画、乐谱、文字、乐器、小说笔记、民风民俗、口碑资料从纵向去研究乐种历时性特点,从存活的乐种中考察纵向的历史文化沉积,使其归宿于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层或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之中。(P7)

从前面对该著的结构逻辑和内容介绍中可以看到,她正是这样做的。

 

    关于乐种学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地位、乐种学的开拓与建设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她分为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一)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总体认识.

她认为:

   乐种在历史上的演变多为渐变、量变,而突变、质变,不是它的特点。当历史上新的文化现象已经产生并发展的时侯,乐种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固守原貌,或只做部分调整和变化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乐种中较多地保存兼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质、形态和遗迹。共时性乐种的研究便可以提供许多有关方面的实例。因此,对乐种的深入研究极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性的总体认识。

(二)有利于认识文化艺术与社会诸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由于社会背景的诸多因素,乐种中的绝大部分在其历史展开的总进程中始终与宫廷、宗教、祭祀、世俗四大文化体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总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往来游离于这些社会文化现象之中,并表现出多层次的社会功能。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文化艺术与社会政治、哲学、宗教、经济等诸文化生活领域的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三)有利于对文化源流体系的梳理和理论探索。

她说:

    历史的轨迹往往在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上留下各种烙印,而迫使一个乐种将众多文化色彩融于自身。对乐种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体系的梳理和探索。

(四)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学的建设。

    传统乐种由于具有历时性、专业性的特点,它集中汇聚了历代文化艺术的精粹,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包容者,各乐种家族、乐种系都是一定文化的高度凝聚与象征,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座宝库。对乐种的全面开拓、发掘与研究,将对中国传统音乐系统科学的基本建设,如乐器学、乐谱学、曲牌学、曲式学、乐学、律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图像学、旋律学、节奏学等等,提供大量新鲜、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可靠的序列数据,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理论建设,有极为深远的影响。(p10

    正如袁老师所说的:

   在目前开放的形势下,客观上已经形成的中西文化的重组,它最终必将达到国民性的重建,并形成现代条件下新的民族精神。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与趋势之下,在建设中华民族新精神文化的巨大系统工程中,乐种学的开拓与建设,是可有作为并必有所作为的。

    对此,我深信不疑。这并不是干什么吆喝什么,实际上,目前的社会文化发展态势,西方世界对于东方文化愈来愈感兴趣,而我们自身也越来越重视自己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将来的中国文化的确必将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必将以自己特具的民族文化作自己民族精神的脊柱,这除了历史的、哲学的、文化传统的原因之外,实在也是艺术发展进程及其审美趣味所起的主导作用。从这样的意义说来,《乐种学》的出版,从民族器乐方面,的确对中国传统音乐系统科学的基本建设具有开拓性和奠基性的意义。

(二)《乐种学》的独特建树

    在一次出差的路上,我与袁老师对这本书作出过长谈。我对她谈了我学习这本书的感受,也请她谈了谈她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她说她比较看重这本书的第四章——乐种研究中的模式分析法和第五章——乐种的体系。

   关于乐种研究中的模式

    模式,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思维方式,理论上的首倡者是谁,我没有研究。袁老师是从美籍文化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Benedict,1877-1948年)的《文化模式》中得到借鉴。

    以我所知,在我国音乐理论界,以模式作为一种清晰的受众广泛的理论上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学术研究,主要是近20多年来的事情。而以此作为我国独特的民族音乐学科的系统理论指导思想来著书立说,就难得一见了。从理论上讲,这样做倒未必一定怎样地新异高明,但对打开眼界,用他民族的理论来开拓我们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还是富于启迪的。

   模式,以我之见,实际上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开始就显现出来的客观现象。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土人情,各地域、各民族无不具有自己的模式。在音乐方面,西欧音乐、东欧音乐、印度音乐、美洲音乐,也都必然带着他们自己的特定模式。如人们所知道的:使文化具有一定模式的是该文化的主导因素即民族精神,这也是俗语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所限定的。具体到音乐形态模式,其负载方式有人声、乐器、乐队组合、乐谱类别、乐曲类别……再具体到乐曲结构手法、旋律发展手法、节拍节奏、调式风格、演奏技巧等等等等。按袁老师的说法:模式分析法是依据研究对象客观存在的不同模式结构特征,以横向比较分析法为基础,结合纵向历史文献资料与深层文化背景研究等要素综合分析考察的一种研究方法。这样的研究分析方法,实际上不说是模式分析法,作为任何与历史有关的学问,就有关的各种资料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或层面作纵横的从微观到宏观的比较研究,都是必需的。这实际上也是辩证的历史唯物史观的主要思想。所以,我认为,模式分析法不是袁老师的理论贡献,最为重要的是她以此对我国民族民器乐曲一些有代表性的乐种作了怎样认知分析和归纳,而这些认知分析和归纳又有怎样的学术价值和多大的、独到的人文历史意义。

    显然,袁老师自己也比较清楚事情的实质,她把巨大的心血、精力投入到了具体的研究对象中去。袁老师对模式分析法的研究步骤作了深入的阐述。她就辨别模式类型寻求典型模式两个步骤结合十番锣鼓的曲式结构分析作了精彩的演示。就辨别模式类型她指出:

    首先要辨别研究对象客观存在的诸种模式类型。传统乐种音乐形态的各个方面,如乐队中的主奏乐器、乐队组合形式、宫调体系、曲式结构等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形态模式(极少情况例外),它们往往呈双重性、三重性,甚至多重性的特点。其形成多种形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历史的原因。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有其不同的特征,它们都将以不同的变现形式或多或少地存在在新的音乐文化实体中,只要它不被新的音乐实体完全取代,那么,在新的音乐实体中便会存留历史文化遗存的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新的形态模式确定了,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往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在当今仍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古老形态模式,它们的并存形成该乐种形态模式中的双重性或多重性。其次,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交流,兼收并蓄,也是乐种音乐形态结构多重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小的方面来看,一个地域内姊妹艺术的相互融合、借鉴与吸收,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与种族文化艺术的相互冲击、浸透与传播,都将在古老乐种的音乐形态方面打上深刻的烙印。这种交流与融合,特别是文化艺术上较大的变异,相当一部分是受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的冲击与影响。政治、经济上的重大变迁,以及思想上的活跃,促进了艺术的变化与更新,往往构成文化艺术发展上的多重性特征。构成乐种音乐形态模式多重性的第三个原因,是一定的社会场合和运用功能对乐种演奏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最后,是民间音乐家的个人创造,它使原有乐种传承的固有形态模式中,增添一束新的花朵,如果经过一定的历史检验并得到社会认可的话,一种新的形态模式便被存留下来并被传递。(p185

    她以十番锣鼓为例,从曲式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将曲式模式分为三类:

    第一类:全曲包括三个部分的。这一结构模式的部,只是一个简短的引子;部,由一支曲牌或其变奏构成;部,为锣鼓乐,使乐曲达到高潮结束。她举了《将军令》为例,并列出了其结构样式。

    第二类:全曲也是三个部分,但全曲是由锣鼓乐与管弦乐交错出现连缀而成的套曲。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主要有锣鼓乐组成;而由两首或两首以上曲牌与锣鼓乐连缀组成。她举了笙吹锣鼓曲《寿庭侯》为例,详尽地列出了其结构模式。

    第三类:全曲还是三个部分,全曲也还是由锣鼓乐与管弦乐交错出现连缀而成的套曲。仍主要由锣鼓乐组成。但部不论曲牌或锣鼓乐牌子的多少,必须要有一个大四段,民间称之为四番,即一首锣鼓牌子(或中插旋律与旋律段)以不同的组合形态出现四次。有时在大四段后还出现小四段作为到尾部的过渡,如清锣鼓曲《十八六四二》、《擒锣》、《清钹锣鼓》及丝竹锣鼓曲《下西风》、《崔凤毛》、《大红袍》、《万花灯》、《喜元宵》、《阴送》、《香袋》、《十八拍》等。接下来,她用表格的形式将这些乐曲的结构模式一一列出。此后她归结说:

   从外形来看,这些套曲都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而实质上,各自有其身部的特征。即一首曲牌及其变奏组成的身部;两首以上曲牌连缀组成的身部;由大四段组成的身部。有不少套曲的头部和尾部的曲牌是相互套用的,而各曲则没有一首套曲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乐曲特征除总体框架所体现的该乐种曲式结构特征外,主要靠身部的组织结构表现。这一曲式结构规律特点,不仅表现在十番锣鼓乐的套曲中,对所有传统乐种的曲式结构模式的辨别与分析研究,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p189)

    这一总结是令人叫好的。之所以为之叫好,是因为她通过自己的大量的分析和调查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而且,也十分符合民间器乐套曲的结构规律。我记得我曾与山西的老音乐家刘建昌探讨过民间音乐创作和发展手法以及出新问题。他说:民间音乐的创作规律是变枝不变梗。创作也好,发展也好,出新也好,都在其中。在我理解,变枝不变梗,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普遍规律。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大抵如此。我想起了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其实那也就是变枝不变梗的另一种说法,或者,变枝不变梗移步不换形的另一种说法。

    “,是总体框架或特点,变枝和移步,即枝节的减繁出新。在这一环节上,人们总是按需剪裁,极尽所能。而在大的框架和性征方面,人们又总是遵守的。即人们所追求的:即是那么回事儿,还要有各自的玩意儿。看来,无论是此是彼,是宏观还是微观,都遵循着这样的法则,所谓一叶知秋矣。

    对于寻求典型模式,她还是以十番锣鼓曲式结构模式为例,指出大四段小四段”“实为这一曲式结构的重要艺术特征之所在,它们汇集了十番锣鼓中锣鼓乐数列节奏特点之精粹,确为长期历史传承之瑰宝,也是十番锣鼓艺术特征的主要表现所在。

    我以为,袁老师之看重乐种模式分析法一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为之作了长期的、艰苦的、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并且也得出了厚重的研究成果。这一章的重点又在于第三节:即她对中国佛教京音乐中堂曲曲式结构和《料峭》乐目家族系列的研究,作了有关模式与模式分析法的应用例说,而且通过例说将中堂曲和《料峭》的来龙去脉、纵横散扩说得通通透透。我不敢说她的研究成果就是最终的结论,但我看出了其中的强烈的说服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中堂曲是北京智化寺汉传佛教音乐用于白天超度亡灵的大型器乐套曲。历史渊源久远,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较好地保存在智化寺艺人中。80年代,智化寺音乐在各有关方面的努力下,在国际和国内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扬和保护。

    中堂曲是传统鼓吹乐中套曲的一类,以管子主奏,笛子、笙相辅,再加云锣和鼓伴奏。据袁老师研究,目前从各种版本总结看,尚存中堂曲13套,所用曲牌共计84首。它们与历史文献可考的传统曲牌相比较,其中含有唐乐、唐词词牌9首;宋代出现的词牌牌名13首;金元时期出现的散曲与词牌24首;明代以后出现的曲牌11首;待考曲牌牌名20首;可能为乐僧创作、改编的曲牌10首。她通过对中堂曲的结构特点和在长期传承中几个阶段的分析,作出判断说:

    从总体上来看,现在中堂曲的曲牌是以金、元时期散曲为主体,其源流可上溯到唐宋时期的乐曲、词牌,并间杂有不少乐僧们的创作,明清以后逐步增添的曲牌在京音乐的中堂曲中,始终没有占据主要的地位。

……

   中堂曲其形成时期至少应在金元即12世纪以前。(p205208

   我们都知道,中华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这在以往,多从乐器的考古和史载文献中得以体现。而对乐曲,从其结构特点和传衍过程,做纵横的多方面模式分析与研究,而且,她告诉我们那么丰富的东西,看后真对她的学术用心、学术功力和学术收获感佩之至。

    通过袁老师的研究我们得知:京音乐除了乐曲所透露的的丰富的历史信息之外,乐器、宫调、乐谱等方面,也都反映出其悠久的历史遗存。头管,其乐器形制完全保存了宋初陈旸《乐书》(1101年)中记载的特点:其大者九窍。’—与北宋教坊筚篥相比,形制、孔序音高完全一致。p235智化寺所用的17簧笙,其历史溯源可追至唐代的巢笙。”“所用的笛与唐宋旧制亦同……”“其宫调……如与隋唐燕乐调名同为一系的话,那么,其历史渊源关系已是1300多年了。 在谱式上多保留了唐宋遗制。如板用符号标记,与唐代燕乐半字谱记谱法相同;字写做字写做‘1’,与根据唐代半字谱衍化而成的宋代俗字谱相同;乐谱中二字与低八度的二字在演奏中不分,这一特点与宋代的俗字谱也是相通的。且乐谱中字下面有低半音的哑凡字下面有低半音的哑凡,这些标记又与南宋姜白石歌曲谱式中所标记的下一下凡完全一致。另外,在调首上,京音乐乐谱均以字为调首,这也是通行于南宋张炎著《词源》以前在民间通用的音列调首特点。”(p211235)

    对《料峭》,她也做了这般的分析与研究,成果也同样撼人。

   关于第五章中的乐种体系划分,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她独特的贡献,此前无人作过这样的梳理。这一贡献是从中国民间器乐的瀚海中提炼出来的,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这里不多说了。

    对《乐种学》的欠缺,我的认识也与袁老师作过探讨。这里也不多说了。

   我对这部著作的进一步完善,心存着希望。随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工作的接近尾声,随着愈来愈广泛而深入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还会有更多的新的乐种发掘出来,相关的理论和观念也会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我想,袁老师是不会就此止步的。

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

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

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

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7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

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μC/OS-的研究

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5. 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上的应用

90.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

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

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0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

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

104. 基于ADμ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

10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

106.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107. 单片机实现的寻呼编码器

108. 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09. 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10.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111. 超精密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

112. P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

113. 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过关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论文,单片机论文,基于单片机论文,毕业论文终稿,毕业论文初稿,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本文档全网独一无二,放心使用,下载这篇文档,定会成功!

毕业论文-浅析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