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俗-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7-09-01 21:06:30

内蒙古民俗

在民俗研究的实际操作中,这些方法往往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因为有的方法本身就别的方法参与,同时,研究者为提高工作效率,也必然寻求更佳的操作方法。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显然就比单用依法效果更佳。

二、内蒙古民俗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民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源远流长的内蒙古民俗,是由蒙古族和其他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虽然各地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呈现千姿百态的风貌,但作为广义的内蒙古民俗文化——内蒙古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在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 民俗的区域性

所谓的区域性,主要是指一种民俗事象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表现形式,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民俗的区域性特征。民俗的区域性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无论哪一类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域色彩。

民俗的地域性的形成,是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以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有关。所以,同一民俗,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决定了民俗必然通过某些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不然这种民俗的传播和保存就要受到阻力。

(二) 民俗的多样性

所谓的多样性,是由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不同的民俗现象。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多样性民俗。中国各民族大小不一,在历史上社会发展水平衡,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政治结构基础上演变、发展的各民族中形成了多样性的民俗。

中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也是决定少数民族民俗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比较集中的聚居区,但这种聚居是相对的,主要的还是大杂居。广阔的地域分布和大杂居使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三) 民俗的嬗变性

所谓的嬗变性,是指同一民俗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沿革与演变。从民俗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来看,似乎是相当稳定的,但这种静止的稳定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与真正的发展,在历史潮流的冲击影响下,民俗不论是作为精神文化,还是作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后边去生活不以人的意志位转移的。由于历史、环境、内部和外部的条件不同,各民族民俗变化的过程也是互不相同,千差万别。

(四) 民俗的交融性

所谓的交融性,是不是民族或不同地区的民俗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民俗现象。

任何一种民俗事象,度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在这种社会传承和交流中,民俗也互相交流和影响。无论哪个民族,对外民族的民俗,都要加以选择,以适应本民族心理的需要,有时还要加以改造。同时,各个民族在自己的民俗活动中,为了丰富内容,借用其他民族的民俗事象作为补充。因此,各民族在民俗活动中吸收其他民族民俗中的优秀部分,融化到本民族的民俗事象之中,不断地丰富本民族的民俗文化。

第二节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其民俗事象反映在蒙古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将蒙古民俗分为经济民俗、上海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等四大类分别阐述。

一、 经济民俗

一切文化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会产生与之相使用的文化形态。因此,阐明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形态,演变及发展的内在规律,必须从生产、生活方式着手才可追根溯源,揭示真谛。

(一) 生产习俗

1、 狩猎习俗

从人类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看,都经历了采集自然食物、从事狩猎、畜牧业、种植业的不同历史过程。蒙古族先民也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漫长的狩猎经济生产时期。当蒙古先民的经济生活进入到以牧为主的生产方式之后,狩猎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占重要位置。蒙古民族的受理鄂竞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狩猎目的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从远古至今,狩猎的主要目的有一下几个方面。

1)以狩猎获取的猎物满足生活要求。古代蒙古人不仅用获取的猎物满足自己吃穿的需求,而且还用动物的贵重皮毛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易,换取更多的物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收录的这种目的一直延续到近代。

2)大规模的狩猎具有军事演习和补充军饷的作用。大规模的围猎,如同出征,从每户抽出强壮的男子汉和骏马,每人带只是几天的干粮,按照围猎的规定,到达指定的地点,在围猎中听从组织者的指挥,按照指定路线进行,如有违抗则收到严历惩罚。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在征服欧亚诸民族的战争中,在征战途中不断地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使之不仅锻炼了士兵快速攻击的本领,同时也不断地补充和了军饷.为征服欧亚大陆起到了重要作用。

3)娱乐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狩猎成为一种补充牧业生产的副业,具有娱乐的作用。猎场成为猎手展示狩猎技能,进行射击比赛的场所。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围猎中,人们常常比试射箭的准确性和骏马的速度,场面非常热闹,狩猎成为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

4)保护牲畜也是狩猎的一种目的。畜牧业生产除了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外,还经常受到狼、虎等禽兽的袭击。因此,为了保护畜群,牧民在秋末冬初经常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为了和个人狩猎。

蒙古族的狩猎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方式和方法,并且根据狩猎的不同需要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狩猎工具。

狩猎方式主要有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两种。个人狩猎一般不分季节,所猎物以狼、狐、兔、貂等为主。集体围猎则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听众组织者的指挥,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每个人的分工明确,除有头领、外围包抄人(即轰赶狩猎对象的人)之外,还设有围底(即围猎的指挥机构)、围猎开始及结速的集中地、围扇(即围猎时包围圈靠近指挥机构的两翼)、围翼(即包围圈的延长部)等。

蒙古族狩猎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使用猎具狩猎、使用动物狩猎、使用火燎狩猎等。

狩猎工具主要包括弓箭、布鲁、沙布尔、铁夹子、签字、猎刀、枪支、陷网、套马杆、马鞍子、火药襄等。狩猎使用的动物有经过驯服的猎鹰、猎雕、猎犬、坐骑等。使用火燎主要是用火堵截、用烟熏等。

蒙古族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既有狩猎习俗。其中主要有选择狩猎日期,狩猎前据悉祭祀仪式,分配猎物及保护幼畜习俗等。狩猎日期根据狩猎对象和狩猎形式而定。猎狼不分季节,但主要是冬季围猎和春季獯狼洞、掏狼崽。猎狐狸一般是秋、冬两季,这主要是从利用狐狸皮的角度考虑,选择其季节的。猎黄羊、兔子及其他动物则在冬季进行。

蒙古先民认为,一切猎物都是由天神、山神支配,因此狩猎前选定吉祥日子,并举行祭拜天神、山神的仪式,个人狩猎和小型狩猎的祭拜仪式较为简单,但进行大型围猎前举行的祭拜仪式隆重,除祭祀天神、山神外,还要专门祭拜专管猎物的玛纳罕神。举行此类仪式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天神,山神的保佑,获取更多的猎物。

另外,蒙古族狩猎中,除了猎狼,历来不杀怀胎之母畜和幼畜,以利其在生产。因此,蒙古族的狩猎活动,尤其是大规模的围猎,都是在秋、冬两季进行。

2、游牧习俗

牧业经济是蒙古族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在饲养家畜的劳动过程中,蒙古族先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根据家畜的不同特征和季节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放牧方式,即四季游牧——走敖特尔的习俗。

四季游牧和走敖特尔是适合自然环境进行放牧的一种特殊手段,它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牲畜的膘情,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好草场。出于上述目的,在无特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一年之中搬迁四次,即: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冬营地等。

由于各个季节的气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因此,选择春、夏、秋、冬营地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春季对牲畜来说,是最为严酷的季节,牲蓄经过了寒冷、枯草、多雪的冬季,膘情大为下降,抵抗能力减弱。因此,春营要选择可以避免风雪灾害的草场,以利达到保膘保畜的目的。夏天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选择山阴、山丘、山间平川的细嫩草场,同时要注意早出晚归,中午在山顶、山丘地乘凉。秋季的走场是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因此要选择草质好的凉爽的草场,以增强牲畜的耐寒能力。冬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牲畜安全度过严寒而漫长的冬季,选择山阳地带,晚出早归,并特别注意牲畜的卧地。俗话说“三分饮食,七分卧地”,是说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环节是卧地。

除了选择适当的春、夏、秋、冬营地外,选择好草场地是在四季游牧的过程中,蒙古族牧民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之一。选择草场要根据五畜的不同特性。一般是绵羊、山羊、马群选择长有尖草、阿给、苇子、山荒草、嵩草的草场。给牛和骆驼选择茂盛的带刺的高草。因此,四季游牧是根据畜群、草场、地形、其后的内在关系而确定的有精细规则的放牧形式。

牧业生产在一般情况下,依据四季游牧的形式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搬迁。但在遇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采取临时走场,即走敖特尔的方式。走敖特尔分为近距离走敖特尔和远距离走敖特尔两种。近距离走敖特尔是在自己所属的地域内选择较好的草场。远距离走敖特尔是到较远的地方借用他乡的草场。走敖特尔时间的长短根据自然灾害的轻重、牲蓄的膘情而定。

蒙古民族在四季游牧、走敖特尔的过程,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独特风俗。一般在选定四季营地后要先做记号。选择依山且开阔的地方,特别忌讳在叉道、牲蓄走出的小径或旧包址上撘盖蒙古包。搬迁走场是要选择吉祥的日子。牧民们认为,每月初三、四、五、十二、十三、十四、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日为对人畜都有利的吉日,宜搬迁。并在搬迁时特别注重方向。在拆盖蒙古包时注意顺时针方向,依次拆盖、搬迁。搬迁时要移动火撑子的三块石头,如搬迁至他乡,则带走火撑子的一块石头。这种习俗与蒙古民族认为火撑子的三块石头是一个家族香火开端的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蒙古族在饲养五畜的过程中,从接羔保育、割势、留种畜、剪耳、烙印一直到分群、改良、驯服使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精细的、有规律性的生产方式。并能充分利用畜产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牲畜的肉和奶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皮、毛、鬃、尾等是制作生产、生活用品的原料。

蒙古族在满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劳动中形成了许多与其自然环境、思维意识、信仰相适应的独特风俗。如:在接羔、挤奶、剪羊毛、剪马鬃等生产劳动中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接近接羔时节,在打扫、加固、保暖棚圈的同时,要举行祭洒祝接羔袋的仪式,咏诵《接羔袋祭洒词》。举行这种仪式的目的,一方面是迎接接羔工作的开始,另一方面是祝福子畜繁殖、健康生长。夏季挤马奶开始或秋季挤马奶结束时,都要举行祭洒裸马和马驹的特别的仪式。

(二)居住习俗

居住处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安全基地。从考古遗迹可以证实,在蒙古先民生活过的蒙古高原,山丘地带和大兴安岭山林中有人工挖制的洞穴遗址。这说明蒙古先民最初的住所为洞穴。随着狩猎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蒙古先民所住的洞穴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先民们不断改进住宅,使其适应生产、生活方式。

根据史料记载,蒙古先民走出洞穴后,最初的住宅是窝棚。所说的窝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三根木搭成架子,外覆盖桦树皮或兽皮的尖顶窝棚。另一类是用柳条、蒲草、芦苇等连接或编连而成的圆顶窝棚。

在窝棚的基地上逐步形成了适用于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的住宅蒙古包。

蒙古包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毡覆盖,史书称为“穷庐”。早期的蒙古包有两种,一种是载于车上可以移动的蒙古包。另一种是能够拆卸、直接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载于车上可以移动的蒙古包大小不一,小的载在车上用一头牛或一匹马就拉走,而大的则用多头牲畜拉载。

巨型蒙古包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但未能流传适用。而能够随时拆卸、可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一直延用至今。这种蒙古包结构圆形而直接搭在草地上,可以减少大风的压力,拆搭方便,便于搬迁。所以它更适合于游牧生活的特点和自然环境的条件。

蒙古包的整体框架是由“哈那”、“乌尼”、“陶脑”、“乌德”组成。蒙古包的墙壁,蒙古语称“哈那”,是以柳条用皮绳缝编成棱形网眼的网片,可以伸缩。将若干“哈那”连结,形成一个圆形栅框,则是蒙古包的墙壁,蒙古包的大小,一般由“哈那”的多少而定。普通蒙古包均以四、五、六“哈那”之多,特殊情况下也有八、十“哈那”的蒙古包。

蒙古包的顶部,蒙古语称“乌尼”长约六至七尺,上端打个小眼,插入“陶脑”的肴龙里,形成一个伞型骨架。“乌尼”的下端也打个小眼。串绳作套,与“哈那”相连。

蒙古包的天窗,蒙古与称“陶恼”,借以通空气,透阳光,出烟焰。

蒙古包的门由框,门滥和门楣组成,门框与“哈那”高度相等,门朝南或东南方向,可避西北风,同时以日出东方为吉祥的传统。

蒙古包的搭盖,先选择位置,略加修整地面后将整个框架固定好,然后用毛毡围好,再用毛绳栓绕。

蒙古包的围毡夏季盖一层,春,秋季节盖两层,寒冷的冬季则盖三层毡子,并在里面挂帘子。“陶脑”上盖的毡顶,蒙古话称“额入和”,是盖住“陶脑”的正方形毡子,四周都有扣绳,夜间压盖,成正方形,白天揭开一半,变成三角形。

蒙古包上的民间图案较多。其装饰部分主要在“陶脑”,“额入和”,围毡和门帘上。常常以骑纹,回纹,卷字纹及其他各种引入注目的民间图案装饰。

蒙古包不仅为蒙古族游牧生活创造极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充分反映了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侧面。蒙古包的色泽为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陶脑”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用各种引入注目的图案装饰。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蒙古族尚白,尚圆,崇尚日月的审美心理。

蒙古包的内部结构,陈设也别具特色,各种物品大致都有固定的位置。

蒙古包正中央为灶,即火撑。火撑在一个家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火是一个家庭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家庭兴旺繁荣的象征。出于崇尚火的特殊心理,蒙古族对于燃烧着的火撑有种种的禁忌。如:不准往火里仍不干净的东西,甚至烟头,不准敲打火撑子,不能用剪子碰桶火撑子,不能把锅斜放在火撑子上,不能在火灶旁砍东西等等。这些种种禁忌,都出自于蒙古族崇拜火的特殊心理,认为激怒了火神会给自己和家族带来恶运和不详。

蒙古包内其他物品的摆设都是与蒙古族尚右尚西的习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蒙古包的西北侧是供奉神像,佛龙,祖先的地方。依次往西南主要摆放男人们放牧,狩猎的用具。如:马鞍,马鞭,弓箭,猎枪等。蒙古包北面置床桌,东面置放绘有各种图案的竖柜,东南侧置放饮具,奶具等。

依照尚右西的习俗,主人和客人以及家庭成员的座卧的位置,自西向东为长者,男人,女人,孩子,自北向南客人,主人等。

蒙古族以畜牧业作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时期,蒙古包是他们最普遍,最根本的居住形式。因此,无论是从蒙古包的机构特征,折搭过程或蒙古包内的摆设等方面,都能不同程度地了解蒙古族的崇尚风俗和审美文化。

(三)服饰习俗

服饰故名思意包函着服装和饰物两大类。服饰是人类遮盖,防寒,审美需求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创造了服饰。他们最初用植物的叶子遮体,后来用猎物的皮做衣。并用羽毛,石环,兽牙,胃管等装饰自己。

蒙古族的服饰也同世界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从简单的遮体,防寒,装饰发展到适合于游牧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衣冠服装。并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得到不断地发展,使其功利性和审美性融为一体,形成了即使用又美观的独特风格。

蒙古包服饰主要包括:蒙古袍,腰带,帽子,缠头,马鞍,坎肩,裤子等。妇女饰品主要有头饰,耳饰,手饰,苛包等。男子则喜好佩戴蒙古刀,火链,褡裢,烟荷包等饰物。

1 蒙古袍:蒙古袍是一种遮挡全身,保暖性强,使用于马背民族游牧生活的服蒙古族一年四季都要穿长袍,冬季穿皮袍,夏季穿单袍,春秋两季则穿棉袍。蒙古袍的款式呈多样,亦有男女老少之区别,其中主要包括:开衩袍与无开衩袍等。蒙古袍所用的面料多样,主要有羊皮,豹皮,水懒皮,狼皮,丝绸,软缎周,丝周,斜纹布等。蒙古袍的款式, 及颜色绝非千篇一律,而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场合而各不相同。蒙古袍以其不同的鲜艳夺目的色彩,变化多样的款式,美丽而传统的镶边装饰唤起人们的美感,在蒙古族人民中广为流传。

2、腰带:蒙古人穿蒙古袍是有系腰带的习俗。对长期依附在马背上的人来说,系腰带即可保暖又可保护五脏,同时能使双臂活动自如,易套马,引弓箭等。因此,男子系腰带更为重要,成为男子汉的一种象征。因此,蒙古人将男子汉称为“布苏泰昆”(以为系腰带的人)。男子汉系腰带上提袍子,腰带较宽,长度约20尺,女子系腰带不上提袍子,腰带较短而细。青年男女的腰带为翠蓝,黄绿,桔红,紫红等颜色。已婚妇女在家一般不系腰带。

3 帽子:由于长年在野外游牧,而且地处高原、风雪寒冷、烈日炎炎,蒙古人无论春夏秀东都有带帽子的习惯。帽子不仅能防寒遮阳,而且成为吉祥权威的象征。蒙古人把帽子视为与头同样高贵,因而形成了多种习惯。如:不许随便触摸别人的帽子,不戴时把帽子放在高处。参加婚宴或敬酒、接酒时必须戴帽子,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蒙古族牧民戴的帽子种类很多,主要有缘顶檐帽、风雪帽、陶尔其克帽、三耳帽、四耳帽、圆帽等。

4、头巾:蒙古族缠头的习俗已古有之,马可波罗曾经记叙元代的驿差说:“他们束紧衣服、缠上头巾,挥鞭策马以最快的速度前进……。”男子缠头的布巾或绸巾为棕色、黄色、暗绿色等。妇女所缠的头巾多为粉、绿、白等颜色。姑娘缠头部封顶,右侧打结,垂下一穗,媳妇缠头则封顶不打结。

5、坎肩:蒙古族牧民无论男女都有穿坎肩的习俗。坎肩着在蒙古袍外,有保暖,修饰和礼仪等作用。坎肩的种类和款式很多,有长坎肩,短坎肩,有衩坎肩,无开衩坎肩,男式坎肩,女式坎肩,平时穿的坎肩,礼仪场合穿的坎肩等等。坎肩的面料十分讲究,要用柞丝绸,丝绒,平绒等各色各样的织棉缎缝制。男式坎肩一般较短,较肥,有各色棉缎壤边,绣有不同的吉祥图案,光彩夺目,华丽典雅。

6、答忽:答忽是牧民在冬季野外放牧或下夜时穿在皮袍外面的山羊,黄羊皮衣。其款式较马挎长些,类似半袖长衫。元代称做比肩。主要是为防寒而加穿的衣服,适合于生活在地处高原,风雪严寒地带的游牧民。

7 裤子:牧民在春,秋季节穿去毛皮裤或棉裤,夏季穿单,夹裤。冬季则一般穿皮裤,皮裤有熏皮裤,普通皮裤和吊面皮裤等。由于常年骑马,蒙古族牧民穿的裤子款式较肥大,适合与套马,训马等马上运动。

8、靴子:靴子是马背民族不可缺的主要服饰之一。蒙古族牧民靴子的种类很多,可根据其样式、面料、高矮不同而分为若干类。根据蒙古族靴子的样式可以分为尖头靴、圆头靴、小尖头靴等。根据面料可分为皮靴、布靴、毡靴。根据靴的高矮可以分为高腰靴、中腰靴、矮腰靴等多种。传统的蒙古靴有皮靴和布靴两种。皮靴用牛皮、马皮制成。其特点是靴上翅,靴身宽大,靴内或陈皮、或衬毡。布靴是以条绒或各色布制成。靴帮和靴都用绣花、补花来修饰,有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图案。这种布靴耐用、舒适、美观、大方,为世人所赞叹。

(四)饮食习俗

蒙古族传统的饮食文化结构不仅与其经济生产、环境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其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蒙古族的饮食主要是肉食品、奶食品以及谷物等。

1、肉食:蒙古族食肉的习俗是由经济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在早期从事狩猎业时主要以猎获物为食,从事畜牧业之后既吃家畜的肉,也吃猎获物。食用的猎物主要是黄羊、顽羊、盘羊、鹿、兔、野猪、旱獭、熊、野雉、沙半鸡、沙鸡、野鸭、罕达犴(驼鹿)等。食用的家畜主要有牛、羊、山羊、但也少量食用马肉、驼肉。

马肉是热性食物,使用后可增强防寒能力,暴风雪天放牧时用煮马肉的汤洗手、洗脸、能防止冻伤,但蒙古人不多吃马肉的习俗主要是与其传统的喜马、爱马的观念有关。

蒙古民族在食肉的过程中,从宰杀牲畜、加工肉食、制作食用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如:屠宰牲畜时忌讳用“杀”字,而以“喝汤”、“食用肉”、“储藏食品”等语言代替。屠杀牲畜也有传统的、规范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宰杀小畜运用开膛的方式,宰杀大畜策运用刺颈椎的方式。屠宰牲畜也有许多禁忌。禁止屠宰西油彩声带牲畜(献给神灵的牲畜)、孕畜、使用多年的老牛、竞赛中享有盛名的骏马等。屠宰马时要举行特别的仪式。将马牵来,在口、鼻、天门上涂抹黄油,并剪掉部分鬃和尾,包在哈达里保存,同时咏念咒语等。

2、奶食:蒙古族在饲养牲畜、用其肉外,还充分利用乳汁,制作各种奶食品和饮料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蒙古族称奶食品为“查干伊德”,即白食,意为纯洁,崇高的食品。奶制品可分为奶食品和饮料两大类,其种类很多,制作方法和名称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但奶制品的制作方法从根本上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使奶汁凝固呈酸乳状法;另一种是,将奶汁搅拌发哮法;还有一种是,用慢火煮法等。

使用上述三种法用牛、羊、马、驼奶制作的奶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奶油、黄油、白油、酸奶豆腐等。饮料有:酸奶子、熟奶子、奶酒、齐格(酸马奶)等。

奶食品和饮料含多种维生素,营养成分极高,用不同方法制作的奶食品和饮料有各种不同的味道,起到充饥解渴的作用,并且有驱寒、活血、舒筋、健胃、养脾、强骨、壮身等多方面的效用。

(五) 交通习俗

蒙古族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其所住的蒙古包及其他生活用品都需要随时搬运,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与其他民族进行商品交换。尤其是在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更需要加强信息沟通。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在蒙古人的生产、生活中交通运输的需求和作用更为突出。

交通运输,一是需有交通道路,二是需有运输工具。蒙古族地区的交通道路主要是陆路交通。早在公元四、五世纪时,便形成了经过蒙古高原,通向西域和欧洲的交通道路。但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这些道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统一的蒙古汗国之后,欧亚大陆各国间的边界被打开,欧洲的商人、旅行家、宗教团体通过上述道路不断进入蒙古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随着军事活动的频繁、商业贸易的扩大、对外联系的增多,对道路的利用和需求不断增加。于是为了便利这些活动,特别是出于传递军情、运送军需物品,交通驿站组织随之应运而生。《多桑蒙古史》载:“于是道上设置驿站,以共管吏使臣旅行之需,有居民供给驿马,驿递天之食粮,以及运输贡物之车辆,亦有居民供应之。定有一种规律,使用驿马者应遵守之。1有此看来,驿站的目的很明确,主要起着传递公文罕件、军机要令,为使者供马匹、运输车辆、为沟通打磨、南北与内地以及欧亚地区的信息往来于商业贸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蒙古牧民饲养的大畜牛、马、骆驼不仅为其提供了生活和生产用品,而且也成为蒙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马是乘骑的主要交通工具。蒙古人无论是放牧还是狩猎、无论是传递函件还是传递军令,无论是迁徙牧还是千里征战,都离不开骏马,马已成为蒙古人可以依赖和引以骄傲的特殊“伴侣”。

牛车,即勒勒车是蒙古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蒙古族使用牛车的历史悠久。传统牛车的车身,轴,轮都是用桦木或癙木制成的。车轮较大,其高度基本上相当于牛身的高度,车身一般在四米以上。牛车的特点是车体轻,耐碰撞,适应于在草原,沙丘,雪地中行走。牛车大致有两种,即带篷车和篷车。带篷车是《蒙古秘史》第100节所记载的“哈刺兀台,帖儿坚”。车棚三面用毡子围起来,前面还挂有当风雪的毡窗。这种车供老人,儿童,妇女出门乘座,平时下夜或长途游牧,走敖特尔时也可以临时居住,在营地时可做临时仓库等,且有多种用途。无篷车的用途更为广泛,牧场迁移时,牧民将全部财产装在车上,日常生活中拉水,拉柴,拉草也用牛车,拉盐,拉木,交换物资等长途运输更离不开无篷车。

牛车可以一车一车单独行走,也有十几辆甚至几十辆组成一个庞大的车队。为了不使车队走散,每头牛的角都用绳子相联在前面的车尾,最后一辆车拴有大铃铛,铃声铃铛响可以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这样长长的车队一般只有一个来驾驭,甚至有时由一个妇女或十几岁的小孩来驾权。除牛车外,牧民常用的还有马车,驼车等。

蒙古民族居住的自然环境,除广裦无边的绿色草原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无边的沙海,水草缺乏,沙底松软,牛,马难以穿行此种沙漠之中,而只有骆驼体格强大,耐饥耐喝,适应大漠的干旱气候。因此,在无边的沙海中,骆驼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骆驼的耐力和载重量都大大超过其他牲畜。因而享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随着塞北地区商业的发展,驼运一度成为商业往来形式。托运队作为一种商队出发时,一般五、六个人组成一个队,一人牵三十至四十峰骆驼,上面载有各种货物。这种队伍,要有一位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人领队,途中的一切活动及事宜都有领队人安排和处理。

二、社会民俗

1、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是社会民俗事项之一。主要指与人的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相关的各种礼仪活动。蒙古民族人生礼仪主要有求子礼仪,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丧葬礼仪。

求子礼仪,是人生礼仪的开端。求子习俗与远古的神灵崇如原始宗教相关。古人把生儿育女看承是女人的时,所以,蒙古民族的求子仪式活动主要由妇女来完成。起初,蒙古族妇女主要以崇拜敖包,山洞,人形石等方式,祈求子女。后来,黄教传入蒙古地区,蒙古妇女主要崇拜庙宇,向神仙或活佛喇嘛祈求儿女。也有祈求祖先神灵赐予儿女的。

诞生礼仪,意味着新生儿其社会交往权内逐步得到认可,所以显得非常重要。其中主要有洗浴礼,满月礼,周岁礼,剃发礼,骑马礼等。

蒙古族很早就有为新生第三天的婴儿举行洗浴的习俗。但也有6-7天后举行的,如喀尔喀部。而卫拉特部则一个月后吉日举行洗浴礼的同时为婴儿起名。洗浴礼一般由的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主持,用盐水,茶水或羊肉汤给婴儿洗浴,然后,用檀木,柏木等香木和香料净身后用柔软的皮襁褓裹紧放入摇篮中。

满月礼,是婴儿出生后第30天举行的仪式。这一天,由主家灾羊设宴,招待亲朋邻里;使新生儿叩头拜见来客,接受宾客们的祝福;客宾们向新生儿祝福的同时,馈送礼品;由父母或有学问的长者为新生儿取名并同时公布于众。满月礼也称过满月或过“生儿”。

周岁,是新生儿长到一周岁时,由主人操办盛大的宴会,宴请亲戚朋友,庆祝孩子的周岁之喜。

剃发礼,是第一次剪修孩子的胎发时举行的仪式。蒙古各部的剃发仪式有的满月时举行,有的周岁时举行,有的则三岁时,有的五岁时举行。一般由年长者拿起用哈达包起来放在盘中的剃刀和剪子,开始煎发仪式,接着亲友们依次煎发并祝福孩子的同时馈送所带礼品或宣布赠送马、牛、羊。把孩子的胎发剃下来后用哈达包来放好。剃发仪式结束后,主人摆全羊席向亲朋好友们敬酒,宴会正式开始。剃发仪式及宴会的规模较大,但照例必须太阳落山之前结束。

骑马礼,是蒙古人让孩子开始单独骑马而举行的仪式。一般孩子长到三至五岁或七岁时举行。仪式前,先用羔羊毛软毡子制作一个小鞍子,然后选一个非常温顺老实的马,备上小鞍子,由爷爷奶奶或母亲把穿戴十分漂亮的孩子扶上马,由大人牵着马走亲串邻,这是让孩子从小适应牧人生活、学会骑马和增长胆识的一种礼仪活动。

成年礼仪,是蒙古民族为孩子举行的表示其已成为大人的一种简单的仪式。早期的成人礼仪在蒙古各部也不尽相同,不仅男女发型的变化不同,而且其改变发型的年龄也不同。鄂尔多斯部和乌拉特部,当孩子成长到十五岁时,认为其“手可以探鞍鞘,脚能够踏马镫”举行简单仪式,向孩子说明其已经长大成人,并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

婚姻礼仪,是蒙古族为孩子成家立业而操办的一项重大的礼仪活动。主要包括:求婚、订婚、小宴、婚礼、探望礼等。求婚,青年男女订婚之前,一般要南方向女方求婚。通常由南方的父母委托媒人向女方父母献哈达求婚。订婚,是求婚成功举行的一种仪式。一般由男方带着全羊、奶酒和糖果等到女方家,女方家请自己的亲友,双方举办一定规模的宴会并宣布正式订婚。小宴,是男女双方为协商彩礼、婚礼日期、迎亲事宜而举办的小型宴会,一般由男方带着全羊,奶酒和糖果等到女方家,女方家请自己的亲友,双方举办一定规模的宴会并宣布正式定婚。小宴,是男女双方为协商彩礼,婚礼日期,迎亲事宜而举办的小型宴会,一般由新郎,伴郎和一位主事者等一行到女方家,同女方的亲朋一起喝酒协商。婚礼,是由喇嘛或长辈选定的良辰吉日隆重举行的结婚庆典。主要有以下程序:男方一行人到女方家迎亲,求名问庚,聘女喜宴:女方送亲的一行人和男方迎亲者带着新郎,新娘,一路纵马奔驰,互相嬉戏,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叩拜苍天、叩拜火神、叩拜父母老人;然后,男方老人父母迎亲者、送亲者、送亲者和男方的亲友宾客一同入席,盛大的婚宴开始。婚宴时间一般半天、一天或两三天不等。探望礼,一般在结婚庆典后的第三天,由女方家的亲戚们带着各种礼品来男方家探新娘时举行。结婚庆典后的第七天,新娘协同新郎,带着礼品回娘家探望,届时也有小型宴会。

祝寿礼,是为上无长者的长辈每逢617385岁或708090、时举行的祝寿仪式。上有长辈者,即便是90岁也不举办祝寿仪式。也有为将到81岁的老者举行“祈年礼”的,目的是为老人祈的一年,让老人一天之内增加2岁,第二天便称老者已经82岁。因为,蒙古人认为,81岁时去世者的子孙后代将遭厄运。

丧葬礼仪,是人结束一生后,由其亲属、朋友等为其举行的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主要有停尸、报丧、吊唁、送葬、请喇嘛为死者念经,超度亡灵和祭奠死者等程序。葬礼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等几种。

2、岁时节日

蒙古族传统岁时民俗可分为岁时性节日、生产性节

日和缉私性节日三大类。

岁时性节日:中主要包括庆祝春节的一系列民俗活动,譬如 ,祭火,除夕,大年初一。蒙古人自古有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火神的习俗。蒙古人认为,火代表圣洁,兴旺和祖上的香火。所以,拜火祭灶前,家家户户清扫昔日的灰尘,人人都清洁干净。二十三日那天每家煮羊胸叉等一锅肉。然后,用修饰的羊胸叉,红枣,奶 ,白糖等祭灶火,吃手扒肉和阿木斯。除夕,即年三十,准备各种美味食品,人人换新装。到晚上时,祭祖供=佛后,摆好羊背子给老人长辈敬酒,吃蒙古包子,守岁。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佛晓时分全家人到外面烧旺火,叩拜苍天,放鞭炮。然后,长辈先进屋坐下,儿孙们依次进屋先向长辈老人双手举哈达请安叩头,接着兄弟姐妹们相互问候拜年。家庭内部的拜年问候结束后全家人喝新年茶。大年初一太阳升起时,人们起上快马成帮结伙走浩特串艾里,邻里亲朋之间互致新年的问候,十分热闹,但初一这一天不能醉酒,而且必须太阳落山之前返回家中。牧区居住分散,拜年活动往往一个月。 生产性节日:是蒙古民族长期从事畜牧业过程中形成的民俗活动。如打马鬃,打马印,阉割雄性仔蓄,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制作毛毡等。那达慕大会是蒙古牧民为了庆祝畜牧业丰收而举行的群众性传统集会活动。一般风调雨顺的年景的七八月间进行。其主要内容:庆祝牧业丰收;物资交流;进行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举办文艺演出活动。组织者为盟,旗,苏木,嘎查等的负责人。现在也有富裕牧民出姿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举办那达慕大会的。这是牧区从古至今很盛行的一种集经济,文化,体育,文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节日活动。

祭祀性节日:是从远古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演变而来,如成吉思汗陵祭祀,苏鲁锭祭祀,敖包祭祀。如十月二十五日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吧诞生和圆寂举行的千盏会。敖包祭祀,是蒙古民间盛行的古老传统习俗。蒙古人远古的祖先认为,山水草木万物都有神灵。为了表达对大地万物神灵的崇拜和感恩,先人们在高山丘陵,平原河岸用石头垒推敖包进行祭祀。有盟,旗,苏木敖包,也有部落,氏族或家族敖包,每个敖包都有固定祭祀日期和特定的祭祀供品。祭敖包时,牧民们带着牛羊肉,奶食,美酒等供品从四面八方赶来。早期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后来是由喇嘛诵诵经吹法号焚香祭拜;牧民们围跪在敖包前,祈求降福,降雨,保佑人蓄两旺;然后人们都要绕敖包顺时针方向转三圈后将带来的祭品撒向敖包。敖包祭祀不仅仅是求福祈雨的宗教性仪式,而且是一种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3、交往礼仪

蒙古民族是一个热情豪放的民族,自古以来有着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优良传统。蒙古族的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待客礼仪等。

蒙古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无论是见到相识和不相识的人,都要寒喧问候的习俗。寒喧问时年幼者应主动向年长者问候,同时忌讳敞着怀、挽着袖子、叼着烟向他人问候。在人少的场所需要一一问候,但在婚宴、集会等人多的场合,不必一一问候,而是对着众人表示问候。熟人和邻居一天之内数次相遇,都要打招呼,忌讳互不理采。蒙古族的问候礼仪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成了独特的习俗。 

从问候礼仪的形式来看,可分为语言问候和动作问候。语言问候,则在相见之后用吉祥的语言表示问候,动作问候则是在语言问候的同时,附和“打千”、行礼、叩拜、换鼻烟壶、献哈达等动作。 

从问候的内容来看,可分为日常问候、早晚问候、季节问候、工作问候(祝福)、新年问候(节日)等。

在广袤草原上,对来到自己家中客人认识或不认识,都视为尊贵的客人对待,给予款待。一般听到户外有犬声,该家的主妇、孩子走出房屋迎接客人。客人进屋时将马鞭、弓箭等放在屋外,进门时不能踩门槛。待客人坐好,寒暄问候后,女主人首先要向客人敬茶,并要摆放奶食品、点心等。客人接茶后不能不饮而辞别,不饮而辞是一种不尊重主人的行为。草原上由于人烟稀少。居住分散,一般情况下都要留客人用餐。用餐时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接酒后说吉祥的话,祝福主人生活幸福、工作顺利。

蒙古族的交际礼仪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革时代相传,形成了一种尊老爱友,敬尊他人的良好道德风尚,为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信仰民俗

(一)原始信仰

原始信仰是以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作为思想基础的,在这种思想意识上产生了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不同形式的崇拜。

1、 然崇拜

蒙古先民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气候干旱寒冷,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任自然摆布。他们依赖于自然界,同时又对它产生恐惧和崇拜心理,进而赋予自然界的万物,包括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湖泊、乃至动物和植物都人格化,认为“万物有灵”,从而形成了多种崇拜。在古代蒙古人生活在诸神的包围之中,从而祭祀自然界万物的神灵,祈求自然界万物的保佑。

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把天当作自然界至高无尚的最高神,把天称做“蒙合腾格里”——即长生天。在他们看来,天不仅是处于宇宙之中的天体,而且是操纵万物的神力。蒙古先民对天体的崇拜,可以在阴山岩画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在阴山岩画中有许多巨幅像壁,上面凿刻着重多天神圣像,这些天神或与繁星同在,或与日月同在。着说明天神是住在天上,主宰着宇宙间的一切。古代蒙古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于天神,希望得到天神的庇护和保佑。并把自己的命运与天神紧紧地联

1、竞技比赛

蒙古族智力比赛的游戏有“吉日格”(鹿棋),“沙塔尔”(蒙古象棋),“帕日吉”(贻贝),“沙哈”(羊踝骨)等。这些游戏与蒙古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反映了他们的劳动生产,生活状况及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如:蒙古象棋“沙塔尔”的玩法基本上同国际象棋类似,但它的棋子是由用精美的手工艺雕刻的官,狮,驼,马,车等组成的。又如:“沙哈”游戏是玩耍“羊 骨”的一种游戏,一般有掷 ,弹,拾,摆等几种玩法。通过这些不同的玩法 ,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内容。其中有反映牧业生产,牧业生活特点的游戏(如:赛马,塞驼,挤马奶,接羔等),祈望吉兆的游戏(通过正单立,正三立,四样,四宝等形式来象征幸福)和测试智力与技巧的游戏(包括摆金龟,焱沙哈,争千分,行盟誓, 掷六十)等。因此,蒙古民族的智力较量游戏不仅与其丛事的畜牧业和狩猎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具有检测智力,比试技巧,训练耐力,增进

友谊,祈望征兆等多方面的功能。

2、体育竟技比赛

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狩猎游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竞技活动,其中,被誉为“男子汉三项竞技” 的射箭、摔跤、赛马最具有代表性。

1)射箭

射箭活动起源于狩猎,后来在军事活动中广为使用。共建不仅是打猎的工具,而且也是抵御敌人的武器。同时又是男子汉比试箭法的器械。在历史的进程中,弓箭作为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的作用逐渐消失,而作为体育竞技比赛的器械流传至今。

蒙古族传统的弓箭是牛角弓、皮箭弦、木制箭、铁箭头。箭靶是用五种不同颜色涂成的“毡片靶”,靶的中心是活的。箭射中靶中心后就会掉下来。到了近代古老的弓箭逐渐由钢弓、尼龙弓、金属箭所代替。

蒙古族射箭比赛部分男女老少,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射箭比赛可分立射、骑射两种,射程一般为十、十五步、五十步、一百步等不同。比赛的规则是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射三箭、三轮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决定胜负和名次。

2 摔跤蒙古语称“博克” 。摔跤运动的产生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古发现,摔跤是在原始部落时期产生的。据蒙古古记载,蒙古部落联盟时期就盛行摔跤运动。是当时选举部落首领的主要条件之一。蒙古人在出征前或凯旋归来时;在重大喜庆节日和祭祀活动中,都把摔跤作为不可缺少的内容来进行比赛。

参加“博克”比赛的人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 1024等。参加人数的多少要根据其比赛的情况而决定。大型比赛参加人数为5121024人。中型的128256人,小型的32人或64人。

“博克” 比赛的胜负采取单淘汰制,无时间限制。参加者的任何一个部位触地为负,一跤定胜负。每轮淘汰半数。“博克” 赛的技巧有多种多样,可以捉、拉 、扯 、推 、等十三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摔跤时可以互捉对方肩膀 、也可互相搂腰 、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 、可抓摔跤衣 、腰带 、裤带等 。在对抗中以手 、腰 、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博克”手的跤衣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上身着类似坎肩、紧身、半袖装。蒙古语称“召德格”。多用牛皮、鹿皮、驼皮制作 上有镶包 、亦称泡钉,蒙语 为“陶布柔” ,以铜或银制作。“召德格”的后背饰有精美图案 、图案的形状与颜色各不相同,给人以古朴而庄重之感。跤裤蒙语称“班扎拉” ,用十五 、六尺长的白布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 、活动方便,大方美观。“班扎拉”的外面还穿一种无裆的裤,蒙语称“图呼” ,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各种吉祥图案,底色鲜艳 、图呈五彩,它既有护膝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博克”手足蹬马靴或蒙古靴 、腰缠宽皮带。著名的摔跤手脖子上缀有色彩条的彩套。蒙语称“景嘎”

“景嘎”是摔跤手在比赛中获得多少名次的标志,是著名摔跤手的象征。

摔跤手们进入比赛场时,分左右俩翼排成俩行,著名摔交手在前,随着摔跤助兴歌,腰胸挺直,俩臂平伸,慢悠悠地上下摆动跳跃进场。这种条约动作蒙古语叫“德比呼”。这种动作优美矫健,犹如雄鹰展翅,是蒙古式摔跤的显著特点之一。

3)赛马马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以狩猎、游牧作为基本生活生产形式的蒙古人来说,马是蒙古人的“翅膀”、是狩猎生产和牧业生产的重要生产工具,有是出门行走的交通工具。在古代战争中,马给军队提供了极强的机动能力。骑马可以疾袭,也可以速退。由于马的诸多作用,使蒙古人与马之间建立了特殊的感情。爱马和善骑成为蒙古族的优良传统,因而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称。

由于上述原因,赛马逐渐成为蒙古族一种特殊的体育竞技活动。蒙古族的赛马大致分走马、跑马、颠马等三种。

走马,即赛马时比侧步的马。马的前后腿交错前进,主要比赛稳健、快速、美观;跑马则是狂奔,马的前后腿同时前进,主要比赛速度、耐力;颠马,是疾速的颠走,主要比赛速度与美观。

跑马比赛的骑手一般是8—12岁的男女儿童,而走马赛、颠马赛的骑手一般都是成年人,因为赛走马、颠马时特别讲究“压走马”和“压颠马”,其目的是保持走马、颠马的步形。

蒙古族赛马,参赛马的数量不受限制,赛程一般为20—40公里。直线赛跑和转圈赛跑俩种。

赛马时一般按马的年龄分成赛组,一般情况下分为三岁马比赛,五岁以上骟马比赛和公马比赛等。赛程可按不同年龄段灵活决定。

跑马比赛不用平时的马鞍,而用特殊的赛马鞍,小骑手们穿上别具一格的赛马服装。这种服装各不相同,

主要由赛马者的爱好而定。

在传统赛马的基础上,蒙古族中也产生了马上竞技表演项目。蒙古族马术项目主要有:马上越障、其中包括连续障碍、火球障碍、火墙障碍等。骑射、马上角力、马上劈斩、马球、马上功夫、驯马功夫、驯马套马等。蒙古人在马球、赛马、驯马、障碍、劈斩、骑乘方面达到高度的技巧,他们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平衡、支撑、倒立、空翻、转体、飞身上马等动作,其体态之灵活动作之敏捷,使人惊叹不已。

赛骆驼也是同赛马相似的体育竞技活动。赛程分远程、近程两种。远程为三十五里或五十里。近程则二千米、三千米、五千米等不同。骑手一般为成年人,服饰一般讲究轻巧,利索色彩鲜艳,帽子是各种式样,按骑手的喜好而定。

(二)民间艺术

1.民间音乐

1)民间音乐的特点

美国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从事狩猎业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远古时期的蒙古音乐舞蹈主要是以狩猎歌舞、征战歌舞,萨满音乐歌舞作为基础形式和内容的。

狩猎歌舞反映古代狩猎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其中有模仿各种动物,禽兽动作的舞蹈,也有猎民进行狩猎活动的各种集体舞蹈等。

图腾歌舞是与蒙古先民氏族社会时期的狩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有关狼、鹿、牦牛、熊、鹰、天鹅、树木、石头等图腾歌舞,既反映了古代北方各民族的诸多共同点,又有蒙古族图腾崇拜歌舞独特具风彩的特点。

征战歌舞是随着蒙古部落战争的产生,并在历史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征战歌舞是在临战前的特定环境之下,与鼓乐相配,其场面壮观,气魄宏大,从而起到鼓舞士气,给敌人以及大压力的作用。

祭祀歌舞是在部落成员的聚会、部落的祭祀活动和庆典等群众性活动时表演的一种集体舞蹈。

蒙古族民间音乐,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劳动和思维意识,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以集体牲群众性为基础、将歌、舞、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蒙古族音乐舞蹈具有强烈而浓厚的抒情色彩。广袤的草原,地广人稀,游牧生活使人们交往较少。而游牧民郁积的情感则在草原长调牧民和各种音乐中得到充分的抒发,听到蒙古族长调歌,欢快的说唱艺术,优美动听的马头琴节奏,把人们引入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以动人心弦的抒情性使人感受到独特的生活韵律。

2)民间音乐的类型

民间乐器:蒙古乐器是蒙古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历史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蒙古先民们在远古时期就使用各种乐器,公元十二世纪时已有战鼓、号角、胡琴等乐器。

蒙古族传统的民间乐器主要以弦乐为主,其中有奚琴、忽雷、马尾胡琴、胡琴、四呼、马头琴、三弦、火不思、木琴、雅图嘎等。

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的马头琴是琴身木制,长约一米,共鸣箱呈梯形,用马皮或羊皮蒙面,用马尾弦两束,按四度关系定弦,用马尾弓纳两弦间拉奏。马头琴的发音圆润,低回委婉,音量软美悠扬。在狩猎,游牧的蒙古人心目中马头琴具有神力。当牲蓄遭受天灾或温度时,弹奏马头琴,演唱古老的英雄史诗和镇压蟒古思的民间故事,希望能够驱除祸殃化凶为吉。

民间舞蹈:舞蹈是伴随着生产劳动生产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蒙古舞蹈中大量保存了反映游牧生活,生产劳动的舞蹈。如《骆驼舞》、《驯马舞》、《山羊舞》、《狼捉山羊舞》等是反映游牧民族畜牧业经济的代表性舞蹈,除此之外还有出战前举行的《征战舞》大型祭典时的祭奠舞、反应生活的迎亲舞等。

蒙古族民间舞蹈中,流传范围广,影响面大,深入,深受群众喜爱的舞蹈有《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牧马舞》等。

民歌:蒙古草原一直被誉为歌的海洋,诗的海洋。蒙古民歌是草原牧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蒙古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是非常之广,数量是非常之多的。人们在对诸多的民歌进行分类时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了分类。诸如:根据民歌的曲调与节凑可分为长调歌和短调歌;根据创造作时代可分为旧歌、新歌;根据其任务和目的可分为娱乐歌、普通歌劳动歌、祭祀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施政歌、礼仪歌、情歌、祭祀歌、生活歌;根据反映生活方式的特点可分为抒情歌、叙事歌等。

2、民间绘画艺术

1)岩画艺术

岩画艺术是蒙古先民古老而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堪称中国之最、世界之奇观。对此,专家们大致认为起源于旧石器、新石器时期。所谓的岩画艺术,即:原始先民在岩古上刻画,磨制而成的“史前艺术”。它虽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相距甚远,但却是现代艺术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我区岩画遗迹遍布较广、东至锡盟、西至阿盟 ,大部分山岩上均有发现。特别是阴山岩画,另世人瞩目。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沧桑,凝聚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从匈奴时期到蒙古大帝国间的诸多文化信息,为后人了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内容包涵了当时游牧民族文化的诸多方面。如,原始信仰、思维模式、审美追求及生活生产之特点。

2)青铜艺术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几乎与中原始同时迈入青铜时代。它以我区东部夏家店下层文化为标志。但是青铜文化的遗物,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发现最为著名,故称之为“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也有许多学者把其称之为“中国北方青铜器”。鄂尔多斯青铜器从我国商代一直延续到汉代,影响极为广泛。春秋时代到了鼎盛期,完整地表现出其鲜明的特色。

所谓青铜艺术,故,通常简称为铜器艺术,是一种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饰品。在当时多见于刀、剑等戒器之柄、头饰、带饰、牌饰等。其图案和纹样均于北方民族生活、生产有关。主要以五畜和虎、狼、鹰等猛兽及这些动物的不同组合为纹,也有一些人与动物合一的图案。总体上看,其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甚至从一个侧面较完整地体现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内容。其特点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即突出了动物纹的造型。乐器、工具、饰牌等都以不同的动物作为内容来体现;以写实或夸张的手法,用圆雕、透雕的形式塑造完善的艺术形象;运用平衡与对称的形式规律,以浮雕、透雕、圆雕的方法表现了多种动物;具有强与弱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绘画与韵律形式美的特色。

(3)古墓壁画

蒙古先民的古墓壁画最早可追溯到匈奴时期。主要是墓室壁画,以辽宁及内蒙古南部为主。如,辽宁旅大管城子汉墓壁画,辽宁辽阳北国、棒台子汉墓壁画,内蒙古托克托县汉墓壁画等。

进入辽代壁画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辽墓壁画是在契丹族逐渐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辽墓壁画非常丰富。其中敖汉旗北三家一号辽墓壁画、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墓壁画及库仑旗辽墓壁画最具典型性。

元朝时期墓室壁画以内蒙古赤峰三眼井之墓等为代表。上述壁画中均表现了蒙古先民及蒙古族民俗文化的诸多方面。

(4)民间工艺品

蒙古族能工巧匠的工艺美术品。包括:雕刻(马牛等五畜及其它动物和用具上的雕刻);刺绣(服饰、烟袋、荷包、鞋帽上的刺绣);毡帐艺术(在毡子上缝制出各种花纹、剪纸)等。这里特别强调指出的是,以马为主题的雕刻艺术在蒙古族民间十分盛行。如马头琴、马鞍、马鞭、马汗板和马造型雕刻等。这是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崇尚马,将马看做是本民族的文化图腾的重要体现。

内蒙古民俗-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