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5-04 03:52:15

读《帕夫雷什中学》有感

伍璐婷

在当代世界教育家行列中,有一位很引人注目,他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他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无奇——一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但他的作为却超群出众,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与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紧密相联的,便是“帕夫雷什中学”。这是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以这里为基地,实践并发展他“自己的教育信念”;他以这里为取材源泉,抒写他那生动感人的教育诗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这里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结果,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变成了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场所。只可惜,路途遥远,我无法亲身感受和经历,但《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确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实践的结晶。我手捧此书,就如和大师面对面的交流,边读边比较,边读边反思。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共分为七大章,苏霍姆林斯基就自己对“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学校的物质基础及学生周围的环境”“关注健康与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七部分内容阐述见解和做法,贯穿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读完此书,真的感觉它不愧是一部“活教育学”。现摘抄部分句子和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 

“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眼光长远而独到,当下的教育功利性太强,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期望是立竿见影,只关注了当前,而忽视未来,孩子们当前学得累,未来人所应该具有的勤奋、坚忍、文明、高尚等情操只能等孩子长大后踏入社会才能去磨练,那样付出的代价确实有点高了。作为校长,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管理学校,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教育学生。 

“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观点与我国教育观点一致,并且呈递进关系:只有全面才有和谐,只有发展才有参与,只有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学生最终是要进入社会的,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在社会上做出贡献。反之,虽然全面和谐发展了,但不能参与到社会进步的工作中,只懂孤芳自赏,所培养的人才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穷其一生追求的教育理想,也应是我们教育者毕生追求的信念。 

“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多好,哲理性相当强:人首先是一个道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关爱、宽容、奉献,社会也才能和谐;其次,应是一个理性的人,做事不冲动、不盲目,不轻言放弃,反思当下太多的人一时想不开就走上了不归路,可以说是教育的失败;最后还应是一个具有正确审美观点的人,惟其如此,才能自觉抵制假恶丑,才能活得高尚健康。国民素质整体提升了,国家的未来才更加具有潜力与活力。 

“要以人对人的方式对待孩子。” 

这句话可以说是发人深省,以往我们总是说要蹲下来看孩子,其实这也是片面的。孩子不仅仅需要呵护,他们更需要平等的自由的交往。用人对人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就是要把平等、竞争、公平、尊重、宽容、善待等引进来。想想我们面对成年人时,难听的话总是想想再说,可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少了许多顾虑。老师们,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首先是感染,其次是教化。 

读了这本书,我还深深:体会到:集体力量最重要。“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新一代劳动者,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这样才能真正尽到一名教师的职责,同时积极与全体教师团结一致,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搞好教育工作,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