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 《有趣的昆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4 16:54:43

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

《有趣的昆虫》教学设计

一.主题内容分析:

本主题力求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活动前运用记录表、电脑课件、图片等素材,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认识,发挥特长,陶冶情感,培养兴趣,养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的学生们在开放的课堂中快乐地获取知识,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二.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了解昆虫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重点:整合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各种昆虫。

难点: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策略分析: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昆虫,喜爱昆虫。 学生自主、自由的探索,尝试体验活动的快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活动环境。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学生观察寻找身边的昆虫,并记录看到的情况,提醒观察、寻找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的观察。

2)、准备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准备:1.按照课标要求搜集材料。

2.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1.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各种昆虫,探究的内容要系统、准确。

2. 体验采取的方法、要正确。

评价方法建议:

1.注重评价的方式要有激励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学生的每一个学习的过程,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2.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指导和鼓励,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步都有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层次评价,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成就感。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评价,教师组织各组在班内互评,当场评价,对做分工合作较好的同学和小组,做到及时鼓励和表扬。

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有趣的昆虫(初识昆虫)

一.内容分析

本主题力求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对身边昆虫认识和了解,活动前运用记录表、电脑课件、图片等素材,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认识,发挥特长,陶冶情感,培养兴趣,养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的学生们在开放的课堂中快乐地获取知识,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作为农村小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不强,但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是较积极主动的,对于昆虫的认识相对于城里的孩子还是有相对的优势。

三.教学目标

自然和科学领域: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培养出对研究昆虫问题的信心和乐趣。

语文领域:收集资料,编写谜语,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昆虫,培养学生阅读、习作、讨论、表达的能力。

美术领域:融入自己的情感,画出、剪出、折叠出美丽的昆虫,运用常见的材料制作昆虫工艺品。

音乐领域:学习昆虫的叫声、歌曲、动作,制作简易道具,利用游戏形式开展文艺活动。

四.教学策略建议: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昆虫,喜爱昆虫。 学生自主、自由的探索,尝试体验活动的快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创设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活动环境。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

学生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观察身边的昆虫,并记录看到的情况。

2)准备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准备:1.按照课标要求搜集材料。

2.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安排观察,导入新课(3分钟)

(一)活动前的准备:

1)学生观察寻找身边的昆虫,并记录看到的情况,

提醒观察、寻找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的观察。

2)师生动手收集有关昆虫的儿歌。

(二)学习与探究(22分钟)

开始活动:

活动一:身边的昆虫

1.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你最喜欢哪种呢?

2.请将观察到的昆虫,如名字、生活习性﹑本领填写在记录卡中。

生活习性

3.填好后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4.组长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学生将自己最熟悉﹑喜欢的昆虫样子画在纸上,画好后,进行展示。

5.在观察寻找的过程中,你最想知道有关昆虫的哪些问题,请写出来。

:昆虫都有害吗?

从昆虫那里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昆虫有哪些?

蜘蛛、蜈蚣都是昆虫吗?为什么?

昆虫为什么越来越少?

昆虫如果都消失灭绝对我们人类会有影响吗?

……

6.针对学生分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演示。

活动探究二:有趣的昆虫

1、展示学生们收集到的昆虫图片。

2.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昆虫游戏:

(三) 实践与体验(10分钟)

活动三:昆虫大比拼

2.学生讲有关昆虫的故事,唱有关昆虫的歌曲。

3.肢体游戏,学着昆虫的蠕动、爬行、飞舞、吃东西、逃难……

4.情境表演:

一只蚂蚁在路上,看见一粒米,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个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

5.将学生的各种有关昆虫的研究成果,如:绘画作品、折叠、剪纸作品、工艺品、观察日记等进行展示。

(四)课堂拓展

1.总结所学。

2.欣赏观察日记。

712 星期三

那天,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洁白的云,许多蜻蜓在天空中快活地飞来飞去,我和小亮带着网到草坪上捕蜻蜓。芳芳姐姐看见了,就走过来说; “蜻蜓是

益虫, 它专吃蚊子等害虫,你们不要捕捉它。”我和小亮听了芳芳姐姐的话,不好意思地说: “我们以前不知道蜻蜓是益虫。”就赶紧把蜻蜓放了。 芳芳姐姐满意地点点头笑了。从那儿以后,我们再也不捕蜻蜓了。

这件事使我懂得了;蜻蜓是益虫,不要捕捉它。

710 星期一

昨天,我在树下玩,看到许多蚂蚁在树底下忙忙碌碌。我回家拿来了一块牛肉放在地上,仔细观察起来。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爬过来闻了闻,就急急忙忙爬走了。我正奇怪,发现这只蚂蚁每碰到另外一只蚂蚁,便与它碰碰头,好像在说什么。而与这只蚂蚁碰过头的蚂蚁都很快地从牛肉边爬去,只有这只蚂蚁还在找着其他的伙伴。我觉得很奇怪,去请教老师。老师从一本名叫《动物世界》的书里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是用头上的触角传送信息,来告诉伙伴们自己发现的事情。

七.板书设计

有趣的昆虫

第二课时 有趣的昆虫(昆虫的特征)

一.内容分析

上节课认识昆虫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有关昆虫的基本知识。本节课在内容上主要设计以蝗虫为例认识昆虫的一些特征,了解昆虫的特征及昆虫和人类生活密切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作为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不强,但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是较积极主动的,他们乐于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的昆虫,但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

1.了解昆虫的特征及昆虫与人类密切的关系。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了解昆虫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重点:整合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各种昆虫。

难点: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有些昆虫人们可以经常都见到,而有些昆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有些是人类的敌人;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法建议:引导学生知识要与实践密切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

1.学生准备: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书籍、上网查询或实地观察,了解一些昆虫的特征,准备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有趣的昆虫,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昆虫的一些更有趣的秘密。

【设计意图】 通过上节课对昆虫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学生探究挫折的兴趣和热情。

(二)学习与探究(15分钟)

活动一. 大开眼界

认识千奇百怪的昆虫

1.学生讨论交流昆虫的种类。

2.展示汇报。

3.师总结:

活动二 .师生一起欣赏千奇百怪的昆虫。

1.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搜集到的昆虫的资料。

2.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

(三) 实践与体验(15分钟)

(一)学生各自介绍

昆虫的特征。

1.【教师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虫子,请他们各自介绍一下吧。”

2.学生有代表性地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如:苍蝇、蚊子、蝴蝶、蚂蚁等)

(二)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这些昆虫的共同特征,形成昆虫概念

1.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比较,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2.学生分组回答。

3.【教师小结】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大多数有三对足,一对触角,有的还有翅膀。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昆虫的特征,进一步认识、了解昆虫。

(四)拓展创新、情感提升。(2分钟)

1.说说蝴蝶的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分组回答。

4.【教师小结】蝴蝶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有三对足,一对触角,有翅膀。

(五)课后习题

1.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金龟子 B苍蝇 C D蜘蛛

2.下列昆虫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蝗虫 B蜜蜂 C家蚕 D 蝴蝶

3.蝗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

A一个单眼 B一对复眼 C一个复眼 D三个单眼

4.右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蝗虫身体是由① . ___

和③ _ 构成。

2)体表有 防止体内

水分的蒸发。

(六)拓展延伸

1. 介绍有关昆虫书目。

2. 知道昆虫的其它小秘密。

《孔雀蛾》

孔雀蛾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为了这一目标,它们继承了一种很特别的天赋:不管路途多么远,路上怎样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碍,它总能找到它的对象。在它们的一生中大概有两三个晚上它们可以每晚花费几个小时去找它们的对象。如果在这期间它们找不到对象。那么它的一生也将结束了。

七.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有趣的昆虫(昆虫的生长发育)

一.内容分析

上节课认识昆虫特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有关昆虫的基本知识。本节课在内容上主要设计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这节课重点是介绍昆虫的生长发育,一方面使学生深入了解昆虫,另一方面让学生更为深入的认识昆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外部形态。

二.学情分析

昆虫的生长发育不是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对于学生来讲,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不能有亲眼长时间观察昆虫发育过程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能够说出蝗虫个体发育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2) 能够说出蝗虫的个体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 能够说出家蚕个体发育所经历的几个时期

(4) 能够说出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能力目标:

1 结合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简单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上的变化的教学,使学生建立逐渐起生物生长发育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及难点

1. 重点: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2. 难点: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建议利用录像片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点;

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利用录像片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知识点。

学习本课我主要运用①案例教学法;②直观教学法。

学法建议:

引导学生知识要与实践密切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

1.学生准备:

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一些昆虫的生长发育;

准备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课前准备: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昆虫的特征,了解昆虫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接着研究昆虫,看看有趣的昆虫是怎样生长发育的?

看有趣的昆虫视频

【设计意图】 通过上节课对昆虫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通过视频赏析,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学习与探究(15分钟)

活动一.“毛毛虫”=“蝴蝶”吗?(完全变态过程)

1. 学生讨论交流。

2.展示汇报.

3.师总结:蝴蝶的变态发育过程

活动二.家蚕的发育过程(完全变态过程)?

【教师导语】想一想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

1. 学生讨论交流。

2. 展示汇报。

3.师总结:完全变态定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蜜蜂、蚂蚁、蚊、蝇、金龟子等。

4.做思考题巩固。

活动三.蝗虫的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过程)

【教师导语】想一想蝗虫、蟋蟀的发育和家蚕一样吗?

1. 学生讨论交流。

2. 展示汇报观看视频。

3. 师总结:

1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了哪几个时期?(受精卵 幼虫 成虫)

2不完全变态发育定义: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蟋蟀、蜻蜓、豆娘等。

4.做思考题巩固。

实践与体验(15分钟)

比较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学会梳理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四)拓展创新、情感提升。(2分钟)

1.同学们知道昆虫与人类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分组回答。

4.【教师小结】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首先,有害昆虫会侵害蔬菜、庄稼、林木、住所、食物、家具、衣物等,同时传播疾病、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

其次,有益昆虫又给我们带蜜糖、丝绸、药材、生活生产原料,同时还能帮助庄稼果木授粉及其进行生物防治工作。

最后,每种昆虫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为人类提供科学研究,还能通过仿生学为我们做有用的发明创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害昆虫有危害我们的同时,除了搞高人的免疫力,促进植物共同进化外,还因为我们通过防治发展了一些科学与技术。因此人类与昆虫的关系为:

5.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利用有价值的昆虫

2保护有益的昆虫

3消灭有害的昆虫

6.欣赏别样的昆虫;写一篇日记:《我和**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作为农村小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不强,但身边的一些昆虫倒是挺常见的,在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是较积极主动的,对于昆虫的认识相对于城里的孩子还是有相对的优势。上节课学生认识昆虫特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有关昆虫的基本知识。本节课在内容上主要设计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重点是介绍昆虫的生长发育,一方面使学生深入了解昆虫,另一方面让学生更为深入的认识昆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外部形态。

昆虫的生长发育不是我们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对于学生来讲,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不能有亲眼长时间观察昆虫发育过程的机会。

《有趣的昆虫》

——效果分析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又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本课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符合主题、美观完整有质量的作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他们的技能知识掌握得都很扎实,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基本上就是对技能的再次巩固和有所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应该也算是本课能大放光彩。

《有趣的昆虫》教材分析

《有趣的昆虫》是山东科技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力求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活动前运用记录表、图片等素材,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认识,发挥特长,陶冶情感,培养兴趣,养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的学生们在开放的课堂中快乐地获取知识,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1.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金龟子 B苍蝇 C D蜘蛛

2.下列昆虫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蝗虫 B蜜蜂 C家蚕 D 蝴蝶

3.蝗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

A一个单 B一对复眼 C一个复眼 D三个单眼

4.右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蝗虫身体是由① . ___ 和③ _ 构成。

2)体表有 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有趣的昆虫》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从效果上看,它既是对前一阶段自主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的一个指导,变“收集”为“搜集”,又在学生的情感和意识能力方面有一个促进的作用。正如我目标定位中提到的: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在跨组交流中达到资源共享。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资料重组和分工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其目的性更强了,有的选择性的搜集了昆虫某一方面的特点,有的则把自己获取的与组内研究无关的资料献给了其他小组。我想,我们常常在呼吁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在信息交流中主动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不就是信息意识和合作意识的积极表现吗?同学们在跨组的信息交流中也确实达到了“双赢”。另外,此次活动我们把最终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作用逐步蜕变成引导和交流的合作方式。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活动中发表意见,然而对于全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小组成员来说,他们则更有权力去争取自己的意见。在他们自评和互评的同时,也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保持和修正。另从评价结果来看,同学们还是比较客观的。

成功之处: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4.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的统一。

不足之处

1.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环节也进行了一些反思,认为存在着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上课的形式还是比较丰富,但时间有限,有的环节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3.对学生的认识不足,应该更加有内容,更加有深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该注意的问题。

三年级综合实践新课标解读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2)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4)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1)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

2)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1)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2)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3)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2)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质。

3)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4)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 《有趣的昆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