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27 23:36:36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幼儿教育更显重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指南》的提出与实施,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引发关注,其必将在《指南》先进思想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发生革命性变化。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教师教学行为。

一、 确立教育目标----一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更本宗旨

1. 了解幼儿是确定幼儿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

幼儿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创设什么环境、选择什么课程能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怎样开展幼儿园的教和学活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回答幼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了解幼儿、研究幼儿是确立幼儿发展目标的前提,也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程。

作为教师,要了解幼儿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中对幼儿个体的观察、了解和把握。

其次,教师教育实践中遇到很多问题,因为我们不够了解幼儿,所以不知道幼儿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知道如何与他们有效的沟通,不知道如何面对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在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应该把观察、研究幼儿纳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并对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解读儿童言行,走进童心世界”应该成为每个合格的幼儿教师的职业操守。

2. 面向全体的发展观

幼儿的发展,不是个别幼儿的发展,而是作为幼儿教育对象的群体的整体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幼儿,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1) 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发展不是齐步走

了解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其实对于幼儿之间的差异,

无论是个性、经验、能力还是发展水平、学习方式,教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中,都会有很多感性的体会,但是现阶段,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幼儿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对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忽视,这种忽视来自于教师内心对于幼儿差异的不认可和不够尊重。

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幼儿个体的差异的认识和尊重就更难,一方面,由于过大的班额,教师与孩子的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对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关照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文化知识教育的过于看重,导致教师和家长都会不自觉的以孩子对于所谓的文化知识的掌握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标准。教育上不要搞“一刀切”、“齐步走”,这些话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现在仍然是导致很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的主要原因。

从实践层面上讲,尊重差异不是相互等待,也不是停留在关照发展水平较差的幼儿上。尽可能的减少集体活动,增加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也许是现阶段较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2)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发展

《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为所有幼儿健康成长服务,这是《教育法》最基本的保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3.发展是全面的

从幼儿个体来讲,发展是整体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选择教育内容---科学合理

教育活动的内容是教学质量的更本保证,教师必须善于从促进幼儿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好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1.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教师应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领域内容,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分的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及人类在各领域研究的新成果,避免陈旧的知识进入幼儿的学习内容。

2.教育活动的内容具有挑战性。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3.关注群体间的社会交往和教学环境的潜在影响。培养幼儿的人文素质,陶冶人文精神,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培养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重视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注重各领域内容的整合运用。

4.关注教育活动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适宜性。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积极的师幼关系互动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只有在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相互之间才会产生积极的互动。如果始终处于一种强迫、紧张的气氛中,就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更本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幼儿连自己的基本想法都无法表达,那也就更本谈不上所谓的互动了,良好的师幼互动需要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需要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教师应为幼儿搭建心灵互动的平台,关心幼儿,尊重幼儿,“蹲下来”以伙伴的身份和口吻与幼儿在同一平台上对话和交流沟通。因此,在一人生活中,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鼓励孩子做自己所想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使幼儿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力。

.教育组织——使幼儿主动活动主动学习

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乐学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自觉的责任感,是孩子在当今社会创造其幸福人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必须贯穿在一日生活之中。因为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契机,生活中蕴涵着最广泛的教育资源。但是,幼儿在园操作材料少、自由选择少、自由交往少和纪律约束多,忽略了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的组织模式,深入挖掘一日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1.优化组织模式,为幼儿主动学习营造和谐氛围。我们要改革一日生活组织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孩子能做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去想;孩子能探索发现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孩子能计划安排的,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安排;孩子能选择判断的,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判断。要让幼儿成为有自主权,可以支配自己行为的人,做自己的主人。

2.同化目标需求,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动力支持。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能看到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中锁蕴涵的教育价值及教育生长点,实现教育目标和要求与幼儿需求及兴趣的有效结合。

3.强化随机活动,为幼儿主动学习搭建探究的平台,生活中幼儿无时不刻不在主动地和环境相互作用,教师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幼儿不失时机地感受、体验到其作用于环境的结果,使幼儿顺应环境,主动的调整自己的认识。如幼儿一日生活中缺不了用水的,在用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幼儿感知许多关于水的知识。如幼儿洗手、洗脸、喝水时,让他们感知水的温度,尝尝白开水有无味道,观察水有无颜色,用小碗盛一些水感知水是流动的。有时有些调皮的孩子趁机上厕所之机玩水,教师就问小朋友水有哪些用处?缺了水人们的生活、生产劳动还能正常进行吗?课堂上再请幼儿观看有关旱灾的录像或图片,让幼儿明白久旱会造成缺水。如不节约水,水也会用完的。还和幼儿一起想出节水措施,并请幼儿相互提醒和劝阻浪费水的现象。

五、教学反思——促进自我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能力是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反思促使我们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让我们在反思中或发现问题,或找到经验,促使我们不断的检讨自己、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因为有了教学反思行为,教学过程便成为我们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从而使教学行为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方。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身心变化特点和兴趣、习惯等,探究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式。当你选择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儿童积极主动参与你的教学活动,就说明你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又花了的教学方式,你将真在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