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田园诗作的审美特征及禅宗境界

发布时间:2016-09-23

王维山水田园诗作的审美特征及禅宗境界
晚年的王维是“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对佛教的崇信日益加深。他结交了许多“禅门”中人,特别是和慧能大弟子神会的密切交往使他了解了南禅思想,对其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其诗歌创作也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可见诗佛王维不是人们想象中消极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佛教徒,禅宗思想带给他的是空灵活泼的生命气息,决定了其山水田园诗歌独特的风格和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
诗中有画的审美特征
王维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而且擅长绘画,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开山鼻祖,由于精通诗歌和绘画,王维能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境界,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之思,他在从事山水田园诗歌创作时,能娴熟的运用绘画方面的种种技巧和观念融入其中,加上自己细致入微的感受力,其山水田园诗歌也就像一幅幅有声有色自然活泼的美丽图画,神韵十足,意境深远悠长,王维也因此受到大文学家苏轼的高度评价。具体来说,其诗如画卷,美不胜收,情景交融,深然天成。主要体现在色彩美和光线美以及构图美和意境美两个方面。
1.色彩美和光线美
绘画作为再现性空间艺术,如果要生动地描绘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必须借助色彩。诗歌是语言艺术,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它同样可以使诗歌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色彩美,从而构成内涵丰富、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王维精通绘画,对大自然中色彩的浓淡深浅和光线的明暗强弱有着敏锐的感受,在诗歌创作中他擅长运用绘画的技巧,注重色彩之间的相互调合和衬托、光线的明暗对比,因此,其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不仅色彩鲜明生动,而且呈现出真实丰富的光线感
2.构图美和意象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之所以被看作一面“诗中有画的永远的旗帜,还和他再从事诗歌创作过程中注重像绘画一样的构图,营造宁静淡泊的意境有关。中国古代绘画重表现中情感,多用写意的手法,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描摹山水,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对此有一个经典的总结,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三种观察方法又分别是仰视、俯视、和平视景物,可见,画家的视角是多个角度的。这也就是中国绘画在构图方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多采用散点透析法,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显然深受这种构图方法的影响。 二诗歌中的禅趣、禅意和禅境
1. 与世无争、随缘任运、物我如一的思想追求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或浅或深都达到了如此境界。禅宗无分别的不二精神,物我一体,这是一种真正的包容精神和大爱精神,诗人完全融入了最高境界的自然,体会到了无与伦比的禅悦。人生在世,诗人没法完全脱离红尘生活,正因为热爱生命才会有众生平等的大爱观念,在热爱生命中体悟人生、品尝享受大自然给予的快乐。 2.“无念无相无住顿悟的境界
禅宗思想主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宗旨,讲求顿悟生慧,这种思想对王维影响深远,王维曾在《山中示弟》中说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禅宗认为一切色相皆是空,因此要无相,应放下念头以无念为宗,放下对事物的贪念执着,圣人要应物而无累于明心见性的人顿悟了人生的真相,才能以自由的心境来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 3.空灵、超脱、和谐、淡远的意境
佛教认为人类的肉身以及我们居住的客观世界,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因此,
生命和宇宙的实质是“空”都是虚幻不实的,禅宗的“无念为宗”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即性空即是佛,或见性见佛,主体内心深处是完全清净自在的,无欲、无执、不生、不死、大休、大息。这种内心深处的清净超脱是对佛禅特有idea般若智慧的把握和体悟,受此哲学观的影响,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就是呈现出空灵、超脱、和谐、淡远的审美境界。 禅宗思想对王维的诗歌创作和诗风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作背后包含着诗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和哲学之思。其在诗歌中鲜有禅理佛典,也少有佛义禅旨的传达,但在一幅幅“诗中有画”的作品之中,禅趣横生、禅意盎然、禅境浓厚、生机勃勃,我们放佛看到,一个站在世界之外的诗人,在于清风明月、高山流水的对话中,传达出宇宙的实相、自然的真性、人生的真理。

王维山水田园诗作的审美特征及禅宗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