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材的最深处-文档资料

发布时间:

走进教材的最深处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的源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材内涵,充分挖掘、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同时,正确地解读教材不仅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点,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未仔细地解读教材,甚至于对教材内涵的把握随心施教,以致教学效果甚差,并且严重地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普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盲目拓展,无视教材的系统性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能只关注某一节课的内容,而应整体解读教材,了解整个小学阶段对相关内容的呈现序列,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将某一内容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来审视和研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二、走马观花,忽视教材的深刻性
【案例】笔者所在的学校曾针对人教版《平均数》这课的例1组织教师进行文本解读。
面对这节经典的课例,许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不愿花时间思考。在阅卷和做教师个人访谈时,老师的回答总是让人听到通过查阅教参或通过参考别的老师的教学设计读懂了文本。相当数量

的老师在解读文本时泛泛而谈,没有深度。对例1的解读概括起来无非是这样的情况:(1)意义的建构。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很清楚地给出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教材通过“移多补少”这种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2方法的归纳。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由此,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对主题图的理解大部分老师认为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活动暗示,而没有读出背后蕴含的真正价值所在。
【思考】其实,对于平均数这节课的解读,这样走马观花式的解读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读教材,更要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以及呈现的方式。1主题图中出现这样一句话:“你们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我们要紧紧抓住“平均”一词,结合条形图数据多少一目了然的优势,给学生的认知搭建一个脚手架,比较容易地探究出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四人收集的数量同样多。在这个环节,“13”平均数是依靠直观得来的,图中的虚线处就是动态思维的痕迹,帮助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接下来,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书上的描述是“相当于”呢?就是突出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先合并再平分,通过计算得到的。但和平均分的计算方法一样,总数量÷总份数=均数。

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数学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仅要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更要从微观的角度细节解读每一课时教材的具体内容、编写层次和编写意图,着力读懂、读透教材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甚至每一道习题,让细节丰盈课堂。三、按部就班,轻视教材的创造性
【案例】《三角形的特性》中“高”的教学片段。师: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生回答后,课件展示三角形高和底的定义,并齐读)
师:老师从黑板上的三角形ABC中选一个顶点画对边的高。这里要注意什么?(生:虚线段、直角符号、写上“高”)师: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给你自己的那个三角形画一条高吧!(同桌互相检查帮助画高)师:三角形的高可能会有几条?生:三条。师:为什么?
生: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从顶点出发不就可以画出三条了吗?
(课件跟进展示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角形高的情况)小结:三角形的确有三条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顶点出发向对边作高,而且高与底是互相垂直的。接下来练习画指定底边上的高。

走进教材的最深处-文档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