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软实力与现代社会发展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1-01-09 13:35:17

论文化软实力与现代社会发展之关系

经济管理系 物流管理0801 姓名;陈益群 学号;0508106112

摘要:进入21世纪,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系也尤为密切。中国要想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不重视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借鉴别国的经验,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文化的开发利用,并且兼顾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国家竞争力,社会发展,文化,中国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化软实力提供强大的支持。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向建设现代化强国迈进。我们所建设的现代化,既要创造高度繁荣的现代经济,更要孕育高度发达的现代文化。

进入21世纪这个文化经济,知识经济的时代,竞争无处不在,也越来越激烈,竞争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是由“软实力”和“硬实力”构成的。20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它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现在很多学者都把文化软实力等同于软实力,它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从文化层面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它的力量来源是基于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针对在20世纪末美国日益丧失它在二战及冷战后所赢得的尊重和威信约瑟夫.奈指出美国的“领袖资本”不仅仅包括军事和经济实力——他将这些明显的部分成为“硬实力”,“硬实力”帮助美国取得了两次海湾战争和军事的胜利,制裁了古巴和塞尔维亚,但无法赢得良性的世界舆论,换句话说,美国的大棒和胡萝卜能使人屈服但无法使人信服。约瑟夫.奈指出,要赢得世界的芳心,美国必须用“软实力”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若以“人”作比喻,“文化软实力”即人的内在修养素质,对一个人的人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越来越多的依赖文化的竞争力,文化竞争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在其文章中也表述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因素是世界性流动的因素,它构成的软实力难以垄断。文化可以通过跨国界传播成为其它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或主流文化,发源这种文化的社会自然就获得巨大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着重强调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将其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作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但是,在现在软实力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中国一直处在劣势地位。

(1)软实力建设面对的严峻形势

1) 传统文化丢失,道德观念沦丧。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一直致力于经济发展,相对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合理的继承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冲击冲击本已十分脆弱的传统价值观,贫富差距的拉大使这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兽兽门”使一个默默无名的车模充斥了网络媒体,成为红人。“一脱成名”这一模式挑战了中国人的道德上限,可是很多人却默认了,这是社会道德畸形的体现。

2) 外来文化盛行,社会凝聚力减弱。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数据,全国音像、电子出版物出口101万美元,进口4557万美元,进口额是出口的45.1倍;全国图书、期刊、杂志出口3487万美元,进口24061万美元,进口额是出口的6.9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图书、音像制品等在市场竞争中出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这说明中国文化无法抵御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国际地位不符,民众感情受挫。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在国际上地位越来越高,可还是相差甚远。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根本无法发挥决定作用,无法影响局势的发展,依旧受西方国家的束缚和压迫。

3) 在信息和知识时代,人才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显得异常重要。人才和国民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而我国由于制度等方面的缺陷,造成了人才流失严重,国民素质存在严重缺憾。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浪费国家的经济资源,对我国今后的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损失,并且还会损害国家形象。

(2)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1) 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血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个没有理论思维、没有精神支柱、没有文化素质的民族,是无法实现振兴国家的伟大目标的。

2) 首先,培育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给文化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质财富容易聚集,文化影响无法速成。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只有加大文化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才能为我国实现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过去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延绵数千年而从未中断过的伟大文明。现在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发展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先进文化,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力量源泉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加快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全体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和高昂的文化建设热情。加快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的有效途径。首先,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一定的氛围来激发。只有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能有效地凝聚各族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团结一致建设伟大祖国,还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这又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激发他们的文化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

二、文化软实力与现代社会发展之关系

毫无疑问,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必然基于经济和军事力的增强,即所谓的“硬实力”,经济的发展必然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所以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中国: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而正是在近代1840年被西方侵略者打开大门以来,中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从而彻底改写了中国在全球的地位,也重新编码了中国的文化心态。在文化心态上中国人总是在古今中西之间摇摆,或者崇洋或者自卑,中国开始怀疑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中国在2001 年成功获得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就充分说明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29届北京奥运会已圆满闭幕。奥运会是一个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的大舞台,成功举办奥运会更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力国家竞争力的强大,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文化影响力进而增强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引人入胜的体育盛事,更是一次内涵丰富的文化表达。,北京奥运会诠释着中华民族“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同中求异、取长补短”的“和”文化理念。透过奥运的窗口,世界看到了东方文化的价值与追求,感受了中国的平和、开放、热情与包容。

奥运前,曾有人断言,奥运会这样一个源自于西方的事物来到中国,其所承载的西方价值理念必将形成沉重的文化压力,让古老的东方文明难以承受。竞技的残酷与和谐谦逊的中国文化格格不入,因此,奥运注定是“非中国的”。然而事实证明中国文化精髓并没有在现代竞技文化中黯然失色,相反,集体主义和个人价值表达得一样完美,“和合”与“竞争”一道,将奥林匹克精神推向了新的卓越。奥运牵手北京,让公平竞争、不断进取、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在13亿人口中得到了广泛实践与弘扬;北京拥抱奥运,将文明和谐的主题词深深植入体育内涵之中,为奥林匹克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896,“人文奥运、和谐中华”庆祝北京奥运圆满成功大型书画展活动暨第二届中国国际名家清新书画艺术作品展在北京举行。“和谐”是奥运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人文奥运的理念将会对文化传承和推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用和谐文化的精彩回应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召唤,奥运也因而更加意蕴厚重。

中国是一个坚守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文化传统的国度,一个兼具传统文化特色和开放、现代气质的国度。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使中国赢得了举办奥运会的权利,举办奥运会使中国进一步发扬了了传统文化,创新了现代的竞技文化,不管是开幕式,闭幕式还是比赛过程中都体现着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使中国的文化的国际感染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美国:一般而言,“软实力”与“硬实力”是成正比的,有形的力量越大,文化就越有吸引力。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已经产生了一种要求所有民族和区域的文化朝着一定方向发展的适应压力。原本应是全球范围内的各国文化的一种平等互动的交流,在许多情况下实际演变成了单向的不平等的文化输出。一些西方大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在大力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谋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企图用自己的文化去控制和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别国的民族思想和民族精神,借助其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将自己的价值观推向世界。

从历史发展来看,每种文化都有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但影响之大小却完全不一样,这主要体现文化中体现的文化“软实力”程度,以及这种文化主体所具有的能够给其他国家构成威慑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有的文化或许包含着具有影响他国的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内容,可是却缺乏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作为支撑基础, 所以这种文化不可能有效的发挥它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很难产生有利于该国利益实现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德国著名关系学者约瑟夫.约菲举例说,梵蒂冈拥有大量的“软实力”,但他没有任何硬实力,更无需说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这意味着梵蒂冈在国际社会的文化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瑞典的软实力也很强,但在硬实力上一无所有,瑞典由此在国际事务中根本无声音可言。所以只有软硬实力有机结合,互为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一国实现对他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国家,它有着强大的“硬实力”,在国际事务上有着很高的发言权。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被美国文化所包围,美国的软实力——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快餐、时装、主题公园、以及大量的现代技术的媒体向全世界人民传输着美国的价值观念,信仰和生活方式。然而,人们在感受甚至享受美国的文化时,有没有思考美国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背后是什么?美国在全球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占有着主宰的地位,这主要是缘于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有人说美国的成功背后有三分文化,七分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可能是凭空的,作为文化还是要依赖于以经济为基础的国家的整体的竞争力的。当一个国家的财富的力量还不足以让别的国家折服的时候,当一个民族的生活尚未富足到让别的民族羡慕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强调“文化软实力”常常是“事倍功半”。一个国家以经济为基础的整体竞争力是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土壤。在印度,流行明星麦当娜是超级明星;在中东,年轻人伴随着音乐电视台的旋律起舞,而他们的政治领袖也在看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篮球超级明星迈克尔.乔丹在中国是备受崇拜的英雄,肯德基在天安门广场那开了个分店……世界的各个角落几乎都被美国文化所充斥着,我们认真想一想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其国家的竞争力就不难发现其真正原因所在。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日益明显。我们必须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为我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文化工作者要认清肩负的历史重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文化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三、中国该如何发展软文化

通过上述对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关系的论证与举例,我们对中国面对这一文化经济时代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就会有一些思考。

(一)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并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性

国家竞争力是由“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的,要想增强国家竞争力就必须做到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接收到外来文化,甚至慢慢的被某些外来文化所感染,这种文化的输入与我们对外的输出相差很大,使得很多人只是一味的追求很多发达国家的文化,认为资本主义的就是先进的,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受到削弱。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且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也保存的很完善,但是却缺乏一定的继承与开发。一个民族的文化想要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必须首先得到本民族的重视和发扬,所谓“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我们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做到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性,使其与现代工业文明和知识经济相结合,创造新的价值和文化观。韩国之所以国际竞争力快速提高,关键在于它做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文化立国”的政策相结合使韩国的文化软实力大增。

(二)走文化发展产业化之路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成为潮流和趋势。在以市场化手段提供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本途径。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中国文化占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也不多。纵观世界各国文化市场中的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日本占10%,韩国占5%,而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只占4%,中国所占份额与中国的文化资源水平和整体发展规模很不相称。在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可以给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整体竞争力以强大的带动力。以旅游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以文兴游,以游带文,文游兼做”很快使旅游成为支柱产业。美国号称世界文化产业帝国,从1998年起,其文化产业产值就已超过了航天航空业及农业,占本国GDP总量的18%~25%,美国的电影、电视、录相带、音乐出版总收入是600多亿美元,居美国各行业出口的第一位,占国际市场份额40%。美国还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来自美国;韩国将文化产业列为发展国家经济的龙头产业,现已成为文化出口的新兴国家和第五大文化产业国。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消费总额的30%以上。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可以把软实力转化成硬实力,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借鉴于发达国家成功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我们应该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输出文化产品,如传媒业和出版业等,并在文化贸易中有意识的传播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的文化产品,进而增强国家竞争力。

(三)“软实力”和“硬实力”和谐互动发展,共同增强国家竞争力

前面已谈到过,“软实力”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硬实力”的发展基础之上的,两者是相辅相依的关系,即“软实力乃硬实力之 所伏,硬实力乃软实力之所倚。”对于一切国家和民族来说,经济力永远是最基础的,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必然会受制于经济。所以在当今这个以文化为主题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也同样要坚持促进经济更快的和谐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并逐步培养文化创新的能力,使文化的发展既不与传统断层又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对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发展正如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教授所言:“我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强国,在发展进程中就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经济增长等硬指标上,而应该更多的关注教育和文化等软指标上,经济里面有文化,文化里面有经济,很难机械的把它们分开。”另外,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硬实力”除了前面所说的经济力以外还有促进文化发展的硬件,例如:各地区的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硬实力,只有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的物质基础和设施,才能促进文化更快更好的发展,更有助于提升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所以要想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必须“软实力”和“硬实力”两者兼顾,和谐共同发展。

四、结语语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综合竞争中,中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却是文化的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历史告诉我们,大国的崛起必须依靠文化的力量。面对西方国家及一些发达国家带给我们的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压力,我们应该加大文化发展的投资力度,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使文化经济共同发展,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2. 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湖北大学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4期。

3参见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3页。

5.花建,《文化力:先进文化的内涵与21世纪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动力》,百家出版社,2006

6.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复旦学报,1993,第3

7.左学金、刘遵义,《中国提升软实力的战略选择》,2004819 日《参考消息.参考论坛》

8.赵启正:《努力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新华文摘》2004年第11

论文化软实力与现代社会发展之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