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绚烂之后归于何处?

发布时间:2019-08-1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生新闻:绚烂之后归于何处?
作者:王
来源:《声屏世界》2009年第04
《南京零距离》一炮走红后,中国电视新闻圈中掀起了一股民生潮,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在遍地开花无限风光之后,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问题一:同质化日益突出。民生新闻的发源地南京有6档民生新闻。每档节目按30条计算,如果不重复,需要180条。如果重复一半,则需要90条。实际上,南京当地一天根本不可能发生那么多有价值的新闻,所以经常出现一件小事有三四台摄像机在拍摄的新闻。衢州广播电视台《百姓·连线》栏目曾出现上传省电视台一条新闻竟然被五六个频道同时录用的情况。有限的新闻资源在白热化竞争的同时,同质化的矛盾无法回避。
问题二:表面化已成常态。新闻资源的短缺,导致许多不是新闻的新闻被纳入播出范围。对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水管破裂的报道几成定势;一开始总是记者对现场的描述,然后是当事人、交警(消防)或是目击者的采访,事故原因也总是正在调查中,最后是记者或者是主持人提醒和劝告,给人千篇一律的面孔。这些就事论事、流于表面的事故报道,更多是由于题材缺乏的为报道而报道,换一时间、地点和人名,仍可成为另一篇报道
问题三:庸俗化比比皆是。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为吸引观众眼球,置媒体的责任于不顾,片面追求猎奇与轰动效应,热衷于对色情、暴力、犯罪等事件的报道,制作上刻意突出娱乐性、窥密性及感官的刺激性。有人曾对西部某省会城市几档民生新闻栏目做过跟踪观察,结果发现同一个栏目一周内,就有5条关于不同人命案件的报道。
问题四:边缘化开始显现。民生新闻排斥时政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其实大多数领导活动都与老百姓生活有关,他们的言行会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实际的情况却是民生新闻栏目大多以民生自居,只报道老百姓的生活琐事,与就业、升学、住房、社保、看病、扶贫济困等大民生相去甚远。殊不知,如此这般,民生新闻在满足观众一时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之后,边缘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面对民生新闻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新闻从业人员应该结合实际,向内审视,思索民生新闻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毕竟,媒介之间、栏目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任何固步自封、原地踏步,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及时调整,大胆创新,方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调整一:拓宽题材以求广。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因此,它的选题不仅包括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等事件及信息,还应包括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政策资讯、经济、文化等方面。

民生新闻:绚烂之后归于何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