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基础-口腔中的发声器官的位置

发布时间:2019-08-19 16:12:32

声音基础

口腔中的发声器官的位置

严重的地方口音会严重影响到普通话的调值和音色,

东北或者其他北方的腔调会让声音变粗,变的低沉,

广东或者其他南方的腔调会让声音变的发嗲,咬字不够力度。

所以建议普通话很不标准的同学,适当的去听一些普通话教程,

重新纠正一下普通话的发音 发声器官和腔体的认识

腔体共鸣是指声音在一定容积的腔体内折射,混合产生的声音,

腔体的大小和腔体肌肉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声音的音色

其实除了主持播音或者是学声乐的,和一小部分天生音色和腔体共鸣特别好的人,

大部分的人腔体都是未开发的。人的发声的原理是,气流推动声带发出一个基础的声音,然后通过胸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放大,形成声音。

人说话的时候,是以口腔共鸣为主,喉腔胸腔鼻腔为辅,头腔共鸣最次,但是头腔共鸣多数应用于美声或者是流行唱法里,即使是练习过头腔共鸣,在平时说话的时候也只能占到非常小的一个比例

良好的胸腔共鸣能让声音变的浑厚饱满,良好的口腔共鸣能让声音变的圆润,良好的鼻腔,头腔共鸣能让声音听起来特别集中明亮清脆,喉腔是用来传导声带发出基础声音的,其实声音的发音点位置可以在腔体移动,大家可以把声音想象成一个竖着放的管子,,声带处于管子中间,最下面是胸腔,声带上面是口腔,再上去是鼻腔,最上面是头腔,当声音通过喉腔大部分传入胸腔,就会引起比较多的胸腔共鸣,声音会变的浑厚,低沉。当声音通过喉腔大部分向上传送,在鼻腔内较高位置折射和在头腔内折射,声音会变的清脆明亮。

根据需要我们会刻意改变腔体发声的位置,例如主持播音就需要声音稍微向前靠,声悬于口,以达到咬字清晰,而唱歌一般需要把声音稍微靠后,以达到声音圆润,气息饱满,而配音的多音系CV则要跟据角色调节共鸣腔体的位置和大小,达到各种年龄的音色。

1 上唇; 2 上齿; 3 上齿背; 4 上齿龈; 5 硬腭;6 软腭; 7 悬雍垂; 8 鼻腔; 9 咽部; 10 声带;11 下唇; 12 舌尖; 13 舌前; 14 口腔;
15 舌中; 16 舌后.


声带(10)位于喉结(男人的喉结比女人明显)部位气管内。声带分为二片,不发声时分开,气流畅通,不引起声带振动。发声时二片声带相互靠拢,气流便能引起它振动,从而成为一个产生声音的振动源,就好似中国乐器唢呐(又名喇叭)的双簧苇哨、芦笙中的铜制簧片。

硬腭(5)上颌左右双尖牙连线以前的部分称为硬腭,就是当舌尖使劲抬起~感觉上面有一层疙疙瘩瘩的东西~ 那里叫做硬腭~~
再把舌尖往后伸...软软的..那里就是软腭

鼻音,是由于软腭塌下,舌中部抬高音波流入鼻腔而失去口、咽腔共鸣所致。声音暧昧不悦耳。
纠正可张大口练a母音,感觉声音打在硬腭上。

乐器除了振动体外,还需要有共鸣腔,有的共鸣腔还是可控可调的,共鸣腔不仅能使声音因共鸣而增强,而且还控制声音的音色和频率的高低。人发声器官的共鸣腔有两个,以口腔为主,鼻腔为辅,使用哪个,依靠软腭及悬雍垂(7)来选择。口腔在发声过程中的作相当于一个形状和体积都可控制的共鸣腔。在舌的动作、口的开合与唇形的变化共同作用下,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 (例如口技演员能将自然界的许多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语言所利用的声音仅是其中的一部分。鼻腔仅用来产生鼻音。因为除了悬雍垂,鼻腔没有其它可控的部件。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声音基础-口腔中的发声器官的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