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8-07-01 13:41:12

瓠瓜原产热带,也称瓠子、扁蒲葫芦。嫩瓜供食, 100 嫩瓜含蛋白质 0.6 ,碳水化合物 3.1 ,还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炒食、做汤,做馅均宜,还可晒制干条。味清淡,有清热,利水、通便、益气作用,可治口鼻黏膜溃烂疼痛。成熟的瓠瓜可做容器、装酒、装药、做水瓢、制乐器,小葫芦还是人们喜爱的玩具、装饰品。瓠瓜主要分布在南亚,非洲、南美洲,经试种成功,已成为新品种蔬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一、生物学特征

  瓠瓜喜温、种子在 1 5 开始发芽, 30—— 35 发芽最快。在生长期对温度的反应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长瓠瓜不耐高温,圆葫芦和腰葫芦比较耐高温。一般以 20—— 25 时生长和结果最适宜。

  瓠瓜根系的发育情况、也因素型不同而有差异。长瓠瓜属浅根系,其发达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 20厘米 以内,不耐干旱。而圆葫芦根系入土较深,耐旱力较强,但都不耐涝。

  长瓠瓜不耐就瘠,宜在保肥、保水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上栽培,圆葫芦生长期长,果实较大而产量高,对养料的要求也较高。

  瓠瓜对光照条件要求高,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而产量高。春夏一季栽培应实行垄作架式栽培,以利通风透光。

  瓠瓜蔓长可达数米,分枝力强,茎节易生不定根。一般主蔓结果较晚,但侧蔓第 1—2节即可发生雌花。叶呈心脏形,大而薄,叶柄长,雄花和雌花大都在夜间及早,晚光照弱的时间开放。果实长棒、圆、扁圆、腰等形状,嫩果绿色,瓜肉白色,单瓜1— 3千克 。种子白色或浅褐色,千粒重 120 左右。

二、类型和品种

  瓠瓜按其果实的形状和大小为以下 5个变种。

1 、瓠子:

  果实长圆筒形,长 50 — 67 厘米 ,果皮绿白色,嫩多汁。

2 、长把葫芦:果实下部圆大,近果柄部具有细长果颈,嫩瓜可供食用。

3 、大葫芦:果实扁圆形,嫩瓜供食,老熟后可做瓢用。是当前西瓜嫁接主要砧木。

4 、细腰葫芦:果实下部大,近果柄都较小中间缢细,嫩瓜可食,老熟后可做容器。

5 、观赏腰葫芦:果实细小,中部缢细、下大上小,成熟后具观赏价值,亦可作玩具、无食用价值。

三、栽培技术

1 、播种育苗

  根据瓠瓜对气候适应的特点,北方地区应于春季播种育苗,夏季栽培。因瓠瓜种皮较厚,不宜透水,浸种催芽需要时间较长,某些瓠瓜品种尚需浸种前将种皮破开。播种应 3 月底或 4 月初进行,苗令 45 — 50 天,先将瓠瓜种子用 5 0 温水搅拌浸种,待冷却后,继续浸泡 18—24小时,沥干表面水分后,在30— 32 条件下催芽,出芽后播于盛有营养土的育苗钵中,在日温 25 左右,夜温 1015 条件下养护,待长至 6—8片叶时即行摘心,准务定植。

2、田间管理:

  北方地区露地栽培应实行垄作。各地田间定植应选终霜后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一般在 5月中下旬。秧苗定植前要充分进行锻炼,定植株行距为 40厘米 × 70厘米 ,每 667平方米 1亩)植苗2300株左右。定植时穴施农家肥驻复合肥,坐足底水,植后封严穴口。及时铲趟,松土保温,促进根系发展,至少二铲一趟,趟后及时插架。

  瓠瓜主蔓结瓜较晚,长至 6—8片叶时(如育苗时尚未摘心),应及时摘心,促进侧蔓生长。田间一般用人字形支架,设横架2—3道。侧蔓长出后,留1—2个侧蔓,分层引蔓。当侧蔓结果后进行第2次摘心,以促进第2次侧蔓抽生和结瓜,以后任其自然生长。

  瓠瓜栽培应选择秋翻秋起垄地块进行, 667平方米 (亩)施农家肥 5000千克 作基肥,除苗期注意防治蚜虫外,很少有病虫害发生。进入伏天,防止田间积水,高温干旱及时灌水。

  瓠瓜果实有时有苦味,食后影响人的健康。苦味与栽培、管理、施用农药。化肥无关,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每次摘瓜上市前应品尝,发现味苦及时整株拔掉。一般头伏出现的瓠瓜可袋自交留作种瓜,每瓜可采种 100多粒。

瓠瓜栽培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