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发布时间:2019-03-19 01:04:33

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作者:陶倩
来源:《当代党员》2018年第1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答好时代的问卷,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美好生活不能只用物质条件来衡量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建立于对理想生活的正确感知和实际把握之上。美好生活既是一种理想的存在状态,又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200多年前,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同时他还提出人的快乐指数将会随着GDP增长而增长。在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增长几乎就等同于美好生活。经济增长或财富增加,固然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但是对国家而言,单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加重污染、挤压闲暇、贫富分化等经济增长负效应就会逐渐凸显。正如伊斯特林悖论所示,幸福并不随收入增长而增长。对个人而言,美好生活里也不能只有金钱。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人均GDP几百美元的贫穷社会跃升到人均8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人们的钱包鼓起来了,但也带来你幸福吗?的困惑。

        “美好生活是个总体概念,不能只用金钱等物质条件来衡量,还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社会生活层面。从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关注的光圈变大了,问题的对焦却更精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从改善民生水平、创新社会治理视角揭示了美好生活的内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强调的: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