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皈依·救赎 - 电影《无人区》中的人性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03 14:42:22

对抗·皈依·救赎 ——电影《无人区》中的人性反思

/张开宏,浙江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生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期】2014(000)009

【总页数】2

如果说导演宁浩的前几部作品中采用多线叙事所塑造的黑色幽默是为博观众一笑,那么影片《无人区》则是采用单线叙事的模式融合了多个意外,在延续导演自身故事风格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思考,对在现代文明遮蔽下的人的贪婪、欲望以及狰狞进行了放大式的暴露,在凌厉有序的剪辑中为观众呈现着信仰的沦落、人格的重构以及自我的救赎。

一、对抗:现代文明与原始欲望

现代文明的构建依托于理性秩序、道德以及法律对原始欲望的遮蔽,而遮蔽和约束的目的在于对的本质进行历史性的不断确认。在原始欲望中存在激励个体进步、维护个体正常生存的渴求,但也存在影响群体生活、组织秩序的罪恶。部落化来临以后,群族领袖开始试图利用理性秩序对个体进行规训,不断遮蔽存在于个体中的消极因素,在群体中实现对这一概念本质的集体性认同,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完成了基础性的构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早已区别于原始社会中群族以及个体之间对食物分配的凝视。伴随着历史的变迁消极性的欲望不断在现代社会中滋生,并与以理性秩序为标志的现代文明进行着对抗。因为尽管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理性,但是在处理社会关系和个人利益问题上总是倾向于非理性。[1]宁浩导演的《无人区》正是将生活于纷杂空间里的观众带到了一个无人的地理语境中,在这个无人的世界中野蛮肆意嚣张,主人公潘肖(徐峥饰)带来的理性秩序在面对罪恶时瞬间异化。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宁浩实践着他对人性的深度思考,他将这一群体幻化为个体置于其中,并且用他独特的影像风格见证着个体误入、迷失、自救的整个过程。

影片伊始,导演便将杀手(黄渤饰)捕隼的一组快切镜头推向观众,捕猎作为原始行为的特别意象便瞬间将观众带到了导演所塑造的无人区,在这个无人的罪恶之城上演着现代文明与原始欲望的对抗。在这个无人的世界里,个体不会寻求理性秩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暴力是他们在面对争夺时最有力的武器,在这里暴力可以拯救一切,也可以摧毁一切。法律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表征,但在这个罪恶的世界里法律已经不能成为人们权利、自由、人格以及尊严的保护伞,现代文明选择的理性秩序已经被原始欲望选择的暴力置于依靠本体力量无法翻身的境地。但宁浩导演的单线叙事中也凝聚着多个意外,由意外组成的叙事空间又为主人公增添着不同的旅途经历,在不同的经历中他代替导演进行着人性的反思与信仰的救赎。舞女(余男饰)作为女性形象开始在故事情节中发力,她的出现让主人公潘肖又看到了存在于人性当中的脆弱与温暖,舞女形象也成了导演为他找回本质的重要叙事支撑。被舞女用打火机爆裂救活的他才认识到无人区的生存哲学,他开始选择回归,在最后的博弈中他首先用智慧使交易者之间内讧,最后用炸死自己与盗猎团伙老大,保全了舞女的性命,保存了人性的温暖。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用火,在法律失去效力后,这个迷失在无人区中并试图找回自我的律师选择了无人区的规则(暴力),他用火让现代文明在与原始欲望的对抗中实现了最终的胜利。

对抗·皈依·救赎 - 电影《无人区》中的人性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