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开什么花?

发布时间:2022-12-21 11:18:38

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开什么花?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梔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花草树木无论是近年以生物科技所培育,或是古时依照时序自然生发萎死,都受到节气所影响,因而一年十二个月,各有应时擅场的花种,把当月的世界妆点得更具节气特色。
文人赏花之作明人程羽文就针对花与节气的关系,写了〈百花历〉一文。在爱花人士口中,十二个月的当令花卉如数家珍,我国古来即有「一月兰花娇,二月桃花媚,三月蔷薇展红艳,四月牡丹最尊贵,五月石榴鲜欲醉,六月鸡冠傲独帜,七月荷花俏绝尘,芬芳桂花八月香,九月菊花淡悠然,十月芦苇煽秋凉,海棠迎冬十一月,十二梅花独坐堂,笑迎春又来。」的说法。
古代文人对花的兴趣偏重於赏花,在於愉悦花之姿色而赏其神骨,因而发展出一套欣赏各种花之精髄的简要文字: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弄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阶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宫,芙蓉冷艳寒江。」后来赏花又从纯客观的欣赏,进阶到融入主见的赏析,像诗作「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形容的是梅花的美出自傲骨;「锦烂重阳节到时,繁华梦里傲霜枝。」描述的是菊花的美因其不凡;「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说明的是兰花的美在於出尘。
花神的由来
但是升斗百姓在庆祝花朝之余,总认为万物有灵,花的美丑,花的生死荣枯,应该有一位司命之神在主宰;於是人们学样於朝廷的「司花之官」,认为民间应有「司花之神」。这样的想法渐渐演变成习俗,最终反而影响了士大夫,透过他们的知识力量,创造更有亲合性的人间司花之神,成为今日普遍为国人所乐道的花神。
1/4


「花神」一词早在唐朝即已出现。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甫里集和杨州看辛夷花韵〉有「柳疏梅坠少春丛,天遣花神别致功」之句。因此,花神的说法与信仰,可能在魏晋南北朝时即已形成,后来成为唐人的诗材。
最早的花神,源自於民间生活的题材,在农业生活中,人们找到了亲尝百草的颛顼帝神农氏,封为「花皇」,以及道教的神仙女夷,封之为「花神」。到了清代,学者俞曲园又根据佛教故事,封「拈花微笑」的大迦叶尊者为总领百花之男花神;道教南岳魏夫人李华存为总领百花之女花神。
传说佛陀有一次聚众说法时,手拈一花,众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弟子大迦叶尊者默然神会,微微一笑。佛陀知他已经领悟,於是宣布:
「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正法眼藏就是禅宗以心印心的起源,而摩诃迦叶也就成了禅宗的开山祖。佛陀手中的那朵花,是他和大迦叶之间心心相通的沉默语言,也就是禅宗所谓「不可说」的最高境界。这应是俞曲园以大迦叶尊者作男总领花神的理由。
花神的演变
但是花皇、总领花神的流传远不及花神。花神女夷是《太平广记》里,南岳魏夫人的女弟子,擅长蒔花种草,后人尊她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为她的生日。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说:
「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也说:
「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可见初期的女夷既管花草,也管禽鸟;到了明代,才专职为花神。但在李汝珍作《镜花缘》时,女夷又回复成
「百花」、「百草」、「百果」、「百谷」四位仙子之一,司命九十九种花卉,加上她自己,合成「百花仙子」。
单一仙子司命百花的思想,与国人习惯的多神思想相悖,因此有一花一仙子的想法产生,这也反映了古人珍视每一种花,视花如生命的感情。但不论是
单一的花神女夷,还是一花一神只,都只是神话或想像,缺乏具体可亲的感觉;若以当令花代表当月的百花,除了具体,兼有浪漫,更能跟农耕节气结合,融入日常生活,
2/4


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开什么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