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4

发布时间:2019-08-06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运动构成联系 D.联系构成运动

3、认为人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自由,一切都是由必然所注定的观点,必然导致( A.唯意志论 B.宿命论 C.唯物论
D.历史唯物主义

4、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内容和形式的相互转化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7、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 A.偶然性 B.必然性 C.现实性 D.可能性

8、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9、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A.主观性 B.能动性 C.随意性 D.物质性

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11、所谓抽象的人性论是指(
A.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
B.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 C.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 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

1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13、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14、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资料生产才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5、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文化标准

16、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最终根源都存在于( A.物质世界之中 B.主观想象之中 C.绝对精神之中 D.本本原则之中

17、社会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

18、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思想
C.共产主义精神 D.无私奉献

19、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阶级关系 B.夫妻关系 C.政治关系 D.经济关系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是偶然的 B.纯粹是必然的
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D.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二、多项选择


1、认识的主体包括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是((((( A.个人主体 B.集团主体 C.反映主体 D.类主体 E.可知主体

2、意识的产生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是(((((
A.由没有反映特性的物质发展到具有反映特性的物质 B.由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剌激感应性 C.由低等生物的剌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D.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的产生
E.由低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
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出
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

4、社会进步()()()()
A.其基本趋势通过新旧社会的更替来表现 B.其最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C.表现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 D.其最高标准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E.是指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体现和巩圄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E.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要做到((((( A.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 B.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C.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 D.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 E.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


7、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物质关系 D.经济关系 E.生产关系

8、人脑与电脑的区别是(((((
A.人脑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电脑是一种纯粹的机械物理过程 B.人的意识是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C.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思维模拟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或超越人脑思维水平 E.人脑思维的发展决定电脑的模拟的发展

9、一般地说,政治和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因为()()()()()
A.它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基础 B.它体现着一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 C.它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重要影响
D.它既属于社会意识,又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E.它是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变化的的根源

10、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三、简答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2、简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四、辨析

1、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五、论述

1、运用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六、材料题

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
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柯说:‘民为贵,手土程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尽心下》
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荀子·王制》 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元历史"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十六册
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许可
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
"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 (3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一、单项选择

1.D 2.D 3.B 4.A 5.B 6.B 7.D 8.D 9.A 10.B 11.B 12.D 13.B 14.C 15.A 16.A 17.A 18.A 19.D 20.C
二、多项选择

1.ABD 2.BCD 3.BD 4.ABCE 5.ACDE 6.ACE 7.CDE 8.ABCDE 9.ABC 10.ABCDE
三、简答
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应注意以下原则: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2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改革必须在党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改革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变革过程。
(4)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必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5必须£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氏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氏族的历支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氏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氏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有些国家和氏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在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社会形态具有复杂性。
(3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中概括出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中把握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四、辨析


1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在此处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
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特别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在先的,它决定着逻辑。唯物史观
主张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就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的逻辑也应从哪里开始。
但历史是非常复杂的,包括无数的细校末节和偶然因素,逻辑是对历史的概括,是以理
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舍弃那些细校末节而抓住主干和本质的东
西,这就是逻辑对历史的"修正",没有这种"修正"就不可能正确地把握历史。 所以,我们既要坚持历史决定逻辑,这就在历史观上坚持了唯物论;又要坚持逻辑"
"历史,做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这就是在历史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2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这是列宁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正确论断。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
,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
力。非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表现为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反应,包含着发展出生物反映形式的
可能性。生物出现后,则具有了刺激感应性这种反映特性,动物则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和动
物心理这种反映形式。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
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而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列宁的上述论断不仅是合乎
逻辑的,而且是合乎事实的。

五、论述
1 :(1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既克服又保留。
(2这一原理说明,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对传统文化,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概排斥,搞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粉,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


2 :(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2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原有的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现象,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只有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决策高度集中,法制不健全等现象,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扫清道,才能巩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

六、材料题
1 答案要点: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
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久治安为目的,站在君主
和剥削阶级一边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 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
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
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
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