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 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单元综合测试浙科版选修1

发布时间:2018-07-06 08:44:18

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

(45分钟,共100)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

1.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  )

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氮源和维生素

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2.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紫外线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3.高温灭菌的原理是(  )

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

B.微生物对于高温环境不适应

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

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

4.下列操作与消毒和灭菌无关的是(  )

A.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

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

C.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D.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

5.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这一理想的凝固剂,下列关于琼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C.琼脂凝固点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D.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

6.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7.有关平板画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B.每次画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画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C.在第二区域内画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D.画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面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9.土壤中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放线菌

10.选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需氮源为(  )

A.硝酸 B.氨

C.尿素 D.蛋白胨

11.用做土壤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培养基要严格(  )

A.防腐 B.消毒

C.灭菌 D.化疗

12.向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后,指示剂将(  )

A.变蓝色 B.变红色

C.变黑色 D.变棕色

13.下列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  )

①人 兔 牛 蘑菇 纤维杆菌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③⑤

14.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15.请选出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  )

①土壤取样 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 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16.下表表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培养基调节好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菌种

17.培养基在计量、熔化后,首先要做的是(  )

A.调整pH B.分装

C.灭菌 D.搁置斜面

18.某细菌培养至对数期,当细菌数目为105/mL时开始计时,90 min后细菌数目为1.6×106/mL。试问再过多久细菌数目会达到6.4×106/mL(  )

A30 min B45 min

C60 min D90 min

19.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项(  )

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种任何微生物

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C.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

D.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

20.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  )

A.热带雨林中土壤

B.寒带森林中土壤

C.花盆中

D.荒漠地区

二、非选择题(40)

21(8)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word/media/image3_1.png

(1)加入化合物A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

(2)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平板画线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在每次画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哪些对照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培养?

22(14)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此培养基的营养要素有______类,其中蛋白胨能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各种成分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的是________

(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5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稀释倍数为105时,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

23(8)下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根据需要配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如下,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5 g      1 g       1.2 g      0.9 g

MgSO4·7H2O   KCl   酵母膏、水解酪素

05 g       0.5 g      适量

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________,菌落数________,即可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3)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平板画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请回答下面两个实验中的问题:

word/media/image5_1.png

(1)实验室保存的大肠杆菌不慎混入了酵母菌,上图所示将混合菌液稀释后,利用固体培养基培养所显示的两种菌落。下面是筛选分离大肠杆菌的一般操作,请回答:

第一步:向一个培养皿内加入某种物质,其中的大肠杆菌不能生存,而酵母菌生存不受影响。加入的某种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鉴别并筛选出大肠杆菌。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

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培养基中的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2答案:A 解析: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牛奶为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可采用巴氏消毒法。

3答案:C 解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表现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物质,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高温能使它们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故C项叙述就是高温灭菌的原理。

4答案:C 解析:要建立有菌观念。接种用具、器皿、空气中都充满了微生物,都有污染的可能,必须严格地消毒灭菌。ABD都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灭菌或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是为了防止污染,与灭菌无关。

5答案:C 解析: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它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固体培养中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和菌种鉴定等。琼脂作为一种理想的凝固剂,是其性质决定的,琼脂不会被微生物利用且对其无毒害作用,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琼脂在98 以上熔化,在44 以下凝固,所以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6答案:A 解析: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而不是灭菌。

7答案:C 解析:纯化大肠杆菌的平板画线中,接种环取菌种前灼烧的目的是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培养物,以后每次画线前的灼烧接种环为了杀死上次画线后残留的菌种,画线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是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从第二次画线开始,每次画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画线的末端。

8答案:A 解析: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包括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后制成的,加水不能再变成液体培养基;单个细菌用肉眼看不见,肉眼可见的是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9答案:A 解析:土壤中的微生物,70%90%是细菌。

10答案:C 解析: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11答案:C 解析:防腐是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能防止食品腐败或霉变;消毒是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体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具有防止感染或传播的作用,一般消毒对芽孢无杀灭作用;化疗是利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学物质如抗生素,对生物体内部的微生物感染组织或病变细胞进行治疗,以杀死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对培养基利用某种方法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后的培养基不再有可存活的微生物。

12答案:B 解析: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加入酚红指示剂将变红。

13答案:C 解析:兔、牛为草食性动物,其肠道内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蘑菇、纤维杆菌能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人不能消化纤维素。

14答案:B 解析: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牛奶或酪素制备培养基平板,微生物生长时若产生蛋白酶,则会水解牛奶或酪素,在平板上形成透明的蛋白质水解圈。

15答案:C 解析:首先是土壤取样,再进行样品稀释,最后是培养与观察。

16答案:B 解析:此配方中,葡萄糖主要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同时还可提供生长因子。从用途看该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在调节好pH后,还需灭菌后才可用于菌种的培养。

17答案:A 解析:制作培养基有许多事项要注意,在计量、熔化后首先要做的是调整pH

18答案:A 解析:细菌的分裂为二分裂方式,其数量呈指数增长,因此当由105/mL增至1.6×106/mL,则说明其增殖了4次,周期为90 min/415 min/次,当其由1.6×106/mL再增至6.4×106/mL时,又增殖了2次,共需:15 min/×2次=30 min

19答案:D 解析: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设置对照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单一变量原则,即除了所要验证的条件不一样之外,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本实验中培养基的量都是在倒平板时目测估计的,所以其中的含量不是绝对的等量。一般来说,固体培养基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菌落的数目。

20答案:A 解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纤维素含量高,纤维素分解菌含量较多。

21解析:(1)加入某物质后能将细菌筛选,则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只有化合物A能提供氮源和碳源,因此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都来自化合物A

(2)第二次开始画线前必须灼烧接种环,目的就是为了杀死上次画线后残留于环上的同种菌。

(3)为了对照,需要设置空白选择培养基。

答案:(1)选择 化合物A

(2)杀死上次画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3)不接种的空白选择培养基,证明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是否被杂菌污染)

22解析:(1)培养基应该有五大营养要素:氮源、碳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此培养基中已有了4种,其中蛋白胨可提供氮源、碳源、生长因子(维生素)

(2)调整分装前pH是十分必要的。

(3)平均菌落50个,液体量为0.2 mL,则稀释前每毫升中菌落数为50÷0.2÷1052.5×107

答案:(1)④ 氮源 碳源 维生素

(2)调整pH

(3)30300 2.5×107

23解析:(1)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关系上解答。

(2)由于纤维素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降解利用的,而葡萄糖则是,所以菌落数会明显增多。

(3)本实验使用的是涂布平板法,便于计算菌株数。(这是液体培养基)

答案:(1)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2)葡萄糖 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

(3)稀释涂布平板 平板画线法难以根据稀释液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24解析:这是一道应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分离微生物的题目,主要考查步骤。(1)其中的添入物质为青霉素,通过比较菌落,鉴别、筛选出大肠杆菌。

(2)噬菌体是病毒,它不能直接用无生命的物质标记,所以得先用含32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使菌带上32P后,再用噬菌体去侵染,才能达到目的。步骤设计中要体现这一特殊之处。

答案:(1)青霉素(或抗生素) 与另一培养皿内两种菌落的比较

(2)将宿主细菌培养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含有 32P 的细菌 用T2噬菌体去感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待细菌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便被32P标记上了

2017 - 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单元综合测试浙科版选修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