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边塞诗

发布时间:2011-11-20 10:58:00

《从军行》之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之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之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如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博克达山   宋伯鲁
月窟通天柱,神池戴地灵。
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
松雪留仙蜕,莲花入帝瓶。
三峰绝依傍,终古插苍冥。

发二台      洪亮吉
看山不厌马蹄遥, 笠影都从云外飘。
一道惊流直如箭, 东西二十七飞桥

〖出塞〗作者: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 
葱岭秋尘起, 全军取月支。
山川引行阵, 蕃汉列旌旗。 
转战疲兵少, 孤城外救迟。
边人逢圣代, 不见偃戈时。
 
〖嘲雪〗作者: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 
昨日发葱岭, 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 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 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 毛衣已应故。 

〖登单于台〗作者:李士元,唐代诗人。 
悔上层楼望, 翻成极目愁。
路沿葱岭去, 河背玉关流。 
马散眠沙碛, 兵闲倚戍楼。
残阳三会角, 吹白旅人头。 

〖执契静三边〗作者:李世民,唐太宗。 
霜野韬莲剑, 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 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 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 春冰弥轸虑。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作者:温庭筠(812866)中国唐代诗人。 
百尺青崖三尺坟, 微言已绝杳难闻。
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
暂对杉松如结社, 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 葱岭唯应见宋云。

胡无人 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

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 ( 兼领一作谁者 )
流星白羽腰间插。
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
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
旄头灭。
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
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
汉道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 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写戍边征人,劝世上少年。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 白骨乱蓬蒿。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 

《古意》  作者:李颀 
男儿事长征, 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 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 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 

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刚 
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军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 
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 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 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 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 
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 
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  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 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 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葡萄入汉家。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 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 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 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 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书边事》  作者:张乔 
调角断清秋, 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 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 
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 
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 
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 

《苏武庙》  作者: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这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的苏武。晚 
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祖国的时代的需要。 

《塞下曲·其一》作者:卢纶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这组诗,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诗是歌咏边塞景物。第一首写将军动员 
出发时的声势。 

《塞下曲·其二》  作者: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第二首写将军夜里巡逻边境高度警惕。 
《塞下曲·其三》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塞下曲·其四》  作者:卢纶 
野幕蔽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第四首写凯旋归营,设宴劳军的欢乐场面。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 
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 
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 
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 
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 
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 
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 
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 
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 
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 
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字,怨情自生。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渭城曲》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 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 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 
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 
要,境界孤危。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为边塞诗的绝唱。

边塞诗咏红柳精选
1.红柳 【清.邓鑚先】
长榆浅草遍天涯,废垒荒营一径斜。
紫塞萧萧秋去马,丹枫点点暮归鸦。
玉颜秋黛飘香粉,羌笛悲声怨晚霞。
瀚海阑干多少恨,襟痕烛影隔窗纱。

2.红柳花 【清.祁韵士】
自生自长野滩中,吐穗鲜如百日红。
最喜迎人开口笑,却羞卖俏依东风。

3.红柳 【清.纪晓岚】
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
若与绿杨为伴侣,腊梅通谱到梅花。
注:通谱,指可把红柳和腊梅、梅花一样的顽强高洁品性歌咏。

4. 红柳 【清.纪晓岚】
茸茸红柳欲飞花,歌舞深处看柳娃。
双角吴童真可念,谁知至竟不辞家。
注:柳娃,《历代西域诗钞》注解:红柳娃产于深山中,色泽肤理,无一非人,明秀端正如三四岁小儿,每折红柳为圈,戴之而舞,其声呦呦。或至行帐窃食,为人掩得,辄涕泣拜跪而求去,不放之则不食死,放之则且行且顾,俟稍远乃疾驰。颇不易见,亦无能生畜之者。邱县丞天宠云,顷搜驼深山,曾得其一,细谛其状,殆僬侥之民,非山兽也。由此可见,纪晓岚也有幸见到过这样一个煞是可爱的侏儒红柳娃。
5. 红柳 【清.萧雄】
红柳花妍莫可俦,白杨风惨易悲秋。
萧萧落木榆关泠,最动乡心依戍楼。

6.马上闲吟 【清.施朴华】
下山山路傍溪斜,卤气浮如雪映沙。
萧萧迎马白杨树,的的娇人红柳花。

7.马兰井晚行 【清.李銮宣】
盛夏塞犹峭,荒原草不多。
几只红柳影,对客舞婆娑。

8.库尔喀喇乌苏道中 【清.宋伯鲁】
奎屯河南云如火,奎屯河北雨似丝。
行人遥指九城去,一路赤柽花满枝。
注:库尔喀喇乌苏,清代城名,即今新疆乌苏市。九城,指清代伊犁九城。赤柽,红柳别名,见于《汉书.西域传》。

红柳简介:
  红柳是塞外特有的植物。清代诗人萧雄对红柳作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其《西域杂述诗》注释云: “高不过三尺,大者围四五寸,叶细类柏,色似蓝而绿,开粉红花,如栗如缨,有似紫薇,嫣然有香,木中之最艳者。皮色红光润而贴,削之更现云纹。每枝节处,花如人面,耳目悉具。性坚结,西域人用作鞭杆。
 红柳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其祖籍远在非洲。树龄在百年以上者不足为奇。新疆红柳种类之多、分布之广、面积之大居全国之冠。它们落地生根、四海为家,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吸吮着大地的养分,默默地成长壮大,对环境从不苛求。无论戈壁、沙漠、盐碱地、河滩地,直至山边河岸,都有它们的足迹。虽然它的形态婷婷袅娜,但它的性格犹如松柏之坚毅。沙高一寸,它高一尺;沙高一尺,它高一丈,从不低头、后退。红柳花开在夏秋之季,在戈壁荒滩中,它却并不孤单寂寞。  红柳还是美化环境的好材料。近年来,人们把红柳丛植于庭院,它秀丽的绿叶,艳丽的红花,柔韧不折的枝条,迎风婆娑起舞的姿态,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再推荐一首西域农家乐风情诗:
轮台歌 【清】施朴华

胡麻叶大麦穗黄, 百株垂柳千株杨。
东村西村通桥梁, 鸡鸣犬吠流水长。
养蚕作茧家满筐, 种豆绕篱瓜绕墙。
趁墟日出驱马羊, 秧歌杂沓携巴郎,
怀中饼饵牛酥香, 巴郎汉语音琅琅,
中庸论语吟篇章。 .......
注:秧歌,同鸯哥,指歌姬。

戈壁杂诗 【清】宋伯鲁

 
种树皆连屋,移家总面山。
晚炊斜日里,残雪小桥湾。
寂寂岁云暮,劳劳人未闲。
山程与沙堠,不觉损朱颜。

 
沙枣不辞丑,白杨相竟高。
乌巢拱落木,兽骨委秋壕。
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
此行多胜侣,万里忘尘劳。

胡桐泪 【清】祁韵士
怜渠蜷曲养天年,樗散甘推梁栋贤。
独讶无端频下泪,疗人疾病结良缘。
注: 胡桐:胡杨树。樗:臭椿树。胡桐泪,又名胡杨泪。胡杨是会流泪的树。千百年来,这自生自灭的天然胡杨,总是默默地为人们提供各种财富。它的木质,质地坚硬,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它的嫩枝、树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钙和钠盐,是牛羊爱食的饲料;就是它流出,很快变成一种结晶体,叫胡杨碱,也可以食用、洗衣、制肥皂……也可入药治病。《本草纲目》有载。

胡桐泪一诗注解:

 1.祁韵士:【1751--1851】,山西寿阳人。乾隆43年【1778】进士。在户部郎任上,因受局库亏铜案牵连,被流放到新疆伊犁。在伊犁受到伊犁将军委托,主持编撰方志《伊犁总统事略》,同时写出了《西域释地》、《万里西行记》、《西域竹枝词》等著作。他是乾嘉学派之中的西域史地派重要学者。

2. 胡桐:胡杨树。樗:臭椿树。《通考》云,胡桐乃不堪用之木。实则缪矣。塔里木人都知道,胡杨木是新疆的常用建筑材料,胡杨木做家具也很不错,比新疆杨耐用,木纹很好看,也比沙枣木柔韧,少结巴,便于加工制作。

3. 胡桐泪,又名胡杨泪。胡杨是会流泪的树。千百年来,这自生自灭的天然胡杨,总是默默地为人们提供各种财富。它的木质,质地坚硬,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它的嫩枝、树叶,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钙和钠盐,是牛羊爱食的饲料;就是它流出,很快变成一种结晶体,叫胡杨碱,也可以食用、洗衣、制肥皂……也可入药治病。夏季,因日晒胡桐津液结为泪状物,白色最佳。以烧酒冲三厘慢慢服下,治疗胃病甚佳。亦可治疗瘰疠,即颈项之间淋巴结核病。小的为瘰,大的为疠。俗称小疙瘩。《本草纲目》有载。

胡桐泪一诗简析:
 此诗写的是被视为无用之物的胡杨与宝贵的药材胡杨泪。枝干蜷曲不直,胡杨作为木材不被看好,但正因为如此,才躲过了被砍伐的劫难,得养天年。胡杨因为自己无用于人世而流出的悔恨之泪,却可以造福人间。此时可谓清代像林则徐、邓廷桢、洪亮吉、祁韵士、史善长、纪晓岚、施朴华等众多发配新疆,后主动投身新疆的仁人志士高风亮节的写照。
 上世纪70年代《人民日报》记者孟晓云专程来新疆阿拉尔市采风,本想看看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尽人意,却在当时的阿克苏地区宣传部长宣惠良的介绍下,了解了一些塔里木人的事迹,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胡杨泪》。从此,胡杨树名声大噪。
 维吾尔人说,胡杨树有三千年寿命。长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烂1000年。孟晓云把这篇作品的主人翁钱宗仁比作一棵扎根在阿拉尔的胡杨,一个曾被忽略的倔强的灵魂。在沙漠旱风的席卷和盐碱的吞噬中,那被压抑、被扭曲的人性终究要伸直它的躯干。他不抱怨,不灰心,因为,他知道以往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不幸,生活前进了,他正和人民和国家一道共享春风的吹拂。其实胡杨树的品格也正是朴实坚韧顽强的维吾尔人的写照,更是在边疆建设中不屈不饶、默默奉献的无数军垦儿女的写照。


<<铁门关西楼 >> 岑参
铁关天西崖,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铁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银山碛西馆 >> 岑参 
银山西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粘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铁门关位于天山东侧,是北疆进入南疆的必经之地,形式显要,孔雀河穿关峡而过。唐代岑参戍守边关,路过此地留有诗句银山碛西馆铁门关西楼,反映出此地的荒僻和地势的艰险,以及气候的恶劣。如今,铁门关东边的戈壁滩上建成南北疆的通衢大道,公路和铁路畅通无阻,铁门关不再是交通咽喉。

库尔勒市在这里建设了水电站,并重建了关楼,镌刻了岑参的诗篇,镶嵌在关峡的岩壁上。

〖嘲雪〗作者: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 
昨日发葱岭,  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  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  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  毛衣已应故。

古代边塞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