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警示

发布时间:2013-12-04


防诈骗警示

一、诈骗手段: 1、网络诈骗:利用在互联网上购物、聊天、找工作、订票以及中奖等方式进行诈骗。
1网上购物诈骗:实施此类诈骗的对象主要是在网上购物的人员。
骗术一:冒充网站客服人员以交易出现问题,要求受害者提供网银账号、证件号码、手机等信息,通过发送验证码等手段,骗取受害者银行卡上存款。
骗术二:冒充网店店主,在交易付款阶段提供假的链接网址,骗取受害者网银存款。此类多见于网上购买手机充值卡、游戏充值等。 2)网上聊天诈骗:主要利用各类聊天交友平台进行诈骗。 骗术一:盗用受害者好友的QQ号,以各种需要用钱的理由,让受害者向其提供的银行账号打款或向其提供的手机账号上充值。
骗术二:通过聊天取得受害者信任,然后提出各种需要用钱的理由,来骗取受害者钱财。得手后往往立刻消失。
骗术三:盗用受害者好友QQ号之后,截取视频画面或片段,打消受害者顾虑后实施诈骗。此类诈骗多见于好友之间,父母亲朋之间。
骗术四:截取受害者照片,通过技术手段合成所谓的艳照、裸照,或者直接称手中有受害者的裸照,视频,对受害者实施诈骗。 3)网上招聘诈骗:利用大学生课余时间找兼职的想法,在互联网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的诈骗信息,以缴纳保证金等理由骗取钱财。 4)网上订票诈骗:此类诈骗多发生在放假前夕,冒充网上订票网站,骗取订票人钱财。



5)网上中奖诈骗:利用媒体上正在进行的各类选秀以及热门栏目,建立虚假的所谓官网,或在其他网页弹出中奖的对话框,引诱受害者受骗。
2电话诈骗:一类是利用各种技术设备,将电话号码变更为一些常见的公众服务号码,或者直接使用外地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冒充各种职能部门实施诈骗。另一类是猜人诈骗。
1)冒充公安人员诈骗:以公安机关破获的某些案件,如涉枪、涉毒或洗钱等案件,与受害人有关为由,使得受害人感到害怕。进而称怀疑有人利用受害人的信息,并以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为由,骗取受害人信任,将银行卡上的存款转账到提供的账号上。此类诈骗的实施人往往知道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并且有完整的诈骗链。
2)冒充教育机构人员诈骗:此类诈骗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申请助学金的学生。违法分子往往对个人信息掌握详细,实施此类诈骗时,不只给学生本人打电话,也会联系其家人,以提高可信度。
3冒充法院、医保或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以收到法院传票、医保卡被冒用、手机卡出现欠费等理由实施诈骗。此类诈骗多为电话录音,无固定的诈骗对象。
4“猜猜我是谁”诈骗:此类诈骗实施时,骗子会让接电话的人猜一下自己是谁。一旦受害人说出一个人名,就会顺水推舟展开诈骗。多以到附近城市游玩或出差,顺路要来看看为由取得信任。之后会再次打电话说因遇到紧急情况急需用钱,要求受害人汇款实施诈骗。此类诈骗也无固定的诈骗对象。
5恐吓电话诈骗:冒充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拨打恐吓电话实施诈骗。内容多为受雇伤人或隐私要挟。
6受伤生病诈骗:行骗者在取得受害者相关信息后,会冒充学


校老师等工作人员联系受害者家人,称受害者发生生病、受伤等紧急情况,急需用钱。而同时会让受害人的手机处于占线或关机状态,实施诈骗。
3短信诈骗:此类诈骗以中奖诈骗为主,告知短信接收者中奖为由,诱使受害者与之联系,后以需缴纳税金、保证金等理由实施诈骗。另外,短信诈骗还有恐吓短信,直接发送账号要求汇款等形式。此类诈骗无固定诈骗对象。
4、推销诈骗:诈骗实施者冒充某些厂家销售员,以找兼职推销为由,到学生公寓实施诈骗。常见的手段有:到学生公寓,以便宜的价格将所带来的货品卖给学生,多以推销文具、化妆品居多。待其离开后,受害者清点数量时,发现缺少很多。
5、借用银行卡诈骗:此类诈骗多发生在路边、校园内。骗子驾驶车辆先以问路等理由与受害者搭话,离开后很快返回,称银行卡遇到问题,要借用受害者的银行卡打钱,在骗取受害者信任后,将银行卡上的存款转走。实施此类诈骗的人员多驾驶车辆,衣着整齐,谈吐举止得体,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
6、隐私诈骗:利用校园情侣外出住宿等机会,在一些小旅馆房间内安装针孔摄像头,拍摄隐私镜头,实施诈骗。
二、防范对策:
总体对策:多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案件案例学习,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遇有可疑情况,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学校、老师及公安机关反映,防止财产损失。另外,有的诈骗实施者在实施诈骗时,为提高可信度,会提供受害人的一些个人信息,这种情况与现在个人信息泄露严重有关,并不是真正涉及诈骗者所提及的所谓的案件。



(一)网络诈骗:
1、不要在互联网上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资料,照片等信息。 2网上购物时选择正规网站,诚信商家。在遇有自称是客服的人员,要多方面进行核实。手机充值、购买游戏点币尽量不要再网上进行。
3不要随意点击网络链接,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恶意网站窃取个人信息。
4、遇有QQ等交友平台好友涉及钱财问题,不要轻信,从多方面予以证实。
5不要随意轻信网上招聘信息,遇有缴纳保证金之类的要求,决不予理睬。
6、网上订票、充值到正规的官方网站,遇有可疑情况,要多方认证。
7、不要轻易相信虚拟世界的有关信息。 (二)电话诈骗:
1遇有自称是公安机关的诈骗,首先不要紧张,再次不要按照其提供的程序进行认证。可以第一时间到派出所或拨打派出所电话进行咨询。
2遇有自称是教育机构人员的诈骗,不论其联系了多少亲属,要与当初申请助学金的机构取得联系,确认真伪。
3、遇有自称是法院、医保处人员的电话,特别是录音电话,一定不要予以理睬。
4、遇有“猜猜我是谁”的诈骗,这类诈骗的特征很明显,若在接电话期间产生怀疑,可以通过一些与所猜的人有关的事项来验证对方的真伪。



5接到恐吓电话,诈骗实施者所掌握的信息一般是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所获得的,不要受其蛊惑。若存在疑虑,可到公安机关咨询或反映情况。
6、受伤、生病的诈骗一般针对就是在校大学生。预防此类诈骗,应当及时与家长、学校做好沟通。可以给家长多留几个同学、老师的电话,以防在关键时刻联系不到。还要告诉家长不要轻信此类电话,一定要多方求证。
7、要坚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信条。
(三)短信诈骗:此类诈骗多为群发,无固定对象。接到此类诈骗短信时,不要予以理会。
(四)推销诈骗:多是利用学生的想找兼职赚钱的想法。遇有诈骗,首先不要相信,正规企业会通过正规渠道招聘。其次,类似推销文具之类的诈骗,若已付钱,一定要当面点清数量,发现数量不对,立刻要求退款,防止造成财产损失。同时要及时报警。
(五)借用银行卡诈骗:遇有在路边搭话,涉及财务等问题时,要提高警惕。可不予理睬。另外,一定不要搭乘其车辆,以防发生其他不测。
(六)隐私诈骗:要注意自身隐私的保护。不要在网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外出时要注意自身保护,住宿到正规宾馆,不要贪图便宜,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


防诈骗警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