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3 20:38:01

行业分析:

一、服装行业概述

1.1服装行业概要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此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加也正加速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化,服装业界的海外贸易也逐步增加,海外贸易的方式也将向多样化发展。

1.2服装行业一般特征

企业特点

1私营企业较多,管理决策比较随意。

2品牌产业化-从品牌、产品、原材料、加工、营销、人力资源等全方位建立产业联盟。

3 拓展二线品牌-多品牌运作。

4多元 化运作-增加服装品类;利用品牌优势进入其他领域(鞋帽、箱包等)。

5产品严重积压。

6各种分销方式并存(自营店、商 场专柜、批发、代理、买断、连锁、加盟店等)。

服装企业运营模式

1虚拟运营――拥有品牌,产品加工外包。

2以生产为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创立自己的品牌。

3自己拥有加工能力,品牌有一定知名度,拓展营销渠道,扩大品牌知名度。

服装产品特点

1小批量、多款式。

2多种属性(款式、颜色、尺码、面料)。

3销售时间短(3060天)。

4 积压产品不易处理,目前由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共同分担这份风险(要求一定的退货比例)。

5 除了款式、颜色、规格、面料外,还应该有年份、季节、品牌、价格等。

与其他行业的不同点

1除了颜色、尺码、面料外,还有季节、年份、品牌。

2退货比例。

3加盟店的管理。

4付款方式(先款后货)。

5受销售时间限制。

服装行业现状

2007年,服装行业大企业纷纷出手开始了新一轮“圈地运动”,原来在从业于沿海发达地区回乡创业的“新企业家”队伍也在内陆省份开始圈地建厂,圈地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河南省、重庆市等省市地区。杉杉、雅戈尔、报喜鸟、红豆、波司登等上市公司率先在上述地区大规模投资,法派、培罗成、高邦、凯撒等大企业也将西服、衬衫、职业装等大类产品生产线迁往外省。同时,承接转移的内陆地区也在进行着“招商战”,通过专业工业园区建设、服务手段升级、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经济政策优惠等手段来吸引优质资产投资。《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也推进了梯度转移进度。 梯度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几点:承接外销订单转移。鉴于劳动力供给不足、成本上升、能源紧缺、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以无法按照原有价格完成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加工,海外客户在寻找转移这类产品加工的承接地,一部分订单转到了比我国更具报价优势南亚国家,另一些订单则转向了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国内陆省份。转移的主要产品有针织服装、休闲类服装、童装、牛仔服装等。

属地化销售的产品本土化生产。过去几年,一些沿海地区品牌争相开辟中西部地区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淘汰,部分品牌已经稳固了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市场,并以此为原点向周边城市和地区辐射。为了满足市场对产品更新速度的需求,一些品牌将部分生产转移到这些内陆地区。不仅生产,还包括物流系统建设的触手也伸入了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沿海大企业将大规模流水线性产品转移至内陆省份。迫于劳动力、能源、成本等因素,沿海大企业已经开始将批量较大、变化较小、交货期要求较低的,例如:职业装、西服、衬衫等大规模流水线性产品转移到内陆省份。

“回乡创业”团队成为内陆省份产业大军中亮丽的风景。比沿海地区大企业更早看到中西部地区开发价值的恰恰是从这些地区走出去的“打工者”。近两年,一些拥有一定资金和企业运作、市场经验、掌握一些客户群体的职业者回归故乡,成为内陆省份创业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内陆省份吸引投资也在竞争。近两年,安徽、江西、四川、河南、重庆等内陆地区都在纷纷兴建专业工业园,不仅对承接梯度转移提供优质的硬件服务,更在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劳动力培训和劳务市场建设、物流和金融服务、生活区服务建设等方面大做文章,例如:河南省提出“一站式”服务和“首席服务官”概念都能够体现出内陆省份承接转移的决心和信心。各地方行业协会也在不遗余力地为承接转移牵线搭桥。

1.2.1“商业创新”精彩纷呈

2007年,行业内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PPG一石击起千层浪,不仅引出了一系列的“追风”,更是博得了持续一年的关于商业创新模式的激烈讨论。2007年商业创新可谓精彩纷呈,报喜鸟高调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服装直销品牌“宝鸟”、 ITAT跨行牵手百事公司、OUTLETS大受追捧、尾货市场瞄准库存等等。企业的促销手段也不断升级,除了奥运经济以外,美特斯·邦威、安莉芳、才子的“体验消费”;真维斯等“爱心”活动;吉芬、例外、劲霸、庄吉、耶莉娅、利郎等在国际秀台轮番上场;安踏、匹克结盟NBA,也有品牌走专业技术路线,打出“专家”、“标准”牌,2007年,服装行业商业竞争精彩纷呈。

1.2.2社会责任造就和谐商机

近几年我国劳动法不断的深化执行,在国际市场对劳动用工标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社会责任”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词。2007年,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CSC9000T10+100+1000”工程带动下,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起来。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晨风集团经过两年考察期成为了美国劳动公平协会在华第一位会员单位,大大提升了晨风集团的国际美誉度和信誉度,也为该集团带来了更多的优质客户,使晨风集团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下依然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出口行业的成功范例。

1.2.3产业资源加速向大企业流动

在产业调整进程中,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遇到阶段性困难,出现部分小型企业不堪重负被迫关停现象。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调查,中小企业的关停现象主要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服装产业发达地区,根据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服装主产区调查显示,以外贸加工为主业地区小企业关停现象较为严重,约占该地区中小企业数量的8%左右,个别地区超过10%,小型外资企业撤离现象也比较明显。

这些地区的明显特征是,经济较发达,劳动力以及水、电等其他生产要素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人均GDP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纺织服装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较某些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内企业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技术装备水平、人员素质、管理规范化等各项基础条件相差悬殊。

导致小企业关停的原因大致有四个:一是受产业相关政策调整、国际需求和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以外贸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难以生存。政策调整对服装中小企业压力最大的是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这两项因素直接增加了小企业的加工成本,长期以加工“大路货”和依靠“较低价格”来维持“薄利”的生存方式在政策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诸多要素成本刚性上升的情况下已难以保持赢利。

二是内贸加工中“欠债”问题拖垮企业。2007年,国内需求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市场也逐渐成为服装企业的主要战场。在这个市场预热的特殊时期,众多“品牌”应运而生,很多新生品牌采用虚拟生产而省去较为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再利用特许加盟方式铺开销售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自身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品牌”企业主要依靠赊欠加工商账款和收取加盟费、订货定金、订货费等作为自身资金周转之用,而市场业绩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则是个未知数。而拥有小规模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些“新品牌”的主要加工商,他们希望通过宽松的还款政策稳定住国内客户,因此导致小企业的应收账款雪球越滚越大,使得企业不堪重负,难以维持正常生产运转。

三是上游企业关停现象波及小型服装企业。小型服装企业的上游面辅料供应商往往也是纺织行业中的小型企业。2007年,纺织企业受到“环境标准”要求的限制,众多排污环保、节水节能指标不能达标的小型纺织企业被迫关闭,从而切断了小型服装企业的供应链。首先是造成小企业采购较低价格原料的困难,同时也造成这些企业通过上游企业分解资金压力的能力降低。

四是政府正面引导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关停。在我国部分服装产业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尽管这些企业还没有真正面临“倒闭”,但政府已经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引导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暂时或永久“关停”。很多小企业在政府的劝导下,意识到继续按照以往的做法确实难以维持长久发展而在妥善处理员工等善后问题后主动关闭。由于小企业关闭而产生的劳动资源很快被当地或周边地区的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吸纳。

1.3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服装产业日趋成熟,国际竞争力也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产品质量创新优势、产品开发创新优势、品牌创新优势、文化创新优势的高层次优势转变。2007年是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年,产业的微妙变化都将对我国服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2007年,中国服装产业的纵深发展将为我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的变化奠定基础。

(一)中国服装行业用先进技术化解劳工问题。

迫于劳动力紧缺危机,借助于人民币升值换汇优势,新一轮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之风在服装行业悄然兴起。科技贡献的作用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彰显出来。成熟的中国服装企业在技术改造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买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的设计者,往往是企业对设备或软件制造商提出要求进行定制采购。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工荒问题;解决熟练技工紧缺问题;解决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提高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是这次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吊挂生产线、电脑缝制设备、电脑控制专业工艺设备、产品信息条码分拣设备、后整理设备、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等都成为被引进的热门。

(二)中国服装行业内陆省份发展为梯度转移夯实基础。

梯度转移绝不能一蹴而就,大规模转移需要较长的过程。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内陆地区是否具备承接转移的能力和条件。除了地理位置、交通、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产业链资源等因素外,政策环境、意识观念对转移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各内陆省市吸引产业转移的一大重要手段。内陆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在优化。辽宁、吉林、安徽、河南等省相继成立协会。四川、陕西等协会组织也比较活跃。内陆省份的服装产业逐步提升,为承接梯度转移进一步夯实基础。

1.3.1国内服装市场面临“洗牌”

近年来,随着内需不断扩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内需切切实实成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内企业成熟壮大、国际名牌蜂拥而入,更多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国内中小企业在夹缝中找寻生存之道。未来的中国服装市场新一轮“洗牌”时代已经到来,而“洗牌”的孪生姐妹,“市场细分”也将随行而至。2007年,中国服装市场必然好戏连台,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中国服装行业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市场重新“洗牌”而来的品牌和市场细分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进一步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细分为特点的深度细分。主要体现为品牌在市场中的横向细分,即同一品种或相同档次产品层中通过“产品风格”和“消费群”进行的横向再细分。市场被拉平,占据各个市场位置的品牌个数将被摊薄。可以看出,新一轮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最终的目标是“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差异化”之剑在这一时期格外锐利,缺乏科技投入和市场研发的盲从行为,在这个市场机遇和挑战面前都将十分危险。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细分也成为了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的运动装市场、时尚休闲装市场的竞争态势就已明显体现出“洗牌”和市场细分的迹象。本轮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中国服装行业加工商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耐克首创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在中国服装行业大行其道,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加速了“职业经销商”行业的诞生和成长,从而加速了加工商与经销商的分化。“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实现品牌在短期内获得销售收入的高增长,使品牌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有可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而对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的外包则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以个体经营者为主的经销商队伍中,专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营销公司”已经浮出水面。

国际品牌运营商也将陆续登陆中国,不论是品牌化运作还是资本化运作,都将为中国服装市场注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鲜理念。

随着市场细分对海外品牌的需求增长以及国内品牌对国际加工产品的需求增长,专业的品牌和产品进口商团队也将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雄厚财力和丰富外贸经验的专业外贸公司,在国际品牌引进方面将成为一支主力(三)中国服装行业外销型企业、海外品牌进军国内,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007年,外销型企业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将明显加快。鉴于土地、人力资源成本一再攀升;原料、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难以消化;外贸加工费日益透明;国际竞争国迅速成长等原因,常规产品的出口越来越无利可图,加上对出口退税下调的顾虑,外贸加工型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纷纷把目标指向国内市场。随着GDP快速增长、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等,目前国内服装市场呈现增值增量的成长,物价指数的上升更加有效刺激了外贸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导致品牌个数急剧增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品牌更迭速度也将加快。另外,海外品牌也将成为新进的强有力的竞争者。2005-2006年,海外品牌进驻中国服装市场的步伐加快,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可借鉴的案例,激发了海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拓展期待。经销商、进口商队伍的发展壮大,也为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1.3.2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同等重要

国际对于中国服装产业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出口,“资源”已经被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上。国际产业资源存在于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推广等各个环节,包括了人、财、物、无形资产等各个领域。国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行业、企业的一大新增利润源泉,更是中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一把钥匙。

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中国籍服装跨国集团的形成创造出无限可能。事实上,一些有实力、

有魄力中国服装企业已经向着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

(一)“走出去战略”分层次实施,内涵充实。

2005年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被提上议事日程。行业经过两年对“走出去”的探究摸索和深思熟虑,不同的企业已经开始制订不同模式的“走出去”战术部署。“走出去战略”将为“品牌走出去”、“生产走出去”和“采购走出去”等不同模式。

“生产走出去”主要是以规避贸易摩擦、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主要目标国是东亚、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企业为了承接小批量、快速反应的欧美订单在欧盟附近及南美等地区设厂。

“品牌走出去”是2007年以后的热点,企业也明显在加强海外市场拓展攻势。近几年,我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实现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国家、澳、新、俄等国的品牌专卖销售。2007年,实现自有原创品牌出口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市场区域会越来越广,并能期待在欧美等服装发达市场打开销路的成功案例。

“采购走出去”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新成长点。“采购走出去”是以跨国采购集团的形式,一只手承接国际市场订单;一只手控制订单流向和产品出口,成为国际流通环节中的一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国际市场产品流通的渠道,一方面,提高了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价值链上占据的层次,改善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利润格局;另一方面,握住渠道掌控权,转变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将奏响我国服装跨国集团诞生的序曲。

(二)“调低出口退税”影响和造成行业短期危机。

尽管上一轮的出口退税下调未涉及服装产品,但仍存在下调的可能。经测算,通常类服装产品出口退税降低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降低15个百分点以上。一旦出口退税调整势必造成一定的动荡,特别是以生产大路产品为主、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危机。出口退税下调,从长期来看,能够优化产业的企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短期内,企业和行业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三)出口快速增长潜伏危机。

2007年是中欧备忘录的终年,欧盟高度关注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乃至对全球的出口动向。尽管受到欧盟、美国配额限制,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增幅依然超过了2003年,创造了历史新高。欧盟业界在年初就提出要求中国2007年设限期满后采取自限等手段控制出口,美国也在紧密观察中欧动向。欧美业界的反倾销呼声从未间断过,2006年,欧美乃至印度、秘鲁、南非、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相继对我国纺织品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反吸收调查。特别是美国对我国出口的聚酯短纤提起的反倾销案,不仅是中美纺织品贸易历史上最大的反倾销案,更是美国对未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一次尝试和预演。服装在贸易保护中属于高危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势必激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另外,技术壁垒也同样不容忽视,欧盟相继颁布相关法案提高了对进口产品的要求。2006年美国对产自我国的服装产品实施召回频率明显提高,特别是以“安全性”名义对产自我国的童装、婴儿服装及用品的召回十分频繁2007年是我国处理纺织品服装贸易国际关系的关键一年,任何出口非理性增长都将置我国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政府、行业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行自律,形成政府制法执法、行业监督、企业守法的良好环境

1、生产:

  1)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广阔的资源、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对重视。

  2)生产形式: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3)产业分布:2001年纳入国家统计指标的企业有21000多家,其中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76%,控制的资产占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4)生产难题:招工难有破解的锦囊妙计:用工方面面临压力、工人素质要求、用人模式。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发展中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的集中度走向问题。

  2、技术:

  1)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时尚业转变,技术型产业,知识型产业,时尚型产业。

  2)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备现代化+企业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新的诠释:信息化的高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3、消费市场:

  1)国际市场:世界第一服装出口大国2002年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创汇达6177亿美元,占到了全国的1897%。而顺差为47462亿美元,占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15614%。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入困境,市场单一,不能改变国际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但却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产业回暖、边境贸易异军突起。

  2)国内市场:占世界1/5人口的消费大国,2002年,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0644亿元,销售总额10024亿元,实现利润3366亿元,全国服装和纺织行业70%的利润来源于内贸市场,内贸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战场。服装业的外转内外贸企业做内贸市场。纺织品服装内销最大的潜力市场还是在农村。2008年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元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元,基本上只相当于城镇的1/5左右。中国大部分市场被那些90%在中国制造的品牌所占领,服装企业竞争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

  4、设计:

  1)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设计能力较弱,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服装的新产品周期(设计、成衣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

  5、品牌:

  1)我国是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还处在品牌初级阶段。各方面的配备不是还完善,缺泛运作的人力,品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但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没有规模,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国际服装品牌在世界品牌10X0强中有7家服装品牌入围,中国服装只有2家进入中国品牌100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没有一个品牌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品牌,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时尚

  2)国际品牌的进驻、企业的结构、生产开发和生产管理、设计和营销,企业的运作、中间的管理、综合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被动市场型、橄榄结构升级为主动市场型的杠铃结构。

  6、营销:

  1竞争:较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企业会调整市场策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资金优势、品牌和产品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竞争格局与国际大佬同台竞技,中国品牌能否打赢平价战,向二线城市扩张、高调营销,提升品牌形象,国际平价快速时尚、快速的反应体系、国际大牌拼时尚和价格。

  2)市场细分:新生代崛起,市场如何再细分,对于分场合着装和时尚的需求大大增加。在寻找市场空白点和差异化竞争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市场细分向纵深发展,从产品品类、档次、功能、营销模式,到服务人群分类、服务区域分割等各方面更加细分。

  3)矛盾:服装企业的快速崛起与信息化相对滞后产生的尖锐矛盾,服装老板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和落后传统管理的尖锐矛盾,就是服装行业当前的基本矛盾

  4)产品:季节性产品怎样突破冬夏魔咒:冬季热销的羽绒服、软黄金羊绒服装在春、秋、冬三季,丝绸和亚麻服装企业则喜热怕冷。做品牌的单品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单品品牌拓展四季化产品、开创了四季化格局、多品牌经营、拓展产品品类。

  5)供应链创新:国际品牌分工日趋细化,供应链利润中比较小的那10%,中间设计服务环节很少,跳出单纯的生产环节,从设计到采购,再到提供物流配送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学会运用设计、成本、渠道的方法论。

  

最新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