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性”辨析

发布时间:2023-12-24 07:59:25

观赏性辨析
仲呈祥 中国文联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052315:23 来源:人民网--北方传媒研究
【字号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时下,面对市场经济,文艺作品普遍重视起观赏性来了。这显然是对于那种一味躲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忽视大众审美需求的贵族文艺,是一种有力的匡正,也是一种进步。但是,究竟应当如何科学认识观赏性、清醒追求观赏,确实还是一个值得辨析的课题。

观赏性是一个概念。人类为何要使用概念?答案只有一个:是为了表述思维和推理。你要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维,就必须使用概念。而语言学和逻辑学明确规定:只有在同一逻辑起点上抽象的概念,才能在一定范畴里推理,从而保证判断的科学性。譬如,我欲分析人,就必须抽象出关于人的具体概念。倘选择性别为逻辑起点,会抽象出男人与女人;在此范畴里,推理做出男人与女人统一于人的判断,内涵与外延一致,是科学的。倘选择职业为逻辑起点,则会抽象出工农兵学商……三百六十行;在此范畴里,推理做出三百六十行统一于人的判断,内涵与外延一致,同样是科学的。但倘从上一逻辑起点抽象的概念里选男人与女人,再从下一逻辑起点抽象的概念里选择农民,把两者混在一起做出男人女人农民统一于人的判断,内涵与外延就不一致,男人女人里面可能有农民,而农民里面也有男人与女人,因而思维混乱,判断是不科学的。


我扯这些,决非文字游戏,是要说明:观赏性这一概念,其抽象的逻辑起点与思想性艺术性是不一样的。前者的逻辑起点是受众的接受效应,属接受美学范畴;而后者的逻辑起点是文艺作品自身的品格,思想性即内容是作品的历史品格,艺术性即形式是作品的美学品格,属创作美学范畴。惟其如此,经典作家总是坚持在不同的范畴里解决不同的问题并注意到不同问题与相关范畴里相关问题的内在联系。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就认为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即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文艺评价的最高标准[1]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也认为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是文艺批评的标准。毛泽东是在另一范畴另一层面即艺术形式本身强调要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现在来看属于接受美学范畴的观赏性究竟具有什么特性?首先,勿庸否认,它与属于创作美学范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必须强调,它主要决定于受众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同一作品,观赏性因人而异。《还珠格格》在不少青少年观众那里,观赏性极强;但在不少教育家和学者那里,却颇不以为然。而《秋白之死》在艺术家和党史研究家那里,被誉为中国电视艺术史上难得的精品;但公开播放时,却收视率不高。究其缘由,便在受众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其次,观赏性还因时而变。在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观赏同一部作品,其观赏性是变化的。譬如,上世纪50年代看老舍的《茶馆》,因为适逢一化三改造结束,而舞台上正好烧了纸钱,于是被斥为替资本主义招魂作品打为毒草观赏性也随之哀哉;新时期复演《茶馆》幕布一拉开,于是之台上一站,尚未开口,掌声雷动,评论家童道明有言:看,于是之先生周身都是戏,连十个指头都浸透了戏!观赏性变得极强,变成了香花。再次,观赏性又是因地而迁的。我这样的评委专业户,就甚有体会:同一部作品,当评委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地看,是一种观赏性;回到家
里,有朋友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一边看,又是另一种观赏性。因此,给观赏性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应为:所谓观赏性,乃是一个接受美学范畴的概念,它虽然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一定内在联系,但主要决定于受众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以及受众与作品发生关系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审美空间的一种综合效应,它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地而迁的。

只有科学认识观赏性,才能真正清醒追求观赏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什么范畴的问题,主要只能在什么范畴内求得解决并同时关注到与相关范畴的相关问题的内在联系。所以,清醒追求观赏性,就不能把这一接受美学范畴的问题笼统地推到创作美学范畴里让作品自身去解决,因为这样做的效果势必造成创作者去消极地迎合而非积极地引领市趣――什么东西看的人多,就搞什么东西去迎合。于是,消极迎合则势必强化市趣中那些落后的东西,被强化了的那些落后的东西又势必反过来刺激创作品味更低下的作品——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之间的二律背反即恶性循环便由此产生。这很值得警惕。相反,主要在接受美学范畴里解决追求观赏性的问题,则效果较好,一是要注重丰富和提高受众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二是要注意净化受众的文艺鉴赏环境。这两条,对于清醒追求观赏性,至关重要。只有提高了受众的整体鉴赏素质,观赏性才可望朝着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增强;否则,就会如马克思所言: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2]不久前,我出访奥地利,有幸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聆听巴赫的交响乐,座无虚席的全场观众全神贯注、鸦雀无声地鉴赏所显示出的极高的音乐素养,充分标志出人类的这个音乐之都的文明水准。反之,想想我们某些演唱会的导掌、尖叫和狂舞电彩棒所呈现出的低下的音乐素养,难道还不发人深思吗?只有净化了受众的文艺鉴赏环境,赏性才可望朝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增强;否则,让多角乱拳头加枕头、光怪陆离的打斗之类的视听感官和阅读神经刺激的作品充斥文坛艺苑,败坏大众的审美趣味,再优秀的弘扬主旋律的作品还能赢得高收视率和高发行量吗?还是马克思讲得深刻:受众的文艺鉴赏修养,不仅要靠培养,还要靠在一定的文化环境里灌输


总之,从理性上科学认识观赏性,从实践上清醒追求观赏性,事关文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切不可小视。理性上的失之毫厘,往往带来创作实践上的谬以千里。我有一位熟识而尊敬的电影界导演朋友,20世纪80年代末,在那场娱乐片本体论大潮中,独树一帜,出污泥而不染,拍了一部为当代钢铁工人立传的电影,送审时却被认为思想性、艺术性都不错,只是少了观赏性,于是,他遵嘱加了两场戏,一场床上谈心,一场沐浴,以为这便有了观赏性12年后,他又执导了一部反映红军长征题材的电影,为观赏性,竟设计让一位17岁的少数民族少女披沙裸体躺在金沙江畔,挡住红军前进的道路——如此观赏性强的镜头,差一点惹恼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上街游行。直到前3年,他又导演了一部反映九八抗洪精神的优秀影片,在这样一部惊心动魄的作品中,为了观赏性竟也让漂亮的女演员隔窗沐浴拍摄了一组刺激感官的镜头……我举此例,丝毫没有抹煞这位导演成就的意思,而只想说明片面认识观赏性、盲目追求观赏性作用于一位资深导演所带来的不应忽视的负面影响。我们没有理由责怪这位导演,但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盲目追求观赏性的理论误导进行深刻反思。这,确实是有效遏止日趋严重的媚俗倾向的题中之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号召,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的创作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这都是极科学严谨的。吸引力感召力引领,是有指向性的,是靠作品的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把受众吸引、感召和引领到更高级层次上来;观赏性却是没有指向的,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地而迁。这正是必须引起我们清醒认识的关键。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7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9页。


“观赏性”辨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