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回顾总结

发布时间:2019-03-18 21:40:48

西泉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回顾总结

-----建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在上级领导的督导下;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在课堂教学方面不断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开始进行了“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堂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探究性学习,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努力打造:开放的、互动的、合作的、自主的、有效的课堂;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校又在努力探索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高效、可持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我们所追求的合作学习是以人为本的;是利于学生发展的;是优化高效的;是和谐民主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其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基本途径是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时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寻求科学的发展方式,促进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在我校合作学习分三段进行,高段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空间与时间较大,教师充当合作者,进行参与学习;中段教学中,尽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继而放手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教师由扶到放;低段教学中,鉴于学生年龄特点,合作学习的参与面较少,先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特点,教师的扶多放少。

构建和谐课堂,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由教师主宰、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课堂,就是重建以“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主要特征,以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为理想追求的课堂。我们遵循以下原则:①先学后教: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习首先从学生的自我尝试开始,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疑点。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教会的教师不教。教师要以学定教,因学而导,增强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②先组后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要先在小组内进行,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班级交流。先小组后班级,既保证人人参与,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伙伴的作用(这一环节高段教学中常用)。③先练后导:让知识化作智慧,让规律形成技能,就要加强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先独立尝试,根据练的结果和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地点拨、引导,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技能的强化和智慧的转化(这一环节数学教学中常用)。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和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我们的课堂结构是:预习探究——反馈点拨——拓展应用。

①预习探究:这一阶段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学生自主尝试,独立预习,写下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是小组交流,学生把自己

的发现与小组成员分享,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

②反馈点拨:在学生自主预习探究的基础上,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提出疑难,让交流、讨论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总结规律。

拓展应用: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根据学情的需要,教师适度进

行应用性拓展训练,使所学新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一、推进合作探究课堂的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培训,五重并举

1)重理论学习,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就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教育理论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为了使教师们能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充实和武装自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为此,我校把教育理论讲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进行周密布置,定专题、定时间、定人员。坚持进行专题讲座,这样的活动,我们还结合市局组织不同年级科目的教材培训、专题讲座,派人外出学习。不仅提高了大家的科研意识,增进了学识水平,还达到将教改的信息、教改的动态,成功

的经验及时传递的目的。

2)重学习借鉴,重“出则必入”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推进课改的重要着力点。课改的实施者是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所以,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智慧是推进课改实验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们正是从这一点认识出发,用大力气抓教师的培训和读书学习(每学期读书活动),多次派教师到太原等地参观学习,聆听国家级于永正、支玉恒、靳家彦等专家名师的课,并将外出学习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或技能,通过汇报会,座谈会或再借助于专题讲座、看光盘录像、上移植课、公开课等学习方式,给全校教师拓宽信息渠道,使老师们开阔了视野,感悟到了教学新理念,同时

也给学校的教改注入了活力,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目的。从而达到

教师素质明显提高,使课改理念深入人心,课改热情高涨的效果。

3)重教法研究,重课堂教学实践

学校每年除推出教坛新秀参加市、中心校赛讲,还有意识的将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中、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师傅手把手地进行辅导,为年青教师出点子、指路子,师徒互听课,课下评议,此举不仅标志着学校培养后备人才工作有了新的开端,更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开展的动力。其间,在我校与府东街小学进行校际交流活动中,学校骨干教师作课取得满意的效果,深得同行好评。通过不同的“展示课”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全校教师教研公开课”、“领导蹲点的推门课”等,实施分层推进,采用课前说课,课后及时自评、教研组长点评、听课老师互评、领导导评的形式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有时,为了得到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特请上级领导走进课堂,感受我校新课改下的新课堂,使大家深深感受到孩子在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尊重、充满期待的课堂上畅所欲言,自主互动,不仅想学、愿学,而且乐学,尤其在张红莲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上,看到了问题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议,问题自己去辨,结论自悟自得的课堂展示,大家都大开眼界倍受启发和感动,孩子们不仅在学文,而且在学怎样做人。李三英老师《周长的计算》一课中,在孩子们的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的过程中就迎刃而解了。经过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我校教师张红莲、王丽敏相继参加了市“教学能手”课的评选,成

绩名列前茅。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2、强化备课研究,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备课不充分是导致课堂高耗低效的

主要因素。首先要实现备课观念的转变。以前教师怎么备课就怎么上课,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在上课的准备阶段学生就被置于被动位置。构建新型课堂,教师首先要思考学生怎么学,学生怎么上课,教师就怎么备课,在备课阶段就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狠抓三个结合。一是先周备课与课前备课的结合;二是集体备课与独立备课的结合;三是自我备课与借鉴名家教案的结合。努力创设和谐课堂氛围:①自由:学生有选择学习伙伴的自由,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自由,有确定自己学习节奏的自由,有选择适合自己作业的自由。②安全: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安全,不担心被出丑、被批评、被嘲笑和被指责。③有序:是指课堂活而不乱,动而有节,活而有序,学生既勇于表现,又善于倾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①民主:师生是学习共同体里的伙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是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和引导。②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教师,学生彼此尊重。③和谐:学生有学的主动性,教师有导的能动性,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①预习探究——先学后教②反馈点拨——先组后班③拓展应用——先练后导。建立民主的教学组织:①以学习为中心: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师生不被教材役使,反对以课本为中心。②以问题为纽带:课堂学习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为主。③以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硬指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维度、多元化,以表扬激励为主。达成理想的高效课堂:①全员参与: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游历于学习之外的学生 ②主动参与:学生不是被迫而学,不是奉命而学,而是出于兴趣和需要主动地学。③当堂达标:预设的教学目标人人都能达成,优秀的学生能有更大

的发展。

二、和谐课堂呈现新的态势

   通过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发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不再单纯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训斥少了,表扬多了;教师讲的少了,学生交流多了。课堂上学生勇于发言、敢于质疑、喜于参与、乐于展示、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焕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在新课堂标准的引领下,我校教师的教学开始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不同于别人的见解,注意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因学定教”、“有效教学”成为教学新概念;“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有不同的意见吗?”成为教师新词汇;“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蹲下来和学生对话”成为课堂新景观;敢说敢问、求新求异、合作互动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倾向;关注生活、走向实践、研究探索成为广大学生成长的新方式,师生关系呈现出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态势。一种新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师生交往文化正在形成。

三、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活动,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1)课前准备更充分(2)问题设计更具有效性(3)练习设计更具针对性(4)教学方法更趋多样性(5)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学校自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围绕

“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与推进,进行了卓有实效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办学水平,促进了教师发展。同时在研究活动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在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当中推进的差异较大,一部分教师仍没有摆脱“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从课堂的效率看,教学中还存有一些无效的环节,教学时间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目标达成度不够理想。从学生的课堂状态看,仍有不少学生积极性不够高,主体性不够强,参与面不够广,合作的机会不够多,合作的质量不是太高。从课堂教学评价看,如何进一步提高互评、自评、学生评价的实效,真正帮助教师学生的成长。从解决教师队伍看,学校现有教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年轻教师太少,教师队伍活力不足。教师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待提高。教学模式本身只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活动框架,提示一条思路,并不是可供教师机械模仿或模拟的样板。在选择与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才能,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班级学生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大胆地进行改造。构成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变量、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的排列、组合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打造合理有效的数学课堂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回顾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