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学美术课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30 06:25:14

谈谈我在小学美术课中遇到的

问题及对策

文水县南安镇西韩学校

谈谈我在小学美术课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采取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这是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我们所用的教材的课程也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设置的。

关键词:美术课堂 美术活动 课程标准 问题对策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美术教程在小学课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视觉的审美系统,也奠定了生命的睿智、文化、精神。然而在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通过教师前辈之间的探讨以及个人的学习总结,将待解决问题与解决方案归纳如下:

一、美术课堂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问题

1、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美术兴趣减弱。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其儿童画创作主要凭感觉绘画,空间知觉较弱。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知水平逐渐加强,观察力逐渐提高,已不屑于低年级时候的绘画内容和表现方式。而且也有其他课程压力以及家长、学校和教师的不重视导致高年级学生兴趣减弱。这种情况要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首先要调节好学校领导、家长、孩子和美术教师的心态,使其明白只是“急功近利”的提高学生语、数、外成绩而忽视音、体、美教学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其次教师要精心备课,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再次师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开展一些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要及时的做好评价工作,事实证明,在“评”与“比”的过程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2、美术教材中有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都很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这种难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有限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做到“简单化”与“分解化”,将复杂难懂的专业知识以最易懂的方式解释给学生听,将结构繁琐的知识层层过滤成精华传授给学生,举例子、联系实际等方式效果都很明显。

3、低年级学生依赖范画程度过于严重。

这种现象通过教师之间讨论形成共鸣,但是对于教师是否应该范画问题上仍然达不成共识。无论无何,教师要逐步扼制此现象给孩子养成的习惯。例如,一年级《找找圆形》这一课,我给学生出示的范画是一个圆,然后引导学生在圆的外面画东西,比如在一个圆外面画一根棒,那么它就可以变成一个棒棒糖,如果在圆的里面画数字,可以变成闹钟,画各种颜色,又可以变成一个地球。

有不少教师认为“范画”是用来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其实不然,它完全可以用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有些学生创作水平跟知识、技法逐步上升,然而不少学生却是相反的,他们对“创作”随着年龄增大反而越来越下降,最后他们完全归结于我们课堂教学的失误。的确,这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调度好“导”与“创”的关系所致,如果教师在每次创作作画教育中充分认识到“导”的重要性,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同时,能按班级实际水平,事先组织几幅范画,用各种不同的构思,同时,范画中使用的技法又都是已学过和分散零星的集成,这就是用范例来启示学生如何“学用结合”,很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把积累的技法经常应用于自己笔端的习惯。除上述之外,教师还要把握范画中的步骤过程,突出范画中的对比观照,经历范画中的课堂创造,以充分发挥范画在教学中的价值。

如果说绘画的技巧方法像维生素片,那么老师的范画就犹如品种繁多、美味可爱的水果。教师的范画应该成为引发学生习作欲望的“美味”,成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火花”,除此之外,我要在平日里加强同学生的资源共享,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就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4、部分学生配备绘画工具及材料不足或干脆不带的情况。

本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长和学生的不重视,另一方面原因也在于现如今的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数、语、外课本太多,书包重得我都提不动,这也会加重孩子的惰性和减弱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矫正孩子同家长的态度的同时,我也真诚的呼吁:现代教育,请多给孩子一些快乐的童年!

5、课堂纪律不好维持。

在上课时,有的同学“心不在焉”,有的同学却“过分活跃”。前者学生貌似挺乖,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但思想开小差,当请他回答问题时,却是答非所问,甚至不知所措。后者学生美术课上常常有学生偷偷地玩玩具,说话,打闹,对真正的美术活动却不投入。这需要教师要强而有力的组织教学,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首先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多述),避免学生的思想“开小差”。

6、不受重视,被认为可有可无

1.小学美术课普遍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为止,小学美术课的作用和意义还没有被充分重视,从课时量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来。

( 2 ) .部分老师、家长不支持,认为可有可无、劳民伤财 每节美术课下来,难免会有一些纸屑垃圾产生,尤其是在低年级。而中途也无法打扫卫生,总有一些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班级的卫生,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天性,也使得本来是“必不可少”的美术课处于一个“可有可无”尴尬境地。

7、学习材料带不齐,课程的正常开展受影响

小学生的主动意识差 有些孩子觉得上手工课带材料太麻烦,干脆不带。尤其是需要搜集环保材料的课程,如《纸盒便家具》,不仅需要基本的剪刀、浇水、彩纸等,更需要平时去积累大量的废纸盒。这么多东西无疑又更加大了学生“怕麻烦”的心理。更有些孩子不看重美术的学习,觉得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不学好无所谓,所以也不愿意带美术材料。

(二)教师问题

1、教师个人观念与教学不能与时俱进。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时代在进步,知识要更新,新事物不断产生,新知识不断涌现。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惑”可谓层出不穷,有时解惑应经感到力不从心了,甚至出现了尴尬的局面。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品行。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树立高尚和知识渊博的教师形象,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建立改善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不断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学生无所适从。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材施教,多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情趣性活动中拓宽学习的思路,产生创造热情。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如采用小组式讨论,圆圈游戏式,席地而坐探究式等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交流。结合校园特色,带学生去亲手摸一摸树的纹理,仔细观察流水中的小鱼,闻一闻青草的香味……这一切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打开思路。 同时指导学生不拘泥于作品的形象与色彩,鼓励与众不同的创作。

二、小学美术课堂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讲究一定的量和度

教学必须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示范是教学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示范而滥用示范,只能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它时,才恰到好处的选用示范手段。

对于低年级,如果有较难的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学习内容,教师不妨试着带领学生学习。例如初学水墨画,教师可以从构图开始,对造型,对线条、墨色的处理方法一一示范讲解,学生看的明白,学的真实,能较快的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

高年级的学生无论质疑,解疑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思考问题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在一些人物造型,形象设计,构图等方面略做点拨即可。

“教有法而无定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的创设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美术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示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扩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学习创作和设计的方法。

2、教学应面对全体同学,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作为基础教育的美术课,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让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但我们在面向全体同学的同时,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搞好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大面积提高美术素质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该多一把尺子衡量事物,更应多几把尺子衡量我们的学生。正确把握每位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学生,敏感的找到教育的定位点。在规定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发展余地,一视同仁的尊重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3、教学应具有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教学的范围应该确定为以具有普遍规律或程式的技法训练为主,而具有创意性探索性的创作过程就要偏重于启发和引导,不宜做完整的示范。

美术课堂示范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在上述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关键处示范,千方百计的把拟订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找到了结合点。

总之,适量适度的示范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曲径通幽”的效果。教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的创作赋予课堂于“神”,神形兼备,方为上品。

我在小学美术课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