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 2Fe(OH3ΔFe2O3+3H2O,现将CO气体与21.4g FeOH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FeFexOy混合物12.8g,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H2SO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CO2H2O8.6g B.混合物中含5.6g铁元素 CFexOy Fe2O3
D.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D 【解析】 【详解】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56982
x
y
0.2g98y56x== 20.2g20.2gx=5.6gy=9.8g 则生成FexOy的质量为:12.8g-5.6g=7.2g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1.4g56100%11.2g
56+173FexOy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56x16y=5.6g1.6gxy=11,故FexOy的化学式为:FeO Fe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 FeO+H2SO4=FeSO4+H2O7298 7.2gz727.2g=z=9.8g 98z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g+9.8g100%=19.6%
100g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FeO、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Fe(OH3
ΔFe+FeO+3H2O+2CO2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
Δ2CO+2Fe(OH3Fe+FeO+3H2O+2CO256214 m21.4g56m=m=5.6g 21421.4g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故选D
2.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面发霉 B.雪融化 C.煤干馏 D.铜生锈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思路进行解答。 【详解】
A、面包发霉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雪融化的过程只是微粒间隔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C、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铜生锈是铜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参与下,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物质 CO2 气体
杂质 HCl 气体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先通过 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C D AA 【答案】B 【解析】 【详解】
KCl 晶体 CO2 气体 铁粉
BB K2CO3 晶体 CO 气体 铜粉
CC 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点燃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DD ACO2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2CO3溶液能与稍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Cu N H2O2K2CO3CH4 A.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
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
H2O2是过氧化氢的化学式,能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 K2CO3是碳酸钾的化学式,表示碳酸钾是由钾、碳、氧元素组成的;但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CH4是甲烷的化学式,能表示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能表示1个甲烷分子; 故③⑤符合要求。故选C
B.③④
C.③⑤
D.②④

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X 4 0 Y 10 12 Z 1 15 Q 21 待测
A.反应物是XY,成物是QZ B.参加反应的Y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Q的质量比是1∶3 D.反应后生成15 g Z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Q,生成物是Y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是红色固体,故A 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C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白雾,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液态小液滴形成的。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和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鞭炮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粉身碎骨浑不怕中有新物质生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有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8.下列各组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NaClKNO3 BNa2SO4BaCl2KCl CNa2SO4KNO3Na2CO3 DH2SO4NaNO3Na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详解】
A、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且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故A错误; B、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B错;
C、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C正确;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pH=10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图是某矿泉水的标签,下列对该矿泉水的叙述有误的是(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从物质组成上看,属于混合物 B.从化学性质上看,溶液显酸性 C.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其硬度 D.从构成上看,该矿泉水中不含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该矿泉水中含有水、钙镁钾钠等无机盐,属于混合物,选项A正确; B、该矿泉水的pH5.6,小于7,显酸性,选项B正确;
C、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其硬度,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确定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选项C正确; D、钙镁钾钠等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选项D错误。故选D
10.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0,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与20,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故A错误;
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在100g溶剂里溶解的固体质量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
溶质质量100%,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溶液质量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只有60g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B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溶质质量60100%=100%=37.5%,故D错误;
溶液质量10060
At1℃时, 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 Bt2℃时,20g 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液的状态没有确定,无法比较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故选项A不正确;
Bt2℃时,丙的溶解度是30g也就是在t2℃时100g水中溶解30g丙达到饱和状态,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 丙达到饱和状态,形成65g饱和溶液;故选项B不正确;
C、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恒温蒸发溶剂;②加溶质;故选项C确;
D、将t3℃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根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溶解度+100g的顺序是甲>>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丙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
变,甲、乙有晶体析出,但在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100g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2℃时甲的溶解度,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也就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是乙>>丙,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正常雨水的pH大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NaOH+HCl=NaCl+H2O 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2Fe+6HCl=2FeCl3+3H2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反应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选项错误;
B、正常雨水的pH大于5.6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CO2+H2O=H2CO3;故选项正确;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水Al(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
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充分混合过程中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定的溶液pH曲线。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根据图示推测X的化学式_____

3)上述反应完全后,写出所得溶液与稀硫酸、硝酸银、硫酸铜、铜、铁五种物质中不能反应的物质名称并简述原因_____
【答案】Ba(OH2+2HCl=BaCl2+2H2O Ba(OH2 铜;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充分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7,即Ba(OH2完全反应,盐酸过量,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BaCl2HCl,所给物质中只有铜与BaCl2HCl不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详解】
(1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故填写:Ba(OH2+2HCl=BaCl2+2H2O
(2由图可知,图中起点pH<7,说明反应前溶液为酸性,即反应前容器中盛有稀盐酸,将氢氧化钡滴入稀盐酸中,因此,X溶液为氢氧化钡,故填写:Ba(OH2
(3由图可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充分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7Ba(OH2完全反应,盐酸过量,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BaCl2HCl,稀硫酸、硝酸银、硫酸铜都与氯化钡反应,氯化氢与硝酸银、铁反应,只有铜与BaCl2HCl不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写:铜;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充分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的pH<7,即Ba(OH2完全反应,盐酸过量,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BaCl2HCl,所给物质中只有铜与BaCl2HCl不发生化学反应。
14.如图中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钠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非金属)元素;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

【答案】122.12)金属;3)失去.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可知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1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属于金属元素.3)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15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150周年,74次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上表所列的 7种元素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有_____种。 2)氧原子得到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
3 11 号与16号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
4)金属铍(Be 与铝化学性质相似,在空气中,铍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3 O2- Na2S 2Be+O2=2Be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原子的所在周期与其电子层数相同,上表所列的7种元素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有3种,即铍元素、氧元素、氟元素。 故填:3
2)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所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O2- 故填:O2-
311号(钠元素)与16号(硫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硫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硫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化钠化学式是Na2S 故填:Na2S
4)在空气中,铍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e+O2=2BeO 故填:2Be+O2=2BeO
1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是物质的一些性质:①还原性②吸附性③助燃性④易升华⑤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
活性炭用于
用途
防毒面具
相应性质
活性炭______ 人工降雨 干冰______ 来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______ 能除锈 稀盐酸______ 支持燃烧 氧气______ 干冰用于
一氧化碳用
稀盐酸
氧气能
【答案】②④①⑤③ 【解析】 【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盐酸能与金属氧化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除铁锈;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支持燃烧。
活性炭用于
用途
防毒面具
相应性质
活性炭②
人工降雨 干冰④
来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①
能除锈 稀盐酸⑤
支持燃烧 氧气③
干冰用于
一氧化碳用
稀盐酸
氧气能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锈的铁钉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能够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的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__(填俗名)
4)将一小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则该布料是__(填纯棉”“涤纶”“蚕丝 52019年底京张高铁将正式通车,大大方便了我市市民出行,高铁的车身采用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该合金性质的是__
A 硬度大 B 密度大 C 耐腐蚀
【答案】3H2SO4+Fe2O3=Fe2(SO43+3H2O Ca 熟石灰或消石灰 涤纶 B 【解析】 【详解】
Fe2O3+3H2SO4Fe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2SO43+3H2O2)能够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疏松的元素是钙;故填:Ca
3)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填:熟石灰或消石灰; 4)棉线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蚕丝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布料灼烧,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故填:涤纶;
5)铝合金硬度大、耐腐蚀,密度小;故填:B 18.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解析】

【详解】
1)实验①、②是等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等体积的水、汽油中,实验目的是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硝酸钾在加热前有部分未溶解,加热后全部溶解,说明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我市北临渤海,贝壳是海洋中丰富的资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学校研究性小组为了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贝壳样品,并取一定量的盐酸,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
加入样品的质量(g 生成CO2的质量(g
1 10 3.52 2 15 5.28 3 20 6.6 4 25 6.6 1_____(哪几次)反应中碳酸钙有剩余;试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第三次和第四次 80% 【解析】 【详解】
根据前两次可知,每5g贝壳样品对应1.76g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前两次都是碳酸钙完全反应,而第三次和第四次碳酸钙有剩余。
根据第一次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 10gx10010gx= 443.52gx80% 故答案为
1)第三次和第四次; 280% 3.52g


上海市杨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