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发布时间:2016-09-12 13:04:28

第六单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按照给定的标准和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安排了:给具体事例的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结合调查活动,了解数学调查的意义,学会用“正”字统计整理数据;通过摸球游戏体会数据的随机性,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材安排的赏菊和统计最喜欢的儿童电视节目等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学生非常熟悉,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

二、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一些数学素材,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他们通过收集、整理、描述数据,既获得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和作用。如统计天气情况时,就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体验统计的作用和方法,让学生对统计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调查统计时严肃认真的精神态度,让他们养成做事认真、诚实、公正的好品格。

教学目标

1. 经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分类表示、调查、实验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图、“正”字、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把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用该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 通过调查活动,初步体会数据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运用数据进行表达和分析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

4. 积极参与摸球游戏活动,初步感受随机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难点: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标准》把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对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决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

2. 教师要尽量的放手让学生去做,要用正确的评价手段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

3. 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以分为4课时进行教学

课题

课时

统计(1):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课时

统计(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

1课时

统计(3):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1课时

摸球游戏

1课时

总计

4课时

第一课时 统计(1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教材同时设置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本课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让学生学习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入简单的统计表。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经验,但是毕竟对统计没有明确的意识,所以在统计过程中,要逐步的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积极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菊花吗?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菊花?谁能来说一说?

1:我非常喜欢黄色的菊花,金黄的菊花非常美丽……

2:我见过白色的菊花,感觉特别的纯洁……

……

师:是啊,菊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观一个菊花展览,好不好?

【设计意图:轻松的师生谈话,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 赏菊。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多美丽的菊花呀,你们能很快的看出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吗?

生:不能,这个太乱了,不好数……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迅速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呢?

(学生小组讨论)

1:我们可以数一数,数完一盆就圈起一盆,这样不会数错……

2: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每种颜色排一排,一眼就能看出数量……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老师也觉得把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这个办法不错,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师:下面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花片,在小组中一起摆一摆,将颜色一样的花片摆成一排,一共有三种颜色,我们需要摆成三排。

(学生实际操作,并讨论有什么发现)

生:这样很容易的看出黄色菊花是7 ,紫色菊花是5盆,白色菊花6盆……

师:下面我们不用花片摆了,请看课本第50页“做一做”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

1:一个正方形表示一盆菊花……

2:根据左边给出的菊花颜色,这种菊花有几盆,就把几个正方形涂上颜色……

3:三种菊花要用三种不同的颜色……

师:好,下面小朋友们就在课本上涂一涂。

(学生涂色,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讨论交流,体验分类整理的过程,感受用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和简便性。】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出示叶子象形统计图)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的标本,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1:图上有4种叶子,每种叶子一列,4种树叶呈现出4种不同的颜色。

2:图上有墨绿色的桑叶,红色的枫叶、淡绿的三叶草,还有黄色的银杏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能不用数,就说出哪种树叶最多,哪种树叶最少吗?

1:红色的叶子最多,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多,它这一列最高……

2:黄色的叶子最少,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少,它这一列最矮……

师:像这样的图叫做“象形统计图”,小朋友们看着图,不用数就知道哪种叶子最多了,除了这一点,你还发现这个图有什么特点呢?

1:把图画在方格中,很整齐……

2:直接可以看出每种叶子标本的数量。

师:根据这幅象形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枫叶比银杏叶多2片……

2:三叶草和桑叶一样多……

……

师:根据统计图,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小,现在请小朋友们把统计图中每种树叶的数量填在课本51页下面的额表格中。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1:我数了数桑叶有4片,就在桑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了4……

2:我数了数枫叶有5片,就在枫叶下面的括号里写上5……

3:三叶草和桑叶同样多,下面的括号也应该写4……

4:银杏叶最少,只有3片,在银杏叶下面的括号里写3……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样的表叫做统计表,它很简单,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每种标本的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填表和交流合作,认识统计表,有利于学生经历统计表的认识过程,形成统计表的初步印象。】

三、实践新知,巩固练习

1. 教材“练一练”第1题。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第52页第1题的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师:请小朋友们先给图形分类,再用色块表示每种图形。

(学生自己涂表格,然后交流)

师:你能把统计图中的数量写到统计表中吗?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2.统计一下下面的图形吧!

)个

)个

)个

)个

答案:2.

3 )个

4 )个

2 )个

3 )个

四、达标反馈

1. 教材“练一练”第2题。

2.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明

小军

小亮

(1) 这场足球赛中,小明踢进了几个球?

(2) 谁进的球最多?

(3) 谁进的球最少?

答案:2. 12 2)小军 3 小明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

1:我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2:我会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

3:我会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六、布置作业

1. 统计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分类整理,画出象形统计图。

2.

3.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1) 哪个年级植树最多?

(2) 哪个年级植树最少?

(3) 三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类整理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景

本课选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复习旧知识,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 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统计的环节,从而引入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有生活的气息。

二、师生关系,重在交流

 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本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统计、交流, 课堂上流露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1、收集整理数据

1)请学生选择记录符号

  师:记录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交流、汇报)

2)合作完成数据统计

师:谁来念过河方法的卡片?谁来黑板上记录?请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记录。(学生活动)

2、制作统计图表

1)完成统计表

师:有和黑板上记的不一样的吗?我们一起把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有人数一致)

师:我们已经把喜欢的过河方法人数统计出来了,赶快把统计的结果让数学小灵通看看。

师:(演示数学小灵通的话)我,我,我不大明白,到底喜欢哪种过河方法的人数最多呢?

2)探索完成统计图

师:数学小灵通好象看不懂统计表,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它一眼就能看明白?(出示统计图方格纸)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数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学生尝试活动,发现疑难:格子不够)

师:格子不够该怎么办?请每组的几个同学研究研究。(小组交流不同的方法,讨论尝试发现:一格表示2个人比较合适)

师:(演示)一格表示两个人,两格表示几个人?三格表示几个人?(依次出现数字)大家觉得这种方法行吗?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一格表示2个人”的方法在另一张统计表上再来画一画。(学生活动)

展示学生作品(注意单数的画法)

二、教学资源

统计图是利用点、线、面、体等绘制成几何图形,以表示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动情况的工具。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

三、资料链接

关于统计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一位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很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四、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低年级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教材选取的例题给我们 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信息。

(二)说学情: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不会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3、初步感知简单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将统计结果填入表内,会在横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六)说教学理念与教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整堂课的设计分成“创设情景------收集、整理资料------操作实践------拓展深化”四个层次,我以教材为基础,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力求从实际出发,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围绕教学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统计”这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引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结合本校“播种习惯责任树,人人为树添果实”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所以我设计运用投票表决的活动,来确定最喜欢看的是哪部动画片,从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在经历“动态建构运动”之后,再让他们独立观察教材提供的静止的画面上采集信息、分析、整理数据,进行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说说统计作用。一方面巩固刚刚建构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进行“间接思维” 训练,既锤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统计红、黄、蓝苹果个数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方格表示2人,那么1人可以用半格来表示,为后续学习打下能力基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认识了统计及其作用,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

3、在问题中学数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感受到,要解决老师提的问题必须调查统计,在调查统计后,学会思考,能根据数据回答和提出简单的问题,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理解和体验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同时结合“习惯责任树”,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七)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学法。

学习方法分为以下三种:

1、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去亲生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2、交流互补法:

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利用生生对话,互相启发,碰撞出只会的火花,以交流促发展。

3、练习促进法:

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八)说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什么记录呢?用什么方式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喜欢那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哪种最少呢?引出课题“统计”。

2. 探究与体验

统计时,我们要记录数据,记录是,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喜欢每种小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加深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体现统计方式的开放性。通过展示统计表的填写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从统计表中,提问学生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统计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当我们顺利清晰的将数据记录后,如何使我们的数据一目了然呢?给学生们留下讨论的空间与时间,然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方法。最终教师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应用。但是,在解决较大数据的时候,格子不够用怎么办?继续讨论并要学生给出方法及结论。我们可以将一格表示多个数,从而使我们的统计图在统计较大数据时,依旧通用。

3. 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统计天气变化,从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统计的作用。再次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计任务,独立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再次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感悟较简单的统计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根据记录数据独立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一次体验了数据的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4. 教师小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的学习,在内心感受到统计知识与生活的密不可分,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交往,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二课时 统计(2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3页、54页,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

教学提示

本课教材选择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天气情况,呈现了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记录单,设计了三个方面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表示数据的过程。教学活动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观察、分析、交流,说一说小组同学是怎么合作的。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统计方法,即使不是本课时要求掌握的,也要给予鼓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把数据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过程与方法:结合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经历小组合作进行简单数据整理,并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表示数据的过程。

难点: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谁听了天气预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明天又会是什么天气呢?

生:我听了天气预报,今天会是晴天,明天多云转阴,有小雨呢!

师:你们能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天气吗?

1:我喜欢晴天,阳光明媚,让人心情都会很好……

2:我喜欢下雨天,下雨天比较凉快啊!雨水可以让禾苗快快长大……

3:我喜欢下雪,可以堆雪人玩……

……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轻松愉悦的谈话,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愉快的学习。】

二、呈现新知,合作探究

师:老师把最近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了,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

(呈现天气变化情况图表)

师:大家认识这些气象符号吗?这些气象符号表示什么?

(学生说一说气象符号的含义)

师:同学们,如果不用数,你能估计出这个月哪种天气最多吗?

1:我觉得阴天的天气最多……

2:我觉得晴天最多……

师:要想知道哪种天气最多,你们就在小组里把每种天气的数据整理出来吧,一会儿大家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天气情况)

师:哪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统计的?

1:我们用圆代表晴天,用三角代表阴天,用正方形代表雨天……

2:我们用“ ”代表天气,有几个晴天就在晴天那一栏画几个“ ”,有几个阴天就在阴天那一栏画几个“ ”,有几个雨天也在雨天那一栏画几个“ ”……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非常好,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应该细心统计,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吗?

生:我负责记录,小明负责读每天的天气情况,他读一个我写一个,小华负责在旁边检查……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把统计的结果写在教材第53页的统计表中,然后思考蓝灵鼠提出的问题:从上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1:从表中,我知道了这个月晴天最多,雨天最少。w

2:我知道了阴天比雨天多4天……

师:你能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问题吗?提出问题,大家解答。

师:请同学们用不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天气,完成教材54页的统计图。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画的?

1:我用红色代表晴天,太阳是火红的;我用灰色代表阴天,阴天到处是灰蒙蒙的;我用绿色代表雨天,雨水会让树木变得更绿更美……

2:我用蓝色代表晴天,晴天的天空是蔚蓝的;我用黑色代表阴天,阴天光线暗,显得很黑;我用黄色代表雨天,我喜欢黄色……

【设计意图:通过天气情况这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统计的作用。】

三、实践巩固,新知拓展

1. 教材“练一练”第1题。

2. 调查班上同学喜欢吃的水果,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水果

苹果

香蕉

橙子

人数

3.下面是对几个同学一星期吃早餐情况的统计图。

丽丽

亮亮

小杰

(1) 谁每天都吃早餐?

(2) 谁最不爱吃早餐?

(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案:3.1)小杰 2)丽丽

四、达标反馈

1. 教材“练一练”第2题。

2. 画一画,回答问题。

(1)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2) 猴子比兔子多几只?

(3) 哪种小动物最少?

答案:2. 113 22 3)松鼠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又快要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1:我知道了,统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2:我还会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漂亮美观的统计图。

3:我发现统计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

六、布置作业w

1. 统计班上同学参加课外小组的情况。

2. 二年级各班卫生评比结果如下:

二(1 二(2 二(3

1)( )班是卫生评比第一名。

2)二(1)班比二(2)班少( )颗星。

3)二(3)班比二(2)班多( )颗星。

3. 下面是二(1)班一次体育测验的结果,根据结果给统计图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合格 合格

待合格 合格

待合格 待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待合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为了给学生建构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我尝试着做了一下几个方面:

1.建构生活情境,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自主发现

我结合教材,通过轻松的师生谈话,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数学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生活实践的过程结合在一起。

2.建构操作情境,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引导自主分工与合作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行为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动手操作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操作时学生情绪高涨,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带动大脑进行思维,进而提高课堂参与的效果,学生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自然会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合作制作象形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经历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动脑,有分工,有合作。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把统计这一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统计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一定的统计方法,并能把收集整理好的数据记录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充分的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让学生用各种方法统计,让学生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资料链接

对我来说,研究数学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厄多斯

因为宇宙的结构是最完善的而且是最明智的上帝的创造,因此,如果在宇宙里没有某种极大的或极小的法则,那就根本不会发生任何事情。-----欧拉

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获得的知识,而是不断地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获已。不是已经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地攀登。-------高斯

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祖冲之

数学是人类知识活动留下来最具威力的知识工具,是一些现象的根源。数学是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上帝必以数学法则建造宇宙。------笛卡儿

第三课时 统计(3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556页,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教学提示

教材选择了学生看儿童节目的事例,设计了“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让学生以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调查的问题。 让学生体会统计的重要性和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儿童电视节目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收集起来,一个人读,其他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并整理。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认识到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的简便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收集简单的数据,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能尝试用调查数据说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 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调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运用数据表达、交流以及说明问题的作用,知道应该尊重调查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体会用数据表达、交流以及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知道应该尊重调查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师:(课件出示各种儿童电视节目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儿童节目吗?你最喜欢哪个儿童节目?可以和大家说一说吗?

1:我喜欢看“第一动画乐园”,可以观看许多我喜欢的动画片……

2:我喜欢看大风车,这个节目的主持人特别风趣……

3:我喜欢看“智慧树”,可以增长许多小知识……

……

2.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看儿童节目,这些节目是专门为了小朋友们设计的,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增长我们的知识,这样的节目老师也很喜欢呢,今天我们就结合这些儿童节目来继续学习“统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和孩子们谈论儿童节目,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合作学习

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喜欢的儿童节目写到一张纸条上,然后交给老师。

(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儿童节目)

师:下面我们需要一位同学来读这些纸条上的节目,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谁愿意上台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上台读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老师在黑板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们统计的结果和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统计的方法,再看看老师在黑板上统计的方法,你们觉得老师的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

1:老师的方法比较省时间……

2:这种画“正”字的方法可以一眼就看出数量的多少……

3:这种方法比我们的方法更简便……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更简便呢?

1:因为一个“正”字有5画,两个“正”字是十画,很容易看清楚……

2:“正”字笔画简单,写起来又快又整齐……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分析的也很有道理,用“正”字收集整理数据可以使记录更简单明了,你们也试一试吧,把刚才你们记录的结果用“正”字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数据,然后才让他们比较自己的方法和用“正”字统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发现用“正”字的简单明了。】

三、实践新知,巩固操作

1. 教材第56页“做一做”

师:我们刚刚学会了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这个方法调查全班同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并将结果填在下表中。

(学生依次说出自己看电视的时间,记录的同学在相应的时间段下写“正”字)

师:通过这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许多同学看电视时间很长,对于看电视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1:我认为过度的看电视会伤害眼睛,所以我们不应该看太多电视……

2:我认为看电视还是对我们有好处的,但是要适当的看,不要太迷恋看电视,免得影响学习。

2.

1)晴天有( )天,多云天气比晴天少( )天。

2)( )天最少,( )天气最多。

3)这个图共统计了( )天的天气。

答案:2. 112 4 2)下雪 330

四、达标反馈

1. 下面是二年级同学假日喜欢做的事情统计情况。

项目

爬山

跳舞

看电视

读书

人数

15

11

18

22

请你将上面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正”字表示出来。

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电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上面的水果数量。

2)哪种水果的数量最多?哪种水果的数量最少?

3)把上面统计图的结果填到下面的统计表中。

水果

数量

答案:2.2)橙子最多,西瓜最少 35 1 3 9 4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记录数据的方法,小朋友们开心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1:我觉得用“正”字记录数据太方便了,一眼就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2:有些问题用数据来说话才更有说服力……

3:我知道了统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六、布置作业

1. 下面是二年级(2)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调查统计的情况,请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面的数据。

颜色

红色

蓝色

黑色

白色

绿色

人数

15

12

11

8

7

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图形

数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教学的《统计(3)》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一课要求学生能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统计整理,体会用数据表达、交流的作用。

在课的一开始,我通过和学生轻松的对话创设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情境,引出书中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了各种儿童节目的画面,紧接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喜欢哪个儿童节目,你能和大家说一说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和争论,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统计问题上来。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于是我就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然后和“正”字法相比较,发现“正”字法的特点,感知“正”字法的简单明了。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1.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你是怎么记录的这18个人鞋号的??(指生答)

生:我是用打对号的方法进行记录的。

2.师:大家觉得这种记法怎么样?

生:好。

3. 师:他记录的每种鞋号的人数对吗?

生:对。

师:不对的赶紧改过来。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老师把不同的记录方法各选一种进行展示。)

学生想到的方法: □、○、△、☆、∨、正等。

4.师:大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记起来又快又准?为什么?

生:“正”字法。

5.师:老师也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方法,下面老师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展示统计的过程,你看:

(用课件出示老师用正字统计)

鞋号

31

32

33

34

“正”字法

 

 

 

 

师:“正”字正好是5笔,画完一个“正”字就代表5个人。大家比较一下,老师的这种方法好不好?好在哪?

生:简单,不容易出错。

6. 师:老师这种记法不但简单,最后数的时候还可以55个的数,你瞧,(手指着“正”字开始数),5个,10个,15个,是不是比11个的数要快呢?

那以后你们在统计的时候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二、教学资源

用“正”字计数的起源

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以此类推。这个计数方法简便易懂,很受中国人欢迎。那么,到底是谁最先开始使用这个聪明的方法的呢?据说这种方法最初是戏院司事们记“水牌账”用的。

清末民初,戏园(俗称茶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戏园里要迎来很多观众。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这种东西,戏园就安排“案目”(就是现在所说的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座席前设有八仙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 

这个方法随着戏院实行门票制而被废弃了,但是作为一种简明、易懂、方便的记数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三、资料链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823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第四课时 摸球游戏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7页,摸球游戏。

教学提示

本课是在学完本单元统计知识之后安排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通过设计“摸球游戏”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可能性知识。同时让学生用“正”字记录全班同学摸球的结果,也是对本单元统计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讨论中,初步了解到“可能性”的实际意义。在统计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时间发生的不确定性,能根据摸球的数据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摸球游戏,经历记录方式讨论、猜测、摸球记录统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了解“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箱子,红球和黄球各50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游戏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箱子,小朋友们看到了吗?你们猜,里面是什么?

生:猜不到……

师:那请小朋友把手伸进去摸一摸,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球!是乒乓球!

师:对啦,这里面老师放了50个红色的乒乓球和50个黄色的乒乓球,今天我们就来玩“摸球游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猜测讨论

师:下面,老师将从箱子里随意摸出一个球,你觉得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1:我觉得可能是红色的……

2:也可能是黄色的……

师:我们能不能不说“可能”,而说“一定”呢?

生:不能,因为箱子里既有红球也有黄球,所以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

师:恩,同学们的猜测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实际的摸一摸,看看结果是怎么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激发学生想要验证、想要尝试的欲望,为后面学生体验“可能性”的意义打下基础。】

三、实践操作,体验新知

师:下面我们就亲自来做一做这个摸球的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 每人摸一个,先猜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再摸。

(2) 如果摸出的球和猜的一样,就奖励一支铅笔。

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一种很简便的记录方法,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

生:用“正”字记录……

师:对,这样的统计活动用“正”字记录最简单明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先画一个统计表,然后再摸球的过程中,用“正”字记录在统计表中。

颜色

次数

合计

红色

黄色

(学生一遍轮流摸球,一边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样获得的体验是最真实的,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四、达标反馈

1. 师:请小朋友们把统计表补充完整,看看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测的相同。

(学生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计算摸到每种球的数量,写在合计这一栏中。)

2. 玩一玩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吧,每人转一次,看能得几等奖,把每次转的结果用“正”字记录下来,并计算结果,完成统计表。

奖项

次数

合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四等奖

五等奖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玩了“摸球游戏”,小朋友们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1:我们发现,如果箱子里有两种颜色的球,摸到哪种球都有可能。

2:我觉得,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

六、布置作业

1. 取一枚硬币,抛20次,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朝上的面是正面还是反面,完成统计表。

朝上面

次数

合计

正面

反面

2. 和小伙伴玩一玩“掷骰子”的游戏,用“正”字在统计表中记录出现的点数。

点数

次数

合计

1

2

3

4

5

6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验“可能性”的意义。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课始,通过摸球游戏的导入,引出事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创设情境,不仅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而且趣味性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同学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分析、验证等方式亲身体验、感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在最后应用拓展部分。我设计了幸运大转盘、抛硬币、掷骰子等游戏,培养学生一种研究数学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测,从而得到最后的结论的严谨求学的精神。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在古代欧洲某国,有一个大臣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大臣处死。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征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分别写有“生”与“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则“死”。  

可是,国王偏偏想让这个大臣死,于是派人悄悄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换成“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同学们,你们想想,这下大臣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生:这个大臣不管摸到哪张纸片都是“死”字,所以这位大臣一定得死。  

有个好心人悄悄地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臣,这个大臣想了一夜,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大臣选择生死时,这个大臣拿起盒中的一张纸片,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看盒中的另一张纸,只见另一张纸上写着“死”字,大法官便说:“大臣一定吞下了‘生’字,他不该死。”于是便把大臣给放了。这个大臣用他的智慧赢得了生命。 

二、资料链接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做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画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m

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统计交通工具。(30分)

1. 用下面的方式统计上面的交通工具。

△△

△△

2.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小汽车 卡车 自行车

二、二年级开展了收集废旧电池活动,下面是各班收集废电池的统计情况。(30分)

班级

数量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1.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班级

二(1

二(2

二(3

数量

2.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三个班一共收集了多少块废旧电池?

(2) 哪个班收集的最多?

(3) 哪个班收集的最少?

(4) 二(1)班比二(2)班少收集多少块?

三、统计图形。(40分)

1. 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 填写统计表。

图形

数量

3. 回答问题。

(1) 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2) 什么图形最多?什么图形最少?

(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案:

二、1. 20 25 30 2. 175 2)二(3)班 3)二(1)班

45

三、2. 7 1 4 7 1

3. 120 2)长方形和三角形最多,正方形和梯形最少。

新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