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资流入的现实危机度分析

发布时间: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金融观察】 
中国外资流人的现实危机度分析 

倩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外资大量流入的现实,从目前外资流入的数量和结构、涉及到资本流入的 宏微观政策、国际收支状况、流入资本的利用效率、投向这几个角度与东南亚五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前 
的情况加以定量或定性的对比。最终得出了结论,目前中国的资本流入基本上是可控的,"3然其潜在 
的危机不容忽视。 
关键词:资本流入;国际收支;危机模型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l1-003l一04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到729亿美元)。这一时期流人东南亚各国的资金大 部分属于短期私人资本及流动性很强的证券资本,而 相对来说较为稳定的FDI占比却很小。中国近十年的 外资流人数量上同样惊人(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已 经达到了640亿美元),而且呈现出递增势头;但就内 
近年来由于市场空间广阔和GDP持续高增长,我 
国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外资流人额度在急剧攀 升。本文拟通过与亚洲五国(泰国、韩国、印尼、马来西 亚、菲律宾)危机爆发前夕在资本流人相关层面的比 较来分析我国当前外资流人蕴含危机的程度,并提出 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结构而言却与之差别很大。从整体上看,可以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增加资本积累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是我国外来资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当然近两年股票投 

理论背景 
Calvo(1998)提出了属于第三代危机模型的外资 资和银行贷款增长非常显著。就这一点而言中国目前 的资本流人更具稳定性。 
诱导型危机模型:他们认为大规模的外资流人将会促 成该国经济过热,实际汇率升值,经常项目恶化,资产 
表一 危机前流向亚洲五国的私人资本净额(亿美元) 
l990 l99l 992 l993 994 1995 996 
泡沫化等,还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有外部冲 击或内部振荡时,投机者将会发起冲击,外资大规模 逆转最终导致货币危机发生。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 金融危机就呈现出上述模型描绘的特点:资本的超量 汇集与突然逆转。 
二、比较与评价 
其中:FDI净流人 证券投资净流人 其他 
亚洲五国私人资本净流人 249 290 303 326 351 629 729 
62 l3 
72 33 
86 63 
86 
74 
95 
l2O 
l79 106 144 203 
l7l 390 4o6 
74 l85 l54 6l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98年; 
《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1998年,引自石俊志《金融危 机生成机理与防范》 
本文将从我国目前外资流人的数量和结构、涉及 资本流人的宏微观政策、国际收支状况、流人资本的 
表二 1996至2004年我国利用外资情况表(亿美元)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Oo0 2ool 
2002 
利用效率和方向这几个角度与东南亚五国在危机发 生前情况加以定量或定性的比较。 
对外借款 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其他投资 合计利用外资额 
126.69 12O.2l ¨O 102.1O loo 
417.25 452.57 454.63 4O3.20 40715 468.78 
527.43 
4.1O 71-3O 20 94 2l-3O 86.4l 27.94 
22.68 
548.04 644.O8 585.57 526.60 593.56 691.9l 
550.1l 
(一)外资流人总体状况(数量和结构) 
1990年至1996年是亚洲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高 
达8%左右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平 均3%的增长率,引起短期资金的大量流人。1990至 1996年间私人资本流人增加了近三倍(从249亿美元 
收稿日期]2oo6-o8 
2003 2Oo4 
535.O5 6o6-3O 
26-35 34.42 
561. 640.72 
作者简介]徐倩(1974-),女,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银行学。 
6年第11期(总第38期) 31 金融理论与实践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金融观察】 
根据(2005中国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汇编 期大额CD存款利率为1.06%,境内本外币利差为1.4 就债务负担而言,东南亚五国的负债率均超过了 个百分点,境内外本外币利差为0.92个百分点。由此 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特别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可见,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还是较为适宜的。事实上, 的负债率竟然在50%之上。而中国目前的外债余额虽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步人了低利率时 
则呈逐年上涨势头,但总量和增量都不算高,从1997 代,2000年以后在利率上与国际的差异一直不大。并 到2004年问才净增加了976亿美元,负债率在这七年 且利率市场化步子迈进很稳健。目前只有人民币存款 问最低达13.5%,最高也不过15-3%,波幅很窄;债务率 上限和贷款下限尚未放开了。应该说中国的利率政策 则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63 2%最终降到了 不存在明显的扭曲性。 
2004年的34.9%;相关的偿债能力和债务负担指标都 第二,资本管制方面。 
还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之内。 
应当说资本管制是当一国综合条件还没达到时 表三 危机前东南亚各国外债占GDP比率 
做出的“次优”选择。但是为鼓励更多地吸引外资,东 单位:亿美元,% 
南亚国家都过于急切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菲律宾于 
1991 
l992 
l993 
1994 
995 
l996 
1962年宣布取消外汇管制,1986年允许外资利润自 由汇出;马来西亚于1986年扩大了外国投资者在本 泰国 36.9 36.2 37.1 43. 42.4 54 印尼 65.1 66.4 58.9 57.4 55.8 51.8 国股份公司的股权;印尼于1986年也放松了对外资 韩国 l3.6 l4.4 l4.4 l5-3 18 23 流动的限制;泰国为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争夺东南亚 马来西亚 39.9 36.4 38.7 36.9 38.5 40.1 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加速开 菲律宾 
70.4 
60.8 
64.9 
60.8 
51.5 
54.6 
放了资本账户,特别是1993年实行了两项重要政策: 
资料来源:Thomson BankWatch Inc. 

是开放离岸金融业务,推出曼谷国际银行计划;二 
(二)涉及资本流动的宏微观政策 
是允许外国居民在泰国商行开立泰铢账户并借人泰 政策扭曲同市场失灵一起,导致某些行为的私人 铢。这两项政策实质是开放了泰国的资本账户。事实 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经济主 证明,这些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过于仓促,最终导致 体做出了最优和次优的选择,其行为也会导致不利的 
了对外汇输出入的失控。 
结果。通过高利率、低税收、软约束等优惠无节制大量 中国于1996年12月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 引资,给予内外资本的实际不平等待遇等都属于扭曲 
兑换,资本项目的开放则一直是较为谨慎。2003年底 性政策。 
推出的QVn制度是资本市场的一种有条件的开放。这 
第一,利率政策方面。 
是吸取了东南亚各国的教训。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 亚洲危机国在利率方面的确存在偏差。1990— 
压力,央行着手疏通资本流出渠道:对国际资本实行 1996年,美国平均年存款利率为5.3%,英国为6.4%,德 “国民待遇”,变以前的“宽进严出”为“宽进宽出”。2004 
国5.7%,法国4.7%,亚洲五国的市场利率水平远远高 年11月16日,央行发布《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 
于这些国家,1991年印尼的年利率曾高达23.27%,最 理暂行办法》,从2004年12月1日起,国家放松移民 
低的1994年该国也高达12.53%,1990至1996七年 将合法财富转移到海外的限制。2004年11月17日, 的平均利率水平为17-32%;同样地,泰国、韩国、菲律 央行又调整了境内居民个人自费留学购汇政策。2006 
宾的七年间平均利率水平分别为10.54%、9.06%和 
年又大幅放宽了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保留现汇的 2.98%(资料来源:MF《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97年; 
比例限制,提高了居民个人购汇限额并简化了手续; 《国际金融统计月 ̄}1998年2月、5月)。1996年12 放宽了企业资本项目下用汇限制等。 
月,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4国与美国 
这表明中国在资本管制方面的放松是逐步和稳 的短期利率差分别为2.9%、4.4%、6-3%、7.8%。如此高 
妥的,是比东南亚危机国当年更为理性的。 
的国内外利差对外来游资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第三,汇率政策方面。 
2004年10月,我国人民币存款一年期利率为 缺乏弹性的汇率政策可看作是对汇率风险的国 1.98%,境内美元存款为0.5625%,同时美国境内一年 家保障。如果在大量资本流人时货币当局继续采取冲 
金融理论与实践 
32 
2006年第11期(总第328期)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金融观察】 
销式干预,就意味着国内和国际利率的差异不会被汇 率变动抵消。这会极大地刺激企业和银行从外国借人 
业目前的名义税负是33%,实际税负为23%左右。无 
论是名义税率,还是实际税率,内资企业的税负都是 外资企业的一倍以上。人世以后,人们开始呼吁给予 内外资同等“国民待遇”,近年来关于内外资企业所得 税合并的呼声日涨。总之,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同东 南亚危机国一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 
(三)国际收支状况 
危机发生前亚洲五国的经常项目几乎都是大量 的不可逆的赤字,在经常项目赤字的情况下,国际收支 的平衡必然依赖于更大规模的对外举债和其他形式 
低利率款项。同时债务人没有动力对汇率风险进行套 期保值,这样汇率变动的风险全落在货币当局一方。 
亚洲危机国在危机到来前普遍实行钉住美元或 

篮子货币的挂钩汇率制及严格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这些汇率制度普遍不能实现真正的依据市场供求关 系而定的自由浮动。于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外资大量 流人的背景下这些国家都形成了本币的高估。 
中国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至2005年7月,几乎 就是一种标准的固定汇率制度。但2005年中国在增 加汇率弹性方面迈出了关键的步子。7月21日人行宣 
的外资流人,即必须依靠资本账户的流人来维持本国 汇率水平,保障国际经济往来的稳定,结果导致本币 升值,升值会影响出VI竞争力,于是步人了经常项目 加剧恶化的循环。总之五国均处于一种国际收支失衡 的态势。 
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即期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可以在每日千分之三的 幅度内浮动;在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建立后,远期 汇率没有波幅限制,完全由市场决定;9月23日人行 扩大了银行间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 幅度,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的波动幅度 扩大至1%;2006年1月4日,又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 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改由15家中外资银行做市商报价产生,人民币汇率 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真正的弹性汇率制 度越接近,中国与危机国相比在汇率政策上就越有优 势。 
显然,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保持了经常账 户的顺差,在这一点上比东南亚危机国要令人乐观得 
多。不过人民币正处于持续升值态势,而且升值对贸 易收支特别是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尚未完全暴露,我 们必须继续给予关注。 
表四
年份 
1992 1993 
危机前的各国经常项目差额(百万美元) 
泰国 
-6303 —6364 
韩国 
—3939 1O16 
印尼 
-2780 —21O6 
马来西亚 菲律宾 
—2167 —2991 
—10oO —3016 
1994 
 
1995 
-8085 
—13554 
—3855 
—8250 
—2792 
-7023 
-4520 
-7362 
—2950 
—1980 
第四,财政政策方面。 
 1996 —14692 -23061 —7663 —7446 —3603 
在危机发生前,东南亚国家大多为国外贷款提供 财政补贴,以鼓励举借外债。例如,为将曼谷建成离岸 
资料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97年;《国 际金融统计月报》1998年2月;《世界经济展望》1997 年10月。引自石俊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和防范》 
表五 
中国近年经常项目差额情况 
单位:亿美元 
金融中心,曼谷国际银行便利设施就为外汇借贷提供 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菲律宾对外汇贷款的收入纳 
税税率定为10%,其他贷款收入的税率则为35%(王 洛林、李扬2002)。还有许多通过贸易限制提供的或明 或暗的财政补贴,均鼓励了人们大量地无节制地使用 外资。 
年份 1997 l 1998 l 1999 l 2oU0 l 2001 1 2oU2{2UU3 I 2004 
差额I 696. l 3147. l 21114 I 2051.  141 I 542.2  4587. I 6865.9 
数字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四)流人外资的实际利用效率与投向 
衡量投资效率的一个简单指标是“资本一产出增 长比率”(ICOR),即投资与产出增长的比率。ICOR越 低,投入资金的效益就越大。东南亚危机国的资本一产 出增长比率在危机发生前10年中呈现出递升趋势, 表明其伴随着90年代泡沫经济的是投资效率的下降 和资本生产力的降低,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 能持久的,这就意味着泡沫经济破灭的必然性。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中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财政 政策上也是一贯侧重于吸引外资流人的,一直延续外 汇短缺时期确立的外贸“奖出限人”、资金“宽进严出” 和产业“填平补齐”的管理思路和政策框架。中国政府 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的所得税制,外资企业 
比内资企业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我国目前外商投资 企业的名义税负是15%,实际税负是11%。而内资企 
006年第11期(总第328期) 33 

中国外资流入的现实危机度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