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21 09:09:52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题目: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研究

二、核心概念界定:

1.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 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 ) 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结构化的( ) 学科知识和技能, 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朱明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前副总编辑, 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

2.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经历了“特定学习方式” 后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结构化的( ) 学科知识和技能”。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强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

3. 培养机制:即是指培养时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的相应的规律和采用相关的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本研究中,指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切实可行且符合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养成

三、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在国外,大约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和美国就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

而国内对核心素养的集中性关注,出现在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的“核心素养体系”一词。报告指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被置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研究意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 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 学科思维与观念, 在分析情境、发现问题、确认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持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它包括政治认同、 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四个构成要素。通过各种途径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这些品质,成为一个完全的健康合格公民。

、研究内容:

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现状

1)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生活化的主题活动的开展

2)以高考为目标指向,缺乏综合素质培养

3)学生独学现象普遍,缺乏合作和创新意识

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培养机制

1)将理论知识巧妙融入主题活动中(即理论知识与主题活动并举,在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的养成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活动为主线,串起“教” 与“学” 的活动式教学法, 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之间乐于分享、 勇于参与, 营造师生之间相互信赖、 平等沟通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收集古诗词中包含“反衬”修辞方法的诗句, 哪一组列举的多就有奖励。在激励之下,学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从“以动衬静” “以乐衬哀” “以双衬单” “以明衬暗” 等角度分工协作。在小组展示时,整个课堂呈现出“你方吟罢我来诵”的诗意节奏, 学生在诗词的诵读中体会到“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也感受到哲学与文学之间微妙而美好的关联。

2)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潜移默化到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素材的选择情感素材引领是指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既符合学生所学习的内容, 又利于提升他们核心素养地素材,并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这些素材进行多元的解读同时还启发学生把理解和体验外化 ,用个性化的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内心感受, 让自己的情感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升华

3)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延伸到第二课堂中(课外活动的有序设置)

4)将学科特殊性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的有效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德育课,还是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体系、提高自身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智育课。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自我管理的基本素养课。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通过书籍、杂志、期刊论文等的阅读,筛选出有关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的权威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资料与成果,总结出普通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情况。

2课堂观察反馈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探寻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方式和方法。

3.案例研究法:先通过一个课例或案例的研究,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丰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机制。

4.访谈法:通过访谈相关学生,直观了解他们对在实施核心学科素养后,核心素养的养成情况。

、研究创新点:

1. 从研究内容看,主要是研究思想政治学科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每一单元,甚至是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的养成问题,不仅仅是宏观的研究,更注重从每一框题中进行微观的研究,即从小处研究核心素养的养成问题。

2. 相对于其他研究着眼于理论方面的探讨,本研究更倾向于实践方面的探索研究

、进度安排

1201610-201611月,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国内有关思想政治课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资料,认真分析课堂和学生的状况,为本课题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201612-20172月,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搜集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及学生对学科核心因素的建议;

320173-20176月,针对学生的建议和课堂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案的调整,确保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机制有序进行;

420177-20179月,总结整理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结题报告论文的撰写。

、预期成果

1.相关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论文

2.研究报告

、课程研究的条件

1.科研训练:课题负责人201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在师大7年时间里,跟随导师进行过课题研究的训练,曾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2.工作经验:工作6年来,一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政治教师实际情况。

3.前期成果:近5年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湖北教育》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且均与中学政治教学密切相关;

4.曾获奖励:课题负责人多篇教研论文获省、市、区论文比赛一等奖。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