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论语乡党篇读后感-word范文模板(3页)

发布时间:2019-05-02 02:46:04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论语乡党篇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文化的遗宝,对于论语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乡党篇读后感,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乡党篇读后感【1

  今天,我读诵论语第十篇——《乡党篇》,读着读着,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篇主要讲述孔子平时的言谈举止和衣食住行,颂扬了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但我觉得孔子活得太累了。

  先说孔子上班”“下班吧。孔子上朝是,走进大门,低头躬身,好像不容他直着身子进去;经过国君座位,顿时脸色庄重,脚步加快,憋住气,不敢出声。退朝时,慢慢退出,下得台阶,脸色开始恢复正常,舒展开来,下完台阶,就快步如飞,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轻快。孔子上朝下朝前后判若俩人,好像带了两幅面具活着,真累,封建时候的规矩昭然如绘。

  再说说孔子衣食住行吧。他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寝不尸,居不客,说明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标准,值得我们学习。孔子更讲究科学饮食,据说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讨论后编写的《中国膳食指南》,就是参考孔子的饮食标准的。举点例子吧,孔子从不吃不卫生、变质的食物,饮酒限量,食物多样化,肉要精细等等。我觉得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个美食家呢。

  这一章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细节。有一次,马厩失火,当他听到这个消息,首先问的是有没有人受伤,真是仁者爱人啊。我想到了近几天,云南发生了大地震,党中央非常关心,习**的指示是: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几千年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核心,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读着读着,我一点也不觉得可笑了,我读出的是敬意!

  论语乡党篇读后感【2

  乡党第十,主要记录了孔子在不同场合言行举止的不同表现,说明人的言行举止除了与身份地位相符之外,仍要随着时间、场合的改变而及时做出调整,做到收放有度、进退自如,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我认为这种修养从很大程度上讲其实体现出的就是一个人的学识、思想与礼仪。譬如,孔子与乡党的交往有记述曰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乡党即泛指家乡、乡亲。恂恂,乃谦逊恭顺也。也就是说孔子在与乡亲们交往时非常恭顺,好像不大会讲话似的。其实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大学问家,可为什么在与乡亲相处时却如此呢?这正体现了孔子的谦逊与好学,他乐于倾听百姓的言论与心声,善于向百姓学习,因为百姓的言论都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真知,也正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足见其虚怀若谷的情怀与壮志。但是,孔子在与朝廷和士大夫言论时却不是这样,有记述曰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也就是说孔子在朝廷上说话,语言明白流畅,只是态度恭谨。上朝时,同下大夫交谈,刚直坦诚,温和愉快;同上大夫交谈,谦和恭敬,和悦中正。国君在朝时,他显出恭敬小心的样子,行步舒缓而仪容得体。至此,孔子一副刚正、谦恭的风采跃然眼前,我们可以想象,在历史倒退两千七百多年之前的孔老夫子已经做到了这样,他所折射出的不仅仅只是学识与修养,更展现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渊源与博大精深。由此,我联想到当今社交场上礼仪的方方面面以及它的至关重要性。在外交谈判桌上,不卑不亢的气度,可以秒杀对方的气势;在建立国际友好关系的场合,恭敬、谦逊、和善的态度,可以深得对方的认可与好感,为促使建立和谐团结的友好往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此,得体的礼仪,在很大程度上它所体现出的不仅仅只是单方面的修养,更重要的是体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水准,而孔老夫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做到了,并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精髓,亟待我们后人代代传承和弘扬,并在此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2019-论语乡党篇读后感-word范文模板(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