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0-03 13:09:17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2、体会《左传》的语言特点和叙述技巧;3、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1诵读法2、归纳法3、合作探究法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张仪是战国时期与苏秦齐名的纵横家,《史记·张仪列传》里记载了一个他的故事:话说张仪曾经和楚国的宰相一起喝酒,不久宰相发现丢了壁玉,宰相家的人都怀疑是张仪偷去了,因此将张仪抓了起来,毒打了一顿。虽然遭了毒打,张仪还是不承认,最后宰相只好将他释放了。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劝他说:“你如果不读书游说,哪里会弄得像现在这样呢?”他回答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并且张开嘴巴让他妻子看,他的妻子回答说:“还在呢!”张仪说:“这就够了。”张仪正是靠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在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时代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和功名。今天,我们来认识另外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郑国的大夫烛之武,他所处的时代比张仪稍早,他也拥有着过人的口才。在秦晋两国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之际,他临危受命,凭借超群的口才,最终说服了秦穆公,挽救了郑国。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36页,今天我们将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二、《左传》简介《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1
称。《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左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简称,后来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长的不过四十多字,短的只有几个字,因此,其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它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他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左传》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崤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脍炙人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同时《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文字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左传》的叙述语言简练含蓄,辞约义丰。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篇从《左传》中选出来的文章,我们可以借这篇文章感受一下《左传》出神入化的战争描写艺术。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并正音1)汜(fàn2(yì之狐3夜缒(zhuì而出4)共(gōng其乏困5(fú晋,何厌之有6无能为(wéi也矣7)若不阙(j8)秦伯说(yuè9杞(qi10ng11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12失其所与,不知zhì2、学生自由朗读后复述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情节并板书。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并概括各段大意。2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