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复习要点参考答案20121206

发布时间:2019-11-11 10:43:17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2014.12.20

一、名词

1现代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以及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2创新

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包括:新技术、产品或设备,新方法或思想。通俗的讲,只要有助于解决问题,与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实用技术、知识、与信息都可以理解为创新

3创新的扩散

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应用的过程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报告是从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某项推广项目的社会需求、现实条件、社会经济效益等,论证该项目推广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撰写可行性报告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综合性、论证性和预测性等特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主要是:为是否投资某个项目提供决策依据,也是编制计划任务书、获得银行贷款、签订协议、进行项目设计和施工及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

5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是申请科研课题立项、策划科研开展的一种文件,它的表达形式是科研项目申请书。其主要内容有;

(1)封面 首页,应当写明:项目名称、研究类别、申请者、所在单位、起止时间、申请日期等。

(2)简表 填写申请者简况、参加项目的主要人员情况、主要合作者单位及分工、项目名称、研究类别、申请金额等。

(3)正文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①本项目的目的和意义。②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③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④承担本项目的条件。⑤经费来源及概算。⑥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合作者的简历

6农业科技成果

是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产物,在现行科技成果的管理机制下,只有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鉴定或具备视同鉴定条件的研究和推广成果,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和准予登记的项目,才能被认可为科技成果。

7农业推广信息系统

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以农业知识、农业自然资源数据、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信息为内核,利用数据库、模拟模型、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技术,对农业推广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8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是指以信息技术服务形式向农业推广对象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活动。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由提供简单的信息服务,向提供深加工、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发展。

二、简答题

1举例分析农民对创新采用的行为变化特点;

农民采用创新的特点

1)行为目的

一是增加经济收入,满足家庭的经济需要;

二是增加产量,满足家庭对产品消费的需要;

三是完成市场对农产品的定购合同,满足社会需要。

2)行为准则

   对实用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获利高的技术,主动接受,积极采用;否则,难以接受和采用。

   表现出实用性、短效性的特点。

(3)行为方式

主要有:

        反映对创新的需求;

       实际应用创新;

       评价应用效果;

       决定是否继续采用

2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4个阶段

(一)突破阶段

由创新先驱者对创新技术的渴求,克服来自社会中的各种阻力,首先使用、试验创新技术,取得突破。

是创新扩散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二)关键阶段:

创新成果由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

是创新成果能否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特点:人们都在等待创新的试用结果,如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就能获得更多的认可。

(三)跟随阶段:

自我推动阶段

主要是早期多数采用者认为有利可图,因此主动积极的采用。

(四)从众阶段:

浪锋减退阶段

后期多数和落后者在前面广大人群的影响下,随波逐流的采用。

3不同信息来源对农民采用阶段的作用

1)大众传播:在认识阶段作用较大,提供初次信息。

2)农民接触:在评价阶段作用较大,帮助决策,指导行为改变。

3)商业机构:在采用阶段作用较大,给予信息,促进行为改变。

4)推广活动:在各阶段都起作用,帮助决策,指导行为改变。

4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服从 遵守群体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是群体成员的义务。

(2)从众 有多数成员在采用时,其他成员常常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意见、判断和行动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3)相容 同一群体的成员由于经常相处、相互认识和了解,即使成员之间某时有不合意的语言或行为,彼此也能宽容待之。

(4)感染与模仿 感染是指群体成员对某些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无意识及不自觉地感受与接受。感染实质上是群体模仿。在实践中,选择那些感染力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利于创新的推广。

5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行为强制

使用权力迫使某人做某事。在农业推广中,常表现为使用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规范标准等方法和手段改变或影响农民行为。

()咨询建议

咨询是适应现代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委托方(农民)以某一个特定问题为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受托方根据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运用各类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调研,提供以针对性、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解决方案。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公开影响农民的知识水平与态度。其应用的条件是:

①农民的知识不足或者有错误,推广人员认为农民不能够靠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②认为如果农民有更多的知识或改变了态度,就能自己解决问题。

③乐意帮助农民搜集更多、更好的信息,以促进农民改变态度。

④有这种知识或知道如何获得这些知识。

⑤可以采用教育方法来传播知识或影响农民的态度。

⑥农民相信推广人员的专长与动机,并在改变其知识或态度方面乐意与推广人员合作。

()行为操纵

行为操纵是在农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来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态度的方法。使用操纵的方法,需符合以下4个条件:

①推广人员确信在某一确定的方面,完全有必要而且可以有办法改变农民的行为。

②推广人员认为在这一方面,农民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或他们做出的决策是不可行的。

③推广人员应把握影响农民行为的分寸,使他们不易察觉到。

④农民并非极力反对受此种影响。

()提供物质条件

通过提供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

①农民努力达到某个目标,推广人员认为这一目标是合适的,但条件不够,需要提供。

②推广人员具备这些条件,并准备短期或长期地提供给农民。

③农民不具备达到目标的现成条件,不愿意冒险使用这些条件。

()提供服务

提供服务是通过服务方式帮助农民做些工作。其应用条件是:

①有现成的知识或条件,能让农民更好更经济地开展某项工作。

②推广人员和农民都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是有益的。

③推广人员乐意为农民做这些工作。

6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

①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

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

根据需要理论,推广人员应该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定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

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

所谓需要的主导性是说众多的需要当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到较大的效果。

如:偏远落后地区——温饱需要;发展较快地区——尊重的需要。

7农业推广方法选择如何考虑推广对象的特点

1先进农户

对于整体素质表现“先进”的农户,以及富裕地区的农户,以散发资料、电讯、网络等的信息提供和引导为主,同时作为试验和示范农产重点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成为带动左邻右舍应用新技术的革新者。

2低文化或老年农户

而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等,首先要采用宣传、培训、参观和现代多媒体手段,让他们通过亲眼见、亲耳听和亲自对比评价,提高认识和积极性;其次多开展成果和方法示范,增强和提高其生产技能。

3落后地区农户

对于自然和经济条件差的落后地区,要以改善其生产经营条件为主,帮助他们全方位搞好资金、生产资料和产后产品处理的服务,同时加大培训和生产过程中的跟踪指导,实现新技术的最佳效益。

8集体指导法的特点与原则

特点:

1、高效性

指导对象较多

推广效率较高

2、双向性

易于双向沟通

信息反馈及时

3、统一性

共同问题易于解决

特殊要求难以满足

原则:

1重引导,坚持自愿参加

要符合农民需要

要适应农民的文化

2重实际,照顾农民特点

合适的时间

合适的方式

3重质量,注重指导效果

充分的准备

讲解用的

给农民回去使用的资料

简单扼要

9简述农业推广论文的基本结构。

1.农业推广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

(1)标题 标题是农业推广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精髓的集中体现。拟写的标题要求做到:确切,即用词准确、贴切;简洁,即言简意赅;鲜明,即表述观点不含糊,不模棱两可。

(2)署名 在标题下署出作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署名的前后位次按作者的贡献大小排列。

(3)摘要 摘要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对象、方法、主要成果与结论。其中,最主要的是成果和结论。

(4)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名词和术语。一般论文选38个关键词为宜。

(5)前言 又称引言或序言,其基本内容有课题的研究背景、课题提出的理由、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课题研究的依据、意义与作用等。论文引言要开门见山,语言精炼。

(6)正文 正文是农业推广科技论文的核心、主体部分,是体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关键所在。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材料和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写作时,要围绕主题选用实验中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实验结果,并且层次有序,表述方式适宜,体现专业术语或表达。注意图表与文字表述相配合,但图表不能代替文字。讨论是作者根据实验结果发表见解的部分。讨论的问题要集中而深入,对以后研究有启发作用或借鉴作用。

(7)结论与讨论 结论是论文的精华,也是摘要的中心内容。写作措辞严谨、贴切;实事求是地说明结论适用的时空范围和程度等;不轻易否定前人的结论,并对不同的结果做出分析与评价;如果结论比较简单或论文中不能得出结论,可以把结论与讨论放在一起写。

(8)致谢 对于农业推广研究及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导者、协作单位与个人或采用别人研究成果,应致以谢意,以示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与感谢。

(9)参考文献 凡是在论文中参考和引证的文献资料,应在论文后面按照使用顺序列出其作者姓名、题目、出处、时期。参考文献引用的原则,应是在博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选出新近的、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

10农业推广人员应当掌握哪些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

()心理沟通的技巧

首先是双方心理的沟通与互动,消除陌生感,排除心理障碍。推广人员的心理沟通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以礼相待,情感靠拢。

②心理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③求新求异,激起兴趣。

④利用一切关系及年龄、性别的特点,拉近自己与对方的距离。

()提问的技巧

一般要根据场合、对象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提问,以便掌握主动权,同时要掌握相应的语言技巧,讲究提问的方式。

()回答的技巧

在回答问题时首先是要弄清问题所指,使回答具有针对性。其次要突破问句的控制,使回答具有灵活性。再次要掌握接引技巧,使回答具有艺术性,避免受对方的控制。

11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方式与手段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方式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方式是指农业推广信息提供者将所采集、整理、加工的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政策、法规、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某种方式传递到农民或农业企业手中,以供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一种组合方式。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呈现多种方式。

1.三级信息站服务方式

三级信息站服务方式是依托县()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中心,依托乡镇农经站、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成立乡镇级信息服务站,依托村委会、种养加销经营大户成立村级信息服务点,建成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民服务,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此种方式多由政府出资免费为农户服务,传播渠道多数还停留在直接传递方式上

2.专业协会服务方式

以农村专业户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信息交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销售为核心组织起来的技术经济服务体系,以维护会员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在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互助合作。

具体实施时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一是由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能人组成,向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二是由专业户、重点户领头的民间专业生产服务,包括技术、物资、信息等;三是由农民自愿联合起来,通过集资、投资来兴办自我服务组织

3.龙头企业带动服务方式

由涉农的龙头企业通过网站向其客户发布信息,为其提供企业所生产的某类农产品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有时也为用户统一组织购买生产资料;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户生产出的产品由公司统一销售,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企业和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结成利益共同体,技术支撑与保障工作均由企业掌控。主要有“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中介+农产”模式、“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等三类。

4.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服务方式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服务方式是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形成市场化的经济实体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专家为主体,以农民为直接对象,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大众媒体、电话或面对面的方法,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促进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与培训、推广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促进了农业产品的联合开发,提高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

5.农民之家服务方式

农民之家是一种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农业物资经营于一体的窗口式开放型的服务场所。

农民之家不仅把农民“请上来”培训,还采取“走下去”主动服务的办法,派出技术人员到村间田头,或举办农业科技讲座,传授种养知识,或现场指导农民操作,把握技术要领。许多农民在赶集或忙里偷闲时,都会到镇、村里的农民之家中坐坐,或阅读书籍,或观看录像,或咨询信息,或交流体会。通过农民之家的服务,架起子科技与农民相连接的桥梁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手段

传统农业推广服务载体:明白纸、黑板报、喇叭、报纸、杂志、电台等

现代农业推广服务载体:电话(手机)、电视、电脑。

“三电”合一。将现代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互联互动。

12如何提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质量

()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要求,建立一套计算机网络运行制度,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建立一套信息采集、报送和发布制度,统一和规范农业信息的发布方式,管理权限和范围。建立一套农业信息服务考核制度,促进农业信息工作的发展。

()健全信息服务机构,加强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信息能力是指一个人收集、传递、利用信息,指导实践的本领和技能。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信息能力普遍较低,需要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其对信息进行收集、识别、选择、利用和管理的能力。

()明确信息服务对象,有效开展信息服务

按不同服务范围、对象和内容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更好地体现服务的层次性、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为服务对象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一条快捷的路径。

比如:省级农业推广机构一方面要为政府部门提供农业政务信息,另一方面主要是为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服务,提供农业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

()拓宽信息服务渠道,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信息服务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简报,传真和电话等多种传媒,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服务窗口。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送科技下乡、专家咨询、农产品推荐会、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信息服务工作,为引导农产品产销、农民致富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服务。

三、论述及案例分析

1.2011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农产品卖难现象产生与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2.国外较成功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共同特点,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3.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类型比较,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适合采用哪些组织类型?

4. 根据生产经营者对科技成果推广需求的变化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需要做哪些改革?

三、论述及案例分析(只找供参考的文章,具体答案自己组织

12011年我国部分地区主要农产品卖难现象产生与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农产品卖难的深层原因

农产品卖难既有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及突发性市场波动等方面的原因,也有生产、流通、管理等方面的深层次体制原因。

1.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与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相矛盾

农户小规模的分散生产普遍存在盲目性。农民种植决策一般看邻居、看亲戚、看上年,信息失真导致了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张。同时,近距离的模仿导致了农产品的雷同性和相似性,使得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价格迅速下滑。

农产品购销方面信息量很大.鱼目混珠,滞后性失真性情况严重,真正有用的信息较少,而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成本很高,不但无法生产销售,有时反而会产生误导。

部分地方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全局性视野.盲目调整种植业结构,忽视市场供求规律。造成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过剩。

2.落后的农产品加工运销体系与生产规模急剧膨胀的矛盾 

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同时生产又同时销售,直接导致了农产品购销成本的上升。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机构,缺乏必要的生产和销售的指导,必然降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冷藏保鲜手段低。销售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必要的加工和包装,冷藏保鲜手段落后,使得鲜活农产品保鲜时间很短,无法延伸产业链。据统计,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314,而我国则为11或稍多一些。水果经过采后储藏加工,国外增值比例为13.8:我国是l1.8的水平。我国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

运输成本过高,农村经纪人急剧减少。虽然国家开通了绿色通道.但是很多地方没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蔬菜和大部分水果并不享受这些优惠措施.高运输成本导致农村经纪人急剧减少.大大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

批发市场发展落后,农产品运输存在迂回、倒流的现象。目前一些农产品主产区批发市场发展滞后,与主销区批发市场不对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对流运输、迂回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及重复运输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农村市场秩序不规范与农业迫切需要发展的矛盾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仍然存在黑恶势力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如深圳某市场周边的青椒霸恶意抬高青椒批发价,每公斤1.4元,比其他市场竟高出75%

农产品进城销售难,部分地区对农民歧视严重。我国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限制农民进城销售的情况,一些地区普遍存在乱收费、乱罚款现象,阻塞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订单农业违约率高,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有利于将公司的先进理念和掌控市场的能力引入农业生产和销售,但由于合同订单的履约率很低,致使订单农业在我国发展缓慢。据统计,目前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不足10%

4.农产品的大量供应与国内外消费需求不适应的矛盾

农产品的供给跟不上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由数量增长转变为对质量、口味、营养、安全的追求。但是,目前农村的小规模、粗放型生产方式无法提供满足城市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造成了严重的供需矛盾。

国外的高技术壁垒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近10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据商务部调查。我国90%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

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创立和完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网络,建立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利于共享的管理和服务体制,提高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推进数据库化和网络化,显著提高农技人员及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及市场意识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农产品卖难由来已久,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长期来看,应该建立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长效机制:

1.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网络

尽快建立直接面对农民的统一网络办公平台,提供便捷式的市场信息服务,让农民能够了解各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状况,更好的引导农业生产和流通。同时,还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

2.鼓励农户采纳新品种新技术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努力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通过扶植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实现生产的规模化、基地的标准化、产品的品牌化,大力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辐射力,从而产生更大的流通效益。同时,改变原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确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含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扩展农产品功能的思路,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3.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生鲜农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会对农业生产销售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必须加强监测,从生产源头抓好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声誉。建立农产品的质量监控体系,按照产品质量管理要求,引导农户科学选用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科学改良土壤和改善水质,运用科学方法和检测仪器鉴别产品质量。

4.成立各种农产品运销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从日韩的经验来看,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有利于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根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建立公益性的鲜活农产品运销合作组织,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税费优惠等措施。按照产品成立运销合作社,用于指导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5.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延长鲜活农产品的产业链

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和资金补贴形式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到农村投资,在土地方面采取灵活的政策。积极发展蔬菜水果的储藏、运输、深加工,延长鲜活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和收益率,发展现代农业。

6.建立农产品生产的全国布局,树立区域性农产品品牌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一区一品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在全国科学布局,以基地为龙头,树立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同时,要根据专业生产的特点,完善鲜活农产品的储藏运输设施,建立一定数量的国家级储藏冷库,与农产品的深加工基地相结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档次。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复习要点参考答案2012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