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无极混元桩

发布时间:2019-10-04 00:24:07

无极桩是基础,包括太极桩在内的很多桩法,都要以无极桩站立为基础。

无极桩也称自然桩,是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拳理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也。”练习此桩时身体处于高度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无形无象,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内在养生运动。

无级桩能使使习练者可有效地调节自律神经,增强大脑皮质的健全,使运动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得到改善,同时还使人反应灵敏,是训练高功能神经系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还能培养元气,放松身体,稳固身体重心,端正身体姿势,增强腿部力量。

太极桩又名混元桩,是指在无极桩站立的基础上,腹部内气较前段时期充盈,配合束肋合腹,小腹的关元、中极二穴共同内敛纳气,冲震命门穴。

“太极桩”具有现代“仿生学”的鲜明思想特征。 “太极桩功”模仿了外静内动的“树”,它强调“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及内外协调”。“太极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健作用。“太极桩”是一种有氧静止的耐力运动,有利于新陈代谢及气血通畅,对膝关节有明显保健作用。

太极入门必练 混元桩练习方法

站桩的种类很多,习太极拳的人,常练浑元桩较好。 混元桩,一作“浑圆桩”,又有“抱云桩”、“云门桩”、“养气桩”等异名。其裆步成二字马步,或作八字马步。

具体方法如下:

两足并行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足尖指向正前方,或略成八字。

两腿屈膝下蹲,初学或体弱者,可采用稍微屈膝的“高桩”;久练者应采用大、小腿之间弯成135度角左右的“半桩”。重心放在两腿之间,足心含虚,全足踏实。上体自然正直,头顶起、裆落下,精神提起,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立身安舒,其身法基本要领与太极拳架全然相合。

在屈膝下蹲的同时,两手由两侧回环于胸前。使两掌心与乳心遥遥相对,中间相隔一横拳半。两手十指和掌心也遥相对应,两手指尖之间,相距一横拳左右。两掌心朝里而略为朝下,腕根塌沉,掌心含虚。两肘须略低于腕部,并用意里裹。全身务须有下沉的气势。

这种两臂环抱的站桩姿势,在技击意义上含有“守中”的意思。即:以头顶百会穴至裆下会阴穴一线为中心线,使全身重心自然地落在两足之间的中心,这样,身法与裆步自然正中安舒,稳定性好,其所以置两臂、两手于圆周线上,乃是含有防御和待机反击、抢攻之攻守意识。因此,腋窝要虚,而两胁空隙相对地要实。两腋虚,臂部弹性充足,伸缩余地较大;两胁实,则边门不易受侵。

但腋虚胁实是结合两臂、两肘来说的。两臂既要用意外撑,又要用意里裹,这是有意识在锻炼两臂的掤撑之劲,兼含待机掤发击敌,以及守中防护心窝、胃脘、胁腋等部的职责。这与太极拳“掤劲不丢”之义恰合。在此姿势的基础上,若一旦化静为动,那只须以肘为轴,举手向上即可护及头面,落手向下又可防守裆膝。

如此站定后,两眼向前平视,不怒不闭,息心静气,无思无虑。先轻轻摇晃一下身躯,觅得最适中的重心垂直点。然后大口吐出浊气,以鼻深纳清气三五度。继而气敛神凝,舌抵上颚,以鼻缓缓呼吸。一般可采用腹式呼吸法,久练者也可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时气贴脊背,呼气时沉于丹田。

“气沉丹田”一词,通常泛指腹式呼吸法,而这里也借指腹部鼓荡的自我感觉。但切忌做得过份,尤其不宜仿效硬气功表演者那样把大、小腹肌者都收紧贴到脊背上去,须知太极拳主张取法自然,而不应强硬造作。

初练站桩的人,只须纯任其自然地练习,每日一次,每次三五分钟;然后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递增至1520分钟,这样持之以恒地练习,就会自觉下盘日趋稳实,腰腿有功,丹田之气充盈,四肢内劲也相应增加。

与此相类似的,而仅仅在手势上稍有变化的桩式很多,都可统称为“浑元桩”。例如:

(一)抱月桩:在上述“抱云桩”的基础上,使两手成握拳式,此即为“抱月桩”。

(二)抱球桩:在抱云桩的基础上,两手心转腕外翻,使手心稍向外并遥相对应,如双手合抱一足球,此即为“抱球桩”。

此式两手拇指指尖朝里与乳心遥遥相对,中间相隔一横拳。此外。辅助桩式常练的有“桩”,或称“川字桩”。实即取太极拳“手挥琵琶式”姿势来练站桩,但每次必须先后练习左、右两分式。

学太极谈养生,关注太极养生堂公众号:TaiChiTang

首先混元桩是不分太极拳的和非太极拳的,混元桩就是混元桩,从形上说,在任何拳术中的站法基本是一致的,无外乎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朝正前方,双膝微曲,双手环抱于身体正前方。这就是基本形。好吧但是讲究就来了……

一:什么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这里有几个度量可供参考,一是外脚侧和肩关节外延同宽,二是内脚侧与肩关节外延同宽,三是两脚底涌泉穴间隔宽度和两肩井穴间隔宽度相同。取舍不同讲究也不同。

二:双手环抱的高度与宽度多少?双手环抱的高度,以齐平三丹田为准,所以也有三个高度选择,不同高度讲究也不同;双手环抱的宽度也有不同标准,另外五指的分布也有讲究,太麻烦我不细说了…

三:两腿曲蹲的高度,也有几个标准,你要是想站的时间更久点的话,可以略微弯一点就成,我们称之为似直非直,似曲非曲。这样比较适合自学者,因为没有明白人给你调胯这么站你不容易受伤。

好了接下来,放松,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中脉贯穿涌泉…

涌泉扎根送肩井(井泉相连,也就是与两脚与肩同宽,涌泉与肩井在一条直线上,两脚自然就内扣了),三尖相照尾闾垂(眼睛往地下看,鼻尖,膝,脚尖正好一条线,尾闾自然下垂,就好像抱50公斤的米面袋子,抱树,抱孩子一样,体会一下就好)充腰填脊肩圆撑(学习婴儿那个状态,腰是外撑,脊柱整体保持一条直线,两个肩胛骨也要填平,有点像动物世界里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身形)收鄂顶津百会聆(下鄂微收,百会上顶,舌头顶住上牙床,自然生津液)头顶天,脚踏垫,四方圆撑,八面威风(手,膝,胯,肩要始终圆撑,四面八方都要向外扩展,就好像一个球一样)

学太极谈养生,关注太极养生堂公众号:TaiChiTang

还有,这只是我们练到一定程度自己总结的,如果初学者,一定跟着师傅练习,否则,差之毫厘,可能就会将腰,膝,或者脊柱练伤,切记切记。

尤其注意呼吸与脊柱运动,圆撑劲与对拉劲的配合,问老师。

混元桩是以武入道的基础!而入道需知阴阳!

明阴阳需读《道德经》,观万物悟阴阳之理!

初学者需先跑步强身,没错就是跑步,一次能跑40分钟以上。之后再练站桩就会容易得多!

以现代科学背景的当代,讲明站桩,就要有细化的标准,不然便是玄学!不过道就是玄学,讲不明!我只粗浅的说下!

混元即万物初开之前,万物混沌之时,也就是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里的一是无极,二便是太极,三即是世间万物百态!

习武之前所有人皆有不同,便是三的状态,也可以说是后天之姿!

混元桩大的原则就是松静自然!

松便是平衡,静便是进一步平衡,自然是再进一步平衡。。。三个平衡是递进关系!第一个平衡是动态的平衡,第二个平衡是静态的平衡,第三个平衡又返回动态的平衡,此时是自然而然的动态平衡或许静态平衡!也可以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或对立与统一如道一样说不明白!为啥说不明白,参考道德经第一章!

古人做事喜欢先明志,立下志向从此不改!习武修道也是一样,需要先明志!心理必须有这个信念!没有信念前面跑40分钟都未必能完成!有这个信念以后,站坐卧行走皆要注意体会,体会最终极的目标自然之道!驼背,X型腿,O型腿,高低肩。。。平时要时刻注意修正!道不离须更!意志不坚定是做不到的!

然后是站桩的前置功夫,呼吸吐纳,就是喘气!道家认为空气里有炁可以纳入身体,再排出废物,身体里的炁就越来越精纯。其实就是氧气啦!通过深呼吸可以提升血液含氧量!深山老林里,人少树多,炁多,实际就是氧气!医院里有成瓶的纯炁!吐纳的本质就是深呼吸!前置锻炼也是深呼吸,先练尽量把气吸满,再尽量把气吐净,连续十几口,再绵长的慢呼慢吸的深呼吸。之后再吸气入小腹,就是尽力的深吸,尽力的收紧小腹呼气!用静立或打坐的姿势,尽量多练习!直到吸气时感觉小腹鼓涨,呼气时感觉菊花一紧!(古人一般是练习三个月俗称百日筑基,这也确实是根基贯穿始终)此时就可以体呼吸啦,反过来,吸气小腹满了收小腹气上提,胸部吸满,同时小腹收到极紧感觉菊花一紧,小腹和菊花整体的感受就是尾骨一紧!学会体呼吸就可以开始站桩了!体呼吸又叫先天呼吸!站桩就是把身体也进入到先天的状态!亲!还记得受精卵时候的感觉吗?周身混元如一!那时还没脑细胞不记得了?那就站桩吧!哈哈!

会体呼吸就可以站桩了!()动态的桩就是导引术!混元桩的姿势,就是抱丹坐跨,规矩很多,但只是个验证!刻意就不自然了!但基本规矩还是要的!头上顶,脚抓地,腿微曲,头,髋和两脚之间的中心在一条线上。不在一条线上就松不下来!维持基本规矩,使用体呼吸,同时感受身体,在头上顶和松肩坠肘之间感受上下的平衡,手前伸和收下颌之间找前后发力的平衡,脚抓地腿筋拉紧找脚与臀的平衡,尾骨收紧找敛臀与挺腰之间的平衡,头与髋之间的平衡,头与脚之间的平衡等等各种平衡!平衡即放松!这就是第一个平衡!

站桩还有一个真正的规矩,一次要站40分钟,在上面不断平衡中,站到一定时间,突然就会有一个静的感觉!即全都平衡了的感觉!但是这个全都平衡的感觉有很多种,还并非是自然之态!这种静的感觉就是第二个平衡!以我的经验一次站30分钟就能进入静的状态哪怕不标准也有静的感觉,或者站5分钟,休息走动1分钟,累加到40分钟也可以进入静的状态!

能很快进入静的状态,就只关注呼吸就可以啦!随着呼吸,全身劲力收放于小腹下三寸即丹田位置!通过呼吸调整静的平衡!此时精神也要静下来,只守住呼吸(守一)的静才是自然的。此时就是第三个平衡!养生健身到此便足够了!

这就完了吗?还没有,混元之后就是太极,即极松和极紧!从丹田发劲,尾骨,透三关,背通督脉,前通任脉,这就是打通小周天,头通到脚,就是打通大周天!周身劲力通透内外圆满便是化劲层次,直到劲力收于丹田一点就叫结丹了!即先天之境!

太极混元桩六大要领

学太极谈养生,关注太极养生堂公众号:TaiChiTang

太极拳爱好者在学习一套太极拳套路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每个动作能够不加思索地、流畅地打出来,只能说明会打拳了,还谈不上什么功夫。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功夫,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练习太极推手;一个是练习混元桩。

太极混元桩是练习太极拳者提高功力的必修课。二者可以同时练习,也可以单独练习。关于太极推手,因为比较复杂,必须面授,这里就不讲了。现在重点讲讲太极混元桩的练法。 太极混元桩是气力兼修的一个好功法,既可以打通经络,使人很快得气,治疗多种疾病,又可以增长力量。

练功的要领是:

第一,要求虚领顶劲。所谓顶劲,就是头颅的后半部分向上顶,但是脖子又不能向上用力的拔,贵在一个虚字。如何才能做到虚?就是让颈椎微微放松,向上拉伸即可,不可过于用力,一旦用力过度,就会使人头晕目眩,不但不能练功,反而有害健康!正确的体会是,头颅好像悬挂在空中一样,因此虚领顶劲又称为“头顶悬”;

第二,就是尾闾下坠。尾骨由五块尾椎联合在一起构成,一般人这五块骨头不能动,但是练功者用意念放松这五块骨头,使之向下拉伸,时间久了就可以松动了。这样于由头部向上拉伸,尾骨向下拉伸,自然中间的腰椎、胸椎都得到拉伸,从而减轻了椎骨之间的压力,可以缓解和治疗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颈椎病、神经衰弱、失眠、头疼等许多疾病;

第三,松胯、屈膝、圆裆。松垮,就是要求臀部下坐,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样。屈膝,就是膝部弯曲,但是不要太过,配合坐胯让人感觉中正安适即可。圆裆,就是要求大腿根部内侧向外撑开,同时膝部向内收,自然裆部就圆了,感觉就像骑马的时候,双腿夹住马背那样的意思。

第四,要求双脚用脚后跟和脚趾抓地,脚心涌泉穴要虚,这个好理解;

第五,双臂合抱于胸前。双臂自然弯曲,肘部下垂,手略高于肘,双手手掌相对合抱,如抱住一个西瓜一样。要求肩部放松;

第六,含胸。所谓含胸是和挺胸相对的,只要不挺胸就算含胸了。具体要求是,下颌微微内收,双肩微微前卷,感觉自胸部到腹部气很顺畅即可。只要做到含胸,就会感觉小腹微微发胀,这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记住,不可憋气让小腹变大,强行气沉丹田,那样会出问题的。

第七,双脚站立时距离与肩部等宽,略宽一点也可以。

总之,上述各个要领必须同时做到,这样站立久了,人就像一棵树一样,落地生根,腿部力量逐渐增大,双脚就像生根一样别人推不动,这样混元桩才算入门。至于高深功夫,也是终身不尽之学,正所谓艺无止境。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太极无极混元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