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负载计算第五气象区

发布时间:2015-10-23 15:37:26

铁道电气化 开题日期 20159 5 完成日期: 201510 22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一、 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拉杆及腕臂/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参考图号。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签章)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09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1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7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1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85,Tjm=1000kg

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软横跨结点、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一位选择奇偶组,按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选择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内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第一章 原始资料

1.线路条件:按站场实际线路条件考虑 2.气象条件:第 典型气象区

, tmin=-10 ℃,

3.技术条件: 接触线高度:4m

结构高度:1.3m

悬挂数据: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85,Tjm=1000kg

线: 承力索JT70Tcmax=1500kg 接触线CT110,Tjm=1000kg

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土壤特性:填方地段 6ld=60m

线索资料

查表(TB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接触线和TB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铰线查表)可得:

1-1 承力索的规格结构及尺寸性能

1-2 接触线的规格结构及尺寸性能

其他相关资料

自由落体重力加速度gh=9.81m/s

吊弦及线夹的单位长度重力负载

风速不均匀系数表

风速不均匀系数: 风速31-35m/s时取=0.75

线索风负载体型系数1.25


第二章 负载计算

一、接触网负载计算

覆冰厚度:;覆冰密度:

承力索JT—70

K—风负载体型系数 风速不均匀系数

正线接触线CT—110

站线接触线CT—85

风速不均匀系数表

垂直负载:

1、 接触线CT—110自重负载:

接触线CT—85 自重负载:

2、 承力索JT—70自重负载:

3、 吊弦及线夹自重负载:

4、 接触悬挂无风无冰的自重负载

正线:

站线:

水平负载

覆冰风负载

合成负载

11、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

正线:

站线:

12、覆冰时的合成负载

正线:

站线:

二、最大跨距计算

已知条件:Tj=10KN , 当量系数 m=0.90.85~0.9),直线区段接触线许可风偏移值bjx1=0.5m,曲线区段接触线许可风偏移值bjx2=0.45m,接触线水平面内支柱扰度=0.05m 直线区段“之”字值a=300mm 曲线区段拉出值a见下表

接触线拉出值表

对于简单链形悬挂

2、接触线张力:

直线区段:

lmax= 3-1

式中 ——最大计算跨距(m);

——接触线额定张力(Kg·m);

——接触线受风负载(Kg/m);

——链形悬挂当量系数;

——最大允许偏移(m);

——直线区段接触线的之字值(m);

——接触线水平面内支柱挠度(m)。

曲线区段:

lmax=

3-2

式中 ——相应曲线半径(m);

——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m)。

利用MATLAB计算,其结果见下表

最大跨距计算值、取用值表

三: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3.1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确定

3.1.1 计算条件

承力索GJ-70,即承力索最大允许张力:;承力索计算截面积:;承力索弹性系数线胀系数;承力索自重负载

接触线TCG-100,即接触线最大允许张力:接触线计算截面积:;接触线弹性系数线胀系数

无冰无风时的合成负载

经验系数,与材质特性有关,钢承力索为0.8

由悬挂点到最近的简单支柱吊弦间的距离(m

3.1.2 计算与绘制步骤

1、确定最大合成负载

有负载计算可知,覆冰时合成负载最大,即

2、确定当量跨距

当量跨距由决定,其中为计算锚段内的各个实际跨距(m),

n为计算锚段内的跨距数。

本次设计取

3计算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张力

在计算阶段还是未知数,故用经验公式

近似算出。

结构系数:

由于:

因此:取覆冰时的条件作为计算的起始条件。

4、计算最大覆冰或最大风速时承力索的张力,校验起始条件

校验起始条件

由于临界负载是指链形悬挂线索即将产生最大张力时的合成负载,最大张力计可能出现在最大覆冰时,也可能出现在最低温度时。

由于选取最大覆冰时的条件作为起始条件,因此要对最大风速时的张力进行校验,而,初始条件不变,不需要验算。即,初始条件为:

接触线无弛度时()的承力索张力的精确计算

代入上式可知

计算并绘制有载承力索的张力温度曲线:由初始条件可知:

,

有:

即:承力索张力--温度数据表如下

可得出有载承力索张力温度曲线如下:

1、

计算并绘制有载承力索的弛度温度曲线

有载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计算公式:

7、计算并绘制有载承力索的弛度温度曲线

承力索弛度由决定,曲线为

2、

8、计算并绘制接触线各实际跨距的弛度温度曲线

  接触线弛度由决定(),各对应值如下表:

则曲线为:

8、计算并绘制无载承力索的张力温度曲线

由于值已知,所以根据有载承力索的条件,可以决定无载承力索的起始条件下的张力,其值由下式决定:

由此式算出,将作为已知情况,就可以利用公式

确定任意温度下无载承力,按一定间隔给出值,即可求出相应的值,如表3.4

则可得曲线,如下:

  

9、计算并绘制无载承力索各实际跨距的弛度温度曲线

 由曲线, 又可由求得

无载承力索弛度~温度曲线数据列表:

则无载承力索各实际跨距内的弛度-温度曲线,如下:


第五章 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1 计算条件

在设计中,规定在计算极限温度下,中心锚结合补偿器的张力差值代表接触线在补偿器处的张力。

1、承力索JT-70:承力索计算截面积:;承力索弹性系数;线胀系数

2、接触线CT-85:接触线计算截面积:;接触线弹性系数;线胀系数

3

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

温差,

4、结构高度

5、悬挂的自重合成负载:

接触线的单位自重负载:

6、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度吊弦的平均长度

a)站线承力索弛度及吊弦平均长度

5.2 半补偿链形悬挂张力增量及锚段长度的计算

1、吊弦造成的张力增量

式中:只考虑温度变化时,吊弦所引起的张力增量(kN

接触线单位长度自重负载(kN/m

由中心锚结至补偿器间的距离(m)(半锚段长度)

吊弦平均长度(m

2、定位器形成的张力增量

式中:——只考虑温度变化时,定位器所引起的张力增量(kN)——曲线区段的曲率半径——定位器的长度——接触线在补偿器处的张力(kN)

3、直线区段张力增量的计算,即不考虑

由公式:决定

4、曲线区段张力增量的计算

由公式:决定

由此可得出其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

接触网负载计算第五气象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