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发布时间:2014-11-01 13:40:43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作文立意“四戒”

吴景松

中国人历来重视文章的立意,所谓“意在笔先”是常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中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意思是说,文章要“为用”,要济世,要有高远的立意刘勰认为是文章的本质,是明道的工具,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雕龙·原道。这样,文章也就承载着极为沉重的社会责任。类似的言论还很多,如魏晋曹丕的“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韩愈等人的“文以载道”等等,都强调文章要有深度思想。这些思想影响甚远,成为了文章立意的主流思想,也成为了我们作文立意的基本理念

其实,立意不仅仅是一个深刻性的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过分强调深刻,强调创新,强调作文的社会责任,从而人为的去拔高作文的“意”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立意的意义应该蕴含于自然、真实的材料之中,正如李白称赞韦应物的作品时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同学们在作文的立意上常常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主要体现在虚假、空洞、矫情、肤浅四个方面。作文的立意要防止这些毛病,我们称之为“四戒”。

一戒“曲解”

作文立意的基础是素材。作文的素材,无论是社会生活本身,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字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作文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真实地抒发作者的情感,合理地表达人们的认识,就不能任意曲解写作的材料。作文的“意”要建立在“真”的基础上,脱离了“真”,“意”也就虚假了,同时也就失去了任何价值。

有的同学为了使自己的作文有创意,人为的拔高材料的思想意义,甚至歪曲材料的意义内涵,其结果必然导致作文的“失真”。例如,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告诉我们:“坏人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不要轻信和怜悯坏人。”有同学却从中提炼出“狼是聪明的,人不应该与狼为敌”的主题。《愚公移山》告诉我们:“要发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同学却从环保的高度提炼出“愚公不应该挖山,而应该搬家”的立意。这些看法看似有道理,有新意,其实歪曲了寓言的本意,是不可取的。我们知道,寓言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故事和人物,而在于它的寓意,故事和人物只是寓意赖以附丽的外在凭借或依托,寓言作者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人们生活中的道理。因此,寓意才是寓言的内核,没有了寓意,寓言就失去了价值;曲解了寓意,也就曲解了寓言。也许有同学会说,“朱光潜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不也没有忠实于寓言的原意吗?”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第一,先生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并非《伊索寓言》本来要说的意思,而是一种“纠正”,这与我们同学从“农夫和蛇”等寓言中直接提炼出“要保护生态环境”之类的主题不一样;第二,先生的这篇读后感是“借读《伊索寓言》,浇心中块垒”,目的不是批评《伊索寓言》,更不是曲解寓言,而是以此为由头,表达对现实的忧虑。

我们鼓励同学们对材料的深入发掘,深入发掘材料可以使作文提高档次,增强感染力等等。但是,“深刻”本身应该蕴含于材料之中,换句话说,对材料的发掘只能从与材料基本主题相关的方面着手,而不能曲解。对寓言的提炼是这样,其他材料的提炼也是这样。

曲解是立意中的大忌,它使作文失去了令人信服的力量,失去了感人的艺术魅力。我们在作文前,要认真研究自己所选择的材料,正确把握住它的精神实质,力求使自己作文的立意真实可靠。

二戒“空洞”

作文的立意最忌讳“假大空”,前面所说的曲解导致了“假”,曲解的本意又往往是为了追求“大”,而“假”与“大”必然导致“空”。

“空”是立意中的另一大忌。作文的立意应该是真实可感的,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 好的立意都非常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能唤起人们对自己某种相关生活经历的回顾,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火花,引起人们的共鸣,而空洞的立意却令读者乏味。即使有美的语言,精细的描写,意空洞了,也难以产生心灵的碰撞。而一些好的文章,哪怕从生活中一点小小的细节入手,也能发掘出具体可感的立意,从而打动读者。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有一个老人背着人行道而坐,仿佛已跳出了杂沓的脚步的轮回,他淡淡地坐在一片淡淡的阳光里。

那老人低着头,很专心地用一只小刀在割橘子皮。那是“碰柑”处的橘子,皮很松,可以轻易地用手剥开,他却不知为什么拿着一把刀工工整整地划着,像个石匠。

每个橘子他照例要划四刀,然后依着刀痕撕开,橘子皮在他手上盛美如一朵十字科的花。他把橘肉一瓣瓣取下,仔细地摘掉筋络,慢慢地一瓣瓣地吃,吃完了,便不急不徐地拿出另一个来,耐心地把所有的手续再重复一遍。

那天下午,他就那样认真地吃着一瓣一瓣的橘子,参禅似的凝止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安静里。

难道这不就是生活吗?太阳割切着四季,四季割切着老人,老人无言地割切着一只只浑圆柔润的橘子。想象中那老人的冬天似乎永远过不完,似乎他一直还坐在那灰扑扑的街角,一丝不苟地,以一种玄学家执迷的格物精神,细味那些神秘的金汁溢涨的橘子。

(摘自张晓风《生活赋》)

这段文字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形而上的艰深,却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其立意具体而实在。作者截取生活中寻常的画面,运用审美的方式和精细的描写,艺术地回答了“什么是生活”的问题,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读这样的文字,我们会从老人恬淡悠闲的生活中,从他那专注不苟的举止里,悟出人生的真谛。

空洞是立意的大敌,它使作文浮泛轻飘,脱离生活,失去应有的美感,从而也就使作文的“意”最终变得毫无意义。作文前,我们要仔细斟酌所立之意,切身感受它与生活的联系,抛弃空洞的立意,确立有实际意义的立意。

三戒“矫情”

前面已经说过,作文的立意忌讳“假大空”,而矫情也是导致“假大空”的缘由之一。要避免“假大空”,就要尽可能追求情感真挚的主题。作文的立意要真,内容就要真实,感情就要真挚,做到自然而不做作。

古人对情感的真挚有很高的追求,韩愈赞誉杜甫笔追清风洗俗耳,心夺造化回阳春”,敬重他格调的高雅,立意的清新自然;金人元好问则赞许陶渊明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在对其语言平淡、自然天成风格的肯定之外,还肯定了他立意的真淳。

现在有的同学缺乏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为赋新词强说愁”,写作起来就瞎编乱造,甚至故意违反常情,以表现高超或与众不同。例如写感恩就写亲人得了绝症,自己悲恸欲绝;写责任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等等。写作内容和立意上的失真与情感上的失真不无关系,“情”虚了,“意”必然假。当然,也有同学在作文中确立了很好的立意,但由于处理不当,过于直露,过于外显,同样也落入了“矫情”的窠臼。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珍珠港》的影片,讲的是一个英俊潇洒的战士爱上了一个貌美如花的护士小姐。可是后来又有一个不怎么英俊潇洒的战士也爱上了这个小姐。原因是他以为那个战士已经死了。可是后来那个战士没有死,他又回来了。所以两个战士只有一个女朋友了。不过他们是好朋友,所以没有打起来。可是后来,有一个战士死了。我觉得,这两名战士不应当在打仗的时候谈恋爱,而应该一心一意打仗。我一定要从中汲取血的教训,一心一意学习,绝不谈恋爱。

这篇作文的矫情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恋爱的肤浅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认识,对自我态度的表白,都显得苍白无力。

宋人严宇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检验作文的“意”和所写的人、事、物融会在一起的高标准,达到这种境界的作文是不会在立意上给人以矫情的感觉的。当然,这样的要求很高,我们不能要求同学们都做到这一点,但大家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靠近它。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文字——

在异国,我只遇见了两次这种的云影天光。一次是前年夏日在新汉寿白岭之巅。我午睡乍醒,得了英伦朋友的一封书,是一封充满了友情别意,并描写牛津景物写到引人入梦的书。我心中杂揉着怅惘与欢悦,带着这信走上山巅去,猛然见了那异国的蓝海似的天!四围山色之中,这油然一碧的天空,充满了一切。漫天匝地的斜阳,酿出西边天际一两抹的绛红深紫。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万山沉寂,因着这奇丽的天末的变幻,似乎太空有声!如波涌,如鸟鸣,如风啸,我似乎听到了那夕阳下落的声音。这时我骤然间觉得弱小的心灵被这伟大的印象,升举到高空,又倏然间被压落在海底!我觉出了造化的庄严,一身之幼稚,病后的我,在这四周艳射的景象中,竟伏于纤草之上,呜咽不止!

(摘自冰心《寄小读者》)

这段文字暗含着“大自然是伟岸的,人是渺小的”这样的立意,但作者并没有半句议论,而是凭着细腻的描写和真情的抒发,将其蕴含于中的。作者在大病之后,在“午睡乍醒”之时,在接到朋友“充满了友情别意”书信之际,欣赏到了这样绚丽的云影天光。面对着“这奇丽的天末的变幻”,竟在幻觉中听到了天籁之声,甚至于听到了“夕阳下落的声音”。“弱小的心灵”与宏伟的自然融会到了一块,自然就有了“被这伟大的印象,升举到高空,又倏然间被压落在海底”的感受,觉出到了“造化的庄严,一身之幼稚”。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在这四周艳射的景象中”,感动得“伏于纤草之上,呜咽不止”。这段文字毫无矫情之感,它的立意可以说达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

矫情也是立意的大敌,它使作文失去了真意,失去了诚心。这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文风,我们千万要戒之。写作时,我们所立之意首先要能感动自己,才能拨动别人的心弦。即使是命题作文、应试作文,也要努力去体会和感悟材料,努力去酝酿自己的感情,这样立出来的意才富有真挚的感情。

四戒“肤浅”

我们反对作文立意上的“假大空”,反对矫情,并不意味着鼓励肤浅。肤浅的危害虽然似乎不像曲解、空洞、矫情那样严重,但它却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作文的平庸。我们鼓励同学们追求立意的深邃,只要你的立意不“假”、不“大”、不“空”,切合事物本身的特征,那就越深刻越好。前面我们所举的两个经典片段,其实都做到了深邃。张晓风的《生活赋》形象地道出了生活的哲理,冰心对景物和心灵的描写则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作文的立意也不应该停留在所写内容的表层意义上。

有的同学思维比较狭窄,缺乏发掘材料的能力,我们常常称之为“打不开思路”。那么,如何打开思路,避免肤浅,做到立意的深刻呢?尽管深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淀和训练,我们还是愿意提出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的深刻与否,首先和我们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思维能力强的人,能够从诸多杂乱的信息中发现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问题的要害;反之则不能。同学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众多现象的表层下面去发掘深刻的立意。如,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作一番发掘,透过人物的个性特征去寻求共性的东西;叙事的文章,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例如,鲁迅先生的《药》,就从华老栓这一形象身上,发掘出了当时劳动者的愚昧和麻木这一“国民性”问题,从而表达了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川端康成从“花未眠”这一现象中,发掘出了“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等深刻的哲理。

第二,要养成多角度思维的习惯。立意的深刻与否,不仅和我们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也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密切相关。有的同学习惯于单一的思维,看不到事物的多面性,这是难以做到深刻的。文章的立意要求多角度的思维,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学们要学会换角度看问题,多层面看问题,这样才能把材料中最本质的东西发掘出来。例如,同样记叙一次运动会,可以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精彩的活动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的角度立意可以从拼搏中领悟人生真谛的角度立意,还可以从奋斗的历程中领悟成功或失败的真谛的角度立意等等。那么怎样的立意才能避免肤浅和平庸,做到深刻的呢?显然后两者能够做到这一点。深刻的立意不仅于深邃的思考,也源于多角度的思考,因此我们要想立意深刻就必须养成多角度思维的好习惯。

第三,学会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立意的深刻与否,还和我们的表达方式有关。有的同学的作文开口度很大,却难以驾驭,结果是大而不当,不仅空洞,而且肤浅。看来,立意要深,要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给人以启迪,还得在表达方式上下功夫。大凡优秀的文学家,都有“以小见大”的真功夫。前面所举的川端康成,就从“花未眠”这一“小”事中立出了“大”意。此外,汪曾祺在胡同中发现了文化,沈从文在小小的边城发现了“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高晓声则通过陈奂生上城这件事,发现了新时期初期农民的典型形象。如此看来,以小见大的确是避免肤浅,使立意深刻的好方法。当然,要运用好这种方法,也需要思维作基础。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