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好家长

发布时间:2020-05-01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怎样做个好家长

对孩子的关心。据有关资料研究结果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精心照顾,会使他们活动机会少,社会交往面狭窄,往往性情孤僻、怯弱、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儿童特有的天真活泼、勇敢和蓬勃的朝气。同时,家长的 “关照”过程中,也增强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压抑了孩子独立自主,自立自信意识和独立活动能力的发展。
二)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曾经作过一次有关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存在着这样两种观念:一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我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我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教育孩子,这样由于家长的独断专行给孩子带来情绪上的压抑。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发展必须顺其自然,父母教育的作用不是很大,父母和孩子的交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这样由于家长的漫不经心又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总的来说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同点:1不能盲目顺从孩子,要进行必要的引导。2、家长意识不能太强,要与孩子建立朋友的关系。3、不要经常空头许诺,做不到的不欺骗孩子,也不要让孩子提太多条件。4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过多的横向比较,把自己的孩子贬得一无是处,要把目光放远一点。5、不要对孩子将来期望过高,提出过高要求,要实事求是的看待孩子今后的发展。 三)与孩子交往
在家中和孩子交往应注意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如: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要耐心和诚实地作答,并认真对待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多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们正常交往;自己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并留心使孩子照着做;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激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认真对待孩子个人要求;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在孩子干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诚实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不存在完全不能和孩子讨论的话题;让孩子有机会真正自己作决定;发挥孩子具有的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勉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人等等。
四)与孩子一起开展活动
作为家长在经常性地和孩子一起开展活动,用以发展婴幼儿的情商、智商、身体素质。青少年兴趣广泛,可塑性强,家长很难判断孩子那一方面具有特别的天赋,可以通过活动观察、发掘孩子的天赋,并循循善诱。而且家长和孩子之间能进行较好的情感交流,孩子和家长以能一起能感到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益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孩子们会把和家长一起活动中获得的对待事物、对待人际交往中的态度、方式、方法迁移到自己现实生活中去。 家长要爱自己的子女。
家长爱子女天经地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必须使家长明白: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家长对子女的爱必须有理智,有分寸。只有这样,爱才能转变成为对子女伟大的教育力量,才能发挥爱特有的教育功效。有以下七个方面我们应该注意。
1. 有回报的爱,不让孩子做“白眼狼”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但母爱所带来的危害也往往正是因为这“无私”。母亲像大地一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其精神固然高尚,但若一不小心,也可能“爱你成了害你”,培养出一些白眼狼来。
事例一:一个并不富裕的职工之家,辛辛苦苦供养儿子上研究生,什么要求都满足他,自己吃咸菜馒头,却给儿子买笔记本、高档西装。平时家里有个什么事,却从来不肯麻烦儿子,连父亲得了重病都因为怕儿子耽误学习没告诉他。后来儿子毕业了挣了钱,当他母亲问他要钱给父亲治病时,他却以还要结婚买房子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了。
1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事例二:一个母亲在刷牙时,牙龈出血,水池里红了一片。女儿见了皱着眉头表示恶心。这位母亲就说:你上次大便不正常,我亲手收集好送到医院;我牙龈出血,你不仅不问怎么回事,还表现得这么厌恶。女儿听了后,忙关心地问母亲为什么会出血,要不要紧。
“关心他人”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但如果长期处在被关心的环境中,这种本能就会弱化。尤其是形成了习惯,被关心的人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他人的优待,而关心他的人会像陷入泥潭一样不得不继续牺牲下去。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白眼狼,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正因为如此,亲们要及早地从泥潭中拔出来,早点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要求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感情回报。要让孩子知道:母亲也是人。 2. 有距离的爱,不让孩子做“金丝雀”
人到中年,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与孩子长相厮守,感受孩子带给她的平和的快乐。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不会长久地呆在母亲翅膀的庇护下。他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做笼中的“金丝雀”
事例一:儿子上初三了,突然变得像个小倔牛,开始跟父母无缘无故地顶嘴。母亲却非常恐惧,只要儿子有什么事都要跟着他,不管是跟同学逛图书馆还是游泳,都像个保镖一样寸步不离。结果同学们都笑话儿子,假期也不再来找他玩了。
事例二:女儿要上小学了,为了怕她不适应离开妈妈的日子,妈妈特意把她单独送到远方的孩子小姨家住了一阵子。虽然头几天女儿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她就跟小姨家里的人混熟了,很招大家喜欢。这样开了学之后她也能很快开始结交新朋友了。
孩子是娘身上的肉,要是一会儿不在身边,就觉得像是心都被人偷走了。但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做一个独立的人。况且,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学会飞的小鸟,他们渴望尊重,而这尊重大多数时候就是“距离”的代名词。父母恰当地保持距离,既有助于维护亲子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 有限度的爱,不让孩子做“寄生虫”
现在因为学业繁重,许多妈妈成了“后勤部长”,家务全包不说,还要帮着孩子择校、打听考试信息、跟老师处好关系……别提有多累了。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可是,学习好就能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了吗?只会学习的人跟寄生虫有何区别?
事例一:女儿回到家就哭,妈妈还以为她受了什么欺负,仔细一问,原来是因为不会用剪刀剪圆被同学们笑话了。妈妈一听,不屑地说:这算什么事?不就是不会用剪刀吗?一会儿我给你剪一百个不一样的圆你带到班上去。
事例二:某大学教授的儿子在高三前,不仅没有受过母亲的多少指导,反而还被“逼”着洗衣服、做饭。虽然他一直表现都平平,但能力和人缘都特别好。到了大学里更是当选了学生会干部。这时候,母亲看他确实刻苦踏实,才开始有意识地给予一些学习上的指导。
每年大学新生报到之际,都是父母们最忙的时候,他们帮着孩子忙里忙外的,而孩子们却束手旁观。孩子要独立生活了,父母们想帮孩子做点事,这是人之常情。但做什么事?是做点实际的劳动,还是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两者的差别却很大。帮孩子洗衣服,不可能洗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自己洗衣服;但教会孩子怎么洗衣服,却能让他受益终生。 鄙视劳动、轻视实践,绝对不应该是今天的母亲应该具有的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人,很难自己独立生活,也很难与他人相处融洽,更很难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成绩来。只有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来做”,他才会走出依赖,走上独立。 4. 有担当的爱,不让孩子做“替罪羊”
母爱有时候会成为一种借口,成为母亲犯错时拿来辩解的挡箭牌。“我做这些还不是因为爱你”,这话经常被一些母亲挂在嘴边,但是,真的是因为爱吗?可不要让幼小的孩子当自己的替罪羊。
2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事例一:儿子快中考了,母亲从他的抽屉里搜出一封情书。过了几天,母亲趁着儿子不备到学校里大闹了一场,那个写情书的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同儿子说话。到了快考试的时候,母亲又拉着儿子给校长送礼,请他在监考时“放一马”。尽管儿子几千几万个不愿意,母亲却打着“母爱”的大旗强迫儿子。
事例二:某才女高考的时候得到了北大的保送名额,但她更希望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编剧。北大是每个高考生都梦寐以求的目标,自己考的话,却很有可能鸡飞蛋打。她为此犹豫了好长时间。而她的母亲不仅没有给她压力,还鼓励她不要被别人的眼光所左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做个有担当的母亲,可真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着“为孩子着想”,其实是因为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私心、一些虚荣……罢了。更有甚者,反正孩子也年幼,没有辩解和反抗的能力,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能推到孩子身上的都推到孩子身上。
新世纪的母亲,要敢于负责,敢于承认错误,不拿母爱做幌子、强迫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的。要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权利,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为了孩子长久的发展着想。 5.有原则的爱,不让孩子做“霸王龙” “护犊”,这是动物界普遍的现象,人也莫能例外。护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母爱的表现,不管别人怎么说,“我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我的孩子没有错”。正是有了这份保护和支持,孩子们才能有坚定的心理基础去适应以后更加复杂的人生。但如果护犊超出了正常范围,不论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都姑息包庇,那孩子就会变得是非不分、无法无天,成为一条难以驯服的“霸王龙”
事例一:小军的妈妈最头疼的事就是每到天一黑,就有女生到家里来告状,说小军又打她们了。但每当女生们一走,小军妈妈就会在院子里装腔作势地拿筷子敲树:“跟你说多少遍了?别招惹那些女生……”表面是在训小军,其实却是在嫌那帮女生太多事。 事例二:亮亮不小心用弹弓把另一个同学的眼睛射伤了,但是在场的人都说不清到底是谁。亮亮妈知道了这件事,主动带着亮亮去赔礼道歉,不仅赔偿了同学的医药费,还要求亮亮必须每天去陪同学一个小时,给他讲课、讲故事。 教训孩子、惩罚错误,好像一直是铁面无私的父亲做的事,而母亲只会死死地搂着孩子:“不要打他、不要打他。”今天,我们反对再打孩子,但更反对姑息孩子的错误,混淆孩子的是非观。爱不代表不惩罚,正因为爱孩子,才要让孩子能明确是非,敢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如果护着孩子,结果就会“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那时候,做母亲的就悔之晚矣。 6. 有表达的爱,不让孩子做“没头苍蝇”
中国的父母都很含蓄,不喜欢直接表达对孩子的感情,有时,明明很想对孩子好却总要用截然相反的方式表达。所以孩子有时候就会猜疑:父母是不是真的疼我?他们也许根本就不爱我!时间久了,他们就像没头苍蝇一样,时而自卑,时而自弃,时而又因为父母的一句话欣喜若狂。
事例一:母亲节,琴琴辛辛苦苦帮妈妈做了一张会动的贺卡,原本以为妈妈会很高兴,没想到她收到后,看也不看,第一句话就是“你作业做完了没就做这个?”又接连训斥了好几句。琴琴伤心地回到屋里哭了半天,直到妈妈亲口告诉她:其实我很喜欢你做的这张贺卡! 事例二:小颖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跑了倒数第一,她扫兴地回到家里。妈妈听说过后,很高兴地说:“你年龄这么小就敢参加跑步比赛已经很不错了。下次再跑肯定会超过这一次的,对吧?”小颖听了,知道就是倒数第一在妈妈眼里也是很光荣的,这才开心地笑了。
爱,藏在心里,偶尔迸发一次,固然显得很珍贵。但几千年来,正是因为母爱藏得太深,我们才变得犹疑不定,变得不自信。我们看到的,多是母亲失望的担忧的面孔,听到的多是否定和批评,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缺少了行动的勇气,失去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今天,新世纪的母亲,要敢于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要用语言和行动去支持孩子,做他们3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永远的精神动力。我们要永远都能让孩子看到我们信任和支援,让孩子从“没头苍蝇”变成装备齐全的战斗机,勇敢地向前方冲去。 7. 有保留的爱,不让孩子做“小蜗牛”
外国人说“上帝不能时时在我们身边,所以他发明了母亲”。但问题是,母亲也不可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她在的时候,固然可以帮助孩子挡住外界的风雨,但她不在的时候,她却不能给孩子装一个壳,让孩子像小蜗牛一样保护自己幼嫩的身躯。 事例一:鹏鹏在班里总是“常胜将军”,不管同学们比什么,他只要回家跟妈妈一说,妈妈都会帮他准备得好好的。就像有一次,同学们比赛“脑筋急转弯”,头一天鹏鹏一个也没猜对。晚上跟妈妈一说,妈妈立刻帮他从网上下了一大堆脑筋急转弯的题让他猛背。但是鹏鹏中考的时候差点连最差的高中都没考上,他受不了打击,差点就要开煤气自杀。
事例二:下雨了,母亲还在加班,她心里纷乱无比:要不要给孩子送伞?后来,她索性想:就当我现在在美国呢,他总不能靠我一辈子。结果,儿子等了好久,雨也没停,自行车也没法骑,坐车又倒错了车。回到家的时候,他浑身都湿透了,还开始发烧。虽然如此,儿子却变得逐渐坚强起来。 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常客。只有躲在壳里的蜗牛不会遇到外界的风雨,否则不管是鹰也好,鱼也好,都难逃各种劫难困厄。保护孩子只能保护一时,而如何让他们变得坚强,学会应对困境,才能让他们受用一世。
对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我们要反应得“慢半拍”,要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甚至,偶尔我们还可以“没有困难制造一些困难”,让孩子的生活中充满了难题,也充满了挑战。这样,他才能从弱不禁风的小蜗牛成长为处变不惊、应付自如、独当一面的勇士。 三、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坚持正面引导,长期外部灌输

为使记忆得到发展,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就要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复习,做到趁热打铁,这样最有效。在完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习,不同学科交叉复习能提高复习效率。复习的方法很多,可以按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进行逐一复习。也可以有重点地复习词、句,或做一些综合练习。

在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中,家长可选择如下办法:

(1启发诱导。明知故问,指点途径,让孩子想办法来回答和解决问题。以此唤起孩子求知的欲望。

(2以身示范。家长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上长期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示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正面引导。对孩子要充分信任,充满希望,引导孩子学习同伴们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孩子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在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端正态度,不断地磨炼其意志,知难而进。

2.及时纠偏

孩子常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毛病。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已经听懂了,就是粗心,一做题就错。不是把“+”号看成“-”号,就是容易写错字,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引导孩子多看,细心观察各种事物,让孩子发现事物的异中有同。

当孩子学习中遇到问题并有依赖思想时,家长可做必要的提示,不能直接告诉结果,要让孩子自己多动脑筋。当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向老师请教,向同伴学习。帮助他寻4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找原因,帮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开成中的问题与对策 1.孩子太贪玩怎么办?
一般说来,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会变得机敏,会启发创造性思维,会巧妙地和小伙伴配合。孩子能在玩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贪玩是指孩子对玩的欲望难以满足,无休止地,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玩,总觉得玩不够。家长可采取如下办法来改变孩子贪玩的毛病: (1明理,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搞好学习是为了适应将来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2帮孩子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并逐渐增加其学习时间。(3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在玩中学。(4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点滴进步或达到一定要求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 (5让他多和能安心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受其影响和感染,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种种良好习惯是建筑健全人格的基础。孩子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没有强壮的体魄;没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就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没有良好的学习、活动习惯,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智力和高效益的工作成果。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孩子的成才的起点。 2.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注意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孩子上课注意力可采取以下办法:
(1摸清情况,摸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了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
(2让孩子复述教师当天讲课的主要内容。带着任务听讲,孩子会尽量集中注意力将课听明白,以便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得好一点,以争取家长的鼓励。 (3家长可对照课本对孩子进行提问,促使其上课注意听讲。
(4多和教师联系,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借以促使孩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三、教师要指导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适中。
每一位家长都应意识到不要“望子成龙”过切,而处处“包办”,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意提醒家长启发引导孩子自己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自发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习惯,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同时,指导家长根据孩子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家中依照老师所教的内容和方法教孩子练习,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系统开发孩子的潜能。 教育家卢勤对父母提出了“教子五言” 其一:激励比指责更重要。“许多孩子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不佳等都与缺少鼓励有关,父母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孩子,而不是指责,更不是取笑。 其二:成人比成功更重要。一名少年犯这样回忆他的犯罪历史:“5岁那年,妈妈带着我乘公共汽车,我顺利逃票后,妈妈不但没有责怪我,反倒夸我很聪明。以后我就常常逃票,结果长大我就变成了抢劫犯。”卢勤在分析这一实例的时候说,当前父母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告诉他们什么是荣,什么是耻。
其三: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心态决定成败,但现在许多父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结果往往都不好。难怪有孩子发出这样的感叹:“自从我上学后,父亲就变成了挣钱机器,我就变成了挣分的机器。卢勤说,现在许多家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其实把握了过程才可能有结果。 其四:经历比名次更重要。某校校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学校开学后来了许多新生,一位母亲为孩子每天穿哪件衣服都编了号。有一天下雨了,这个孩子却穿着单衣外出,结果感冒了,孩子责怪父母为什么没有告诉他今天应该穿暖衣。这说明,过分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

其五:对话比对抗更重要。卢勤说,现在许多父母都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其实,处于青春5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期的孩子肯定有秘密,父母应该尊重他们。缺少朋友、渴望朋友是现在许多孩子的愿望,他们都有交异性朋友的需求,家长不能强行禁止,而要与孩子对话,了解他们,引导他们。 卢勤在研究了许多具体的案例之后,得出了这五点,其中的成绩、名次、成功都没有成长、经历、成人重要,可以看出,不能总是以成绩、名次来评判孩子,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我们每个家长都应知道孩子走向社会,成为普通人的居多,是小草就让其点缀大地,是大树就让其成为栋梁。如果脱离子女的实际水平,一味追求高水平的期望并不现实。 四、家长也要再学习
家长学校的目的之一也是要促进家长的学习与教育意识的提升,做一个教育型的家长。日,朋友李先生告诉笔者,女儿今年上初中了,我们很想和她谈心,可她总是敷衍我们,说和我们没有共同语言。她在家只顾上网交朋友、聊天。要是我们干涉多了,她就会回一句:“你们连上网都不会,还好意思教育我。她的这种态度,让李先生夫妇既伤心又无可奈何。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许多父母都有同感。“如今孩子除了在经济上要依赖家长,生活中靠家长养活外,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许多家长无奈地感叹。 的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许多中小学已基本实现“校校通”,有的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开设电脑课,小学生上网聊天已不稀罕,更不用提那些初中生了,许多网吧的生意日见红火便是最好的证明。而且,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也渐渐普及。在学生眼中,电脑和网络不仅仅是学习工具,它能让大千世界尽收眼底,能与四面八方的人尽情交谈;还能将自己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记下来并加上密码,比日记本更私密、保险得多。 据一项调查显示,与电脑为伴已经成为城市中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父母因电脑知识的缺乏而遭受孩子的讥讽,父母的传统权威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我们对孩子知道得越来越少,而孩子对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了,不及时学习,我们教育孩子都没了底气。
过去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狭窄,父母是孩子学习模仿甚至崇拜的对象,父母的权威无比崇高,家庭教育显得很有力度,但信息网络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切,它使“先出生的人一定先知道答案”或“长辈一定比晚辈懂得多”这一定论瓦解。
有关教育人士认为,在电脑和网络知识学习方面,家长和孩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即使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有时也难以应付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父母应在家庭中积极推行亲子共学。不妨再当一次“学生”,多学习,不要让自己落伍,以知识重塑权威。
在家庭教育中有许多小故事,值得我们借鉴,从中体味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小故事一】 在澳大利亚,一个孩子在与同学野炊时生火做饭,因为柴禾湿,他点不着火,很着急,偏偏这时一只笑鸟在他的头顶上怪声怪气地叫,那孩子很生气,就用树枝打伤了它。这就违反了有关保护笑鸟的地方法规,被同学告到了老师那里,老师决定惩罚他,怎么惩罚呢?让他就“笑鸟的习性、笑鸟与人、笑鸟与环境……”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写一篇调查报告,一周内完成。结果,这孩子在限定的时间内,跑图书馆、进书店、上网查找资料,走访鸟类学者……终于完成了一篇内容翔实、认识深刻的文章,受到了老师的好评,还得到了一份精美的奖品。从惩罚到奖励,整个过程使我们看到这位老师的用心是何其良苦,他是多么善于为学生创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机会,又是多么懂得教育的规律,使被动的“惩罚”具有了积极的意义。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极具创造性! 【小故事】有心插柳

黄祖洽院士五六岁时,母亲曾带着他到乡下,在乡间的茅草屋中住了一段时间。乡下的空气特别好,有小溪和广阔的天地,孩子们都很高兴。
一天,黄祖洽的母亲随口说了一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黄祖洽听后很纳闷,连忙问妈妈:‘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无心插柳’6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还能‘柳成荫’呢?”妈妈告诉他:“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柳树与花相比容易存活,你只要插一根柳条在地上,它就能长成树,成为树阴。

黄祖洽是个认真的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他果真找到一枝没发芽的绿柳条,将它从树上掐下来,然后插在池塘边松软的泥土里,看它到底能不能存活。黄祖洽天天跑来看,可一连几天,柳条一直都没有发芽。
母亲要带黄祖洽回城里办事,可他不放心他的柳条,于是,他将柳条带着土抠出来,移植在房子旁边的一个大洞里,这才放心地跟着妈妈回城里去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妈妈终于带着黄祖洽再次回到乡下。黄祖洽一到乡下,马上跑去看自己的柳条。柳条真的发芽了!黄祖洽非常高兴。在以后的采访中,黄祖洽每每说到这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他总是说,自己对科学的认真和执着,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从小养成的一些良好习惯。
培养并保护孩子坚持与认真的品质,对孩子未来的工作及人生态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便可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职业或生活。正如无心插柳——有心插柳,黄祖洽探寻到一条科学取证的道路。 【小故事】大地就是我的画板

著名画家朱军山先生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对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母亲经常在家中刺绣,朱军山就一直在旁边看着,渐渐地,他对图案、绘画萌发了兴趣。
朱军山虽然很想学画画,但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他的学费。那个时候,画画几乎是有钱人的专利。朱军山想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他找来一根树枝,把大地当画纸,再把眼前的风光当临摹的风景。他画得非常认真,虽然在地上画与在纸上画有很大的差异,但朱军山认为先在地上练好,以后学别的画也就容易了。就这样,他每天将这种绘画方式当成自己学习的课堂,认真地画好每一幅“画”。他坚信,只要自己认真画,总有练好的那一天。
后来,朱军山终于有机会圆了自己的画“画”梦,他有了新的学习机会,他比其他任何同学都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他认真地听每一堂课,画每一幅画,精心雕琢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朱军山终于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画家。朱军山曾这样调侃自己说,其实他也就是有点认真的本事,而这点本事,全是靠以前在农村的大地上画“土地画”练就出来的。
朱军山总结出一条成功的经验:无论大事、小事,凡事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有取胜的机会。
认真与否是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和发展前途的一条基本原则。
告诉孩子,只有在小事上认真,才能做好大的事情。对此,父母应明确提出要求,让孩子认真对待,一切贵在坚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从每一件小事入手,让孩子对每一件小事认真、负责,养成孩子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习惯。 【小故事】数硬币

芬尼要搬新家了,她存了一大罐子的硬币,爸爸妈妈和芬尼商量,让她将这些硬币拿到银行兑换成纸币。芬尼想到能换成一张面额极大的钞票,欣然应允了。
现在的问题是,要将硬币数出来。这么多硬币让一个人数,时间要很久。爸爸妈妈建议将硬币分成三份,爸爸妈妈和芬尼每人各负责数一份。 芬尼负责的那堆最小,不一会儿,她还是数累了。她开始东张西望,把刚刚数了多少给忘了。结果,芬尼又重来一遍。芬尼偷偷地看看爸爸妈妈,发现他们两个人干得可认真了,一枚硬币、一枚硬币地数,一边还在纸上记着数字。芬尼不想记,她嫌这样太麻烦。最后,当爸爸妈妈都数完时,芬尼才数了一点点。爸爸妈妈指出芬尼慢的原因,干活时总是开小差,不认真。芬尼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最后,她终于将她的那一堆硬币数出来了,三个人的硬币加在一起,总共是362美元5美分。
7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通过这件事,爸爸妈妈让芬尼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要坚持与认真,这对她的成长极有益处。 有时,当孩子独自面对一个问题,总会觉得自己完成起来很困难,这时,他可能求助于家长或旁人,或表现出等待、拖延和不认真的态度。
家长应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认真,有时意味着节省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告诉孩子,应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给孩子订立条约,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告诉孩子,当日事,当日毕。
【小故事】 还有一则小故事,说的得也是母亲教子的行为:有一位母亲,当孩子三岁时,幼儿园老师说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建议她最好去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什么,她咽下辛酸的泪,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为你的进步,妈妈很高兴。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学生,数学考试,儿子是第49名,儿子智力有障碍,叮嘱她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辛酸的泪。然而到家之后,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只要你细心些,一定能超过你的同桌,他排在40名。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儿子的成绩不可能考上重点高中。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扶着等她的儿子肩膀告诉儿子说:“老师对你很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他到学校去一趟。她有预感,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儿子一定能成功。 儿子从学校回来后,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妈妈的手中,却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很聪明,是妈妈的赏识鼓励,伴随我走过了一程又一程……”

这个故事,听来让人很感动,但学做起来又不是很轻松。这当中依然是家教理念在其中。 愿天下睿智的父母仔细听,两个故事,两种情! 【小故事】美国家教三句话 1.站在后面,不要推。

在美国,父母不会代替孩子选择,而是坚持“Stand behind, do not push,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的道路。使孩子真正变成社会人是美国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正是这个目标使孩子过早地拥有了家庭中的许多权利。
2.交给他们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
交给孩子开门的钥匙,是美国教育界基本上有一种共识。是父母、教师不会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而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 3“去做”“去试试”

父母在给予选择的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他们特别重视提供择友、订婚、结婚这类选择的后果,希望孩子不完全凭第一印象或直觉办事。父母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去做”“去试试”,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父母永远静然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强调对待孩子应“用你的眼睛去观察”。无论何时,父母的双眼总是反映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
8

如何做个好家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