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元献公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9-02-27 07:17:16

晏元献公阅读答案

【篇一:《王安国直言》阅读答案】

国性亮直,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加政事,闲日因新闻记者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尔,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坐,遽曰: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平甫正色曰: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也。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

【注释】王安国:宋朝人,字平甫。参加政事:职官名称,相当于副宰相。晏元献:即晏殊,字元献。小词:指描写爱情的词。馆职:职官名称,负责书籍编校。放郑声:排斥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臣。郑声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被当时人认为不正派的音乐。

【文化常识】

王荆公及其他。王荆公即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因为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这种把人的姓名与封号连用的称谓在古人中十分多见。如唐朝的大书法家颜真卿鲁国公,故世称颜鲁公。又,北宋宰相丁谓,封晋国公,世称丁晋国公或丁晋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正色

2、翻译: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 况自为之乎?

不若远佞人也

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

33.王安国直言

1同耳,罢了立刻表情严肃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篇二:七年级语文617答案】

=txt>一、根据提示默写

1. 《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

2.杜甫《登岳阳楼》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 ,。

3. 虞世南的《蝉》借蝉抒写做官做人应该立

身高处,品行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的句子是:

4.《孤雁》中诗人杜甫以雁自比,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 写边塞夜景表现军旅的苦寒生活的句子: 写战争的激烈悲壮的诗句:

6.白居易《观刈麦》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7.辛弃疾《破阵子》写战斗场面的诗句: 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的句子是

8.《使至塞上》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的诗句: 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

9.崔颢《黄鹤楼》颈联是 表达人们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

10. 陶渊明《归田园居》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 写辛勤劳动的心情和感受的诗句:,。反映劳作艰辛,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a处应填:

3. 根据文意,分别填入b处和c处横线上的两个词语是 。(备选词语:凝聚、承继)(2分)

4. 光明中学准备举行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请你参加。(6分)

1)请结合活动主题拟写一则标语悬挂在活动现场。(2分)

2)学校青苗文学社准备邀请著名古典文学教授吴锦先生于54日上午9点来校作一场关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讲座。请你以文学社的名义拟写一份请柬。(2分)

3)《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也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请你根据《〈论语〉八则》的相关内容以及自己对它的了解,为《论语》一书向全校同学写一段阅读推荐 1

1.3分)诞辰 宗旨 弘扬

2.1分) :(冒号)或——(破折号)

3.2分)b承继 c凝聚

4.6分)(1)(2分)示例:诵读中华经典,提升文化素养(要求:结合活动主题,语言

3)(2分)示例:它是人们敬奉的经典,它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用油墨之香,承载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它是智慧的化身,一个个生动的字符蕴含着古老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在《论语》中洗涤我们的心灵吧!(要求:地位或价值1分,语言1分)

三、文言文阅读

晏殊初仕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

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

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

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

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阙下:殿下。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各为燕集:各自宴饮欢会。

批除:御点上任。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适值御试进士( 公是时贫甚( ..

上益嘉其诚实( 卒至大用(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4. 选文通过 、两件事来刻画晏殊的形象。(2 分)

5.同为写人的记叙文,选文与《赵普》一文在人物描写方法和人物性格特点上有明显不同,

请作比较分析。(4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②③① 2

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9.4分)正值、正逢、适逢、恰好更加最终

10.4分)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可以做这些事。

11.4分)晏殊不隐瞒自己曾经做过试题,请求另出题;受命后老实说出不能去宴游的原

因。

12.4分)选文主要用语言描写,写出了人物的质朴、诚实、谨慎、忠厚;《赵普》主要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人物的耿直、刚毅。

三、散文阅读

萧萧池塘暮

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讯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 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3

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

,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注释。烟锁池塘柳残对,也许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见过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世今生。池塘渐入迟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陈志宏/文,有删改。)

1.本文作者按照 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 的特点。(4分)

2.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萧萧池塘暮》:1.第一空:季节(或时间,或四季,或春夏秋冬)第二空:鲜活(或充满活力,或充满快乐)2. 【示例 1】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表明了池塘与故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示例 2】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 3.案要点:( 1)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生态的恶化。( 2)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永远失去了。 3)面对池塘的迟暮,作者感到古典乡村之美永远逝去了。 4.答案要点:( 1)关注环境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生存的家园。 2)关注保护美好事物的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曾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事物。 3)关注发展和传承的问题,提醒我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4

四、小说阅读

(一)伤口

他坐在正午的阳光里,面前的细铁架上绑一只白晃晃的口琴。他的额头和脸颊上挂着亮晶晶的汗水,他微笑着,尽量用口琴吹出悦耳并且连贯的曲子。可是那曲子并不连贯,它断断续续,调子甚至跑出很远。他端坐着,脸上露出抱歉的表情,口琴声却并不停歇。他旁边放一个红色的小塑料桶,偶尔有行人走上前来,往塑料桶里扔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他并不看行人,更不理会那个塑料桶。他只顾吹他的口琴。可是他的脸上分明写着感激,对好心人,对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

和着曲子,他的脸上表情丰富。人们注意到他肘部以下的袖筒空空荡荡,那袖筒随着他身体的微小动作而轻轻摆动。

男人带儿子横穿了马路。他们站在不远处听他吹琴,男孩说那里有个人在演奏。男人说他是乞丐,他不过是在胡乱地吹口琴。男孩坚持说,不,不,他在认真地演奏。

然后,男孩跟父亲要十块钱。

什么?男人吃了一惊。

五块钱也行。男孩让了一步。

你要给那个乞丐五块钱?

是,我想给他五块钱。男孩认真地说,我们听了他的演奏,我们应该付钱??他那么认真,他没有胳膊?? 男人想了想,掏出五块钱递给男孩。男人拉着男孩的手,径直走到他的面前。恰逢一曲终了,他抬起头,舔一舔干燥的嘴唇,冲男人和男孩笑笑,然后将头深低下来,在肩膀上擦一擦汗水。男孩捏着五块钱,向前跨一步,试图将钱扔进他面前的红色塑料桶。

稍等,男人说。他将五块钱重新握到手中。

男孩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对他说。

他再一次抬头,再一次看面前的男人。他的脸呈现出紫黑的颜色,分不清是因了阳光的照晒还是因了男人的话。他的嘴微张,嘴唇轻轻抖动,然而,他没有说话。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重复说,你知道,现在骗子太多??我不想让我和儿子再一次受到欺骗。我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想证明你是乞丐??请你原谅我??

可是我不是乞丐。他说。

你不是乞丐?

我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在大街上吹口琴的艺人。

男人不知是否应该把手里的五块钱扔进塑料桶。他迟疑着,愣怔不动。我还是想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坚持说,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证明一下??

他低下头,久久不语,然后,将嘴唇重新凑近口琴,吹起另一首曲子。他似乎完全沉浸到自己的曲子里,对面前的父子二人视若不见。

男孩看着父亲。他感到不知所措。

最终男人还是将那五块钱扔进了塑料桶。他拉起男孩,转身,往回走。他们需要重新横穿马路。

身后的口琴声戛然而止。

稍等!他喊住父子二人。他努力低下头,用牙齿咬开胸前的两粒纽扣。一滴汗水恰在这时滑过额头,滴进他的眼睛。他用一种艰难并且笨拙的姿势脱下身上的t恤衫,男人和男 5

【篇三:课外文言文(附答案)

【注释】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严供帐:隆重设宴。具:准办酒食。《霍光传》:载于《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译文】

当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丞相,就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材,只可惜他处世方法不足。等到寇准出任陕的职位时,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款待张咏。张咏要走的时候,寇准送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的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看啊。寇准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公在说我啊!

1.解释

1)闻(2)谓(3)适(4)谕

2.翻译

1)何以教准?

2)此张公谓我矣。

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

【参考答案】

1.(1)听说,听到(2)对??说(3)恰好(4)明白

2.1)(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的呢?

2)这是张公在说我啊!

3.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2.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2)意为公必盛馔

3)又久之,方命坐 4)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2、翻译句子

1)觉饥甚而不敢去

2)其人已心怪之

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

4、这篇文言文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什么品质?

【参考答案】

1、(1)第二天(2)食物(3)才(4)吃

2、(1)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2)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

3、胡饼的四傍。

4、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作风简朴,不铺张浪费。

3.王安国直言

王安国性亮直,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知政事,闲日因阅读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尔,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为馆职,亦在坐,遽曰: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平甫正色曰:放郑声,不若远佞人也。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

【注释】1.亮:耿直2.嫉:憎恨3.王安国:宋朝人,字平甫4.参知政事:官职名称,相当于副宰相5.晏元献:晏殊,字元献6.小词:指描写爱情的词7.馆职:官职名称,负责书籍编校8.放郑声:排斥郑声。

【译文】

王安国性格正直,嫉恶如仇。王荆公一开始职务为副宰相,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描写爱情的词而笑着说:做宰相的怎能作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这样做罢了,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种层次上面吗!”当时吕惠卿作为馆职也坐在一旁,立刻说到:为政的人一定要先排斥郑国的音乐,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平甫表情严肃地说:排斥郑国的音乐,还不如远离小人。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1、解释:正色

2、翻译:

不若远佞人也

吕大以为议己,自是尤与平甫相失也。

【参考答案】1,罢了立刻表情严肃

2.①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4. 古镜

(宋)沈括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鉴:镜子。原:推究。差:略微。

【译文】

[]古人铸造镜子,镜子大镜面就平,镜子小镜面就凸。凡是镜面洼就显得人脸大,镜面凸就显得人脸小。镜面小的镜子不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所以让它稍微凸起,那么镜面虽小依然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古人)继续根据镜面的大小,调整镜面的凸洼程度,常常使人脸和镜面大小差不多。这些工匠们的精巧和才智,后人造不出来了。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1.下列画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收人而初下,群臣进谏

b

c.又他家所藏才美不外 d.文画铭字无纤者渔人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3.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

(用一个词语概括)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b

2.)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

3.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精湛(高超)

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

5.牧童指瑕

苏轼

(据《苏东坡文集》改写)

【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几百件。有一幅戴嵩画的牛,他尤其喜爱,用美玉做轴,用锦布做囊把它卷起来带在身边。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的是斗牛。牛在斗角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后腿中间,如今却画成牛摇摆着尾巴斗角,真是荒谬啊!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纺织的事应该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

1、解释:(1)曝:;(2)乃:;

3)谬:。

2、翻译:

1)牛斗力在角,尾夹入两股间:

2)杜某笑而然之:

3.读此文后,你有何收获?

【参考答案】1、解释:(1)晒;(2)竟然;(3)错误,荒谬。

2、翻译:(1)牛在斗角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应该夹在两条后腿中间。

2)杜某笑了笑,认为牧童说得对。 3.从杜某角度的收获:要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从戴嵩角度的收获:做任何事都应该认真仔细,依据事实;

从牧童角度的收获:了解一样事物,必须多相处,多观察。

从众人角度:实践出真识

6.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

还:同,掉转身。故:特意。厌:满足盍:何不迨:等到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因此而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超过自己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1.解释;

1)信(2)说

3)逾(4)虽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

3.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应该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参考答案】

1.(1)真实,实情(2)劝说(3)超过(4)即使

2.c3.要点提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

7.司马光勤学

【译文】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能力不如别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就能终身不忘。等到他长大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解释:

1)若:;(2)既:;

3)俟:;(4)已:;

2.翻译:

1)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2)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3.司马光学习的特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解释:

1)若:如;(2)既:已经;(3)俟:等到(4)已:停止;

2.翻译:

1)(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2)等到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

3.司马光学习的特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发奋苦读勤学,咏其文,思其义,于是所得多矣。

8.宋太祖怒责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受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而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

【注释】

知举:主持考试取舍:录取或落选:下对上告诉斫:砍

【译文】

宋太祖时,宋白主持科举考试,收受他人的贿赂,在评选时偏袒他人。他怕红榜贴出后,别人会有争议,于是先列出中举人的名单报告给皇上,想假脱是皇上的旨意来为自己开脱。皇上愤怒地对他说:我让你去主持科举考试,中举的名单应当是你自己决定,为什么要向我报告?我怎么知道这些人适不适合呢?如果红榜贴出后遭到别人的非议,我将你斩首向天下人谢罪!宋白极其恐慌,更改红榜,让它符合人心之后再公布.

1 解释:

悉:都 :谢罪

2.翻译:

晏元献公阅读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