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再工业化”战略

发布时间:2020-04-28 00:12:31

世界主要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国家“再工业化”发展战略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以此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出路。

(一)美国

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国政府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再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20092月,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并且包含增加133亿美元以制造业为主的投入。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

美国政府20108提出《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帮助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该法案约定的制造业总投资规模为170亿美元左右,美国联邦政府希望通过暂时取消或削减美国制造业在进口原材料(主要为化学原料)过程中需付的关税,来重振制造业竞争力并恢复在过去10年中失去的560万个就业岗位。20116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交给奥巴马一份《保证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的报告,建议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意启动该计划,提出了强化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产业的本土制造能力、研究开发创新型节能制造工艺等政策措施。20121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通过税收、出口方面的措施将美国制造商拉回美国,从而为本国提供就业机会、振兴美国制造业。

相关协会、民间机构也纷纷出台研究报告,支持美国的这一“再工业化战略”,20106月,美国制造商协会(NAM发布了《制造业发展战略: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美国竞争力》的报告。该战略中细述了提升出口,推动制造业的综合规划,以此应对史无前例的全球竞争该战略还在税收、贸易、能源和基础设施等各项政策方面提出了较高目标。201111月,NAM又发布了《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促进经济增长的四大目标》的报告,该报告客观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在政策上存在的弊端,系统提出了在投资、贸易、劳动力和创新等四大方面促进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目标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1 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促进经济增长的四大目标及主要对策措施

目标

主要对策措施

抢占制造业和吸引外资的世界制高点

鼓励管理、推动创新,创造税收环境,加大投资更新基础设施,实施法律改革等

大力开拓全球市场,为海外95%的消费者提供产品

降低监管和非关税壁垒,更改出口管制制度、鼓励出口,完善出口促进计划、实施出口信贷援助

积极培育满足21世纪制造业发展需要的劳动

强化劳动力雇佣规制,培育更有效率的劳动力,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着力促进美国制造商成为创新引领者

加大研发税收抵免,支持各类研究机构的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0118月,由著名战略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引起广泛关注的《美国制造回归-为何制造业将回流美国?》报告,该报告认为,随着劳动力和能源等综合成本的不断提升,中国将不再是制造业投资者的默认选择,而美国在劳动生产率、物流、本币贬值以及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不断显现,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动全球制造业投资的回归趋势。随后,波士顿公司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相关评论,继续为美国制造业回归营造声势。而美国奇点大学Vivek Wadhwa教授发表的《为什么说现在轮到中国担心制造业了?》更是提出了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相结合制造业革命的观点,以此来支持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定位于新技术必将取得成功

1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出台的“再工业化”战略相关文件

层面

发布日期

名称

机构

内容简介

政府

20092

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20108

制造业促进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

帮助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0116

保证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

20116

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

美国总统奥巴马

强化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产业的本土制造能力、研究开发创新型节能制造工艺等

20121

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奥巴马

通过税收等方式将美国制造商拉回美国

协会

20106

制造业发展战略: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美国竞争力

美国制造商协会

201111

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促进经济增长的四大目标

美国制造商协会

提出了在投资、贸易、劳动力和创新等四大方面促进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目标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咨询公司

20118

美国制造回归-为何制造业将回流美国?

波士顿咨询公司

随着劳动力和能源等综合成本的不断提升,中国将不再是制造业投资者的默认选择,而美国在劳动生产率、物流、本币贬值以及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将不可避免地引动全球制造业投资的回归趋势

其他

2012111

为什么说现在轮到中国担心制造业了?

美国奇点大学Vivek Wadhwa教授发表于《华盛顿邮报》

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相结合,会发生一场制造业的革命。新技术的出现,很可能导致中国在未来20年中出现美国在过去20年经历过的同样的空心化。美国注定要重新获得制造业的领导权,而很快就该轮到中国去担忧了

此外,20111213日,美国白宫宣布,创设隶属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的白宫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以协调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并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和出口。

二、其他主要国家“再工业化”战略

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其中以西班牙、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尤为严重,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制造行业。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20.9%降至17.9%欧洲的“去工业化”,主要是源于第三产业的崛起,其中,以房地产和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政府缺乏政策重视及新兴市场国家所带来的低成本冲击加速了“去工业化”的进程。“去工业化”给金融危机后,特别是欧债危机时期的欧洲经济带来很大的困难,大大削弱了其抗衰退的能力。

瑞典及早意识到“去工业化”的危害,政府重新加大对工业投入,实行“再工业化”战略。2011年工业领域总投资达532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74瑞典克朗),比去年增加10%,预计2012年工业投资还将增加7%左右。并且,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爱立信、ABBSKF等老牌企业焕发出新活力。2011-2012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瑞典排名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美国。

英国政府早在2008金融危机时就已经发布了制造业战略20094月,英国公布了新产业新工作战略,形成了支持发展英国新产业和新工作机会的主要框架。基于以上战略,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发布了《英国先进制造领域一揽子新政策》,旨在帮助英国制造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并抓住新的市场机遇,打造英国工业的未来。同年,英国工党政府还设立了一个7.5亿英镑(1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基金,向一些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其中主要包括制造业。201052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国约克郡的利兹市表示,英国经济需要转型,他的联盟政府将降低企业税、鼓励创业和制造业发展。新任政府将会为企业减少干预、支持和鼓励竞争,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努力恢复经济平衡。2011年,英国政府又发布了一项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对制造业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提出了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步伐、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帮助企业增加对人才和技能的投资以及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来提振英国制造业的五大策略,并提出了诸如英国贸易投资署将额外拨款支持、投入3000万英镑建立制造业技术中心通过合作创新培养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地方产业规划和中小企业产品设计能力、对先进制造业员工进行综合技能培训、加强软科学研究并培养年轻一代对制造业的兴趣、以及出台“低碳工业战略”和“国际市场战略”等七大配套行动计划。并且,英国政府还于同年8月发布了《绿色经济转型计划:政府和企业合作》,以促进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绿色经济转型。

为了振兴制造业,一向很少直接干预产业发展的法国政府也积极制定重振本国制造业经济的政策。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008年宣布建立了国家主权基金——“战略投资基金”(FSI),旨在向深陷金融危机影响的制造企业注资。20097法国建筑玩具制造商Meccano注资220万欧元(相当于310万美元),促使20102Meccano宣布其加工制造工厂将从中国迁回总部加莱(法国的一个工业城市),从而为加莱创造多个就业岗位。继建立战略投资基金后,萨科奇还计划通过国家持有企业股权对企业实施更严密的控制。法国政府在20103月宣布5年内要将制造业产出增加25%2012129萨科齐宣布提高增值税、增加就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征收金融交易税等多项改革措施以重振经济。萨科齐表示法国正面临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尽管目前危机形势有所改善,但法国必须进行改革,在削减债务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法国制造的竞争力,促进法国经济复苏。为支持实体经济,法国政府2月起将斥资10亿欧元建立“工业银行”,专门面向实体经济企业展开借贷业务。

“去工业化”严重的西班牙制订了“再工业化”援助计划,对工业企业的援助申请实施资金支持。该计划旨在推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实施支持高技术和高生产力的工业计划以创造就业。2011年西班牙政府共收到了2412份援助申请,受理908份,拨付的援助金额达4.624亿欧元,这些援助将带动16.8亿欧元的投资并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676个。

面对“去工业化”在产业结构和就业方面带来的威胁,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工业政策的方向与目标,其重点是促进创新,并启动了以下方案:2007年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研发如卫星监测环境与地球安全、微电子工艺燃料电池、药物创新等技术与工艺,以提升“再工业化”进程。2011年,欧盟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市场投入2000亿欧元的资金,以刺激经济发展,相当于整个欧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5%敦促欧洲中央银行再次下调其主导利率,以促进欧盟成员国制造业等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并进行国家担保同时,计划还要求各成员国暂时减少增值税额度以刺激消费欧委会承诺在20123月出台政策减少高密集劳动力企业(以制造业为主)的增值税率;此外,该计划建议对欧洲汽车工业提供50亿欧元的财政支持,重点发展绿色环保汽车的研制。目前,欧盟为应对化石能源时期的终结,已经制定了走向绿色制造的路线图。

对于同属欧盟的制造强国德国来说,由于受危机影响较少,德国并未提出复兴制造业的战略和计划。但是,重视制造业是德国的传统,也是政府、企业和工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定期同“研究和创新专家委员会”举行会议,分析工业国家发展现状和德国技术生产趋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英美制造业部门大量裁员,而德国通过政府扶持和补贴等手段,尽量维持制造业的就业稳定,这是危机过后德国的研发密集型制造业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高端制造为德国贡献了29%GDP。并且,德国制造业一直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中坚力量,德国总理施罗德认为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是德国制造业称霸全球的“隐形冠军”。

当前形势下,为应对美国、英国、中国、法国、德国和韩国的“强势的”制造业产业政策,亚洲制造强国日本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制造业的战略举措。日本国际贸易委员会和日本通产省分别于2009年、2010年发布了《日本制造业竞争策略》和《日本制造业》专题报告,包括全面推动5个战略性产业的战略蓝图,这5个产业包括基础设施、环保产品、医疗服务、文化产业及像机器人和宇宙空间项目这样的新领域。这些项目将推动相关产业在2020年实现总的市场规模达到3187亿美元,净增257.9万个职位。20104月,日本时任首相菅直人提出日本政府有意向基于日本强大的制造能力而塑造一个新的“日本公司”,加强政治经济一体化。2011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以制造业等为主要对象,应对日元升值和产业空洞化的《应对日元升值综合经济对策》,其中包括增加地方产业补贴,以强化日本工业的竞争力。此外,目前日本早期制定的《科学基本计划》已处于第三个阶段,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的研发和新的生产工艺,而这些是日本制造业强大的主要来源。2012年,日本财务省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2011年日本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虽然去年出现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地震海啸等临时性因素,但从长远来看,产业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是日本出现贸易赤字的趋势性因素。因此,日本政府必将出台措施,着力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

2 金融危机之后出台的“再工业化”战略相关文件

国家

制造业振兴举措

瑞典

瑞典及早意识到去工业化的危害,政府重新加大对工业投入,实行“再工业化”战略。2011工业领域总投资532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74瑞典克朗),比去年增加10%预计2012年工业投资还将增加7%左右。并且,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发展电子、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等高端制造业

英国

英国政府早在2008年已经发布了制造业战略

20094月,英国公布了新产业新工作战略,基于以上战略,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发布了《英国先进制造领域一揽子新政策》,旨在帮助英国制造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并抓住新的市场机遇,打造英国工业的未来。同年,英国工党政府设立了一个7.5亿英镑(1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基金,向一些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其中主要包括制造业。

2010528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联盟政府将通过少干预、支持和鼓励竞争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税、鼓励创业和制造业发展,以此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经济恢复平衡。

2011年,英国政府发布了《英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策略和行动计划》对制造业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提出了提振英国制造业的五大策略,并配以了七大行动计划。并且,英国政府还于2011 8发布《绿色经济转型计划:政府和企业合作》,以促进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绿色经济转型。

法国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2008年宣布建立国家主权基金“战略投资基金”(FSI,旨在向深陷金融危机影响的制造企业注资

继建立战略投资基金后,萨科奇还计划通过国家持有企业股权对企业实施更严密的控制。法国政府在20103月宣布5年内要将制造业产出增加25%

萨科齐2012129宣布提高增值税、增加就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征收金融交易税等多项改革措施以重振经济。为支持实体经济,法国政府2月起将斥资10亿欧元建立“工业银行”,专门面向实体经济展开借贷业务

西班牙

西班牙制订了“再工业化”援助计划对工业企业的援助申请实施资金支持。该计划旨在推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技术的发展,实施支持高技术和高生产力的工业计划以创造就业。

欧盟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工业政策的方向与目标,其重点是促进创新,并启动了2007年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再工业化”方案

2011年,欧盟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市场投入2000亿欧元的资金,以刺激经济发展,重点以贷款和税收方式支持制造业。同时,计划还建议对欧洲汽车工业提供50亿欧元的财政支持,重点发展绿色环保汽车的研制。目前,欧盟为应对化石能源时期的终结,已经制定了走向绿色制造的路线图。

日本

日本国际贸易委员会和日本通产省分别于2009年、2010年发布了《日本制造业竞争策略》《日本制造业》专题报告,包括全面推动以制造为主的5个战略性产业的战略蓝图。

2011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以制造业等为主要对象,应对日元升值和产业空洞化《应对日元升值综合经济对策》,其中包括增加地方产业补贴,强化日本工业的竞争力

2012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显示,2011年日本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有分析认为其趋势性因素产业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因此,日本政府必将出台措施,着力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

巴西

巴西政府于20118月发布了“工业强国计划”2011-2014旨在扶持国内技术市场、服务市场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该计划包含一系列刺激创新和优惠税收政策,同时从组织保障体系上制定了执行方案和行动准则。

从以上各国或地区政府举措来看,传统制造业强国振兴制造业绝不是简单地依靠政府力量增加制造业比重,而是着重于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一是继续巩固与强化传统产业的某些环节和优势产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品牌、环保等多方面的既有优势;二是努力在新兴技术产业以及绿色制造等方面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

二、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复兴战略对我国的影响

(一)造成产业“逆转移”,延缓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所谓“逆转移”,是指由于美国制造业回流可能导致我国承接国外高端制造业转移出现逆转。跨国公司可能将布局在我国的高端制造业产能重新迁回美国。美国的NCR 公司、科尔曼公司、福特汽车公司、Sleek Audio 公司、Peerless 工业公司、Outdoor Greatroom 公司已经将部分或全部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受其影响,它将会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和制造业就业造成冲击,延缓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时间。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产能以低端、高能耗为主,在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不具有优势。一旦美国制造业回流引发高端制造业出现“逆转移”,很可能使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状况更为严重。

(二)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增加了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难度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需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一旦国际产业出现逆转移,高端制造业也将首当其冲回归跨国公司本土。这将延缓我国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的时间,对我国学习外国先进技术造成负面影响。在西方国家新一轮再工业化过程中,将凭借其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巨大优势,以及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掌控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技术、规模、市场方面的先发优势极有可能导致产业发展的“马太效应”,使我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拉大,增加我国先进制造业赶超发展的难度

(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加大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压力

美国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再工业化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出口、平衡贸易,恢复制造业竞争力。奥巴马政府提出“出口推动型”增长,所制定的一系列增强出口竞争力,加大国际贸易调查的举措,势必会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产生重大挑战,一些曾经对美出口的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对美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波士顿顾问公司估计,美国制造业回流将使美国除石油之外的商品贸易逆差大幅缩减,由2010 年的3600 亿美元缩减至2600 亿美元左右。在欧美的贸易保护策略下,我国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贸易摩擦会继续加剧。并且,发达国家将依靠其技术优势,在竞争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做文章,使得贸易摩擦更为加剧。

(四)发达国家可能会在一些关键领域加大对我技术输出的控制

加入WTO 以来,中国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抢滩海外研发的热土,并渐渐跻身于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近千家外资研发机构中,由世界500 强跨国公司建立的就有300 家左右,近1/3 的世界500 强跨国公司均已在华设立了研发机构,微软、摩托罗拉以及诺基亚等许多著名跨国公司甚至在华布局了多家机构。技术转让方式是我国与跨国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式,促进了知识扩散和技术溢出,从而达到获取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美欧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后,凭借技术、标准、专利、知识产权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可能对我国形成所谓的“技术封锁”,对我国产业升级形成迟滞作用。

世界主要国家“再工业化”战略

相关推荐